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北方常见的两种冬小麦--冀麦7号和 C_(609) 为材料,用25%PEG(聚乙二醇)溶液对其幼苗进行水分胁迫处理,对在不同时间水分胁迫下的小麦幼苗叶片气孔进行扫描电镜观察,试图说明小麦幼苗气孔的变化情况是与缺水的程度、与不同抗旱性的小麦品种密切相关。并想为以后测定不同品种植物的抗旱性提供一种鉴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渗透调节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大田环境条件下的三个旱地小麦品种和三个水地小麦品种在灌浆中期的渗透调节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其渗透调节能力由强至弱排序为;1257(旱),石6021(水),轮抗7(旱),山农215953(水),烟1934(水),平阳27(旱)。  相似文献   

3.
在根际渗透胁迫和离体叶片水淹条件下处理抗旱性小麦品种(旱选4号)和不抗旱性小麦品种(陇春10号)幼苗,结果表明:叶片中Put累积远大于Spd和Cad的含量.渗透胁迫下,旱选4号Put累积量大于陇春10号;而水淹时,两者Put相差不大,表明两种不同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Put的生物合成和降解具有不问的作用.不同程度渗透胁迫的处理结果表明,在轻度胁迫下,多胺含量有较为明显的增加.提示多胺在胁迫防御反应中可能起第二信使或生长调节物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小麦叶片的电阻抗图谱参数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阻抗图谱参数能够反映植物的基本生理信息,通过研究不同品种、生育期和水分胁迫下的小麦叶片,得到胞内电阻、胞外电阻、弛豫时间和弛豫时间分布系数等膜参数的变化特征.通过盆栽实验,测定了分属于旱地、水地和水旱兼用型3个不同抗旱类型的7个品种的小麦叶片在抽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3个生育期,以及适宜水分、中度干旱和严重干旱3个水分条件下的电阻和电抗,应用LEVM软件拟合出相应的电阻抗图谱参数,并分析了参数的变化特征.电阻抗图谱参数与不同小麦品种的抗旱性强弱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水分胁迫使叶片的胞外、胞内电阻和弛豫时间分布系数增大,弛豫时间减小.不同生育期对胞外、胞内电阻和弛豫时间的影响表现为:开花期>抽穗期>灌浆期;对弛豫时间分布系数的影响则表现为:开花期>灌浆期>抽穗期.电阻抗图谱参数尚不能用于表征小麦品种的抗旱性强弱,但可以提供不同生育期小麦叶片在水分胁迫下细胞膜变化的电学信息.  相似文献   

5.
在根际渗透胁迫和离体叶片水淹条件下处理的抗旱性小麦品种(旱选4号)和不抗旱性小麦品种(陇春10号)幼苗,结果表明,叶片中Put累积远大于Spd和Cad的含量,渗透胁迫下,旱选4号Put累积量大于陇春10号;而水淹时,两者Put相差不大,表明两种不同胁迫地不同小麦品种Put的生物合成和降解具有不同的作用,不同程度渗透胁迫的处理结果表明,在轻度胁迫下,多胺含量有较为明显的增加,提示多胺在胁迫防御以应中  相似文献   

6.
小区试验表明,“926”用于小麦拌和叶面喷洒均有效,叶面喷洒效果更好,其适宜喷洒浓度为100PPM,喷洒时期为拔节、抽期、灌浆期,增产16.6%。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内水分的生态生理指标。冬小麦全生育期有三个吸水高峰期,分蘖盛期至越冬前出现第一峰值;拔节抽穗期出现第二峰值(强峰);开花灌浆期出现第三峰值。拔节、抽搐、开花灌浆期是冬小麦的需水临界期,在浇水与控水处理条件下,不同抗(耐)旱品种叶组织水势有明显的差异,控水组的叶水势明显地低于浇水处理组。在控水(干旱)状态下,植株体内脯氨酸浓度明显地高于浇水处理组。在水分胁迫状态下,叶片气孔导度呈现出偏低趋势。如果土壤水分得不到补充,浇水组的气孔导度值将与控水组的气孔导度相近。  相似文献   

8.
《安徽科技》2011,(z1):52-55
淮北地区是我国北纬33°小麦产业带的重要部分,安徽省小麦主产区,近年淮北地区旱茬小麦面积保持在2100万亩左右.该区生态条件适宜,旱作茬口,产量较高,是安徽省小麦主攻高产和优质的地区.20世纪80年代起,安徽省提出小麦主攻淮北,自那时起,该区小麦高产技术推广工作基础较好,各类高产攻关活动活跃.“十一五”时期全省小麦纳入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组织“淮北地区旱作茬小麦丰产优质技术集成与示范”任务,由涡阳、蒙城、太和和灵璧4县人民政府承担,所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科技局实施,并由“淮北地区旱作茬小麦超高产关键技术研究”专题研究组专家负责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序言渭河盆地北沿的渭北黄土旱塬上,近东西向横亘着一条阶梯状黄土旱塬的陡坡地带,是陕西省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群众称之为“旱腰带”。其中以乾县、礼泉一带的缺水情况尤为严重。解放前80%以上的人口靠天吃窖水。每逢大旱劳动人民深受缺水的折磨,往往要到十多里、甚至二、三十里外的地方担水,有的还要下到黄土深沟中去取水,真是“滴水贵如油,世代为水愁”。解放后,党中央和各级党组织对改变这种缺水  相似文献   

10.
为半干旱地区培育高产品种的途径是积累适应干旱气候的优良基因。这里大群体和早代鉴定具有决定意义。在选择原始材料时,必须使两个杂交亲本都是适于在缺水条件下栽培的类型,并且具有各自的遗传特性。如果中度抗旱品种具有个别有希望的性状,也可用来进行复交和三系杂交。加拿大瑞友纳试验站用两个抗旱性强的亲本型进行杂交,两者的产量分别为“马尼图”品种的89%和108%。这里原始类型在胚胎细胞质上是不同的。其中,F_7的一个系比对  相似文献   

11.
临汾涝河巨河水库湿地植被的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涝河﹑巨河水库湿地植被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典型取样79个,用TWINSPAN进行数量分类.结果显示:涝河水库湿地植物种类共64种;巨河水库湿地植物种类共57种;TWINSPAN分为16个群丛.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临汾涝河﹑巨河水库湿地植被表现出水生植物较少,旱生和旱中生植物较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测试了小麦苗期抗旱性生理生化指标,利用聚类分析对品种的抗旱性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测定时期、某些指标适应的作物不同等原因造成不同指标反应的抗旱性结果不同;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荧光强度、过氧化氢(物)酶活性、束缚水含量与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得到的抗旱性结果较一致。  相似文献   

13.
一、小麦春季管理技术 开春后随着气温回升,小麦由返青、分蘖到拔节、孕穗、抽穗、灌浆乃至成熟,是小麦的生长旺盛时期,也是夺取高产的关键时期。小麦春季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促蘖、成穗和增加粒重。其主要技术有: 1.中耕增温 影响麦苗早春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水分,开春解冻后立即中耕。对旺苗可适当深中耕,切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二高一优”农业的要求,获得小麦高产、稳产、优质、高效,良种必须有良法相结合,因地制宜地采用农业新技术与常规农业技术措施进行合理组装,即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措施。以不变应万变的多套技术措施和方案做储备,提高应变能力,防患于未然,使有限的土地获取小麦最高的经济产量。我县和全省及高寒地区一样,历年春播时期常遇“十春九旱”和麦收期秋涝的自然因素。经我们与各乡站农业技术人员密切合作和多年试验、示范、推广应用,不断探索和实践及连续反复总结经验,从中筛选出“小麦抗旱增产种子处理法”。采用此法的确是获取小麦…  相似文献   

15.
西欧新兴粮食作物新品种——“四不像”,已示范种植成功,它具有大米的食味,小麦的营养成分,旱高粱的生态特征,因而又有大米小麦旱高粱的美名。实践证明,这种世界珍稀良种的引种成功,为农业高产开辟了新的途径。特别适用于生产条件滞后地区的开发种植,能迅速产生较高经济效益。①多营养、多用途、商品性好。它具有多种营养成分,蛋白质高达11.8%,而单宁含量较低。面质白色,不仅可做馒头、面条等,而且还可做锅巴、各种糕点和  相似文献   

16.
氮含量是小麦的重要营养指标之一。传统方法监测不同生长时期的小麦叶片氮含量的过程繁杂且具有破坏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利用无人机遥感图像快速预测小麦氮含量的方法。利用小麦灌浆时期获取的无人机图像,基于改进的加权平均算法进行拼接和融合。该方法可有效消除拼接痕迹和差异,从而有效提取小麦特征,包括RGB特征、HIS特征和植被指数(VIs),利用这些特征及它们的组合构建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HIS特征+VIs组合的模型预测精度最高,其验证集决定系数(R2)为0. 774,均方根误差(RMSE)为0. 363 7。该结果说明基于无人机监测小麦灌浆期的营养可行,这也为小麦田间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在丘陵旱地对冬小麦进行了大田和原状土柱模拟耗水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大田情况下,小麦4500~6000 kg/hm2产量水平,耗水量216.3~345.2 mm,播种-返青、返青-抽穗、抽穗-成熟不同生育阶段耗水分别占总耗水量的25.9%~36.9%,22.0%~31.1%,31.9%~52.2%,但年际间变幅较大;小麦拔节以后耗水量和耗水强度明显增加,拔节期、灌浆期是小麦两个重要的水分需求期.原状土模拟情况下,冬小麦总耗水量中,丰水年型自然降水占77.2%,平水年型自然降水占67.1%,缺水年型自然降水占64.0%.从作物阶段耗水测定结果看,丰水年型情况下,冬小麦存在奢侈耗水现象;平水年型自然降水能基本满足冬小麦水分需求,突出问题是阶段性、间隙性水分缺乏;缺水年型情况下,自然降水不能满足冬小麦的水分需求,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水分状况制约着冬小麦正常播种和出苗,二是水分供应状况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进程.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各地区主要作物生态需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艺  周继良  吴明作 《河南科学》2008,26(6):676-680
结合河南省1951—2003年的气象资料及土壤需水情况,计算出河南省各地区小麦、玉米各生长期的生态需水量、缺水量.结果表明,河南省各地区的小麦、玉米在生长期内都存在缺水现象:小麦缺水相对严重,最大缺水量出现在鹤壁,生长期缺水额度为584.3 mm,生长关键期缺水较严重,最大缺水量为386.2 mm;玉米生长期最大缺水量出现在三门峡,缺水额度为274.4 mm,生长关键期缺水242.5 mm.  相似文献   

19.
太阳光育种     
这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育种方法,国外开展这一工作的国家不多。据苏联最近报道,用间歇的聚集太阳光照射植物种子、花粉和芽引起突变,已获得小麦、玉米、大豆、番茄等高产新类型。重复照射突变体后代,可固定并加强已产生的变异。据称著名的冬小麦高产品种“无芒一号”的这一突变体“光育”小麦已在扩大繁殖并进行试验,它比“无芒一号”亩产高67~80斤,籽粒中蛋白质含量高1.9%,越冬性和抗旱性强,秆粗壮。  相似文献   

20.
通过模拟As污染的田间试验,以郑州9023为供试小麦品种,研究了小麦不同生育期不同部位对As的吸收、分配和累积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小麦整个生长过程中,不同部位的As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根、茎和籽粒3者的关系始终为:根>茎>籽粒;在灌浆末期,各部位As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根>废弃物>叶>叶鞘>茎>穗轴>颖片>籽粒,地上各部位As累积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废弃物>茎>叶鞘>叶>籽粒>颖片>穗轴,因此小麦植株中较易富集As的部位是根和废弃物,其次是叶和叶鞘,而籽粒中As水平相对较低;从试验结果还可以看出,在小麦灌浆初-中期As的吸收量及吸收速率都显著高于其它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