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慷 《今日科技》2023,(6):35-36
<正>台州市深入实施“创新台州”首位战略,坚持走深走实科技新长征,围绕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目标,深入推进台州湾科创走廊建设、省技术创新中心创建、科技型企业培育、高层次人才引育等重点工作,不断激发全市科技创新活力、提升全市创新能级。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经浙江省政府同意,台州市政府、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联合印发《台州湾科创走廊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标志着台州湾科创走廊正式成为省域科创走廊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明确了台州湾科创走廊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格局、产业导向和建设重点等,为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台州湾科创走廊发展建设提供了指引。  相似文献   

3.
<正>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抓手。长三角最具活力的创新区之一——绍兴科创走廊,在这个春天,奏响打造“硅谷式”生态的进行曲。3月28日,以“创新深化、图强争先”为主题的中国(绍兴)科技金融合作推进大会召开。设立科技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发布融合指数、举行授信活动、开展对接交流……大会形成6大系列30余项成果。300多位企业界、科技界、金融界和政界人士会聚绍兴,见证绍兴科创走廊又一个里程碑事件。省委、省政府工作报告把“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列为全省重点推进的“十大工程”之一。绍兴科创走廊是绍兴“315”工程的主阵地、加快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主抓手。此次推进会,是产学研资深度融合的大会,也是抢抓机遇科创先行的大会,必将为绍兴勇闯现代化市域实践新路径注入强劲的科创动力。  相似文献   

4.
<正>一是全力推进金义科创走廊建设,补齐科技创新战略短板。建设金义科创走廊,打造高能级科创大平台,是科技工作第一工程。要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和沪杭金产业带,以金义黄金主轴为重点,以金华科技城为龙头,全力推进金义科创走廊建设,努力提高集聚优质创新资源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0引言“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以下简称“科创走廊”)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核心平台和引领性工程,对于支撑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快推动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都具有重大意义。《广东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提出,要进一步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并依托重点创新平台打造“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进一步指明了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正>为打造"互联网+"世界科技创新高地,2016年4月召开的浙江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之后,绍兴、宁波以及湖州等地也积极谋划建设各自的科创大走廊。科创大走廊的实质是科技创新的集聚区和示范区,也是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区。中关村是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借鉴中关村科技创新经验,将有助于浙江科创大走廊建设。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玉环市以加强规划引领、强化平台整合为重点,按照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要求,围绕"两湾一区"的科创走廊建设布局,以漩门湾为纽带将老平台、新平台、规划平台重点布局,连点成线拓面",一湾两岸"科创走廊跃然纸上。玉环将紧跟数字经济步伐,以科技创新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助推玉环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相似文献   

8.
正温州环大罗山科创走廊作为浙江省建设的四大科创走廊之一备受关注。近日,浙江省发改委、省科技厅、温州市政府联合发布《温州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建设规划》,进一步明晰战略定位、强化科技支撑、优化管理机制,充分激发改革、开放、创新动力源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力打造浙江科技创新的"金名片",努力在"重要窗口"建设中争当标杆。  相似文献   

9.
<正>台州市“五个聚焦”落实“三个年”行动为全面贯彻落实全省科技系统“学习年、行动年、服务年”活动,台州市科技局第一时间制定《全市科技系统“学习年、行动年、服务年”活动方案》,围绕“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构筑“一弓一箭”区域创新体系,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实现“三高三新”和奋力谱写“两个先行”台州篇章提供强劲科技动力。聚焦“争先创优”,狠抓工作机制完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在全省率先召开工作部署会,制定出台实施方案,谋划科技创新“两个天地”行动、开展乡镇(街道)创新驱动“赛马比拼”行动,全面提升台州科创显示度。按照“创五星、争一流”目标,成立工作专班,  相似文献   

10.
周坚 《今日科技》2023,(9):29-30
<正>杭州市余杭区科技局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扎实落实科技创新和人才强省首位战略,抢抓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高质量融合发展机遇,以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一号工程“创新策源工程”为抓手,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升创新驱动发展动能。  相似文献   

11.
<正>金华市“三个年”活动引领强力推进“336”科技创新体系攻坚行动今年以来,金华市科技系统以“学习年、行动年、服务年”活动为引领,聚焦落实三个“一号工程”,深入推进“336”科技创新体系攻坚行动,高质量建设浙中科创走廊“创新之钥”,推动标志性科技基础设施持续突破,成功举办首届国际科技开放合作大会(浙江),在第一季度晾晒比拼中被评为6个优秀市直部门之一,取得近年来最好成绩。  相似文献   

12.
全球合作与竞争不仅集中在国际科创中心之间,也需要各国中等规模创新型城市的参与。根据国际权威排名,选取了一批人口规模在40万~200万之间、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等城市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城市创新发展的六大关键要素,分别为生态生活环境、创新文化环境、硬科技资源、软科技要素、一流主导产业、国际化市场等。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形成相对独立和完善的创新生态,集聚培育体现独特气质的“创新物种”是“科创中城”崛起的关键所在。第二,打造极富魅力的“科技地标”,使自身的科创元素成为城市新名片是“科创中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核心举措。第三,实现生态、创新与产业“适宜度”融合,是“科创中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第四,围绕多元化产业发展,实施打破“路径依赖”的积极进取性创新政策是“科创中城”实现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对于中国而言,广大中等城市如何发展将影响中国迈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速度。因此,中国应加快发展世界级“科创中城”,拓宽未来国家创新源泉,进一步融入世界创新网络。针对中国创新城市发展,给出对策建议,对于中国形成一批世界级“科创中城”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科创走廊是创新要素集聚的组织形式,建设的初衷在于促进区域协同创新。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采用社会网络实证方法分析科创走廊在提升城市创新力和促进区域协同创新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科创走廊促进了创新要素在特定空间集聚,构成了要素流动空间;科创走廊通过增加城市间创新合作联系促进了区域协同创新,能够有效破解“核心-边缘”结构困境;科创走廊协同创新效应受到城市创新力、产业结构、高铁密度和地理距离等因素影响,其中城市创新力和高铁密度对区域协同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从研究结果看,G60科创走廊还存在协同度不高的问题,核心区城市节点的创新关联仍占主导地位,如何进一步增强核心区节点城市与边缘区节点城市创新关联,是提高协同创新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该文通过深入探讨成渝经济圈“一极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对科技创新的关键需求,剖析目前科技创新支撑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短板与不足,认为当前成渝科技创新发展存在高端科技创新要素相对匮乏、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能力不足、创新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创新发展开放共享程度不高等短板,研究提出建设开放创新实验区、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构建产业创新共同体、建设科创大走廊等举措以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并提出了推动科技创新支撑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发展战略启动,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核心推动力。在此背景下,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打造引领全省发展的"创新极",便成为了浙江省"十三五"期间具有牵引性作用的大工程。将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成为全球领先的信息经济科技创新中心,也成为了杭州的重大历史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杭州需突出规划引领,突出要素集  相似文献   

16.
<正>以创新为发展驱动力与核心竞争力,奋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人才、创新这三个“第一”,已在临安这块发展热土上,写下了一个个生动的注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杭州市临安区始终坚持创新首位战略,以“产业强区”为导向,迭代升级科技创新政策,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全力打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创新策源地的重要一极。据《浙江省年度县(市、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评价报告》显示,临安创新指数在全省位次明显提高(从41位提高到17位),  相似文献   

17.
<正>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省首位战略,扎实推进“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提高科技创新体系效能,加快构建“全过程全链条全周期”重大科创平台建设支持机制,全力打造高能级重大科创平台,根据《浙江省支持重大科创平台和新型高校建设办法》,省科技厅经充分酝酿、多次征求意见、反复论证修改,形成了《浙江省支持重大科创平台建设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为便于准确理解和把握政策,现将文件解读如下。《实施细则》共由六部分组成,包括支持对象、支持原则、需求评审、资金管理、绩效评价和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8.
高国飞 《今日科技》2022,(11):12-13
<正>近年来,杭州市西湖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聚焦全省三大科创高地和创新策源地建设,大力实施“科创强区”战略,加速创新资源要素集聚,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加快打造科创引领新高地,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走在全省前列,获评浙江省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和省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连续两年科技创新指数居全省前三,连续四年R&D投入强度居全省前三,连续多年在省市科技进步、创新发展专项考核中获优秀等次,成功夺取2021年度省“科技创新鼎”。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5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并于12月1日正式对全国公开发布。其中,第一章第一节和第三章第一节分别明确:"建立G60科创走廊等一批跨区域合作平台""依托交通大通道,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加强合作,持续有序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打造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产业和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先试走廊"。这标志着G60科创走廊从秉持新发展理念的基层生动实践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江海洋 《今日科技》2023,(11):22-23
<正>近年来,嘉善县积极抢抓“双示范”建设战略机遇,聚焦创新链产业链“双链融合”,全力构建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体系,形成了“开放协同创新”的嘉善模式,全力打造科创产业联动发展先行区。以全省第一的成绩列入国家创新型县建设名单,成为全省4个、嘉兴市唯一实现“科技创新鼎”三连冠的县(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