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绍兴市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市首位战略,去年首次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科技创新在支撑绍兴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成效日益显著,昔日的“酒缸、酱缸、染缸”转变成今日的“芯片、药片、刀片电池”。2021年,全市全社会R&D经费占GDP的比重达2.87%,十年来首次由全省第五提升至第四。  相似文献   

2.
<正>科技引领发展,创新制胜未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作出了“八八战略”重大决策部署,高瞻远瞩地提出推进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为浙江量身打造了创新发展之路。19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如期建成创新型省份。特别是近年来,浙江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省首位战略,加快打造三大科创高地和全球人才蓄水池,科技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三大科创高地和创新策源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十四年居全国第5位、省区第3位,科技创新成效连续四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11个设区市连续两年全部实现人才净流入。  相似文献   

3.
顾威 《今日科技》2023,(2):40-41
<正>过去一年,温州市科技局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突出“创新制胜”工作导向,系统运用科技创新“八大抓手”,大力提升体系化创新力和科技创新整体效能,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成效显现——获批国家创新型城市,入选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科技创新工作连续两年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相似文献   

4.
<正>这一年,国家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1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培育进展明显;这一年,白马湖、东海、天目山、湘湖4家省实验室获批成立,10大省实验室提前完成布局,新型实验室体系形成系统性布局;这一年,数字化改革持续发力,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未来实验室建设稳步推进,创新生态进一步优化;这一年,浙江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系统构建“315”省域创新体系,持续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基础科研力量和基础条件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
鲁霞光 《今日科技》2023,(11):24-25
<正>近年来,绍兴市上虞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坚持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以“科创+产业”为主抓手,高站位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创新发展,全面建设朝气蓬勃、近悦远来的“青春之城”。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比达3.25%,科技创新指数居全省第12位;连续3年获评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连续2年夺得“科技创新鼎”。  相似文献   

6.
郑志成 《今日科技》2022,(12):26-28
<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两年,衢州市坚持创新制胜导向不动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平台、人才、主体、环境全面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紧贴打造四省边际“两个先行”示范窗口新赛道奋力奔跑,跑出了加速度。近日发布的《浙江省2021年度市县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显示,衢州市科技创新指数、全社会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全社会R&D人员数等29项科技创新重要指标增幅位列全省前3位,其中8项指标增幅居全省第1位、11项指标增幅居全省第2位、10项指标增幅居全省第3位。  相似文献   

7.
<正>科技引领发展,创新制胜未来。2022年,浙江科技创新捷报频传,创新活力竞相迸发: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跃居全国第3位,科技企业“茂密成林”;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靠前,产业化加速蝶变;首批6家省技术创新技术中心挂牌成立,战略科技力量再添“新成员”……一年来,浙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创新制胜为导向,以创新为“核”,以企业和产业为“翼”,汇聚战略科技支撑力量,托举科技向高水平自立自强加速跃进。点燃政策激励强劲引擎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在技术人员的操作下,机械臂正在将装载着一摞摞高纯钽靶材的巨型料架从大容积热等静压设备缸体内缓缓吊起……江丰电子的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2022年,江丰电子实现了铝、钛、钽、铜、钨等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的自主研发生产,其芯片制造用溅射靶材市场份额居全球第二、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8.
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科技部、统计局等7部委联合布置,在全国开展2000年全社会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资源清查工作。这是一次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也是继1985年全国科技普查以来最大规模的科技统计调查工作。根据国家的清查要求,结合浙江省及杭州市的区域特色经济、中小企业发展优势比较明显的实际,杭州市R&D资源清查内容由R&D扩大到全部科技活动的科技资源,统计范围也扩大到全市具有科技活动的企业、事业、机关单位。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杭州市的R&D资源清查工作,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市科技局、统计局牵头,市计…  相似文献   

9.
王正飞 《今日科技》2023,(11):30-31
<正>近年来,缙云县秉持“创新是最好的创业”工作理念,坚持“小县大创新”,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县首位战略,县域创新指数连续4年位居山区26县前三。连续5次获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2022年、2023年获“科技创新鼎”,2023年获省政府科技创新督查激励。赢得省委“山区县也能搞工业、山区县也能搞创新、山区县也能引进世界顶尖企业”的高度肯定。今年5月,  相似文献   

10.
1.美国美国是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这与美国的科技体制和联邦政府对科技的巨大投入是分不开的。美国已经在科研投入、税收、知识产权等诸多方面形成科学的措施,有效的推动了科研机构发展和R&D活动的开展。(1)科研投入多元化,企业是科技活动的主体从80年代起,随着对竞争力问题的讨论,美国政府开始关注“官产学”结合的问题,并开展了一系列激励工业界R&D活动的计划,如中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先进技术计划和制造技术推广计划等。美国R&D经费的来源多样化。企业是R&D活动的最大投入者,2000年企业界R&D实际投入约为1760亿美元,占…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嘉善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高质量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突出创新制胜导向,积极抢抓“双示范”战略机遇,大力实施“创新强县”发展战略,积极构建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全力打造全域科创之城。2021年,全县GDP增长10.3%,增速位列一体化示范区第一,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升至3.8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79.8%。连续两年获省“科技创新鼎”,创新指数列全省第五,排名两年提升25位,提升幅度连续两年列全省第一。  相似文献   

12.
<正>在今年7月召开的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杭州市及西湖区、滨江区、余杭区荣获“科技创新鼎”。这不仅彰显了区域科技创新的硬实力,也清晰传递出杭州各地结合实际,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全力打造“创新活力之城”R&D经费投入强度3.59%,居全省第一、省会城市第二、副省级城市第三;位居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全国第二,创新指数排名跃升至全球第21位,创历史最好成绩……  相似文献   

13.
余然 《安徽科技》2024,(1):27-30
<正>一、研究背景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与挑战,国家高度重视科研创新及基础研究工作,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经费近年来呈现递增状态,根据《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22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约3.08亿元,R&D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2.54%。为使科研人员潜心专注研究,  相似文献   

14.
科技活动与R&D活动的含义、关系与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科技部、国家统计局等七部委联合布置,在全国开展R&D资源清查工作。我市在省、市R&D资源清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也开展了这一清查工作,并于2002年  相似文献   

15.
<正>秀洲区积极贯彻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秀洲国家高新区更名为嘉兴国家高新区为契机,力争2023年全社会R&D经费占GDP比重达到3.4%。聚焦平台建设,全方位夯实“创新基石”。推动研究院科技成果当地转化,提升研究院引领产业发展、企业创新的服务功能。建立研究院与企业对接活动常态化机制,探索实施研究院专家与秀洲企业“一对一”的“首席技术顾问”机制。加快科创湖区建设,引进聚  相似文献   

16.
<正>浙江“新春第一会”提出,创新深化是“两个先行”的战略核心。通过以超常规力度打造“互联网+”、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浙江的创新实力已达到一个新的出发点——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跃居全国第4位,实现了15年来首次排名跃升,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迈出坚实步伐。今年省两会上,“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被列为浙江接下来重点推进的“十大工程”之一。2月17日,浙江召开“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动员部署会,这项科技创新领域的大工程已经发令动工。下一步,浙江该怎么干?回答还是创新深化,且重点就在一个“深”字,就是要下“怎么也不为过”的功夫。  相似文献   

17.
高国飞 《今日科技》2022,(11):12-13
<正>近年来,杭州市西湖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聚焦全省三大科创高地和创新策源地建设,大力实施“科创强区”战略,加速创新资源要素集聚,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加快打造科创引领新高地,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走在全省前列,获评浙江省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和省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连续两年科技创新指数居全省前三,连续四年R&D投入强度居全省前三,连续多年在省市科技进步、创新发展专项考核中获优秀等次,成功夺取2021年度省“科技创新鼎”。  相似文献   

18.
季祥翔 《今日科技》2023,(11):54-55
<正>研发投入强度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牛鼻子”。近年来,青田通过扩面、提质、增量,着力补齐工作短板,助力研发投入强度稳步提升。2022年以来,在青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青田县科技局锚定“R&D指标一年翻身、三年翻番”的目标,完善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杭州科技》2012,(1):39-40
下城区的战略定位是“繁华时尚之区”。2011年下城区积极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取得了新成效。全区科技进步水平综合评价列全省第7位,并通过了省科技强区复核,再次被国家科技部表彰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荣获杭州市科技系统优秀单位,“浙江省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先进集体”和“中国杭州第五届电子信息博览会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20.
二○○○年浙江省全社会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统计公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国务院批准,科学技术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教育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联合布置在全国开展了2000年度全社会R&D资源清查工作。根据国家的要求,结合浙江省区域特色经济、中小企业发展优势比较明显的实际,我省R&D资源清查内容由R&D扩展到全部科技活动和科技资源,统计范围也扩大到全省具有科技活动的企业、事业、机关单位。浙江省的R&D资源清查工作,在全省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及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经过广大科技统计人员的艰苦努力,清查的数据采集、质量核查、汇总及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