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贾支 《科学通报》1963,8(10):72-72
中国農业科学院果樹研究所主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我国果树資源极为丰富。解放以后,随着果树生产的不断发展需要,全国各省区曾广泛开展了大規模的资源調查工作,“中国果树志’就是在这一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編写的,梨树志即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
鍾石韦 《科学通报》1956,1(12):59-59
我国过渡时期資产阶級与工人阶級之間的矛盾性質問題,是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學界爭論的重要問題之一。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哲学研究”編輯部为了进一步推动这一問題的討論,在10月22—23日邀請了首都哲学社会科学界及其他有关人士,举行了关于这个问题的座談会。出席座談会的有130余人。座談会在听取了“大公报”記者关于这一問題在报紙上討論概况的介紹以后,丁偉志、周礼全、韓佳辰、关鋒、馮定、苏星、蕭前、何畏、艾思奇等相繼在会上發言,并分三組进行了討論。  相似文献   

3.
“原子能”     
武高 《科学通报》1957,2(1):32-32
由中国物理学会“原子能”編譯委員会編輯、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期刊“原子能”,已于1956年10月創刊。該刊的主要內容,是刊登国內外有关原子核物理、原子动力工程、原子能資源、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原子能保安技术等方面的文章。“原子能”前6期將全部刊載苏联“原子能”杂志的文章,以后將逐步刊載我国和其他国家的有关此方面的著作。在最近出版的一卷一期中,計刊登有反应堆、純化、钚核的能級、测量快速中子能譜等研究論文以及  相似文献   

4.
王鈺 《科学通报》1960,5(1):13-13
古生物的研究在配合区域地貭普查、建立统一地层对比表、編制岩相古地理图、分析大地构造类型的各項工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因为在亿万年的地貭历程中,对不同时期的“滄桑”变迁,只有当时的生物羣是身临其境的直接見証者,同时在形态上反映出各种环境所产生的特征。我国領域广大,地层完整,化石丰富,种类繁多。因此,如何尽快地把我国各地层中的生物羣采集描述,分层对比,不仅对区域地貭普查和資源勘探具有极其迫切的需耍和价值,而且在科学研究上也具有重  相似文献   

5.
瞿宁淑 《科学通报》1964,9(12):1128-1128
中国地理学会于1964年10月14—22日在兰州举行了干旱区地理学术会議。参加这次学术会議的有来自全国三十多个单位的66位代表,他們都在干旱区作过多年考察工作。提交会議的論文共計90篇,包括水資源、沙漠利用改造、自然条件、自然資源、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内容。会議分三个組进行論文宣讀和討論。 (一)水資源組:共收到論文36篇,其中关于  相似文献   

6.
王炳生 《科学通报》1959,4(10):338-338
金沙江全长2,918公里,約为长江全长的二分之一,流域面积約有50万平方公里。金沙江流量丰沛而稳定,河床比降大,蘊藏着极为丰富的水力資源,据有关部門不完全的統計,单是幹流蘊藏的动能就达8000万瓩以上。中上游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流域內的地下資源也十分丰富,尤其是中下游沿江两岸,地貭勘探証明已經有許多重要的鉄、銅、鎳、煤等矿藏。因此开发和綜合利用金沙江的水利資源便日趋重要。为了配合长江流域規則工作的进行,在1958年8—12月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与长江流域规則办公室协同組織了金沙江調查队,对金沙江中下游巨甸至宜賓段沿干流河谷进行了踏勘。这一次調查,由于  相似文献   

7.
张纪增 《科学通报》1964,9(9):835-835
中国园艺学会第一次茄果类蔬菜育种学术討論会于1964年6月22—29日在南京举行。出席会議的代表有来自22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农业院校、科学研究单位、农业部門及人民公社的生产能手共40人,会議收到学术論文和总結报告26篇,試驗設計方案、品种鉴定說明和品种目录汇編等資料7篇,共計33篇。会上宣讀了17篇,解释和說明专題方案的有3篇。这次学术討論会,除在大会宣讀論文交流了研究成果外,着重討論了如何扩大現有茄果类蔬菜优良品种的应用及如何加速育种过程两个問題,在討  相似文献   

8.
多样的植物     
朱华 《大自然探索》2003,(12):12-13
“三江并流”地区是欧亚大陆植物多样性最典型的地区之一,是许多植物的分化和起源中心,具有丰富的珍稀濒危植物物种。 “三江并流”地区的植物种类丰富。有高等植物210余科,1200余属,6000种以上。该地区以占中国0.4%的面积,容纳了中国20%的高等植物。  相似文献   

9.
秦仁昌 《科学通报》1960,5(1):28-28
“中国植物志”第二卷蕨类植物第一册已經出版,而其它五卷种子植物也将在最近出版或付印。这的确是我国植物学界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科学事业在总路綫光輝照耀下飞跃前进的一个明显的事例。“中国植物志”是我們在中国植物(包括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研究工作中所积累的全部知識的系統总結。通过这一工作,不但进一步闡明和解决中国植物学上存在的命名、分类系統、生长环境、地理分布和用途上的理論問題和实际問題,同时对我国社会主义經济和文化建設事业的发展也起着推动作用。我們現在就按照植物志的各項內容,来談談它的作  相似文献   

10.
《科学通报》1959,4(24):826-826
“可的松”是晚近发現的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提取性激素的特效药物。国外多年来研究的結果,証明薯蕷科薯蕷属的某些种是提取“可的松”最有前途的植物性材料。为了发掘我国含甾体皂素植物的資源,我們从1957—1959年进行了薯蕷科植物的普查、化学分析、引种試驗工作。先后在云南、浙江、安徽等省采集到腊叶标本150号,鑑定为35种植物。化学分析結果,在19种薯預中找到含皂甙元的9种,其中含量最高的为豹斑薯蕷(Dioscorea panthbica Pr. et. Burk. ),含皂甙元2.1%。  相似文献   

11.
楊錫臣 《科学通报》1960,5(1):11-11
我国湖泊資源极为丰富,由于旧中国的反动統治,长期以来处于被人忽視的境地。解放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迅速发展的形势,湖泊資源的开发利用,已受到党和国家的极大关怀与重視。1958年建立了許多从事湖泊研究的专門組織,进行了对湖泊的調查研究。1959年我們曾对素称“水乡泽国”的江苏苏南地区进行了較普遍的資源綜合調查,完成調查面积462平方公里,調查內容包括了湖泊水文、地理、水生生物、水化学四个部分,取得了一定的成  相似文献   

12.
忻介六 《科学通报》1960,5(5):159-159
中国昆虫学会1960年学术討論会于2月10—19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議的有来自全国各地有关的研究和业务单位、綜合性大学和农、林、医高等院校等代表298人。会議的目的在于检閱过去几年来,尤其是大跃进以来的昆虫学工作的成就、交流經驗、討論发展我国昆虫学的規列,以及协作編写中国經济昆虫  相似文献   

13.
锣和鼓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民族打击乐器,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逢年过节,喜事庆典,倘若听不到振奋人心的锣鼓声,恐怕就会少了喜庆、热烈的节日气氛。2003年11月6日,香港邮政署发行了一套以《中国敲击乐器》为题材的特别邮票,在5款敲击乐器中,就有锣和鼓2款,可见锣鼓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有多高。锣在我国起码有2000多年历史,《旧唐书·音乐志》中载:“铜钹,亦谓之铜盘,出西域及南蛮……”原来,最早的铜锣也叫铜钹。锣曾用于礼仪和战争,因此有“鸣锣开道”和“鸣金收兵”之说。后魏前期,我国就有了铜锣。宋代起,铜锣在民间音乐“鼓板…  相似文献   

14.
叶三多 《科学通报》1960,5(2):62-62
裴鉴和周太炎合著的“中国药用植物志”是目前我国在药用植物方面水平较高而又比较重要的参考书,现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六册,共收载药用植物300种,其中许多种类是我国中医所常用的药物,此外还包括不少重要的民间药和一部分重要的西药原料植物。这部书的出版,对于帮助药用植物的鉴定和生产、中药的研究和整理,以及药用植物学的教学等各方面都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认为全书主要具有下列的几个特点:1.科学性较强:表现在植物学名的鉴定方面比较正确,同时还详细地考证了每种学名的历史。所有药用植物的形态描述也都比较详尽和精确,植物图版都  相似文献   

15.
崔鸿宾 《科学通报》1958,3(10):296-296
“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前夕,在植物研究所高等植物分类组制订规划的会议上,提出了要在十年内完成中国植物志的倡议,并决定在明年十月一日以前出版五卷作为向开国十周年的献礼。中国植物志是植物学家迫切需要的资料,用十年的时间来完成它,不仅是发展植物科学的一大贡献,而且在开发和利用祖国经济植物资源方面也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恂清 《科学通报》1958,3(24):760-760
中国科学院于11月20—28日在江苏无锡召开了有土壤学、土壤微生物学和植物生理学的工作者一百余人参加的土壤工作会議,就总結我国所特有的丰富經驗,抓住土壤学研究的大西瓜、根据中国的实际发展土壤学、使我国土壤科学位于世界先进地位的問題进行了充分的討論。中国科学院副院長竺可禎、祕書長裴丽生都在会上講了話,裴丽生同志并做了会議总結,对今后的工作做了重要指示。首先,会議一致認为目前在土壤科学工作中还存在兩条道路的斗爭,会議期间大家运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联系到工作和思想实际,对于脫离生产、脱离实际、脫离羣众的資产阶級学术观点进行了严格的批判。这种观点从單純的土壤地理学的“自然”观点出发,使土壤学距农業生产越来越远;强調科学院的  相似文献   

17.
胡均榮 《科学通报》1963,8(8):72-72
中国農業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主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1960年全国农业科学研究工作会議确定編写的几种农业理論著作之一,主要是根据农业八字宪法的精神,将我国广大烟区的丰富栽培經驗和烟草科学研究单位的研究成果,加以整理、  相似文献   

18.
尔甘 《科学通报》1963,8(3):72-72
我国幅員广大,海洋資源丰富。解放以来,同其他各种科学研究工作一样,中国海洋魚类的区系調查研究工作在党和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获得了很大成績。南海魚类区系的特点是絕大多数的种类都属于热带或亚熱带性。在种类組成上与印、澳海区的区系有着很多相同的地方,显然这与主要海流和季风以及魚类的生活习性是有密切关系的。南海魚类区  相似文献   

19.
武高 《科学通报》1957,2(1):32-32
1957年,科学出版社將出版科学期刊90种,其中有18种是新創刊的或复刊的。在新創刊的期刊中,有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编輯的“力学学报”(季刊)、中国电子学会主编的“电子学学报”(半年刊)、中国农業机械学会主編的“农業机械学报”(半年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編輯的“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季刊)等。此外,中国生理学会为了介紹国內外生理科学最新的研究成就,还將创刊综合性的学术刊物“生理科学的进展”(季刊)。  相似文献   

20.
陈先沛 《科学通报》1959,4(23):803-803
磷矿专业会議于10月28—30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議是在全国地层会議筹备委員会的主持規划下,由中国科学院地貭研究所和地貭部地貭科学研究院矿物原料研究所共同負责組織的。会議的第一天是与地层会議断代专題会議結合进行,第二、三两天专业会議单独召开。会上首先由地貭研究所侯德封所长致开幕詞,他分析了中国磷矿資源及磷矿地貭工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