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天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麻是一种贵重的中药材,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研究者在天麻中发现了多种化学成分,包括酚类、有机酸类、多糖类及甾体类等。目前,在已分离的近百种化合物中,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酚类和多糖类,而对其他微量有效成分的研究较为薄弱。深入研究天麻活性成分含量与其共生菌群的相关性,对确保天麻的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三十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从天麻中分离的化学成分并进行了讨论和展望,为更好地开发与利用天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甾体皂苷的选择性酸水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甾体皂苷的药物活性不仅与苷元有关,而且与糖链部分有更为密切的联系.为了研究糖链结构对甾体皂苷生物活性的影响,从龙葵(Solanum nigrum L.)和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中提取了3种甾体皂苷类化合物澳洲茄边碱、澳洲茄碱和薯蓣皂苷,通过选择性酸水解,制备了一系列糖链结构不同的产物.研究结果表明,澳洲茄边碱水解得到4种产物,澳洲茄碱水解得到3种产物,β1-澳洲茄碱无法分离得到.用浓度为2%的H2SO4水解薯蓣皂苷,90℃反应75 min,主要得到γ-薯蓣皂苷水解产物,此条件下具有很好的选择性;而用5%的H2SO4水解,75℃反应75 min,则主要得到β-薯蓣皂苷水解产物.  相似文献   

3.
苦蘵是中国民间药用植物,主要化学成分为甾体类、甾醇类、有机酸类、多糖类、黄酮类化合物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抗癌、免疫调节、抗炎、抗氧化、抗菌等活性.文章就国内外近年来对苦蘵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知母皂苷是一系列来源于中药知母的、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甾体皂苷类天然产物。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知母皂苷体体内外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有利于深入探索该类成分体内药效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知母皂苷的药理作用提供化学物质依据,为新药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重点阐述和归纳飞蛾藤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目前从飞蛾藤属植物中共分离得到33个化合物,包括甾体及其苷类、香豆素及其苷类、黄酮及其苷类、木脂素类、苯醌类、萜类、酰胺类、酚类等.药理活性主要为强心、抗凝血、防治高尿酸血症、抗炎镇痛、抗肿瘤、抑菌、杀螨虫等.深入开展飞蛾藤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对发现新的药用活性成分及药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鼠肠内菌对知母主要活性成分甾体皂苷的代谢及对相应代谢产物进行鉴定。方法:离体培养大鼠肠道菌群,用LC/MS/MS法检测离体肠内菌对甾体皂苷样品的代谢产物。灌胃给予大鼠甾体皂苷样品15 mg.kg-1,于给药后不同时间采集尿样及粪样,用LC/MS/MS法检测甾体皂苷样品的代谢产物。对主要代谢物M1进行结构鉴定。用合成的方法制备代谢物M1标准品进行LC/MS/MS法分析并与大鼠离体和在体样品对比。结果:甾体皂苷样品容易被大鼠消化道菌群代谢,代谢速率很快,其主要代谢产物为代谢物M1,随着代谢时间的延长,代谢物M1的量逐渐增多,而甾体皂苷样品的量则下降迅速。结论:甾体皂苷可被大鼠肠内菌迅速代谢。  相似文献   

7.
蝉翼藤属药用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蝉翼藤属植物中存在有黄酮、口山酮、萜及其苷类和甾体及其苷类、糖和苷、生物碱、有机酸及其衍生物等化学成分,并具有抗HIV、抗变异、抗白血病、抗癌、抗菌消炎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对蝉翼藤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为更深入地研究该属植物及合理地开发利用该属植物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三七总皂苷是中药三七[Notoginseng Radixet Rhizoma]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止血与活血、改善心脑血管系统、抗炎、抗肿瘤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药理作用,三七总皂苷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成为中药研究中的重要领域,研究十分活跃.本文结合作者的工作基础及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三七中的皂苷类化学成分按照结构类型、皂苷来源进行了系统归纳,综述了三七活性成分在止血、活血、抗炎、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以期为三七中皂苷类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药理活性研究表明,毛冬青总皂苷不仅具有明显降低血浆粘度的作用,而且还能明显抑制兔离体动脉条的收缩。继续对其总皂苷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其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得到5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鉴定为:mussaendoside R(1)、ziyu-glycoside I (2)、Lucyoside H(3)、ilexoside A(4)、ilexoside O (5)。其中1、2、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现代研究发现"翻白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萜类和甾体类化合物、单宁(鞣质类)、脂肪酸及酚酸类化合物和其他物质,其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降血糖、抗菌、抗病毒、抗炎镇痛、降血脂抗氧化、调高免疫力等,彝医将其用于治疗疟疾、痢疾、泻痢便血、痈肿疮毒、风湿痛和月经不调等疾病.本文通过对"翻白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分析,旨在为民族药物"翻白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RCE-4是一种甾体皂苷,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水解RCE-4可得到一种新的甾体皂苷元,利用SOCl2和吡啶体系进行氯代产率较高,两个产物产率共达92%,利用PCC氧化也得到两个产物,共计5个新化合物.利用核磁、红外、质谱等对他们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试了其抗肿瘤活性.探讨了皂苷的糖和苷元上不同取代基对其活性的影响,为同类天然产物的结构修饰和构效关系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南板蓝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对南板蓝根的研究进进展作了综述.从南板蓝根中分离出的主要化学成分有:生物碱、黄酮、有机酸、苷类、甾醇类、五环三萜类、蒽醌类、氨基酸、糖类化合物.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菌、抗肿瘤、抗病毒、抗炎等方面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13.
兔儿伞中甾体类化学成分的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兔儿伞全草正己烷萃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甾体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波甾醇(2)、β-谷甾醇-3-Ο-β-D葡萄糖苷(3)、豆甾醇(4)、7?-羟基谷甾醇(5)。化合物4,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张仁波  窦全丽 《科技资讯》2009,(31):242-242,244
综述我国婆婆纳属植物民间药用情况以及国内对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和药理研究进展。我国婆婆纳属民间药用植物主要有17种,广布全国各地,目前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了二萜类成分,异阿魏酸,单萜环烯醚苷,苯甲酸衍生物等化学成分;其中二菇类化合物对不同种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选择性,有一定的抗癌活性。我国婆婆纳属植物资源丰富,药用种类多,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地桃花化学成分预试验及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试管法,对地桃花(Urena lobata L.)的水提取液、95%乙醇提取液、石油醚提取液进行化学成分预试,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沉淀反应或颜色反应,初步推断地桃花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同时测定各提取液进行的紫外-可见光谱。通过预试验,可以初步确定地桃花中含有氨基酸和蛋白质、糖类、皂苷、鞣质、酚类、有机酸类、黄酮类,可能含有三萜类、甾体类等成分;地桃花的紫外-可见光谱具有明显的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研究药用植物双肾藤(Bauhinia glaucasubsp.hupehana)茎枝的化学成分,明确其药用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聚酰胺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等分离技术,从双肾藤茎枝中分离甾体类单体化合物,运用理化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双肾藤茎枝分离获得6个甾体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4R)-5α-豆甾烷-3,6-二酮(1)、(22E,24R)-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2)、(24R)-5α-豆甾-4-en-3,6-二酮(3)、豆甾烷-4-烯-3-酮(4)、β-谷甾醇(5)、胡萝卜苷(6)。【结论】从双肾藤中分离获得的甾体类化合物包括甾醇、甾酮和甾体苷,其中化合物1和2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麦冬为临床常用的传统中药,具有较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对麦冬所含的甾体皂苷和高异黄酮这两大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为麦冬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珊瑚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近10年来中国珊瑚(软珊瑚、柳珊瑚和石珊瑚)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新进展;从珊瑚中分离出了许多结构新颖并具有强烈生理活性的化合物;化合物的类型主要涉及到甾醇类、萜类、含氮化合物类、长链脂肪酸酯和长链醇类.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萝肇科(Asclepiadanceae)牛奶菜属(Marsdenia)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情况进行综述。总结出萝摩科牛奶菜属合有多种活性成分,主要有孕甾烷类、糖类、三萜类、甾醇类等,其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抗癌、抗生育等方面,为萝蘑科牛奶菜属植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夏至草、益母草和夏枯草均为唇形科植物,功效类似,植物形态相似,有共有和特有的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萜类、黄酮类、甾体类、苯乙醇苷类、挥发油、木脂素、香豆素、蒽醌等,其主要化学成分具有改善血液微循环障碍、抗炎抗氧化、心肌保护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