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4月11日,浙江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与建行浙江省分行《创业创新大联盟合作协议》正式签约。双方将在推动国家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支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落地、推进科技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强科技金融领域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等6个方面加强战略合作。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阐述、专章部署,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浙江省委、省政府突出创新制胜工作导向,启动实施“315”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从强化创新要素支持、推进重大科创平台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企业培育四个方面,谋划科技创新的政策,全力保障“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实施,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水平,促进经济稳进提质。在浙江省政府新闻办日前举行2023年浙江经济政策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周土法介绍了今年浙江出台的科技政策礼包。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浙江省委科技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高水平建设“互联网+”科创高地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以创新深化为战略核心,以“315”科技创新体系工程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构建“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的“互联网+”省域创新体系。《行动方案》还明确,聚焦云计算与未来网络等五大战略领域,  相似文献   

4.
<正>建设之江实验室是省委、浙江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加快推进创新强省建设的重大举措。之江实验室将成为浙江省重要的开放型、平台型、枢纽型创新基地,是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的"核心灵魂"。补齐短板抢占高地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说,建设之江实验室,  相似文献   

5.
<正>“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作为民营经济先发地,台州市路桥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的殷切嘱托,在创新深化上下足“怎么也不为过”的功夫,深入实施创新首位战略,持续推进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先后斩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6项,获评中国知识产权领域最具影响力县域50强、第四批浙江省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科技创新因子在路桥持续迸发活力。实施平原造峰增强创新核心能力突出抓好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构建立体式创新服务网络,不断提升区域创新服务能力。一是打造环飞龙湖科创生态圈。依托飞龙湖区块城市开发建设,集聚高端资源布局一批引领创新、支撑全局的重大科创平台,  相似文献   

6.
正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建设,开展多学科、多领域、交叉型、前沿性研究,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或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使之成为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全球科技创新要素的汇聚地。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主平台建设创新策源地,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  相似文献   

7.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为全面总结浙江省近年来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所取得的成绩,谋划“十二五”建设蓝图,省科技厅条件处制订了《浙江省创新载体与平台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并会同本刊组织编纂了《“十一五”浙江省科技条件建设进展汇编》(共2册)。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聚焦台州市党代会提出的“三高三新”奋斗目标,椒江区坚持创新驱动,围绕《台州湾科创走廊发展规划》中“一核三片多点”空间布局,着力打造一条由科研平台、科技孵化载体、加速器、产业园区组成的全生态科技创新产业链,持续加大科技人才引育力度,全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主城区,打造台州湾科创走廊核心腹地。  相似文献   

9.
<正>“未来农业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实验室拟建设合成生物学创新集群,希望获得政府的专项支持……”4月11日,在浙江十大省实验室之一的湘湖实验室内,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戚行江就重点研发项目申报、高层次人才招引等情况,向前来调研的浙江省科技厅一行逐一提出当前的困难和需求。“对于重大科创平台,省科技厅将对各平台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解、上报,帮助他们协调解决。”浙江省科技厅党组书记佟桂莉在听完湘湖实验室的介绍后如是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正>浙江省委“新春第一会”提出“以超常力度一体建设教育科技人才强省”;省飞机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等4家省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准筹建;宁波江北等14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被认定为省级高新区……突出创新制胜导向,矢志科技自立自强,浙江步履铿锵,新春伊始即动作频频、节奏明快。回顾2022年,浙江以三大科创高地和创新策源地建设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为目标,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狠抓科技政策扎实落地为主线,加快构建“315”科技创新体系,实现全省稳进提质的发展态势。于浙江而言,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有先行基础,更肩负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11.
正温州环大罗山科创走廊作为浙江省建设的四大科创走廊之一备受关注。近日,浙江省发改委、省科技厅、温州市政府联合发布《温州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建设规划》,进一步明晰战略定位、强化科技支撑、优化管理机制,充分激发改革、开放、创新动力源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力打造浙江科技创新的"金名片",努力在"重要窗口"建设中争当标杆。  相似文献   

12.
<正>嘉善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是全国唯一的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也是浙江省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奋力推进“两个先行”的有力抓手。《新发展阶段浙江嘉善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建设方案》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率先走出县域“科创+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为全国县域完善创新体系、增强产业竞争力做示范。本文从打造全域创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今日科技》2024,(2):36-37
<正>近年来,嘉兴市南湖区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高质量发展全局首要位置,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机遇,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蹄疾步稳建设亚太路科创带和城市创新区“两大主平台”。2023年,南湖区全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4.3%以上,创新指数进入全省八强,入列全国创新百强区,获评2022年度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省、市“创改开”和“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蝉联“五星”。  相似文献   

14.
<正>秀洲区积极贯彻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秀洲国家高新区更名为嘉兴国家高新区为契机,力争2023年全社会R&D经费占GDP比重达到3.4%。聚焦平台建设,全方位夯实“创新基石”。推动研究院科技成果当地转化,提升研究院引领产业发展、企业创新的服务功能。建立研究院与企业对接活动常态化机制,探索实施研究院专家与秀洲企业“一对一”的“首席技术顾问”机制。加快科创湖区建设,引进聚  相似文献   

15.
《今日科技》2007,(5):F0004-F0004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省自主创新大会精神,推进“百千万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经研究决定,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共青团浙江省委共同主办,《今日科技》杂志社承办“2007年浙江省百名科技自主创新青年标兵”推选表彰活动。活动旨在通过推选、表彰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青年科技人才,展示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树立标兵和模范,引导更多的青年科技人才积极投身于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3月8日,省科技厅、省妇联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女性科技人才更好发挥作用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进一步激发女性科技人才创新活力,促进女性科技人才在构建“315”科技创新体系、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省首位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以下为《措施》原文。  相似文献   

17.
高国飞 《今日科技》2022,(11):12-13
<正>近年来,杭州市西湖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聚焦全省三大科创高地和创新策源地建设,大力实施“科创强区”战略,加速创新资源要素集聚,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加快打造科创引领新高地,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走在全省前列,获评浙江省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和省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连续两年科技创新指数居全省前三,连续四年R&D投入强度居全省前三,连续多年在省市科技进步、创新发展专项考核中获优秀等次,成功夺取2021年度省“科技创新鼎”。  相似文献   

18.
周坚 《今日科技》2023,(9):29-30
<正>杭州市余杭区科技局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扎实落实科技创新和人才强省首位战略,抢抓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高质量融合发展机遇,以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一号工程“创新策源工程”为抓手,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升创新驱动发展动能。  相似文献   

19.
<正>这一年,国家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1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培育进展明显;这一年,白马湖、东海、天目山、湘湖4家省实验室获批成立,10大省实验室提前完成布局,新型实验室体系形成系统性布局;这一年,数字化改革持续发力,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未来实验室建设稳步推进,创新生态进一步优化;这一年,浙江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系统构建“315”省域创新体系,持续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基础科研力量和基础条件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0.
华东视界     
《华东科技》2023,(2):6-7
<正>上海市SHANG HAI1.最高补贴800万元,徐汇区推出重磅政策促进科技创新近期,围绕数字化转型、“双碳”战略等对科技创新惠及民生提出的新要求,为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构建从源头创新、成果转化到产业发展的全链条,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打响“科创绣带”品牌,上海徐汇区推出《关于促进徐汇区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