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章赟 《科技信息》2009,(28):151-152
人们怎样利用语言交际来迭到自己的目的,是语用学的研究范畴,语用学也是用来分析文学文本的有力工具。本文借助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来分析《飘》中的二主角:思嘉·奥哈拉和瑞德·巴特勒的会话含义,清楚地反应语言形式与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会话用途和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2.
语用学与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研究文学语言特色的有力工具。本文借助语用学理论中格莱斯会话含义的合作原则来分析《白象似的群山》的语言特色,以揭示小说中人物的鲜明性格、交际意图和关系。  相似文献   

3.
从语用学角度,运用会话中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对乔治·奥威尔小说《一九八四》的模糊语言进行语用分析,通过分析小说文本中的人物会话,揭示了会话中模糊语言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4.
将语用学的理论用于文学作品的分析,找到文学研究和语用学研究的契合点,对于文学和语用学的研究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以语言学领域中的合作原则理论对简.奥斯丁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中话语交际进行分析,不仅可以使我们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解,也可以验证语用学理论应用到文学作品分析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梁淑芳 《科技信息》2010,(23):I0246-I0247
语用学是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言语学分支,关注语言的理解和使用。小说的语言往往含蓄凝练,包含许多言外言外之意,解读这些言外之意给读者带来挑战,也带来阅读的乐趣。本文从语用学的视角,以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为例,用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分析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语言交际,试图发现作者的言外之意,从而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深刻意蕴。  相似文献   

6.
运用语用学研究的成果,即用话轮替换系统、言语行为理论和合作原则对班尼特夫妇的对话作详细的分析。揭示了班尼特夫妇各自在对话中的语言特色,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班尼特夫妇的性格特点,理解作者如何运用对话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感悟作者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技巧,展示小说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运用语用学研究的成果,即用话轮替换系统、言语行为理论和合作原则对班尼特夫妇的对话作详细的分析.揭示了班尼特夫妇各自在对话中的语言特色,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班尼特夫妇的性格特点,理解作者如何运用对话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感悟作者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技巧,展示小说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语用学中关于会话的两个重要的理论,它们是人类社会语言行为研究领域中的重大成果。但这些理论的提出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这个因素,而这与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是极不相称的。本文正是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中西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会话中的对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理解和体现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经济学对人类经济行为进行了比较成功的分析,语言的经济原则和语用学中合作原则的数量准则都体现了经济学中的效用最大化原理。从语言经济学角度,分析广告语言的经济原则、效用原理和合作原则的数量原则。  相似文献   

10.
会话幽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语言现象,很多语言学家对其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其中以语用学最重要的两大理论合作原则和关联理论尤为突出。本文试图解读其在理解会话幽默中的作用,以期让人们更好的理解会话幽默产生的原因,并灵活运用语用学相关理论于会话幽默中。  相似文献   

11.
礼貌原则在课堂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礼貌原则与语言教学分属不同的领域,一是社会语言学的范畴,一是应用语言学的内容,但是如果都运用于课堂教学,则是社会语言与应用语言学的有机统一。将两结合起来,寻找一促更为合理有效的语言教学方法,营造一个愉快、轻松的教学环境,可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质是深层意义教学,教师应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理解和概括,揭示文意中的语用策略,特别是礼貌原则的运用,在传授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能力同时,训练学生获取完整信息的能力和语言的交际能力。把礼貌语用原则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根据G.N.Leech对“礼貌原则”给出的六条准则,对课文进行语用分析可以促进学生正确理解篇章内涵,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幽默是一种艺术,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言语幽默的产生离不开语言本身的内在规律及特定语境因素。本文将运用语言学理论,从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幽默作用),关联理论等方面来探讨幽默的语用规律。  相似文献   

14.
王小敏 《科技信息》2013,(23):196-197
本文从介绍语言的模糊性质和模糊翻译原则入手,从颜色、形状、烹饪方法、味觉、药膳、历史典故等角度阐释了模糊翻译原则在英译部分中式菜肴名称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和实际效果,总结了模糊原则对于汉英翻译的作用以及模糊语言在语言交流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以模糊修辞理论为基础.结合"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对广告语中模糊修辞所发挥的多方面的、积极的语言功能进行论述,并进一步指出模糊修辞能使人们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时更为合适得体.  相似文献   

16.
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在汉语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在语音演变中,汉语的经济性表现为音位的归纳、省音、语流音变的同化等;在词汇中,表现在同音词、合音词、多义词、缩略语、旧词新用等;语法上体现为句法结构的整合、词语的超常规组合等;语用上体现在句子成分的省略、紧缩句等:认知上:利用相似性、隐喻、转喻来认识和表达事物。由此可见,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是语言的一条根本原则,是语言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象似性原则是指语言的形式和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间存在一种象似性,这种象似性直接映照所表现的意义、概念、和经验结构。该原则包括顺序象似性原则,距离象似性原则,数量象似性原则,标记象似性原则等。本文以顺序象似性原则为基础,列举该原则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语言层面、语用层面和篇章层面中的体现,以揭示顺序象似原则在语言符号中的普遍与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8.
理欲之辨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核心论题.在王船山看来,宋明儒学的"存天理、去人欲"这个传统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理论困境1.从理性中彻底分离欲求的愿望只是人为设置的神话,因为其本身就包含着一种特殊的抽象使用理性的欲求.欲求与理性不可分割.2.感性活动本身并不妨碍存理的实践.当实践指向物欲的排除时,反而遮蔽了存理的实践.3.存理与去欲意味着两种不同的实践方式,通过去除欲求的方式并不能导致理性的开显.  相似文献   

19.
王玲  熊斐 《南昌高专学报》2011,26(6):57-58,62
自然语言存在模糊性。从合作原则的角度来看,模糊语言总会违反其中一条或几条准则,但实际上这种违反有助于语言交流的顺利进行。从语用上看,它使语言简洁,灵活,礼貌。  相似文献   

20.
言语交际中呈现的语言经济性原则是人类的天然特点所驱,在此基础上考察语言的认知思维模式,发现经典的范畴化理论、范畴化原型观、隐喻联想思维模式具有经济性特点,并用语言的表现形式,即词汇形态学、句法的构式,来阐述人们使用这种简约的原则来衍生语言,扩大语言。从语言的经济性特征来看人类认知思维和表达方式,能更明晰地认识语言认知与发展特点,这对语言的习得、外语教学都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