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意思表示为法律行为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也是法律行为制度中的核心要素,是民事主体将其想要发生民事后果的内心意志以一定方式表现于外部的行为。意思表示的真实与否直接关系到民事活动的顺利进行.深入研究意思表示的实质,透析不真实的表示意思,对于我们更好的掌握民事法律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商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特殊形式,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因而意思表示理论也是商行为的核心要素,但是基于民事法律行为和商行为的价值取向、功能、特点不同,也导致商行为的意思表示的构成、成立和生效、表示方法以及解释方法等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质和特征,这些又是我们研究商行为的根本所在。可以说商行为是整个商法的基点,而意思表示理论又是商行为的基点。  相似文献   

3.
从传统民法对法律行为的界说出发,在对我国民事法律行为合法性标准进行质疑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民法应以设权的意思表示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标准。  相似文献   

4.
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之一,是传统法律行为理论中最为基础的法律概念和制度构造。旨在通过对意思表示瑕疵的形态研究分析,对我国民法关于意思表示瑕疵的规范类型现状进行思考,并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5.
法人意思的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学术界对此颇有争议。有法人拟制说,法人否认说,法人实在说等,这些说法都有庇漏,如果将法人印章作为法人意思的表示符号,就可以使其更具有真实性和安全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大陆法系民法为尊重当事人的意思,促成法律行为之目的实现,而有无效法律行为转换制度。无效法律行为效力转换的适用事由包括意思表示瑕疵、内容违法、违背公序良俗、形式不合法等几种。就适用领域而言,无效法律行为效力转换可以适用于民法和商法的各个领域。考虑到立法现状,我国民法尤其是物权法应引入无效法律行为效力转换制度。  相似文献   

7.
在医患纠纷法律关系中,合意免责医疗行为的合意效力在理论与实践上颇具争议,为现行法提出了新的课题。认定合意免责医疗行为合意效力的基础在于对合意行为形式效力、内容效力以及意思效力的准确把握。从理论上与实践上明确合意免责医疗行为的私法效力有助于科学建构医患主体双方的责任分担与利益平衡机制。厘定合意免责的举证责任,强化合意免责的过错推定责任,完善司法公证制度以及医疗保险规制体系能够拓宽合意免责医疗行为的私法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8.
意思表示是实现旨在使某种法律效果产生的意思的行为,包含内心意思和外部表示含义,即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构成要素由效果意思、表示意识和表示行为组成,不包含动机,表示意识是效果意思和表示行为的中介和桥梁。  相似文献   

9.
意思表示解释与法律行为解释和合同解释不同。意思表示解释有其特殊的法律构造,其解释对象是表示行为和效果意思而不仅仅是目的意思,意思表示解释的原则。依意思表示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我国民法通则对意思表示解释没有规定,在未来的民法典型总则中应当对此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由于《民法通则》将合法性界定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特征,又创制了"民事行为"这一属概念,所以引发了诸多的混乱。鉴于此,理清"法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的关系将有利于我国法律语言体系的健全与完善,也将有利于摆脱民事法律行为自身的重重矛盾。  相似文献   

11.
民事法律事实是民事法律关系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区分事件与行为对于我们认清民事法律事实在民法中的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对传统民法宣告死亡制度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植物人宣告死亡制度,并对这一制度的概念、特征、适用条件、法律效果进行比较、说明和解释,以此力求在遵循现有民法理论之前提下,充分实现植物人财产之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3.
物权行为无因性,是法律行为理论体系赋予物权行为的基本特性,存在于任何一种形式的物权行为。分析物权行为无因性,必须从法律行为、物权行为的基本概念入手。物权行为是对物之处分,揭示的是人与物的关系,与债权行为揭示人与人的关系不同。决定物权行为效力的,只能是构成物权行为的四个要件,而不可能是其他,这是依据法律行为理论得出的结论,也是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青春损失费”协议的恰当判断与处理,需要借助民法自然债理论与制度。自然债受民法认可引发对相关行为的法律定位思考,传统民事法律行为理论在说明引发自然债的法律行为时存在不足,应进行适当修正。对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性”应作广义理解,行为并非只能作有强制力的“有效”或“无效”的判断,而可以考虑“中间法律行为”的提出。围绕该行为对民事法律行为理论完善作思考,是自然债带来的诸多反思之一。  相似文献   

15.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民事诉讼法学中的一个基本而重要的概念,自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学说产生至今一直存在一定的争论。新诉讼法律关系理论借用法律状态说提出的"诉讼负担"概念,与"诉讼义务"概念相区别。以此为基础,从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来认识诉讼现象,运用诉讼义务、诉讼负担等概念来解读整个民事诉讼甚至相关的民事诉讼法理论和制度。  相似文献   

16.
关于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在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的争论由来已久。如何定性取决于保护行为相对人的价值理念,从而在法律上构建一套有利于保护行为相对人的悬赏广告的法律制度。文章通过对不同学说的利弊分析,认为悬赏广告定性为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才更有利于保护行为相对人和体现民法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党和国家一以贯之将反腐倡廉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常抓不懈,并努力建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长效反腐倡廉机制.但是,与国际社会反腐较为成功的地区相比较,我国在腐败的预防性法律制度建设亟需改进,公务员录用、财产申报及统一的反腐败法等法律制度构建尤为急迫.  相似文献   

18.
合伙能否作为民法主体,一直以来就有争议。要说明这一问题,首先应该对论证的前提进行说明,也就是说,必须首先回答法律主体的内涵。通过对这一术语的分析,认为:法律从伦理和功能的角度对“事物”能否成为主体进行了拟制。而合伙正是功能意义上的主体,换言之,合伙能否成为法律主体,主要是根据现实需要而进行立法政策选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引起了许多是是非非,从其与物权行为的关系,与不动产登记公信力及善意取得制度的关系,与公平诚信原则的关系及其在社会生活层面的作用看,对它的非难不足为道,但它自身也有局限性,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与法治生活中,需要加以改良,以其为底色,透过其他制度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