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土滑坡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黄土地区滑坡规模大、密度高、类型全。采用现场调查和系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了陕西铜川地区黄土滑坡在特定地质环境下主要的地质因素及非地质因素、形成机理及及其发育过程,并从预防灾管理和工程措施两方面提出了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防治对策,对黄土滑坡的预报治理工作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黄土滑坡和黄土洞穴的区域分布、微地形地貌分布、形成时间相关性的基础上,发现滑坡体上洞穴发育密度和发育程度明显增大;进一步分析滑坡对黄土洞穴的影响,认为滑坡体上节理裂隙的强烈发育为洞穴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搬运空间、堆积空间以及渗流通道.滑坡改变了地面的坡形、坡度以及水力条件,使得滑坡的后缘、侧壁以及前缘等地段容易形成黄土洞穴.黄土洞穴对黄土滑坡的主要影响是可以加速冲沟发育、加剧坡体局部破坏、改变坡体的渗流条件,从而诱发滑坡发生以及古滑坡复活.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皋兰山三台阁滑坡详细勘探和大量室内试验的基础上,论述了滑坡的性质、特征、发生原因及形成年代,得出三台阁二个古滑坡是在4000-6000年前产生在巨得层黄土内部的大型黄土滑坡,滑坡发生后滑体完全脱离了黄土滑床,并沿下部基岩斜坡继续滑动,将一半滑体滑入了当时流径坡脚的黄河,其后在古滑坡体上又发生了两期规模较小的 一级滑动。经计算在正常条件下这些滑动均属稳定,但在8度地震条件下滑坡各部均不稳定。  相似文献   

4.
本论述以十天高速公路甘肃段青羊村滑坡为工程背景,深入分析了该滑坡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机理。同时,笔者也采用不平衡推力法的隐式解,分别就滑坡前缘在未被开挖、被开挖及填土反压三种情况下的稳定性安全系数进行了计算。通过对稳定性计算结果的分析,详细评价了该滑坡的稳定状态,对其后续工程治理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西北地区多次发生黄土滑坡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和损失,因此对于黄土滑坡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尤为重要。导致黄土滑坡产生的因素有很多,多年来经过专家学者们的大量研究和广泛调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在学者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黄土滑坡典型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对今后黄土滑坡的研究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塬边渠道黄土高边坡滑坡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结合86公里段滑坡,从理论上分析了黄土高边坡的形成原因及机理;在对滑坡床土料取得室内大量试验资料的基础上,对86公里段滑坡进行了各种方案的电算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成因及机理分析的正确。同时对整治方案也进行了多种情况电算分析及稳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7.
黄土滑坡是公路工程地质中常见的问题,它的危害大,治理困难,一直都是公路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论述了黄土滑坡的分类、诱因及演变过程,并总结了几点防治措施,对实际工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大型滑坡发育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积超过1×10^7m^3的大型滑坡是三峡库区主要地质灾害,其发育机理包括形成机理和诱发机理两方面。通过大量现场调查和观测,运用地貌学方法,揭示了三峡库区大型滑坡在地质历史时期的3种形成机理即危岩链式崩落、泥石流堆积和地震,所占比例分别约为70%、10%和20%;发现存在于斜坡表面的大量危岩链式崩落堆积物是形成大型滑坡的基本条件,滑坡类型主要属于堆积层滑坡,而地震作用主要形成基岩滑坡。通过大量室内土工试验和模型试验,揭示了滑坡目前的3种诱发机理即降雨软化滑坡土体、坡顶加载和坡脚切割或工程弃渣堆积等人类工程活动、库水位变化和滑坡体周期性浸泡等;其中前两类诱发机理主要出现在175m水位以上大量城镇、交通干线及移民等工程建设区段,后一类诱发机理出现在库水位变动带内;位于库水位变动带的大型滑坡,滑坡土体被库水周期性浸泡,强度非线性衰减,同时,库水位降落期间在滑坡体内产生较大的渗透力,两者耦合作用、加速了库岸滑坡的变形与破坏过程。以上研究成果基本概括了三峡库区大型滑坡的主要发育机理。  相似文献   

9.
在亚热带暖温湿润季风气候区,以兴仁围豹滑坡为研究对象,探讨含软弱夹层的顺层滑坡的形成条件及诱发机制。通过实地调查滑坡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水文、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地质构造等有直接影响的环境条件,运用理论综合分析探讨围豹滑坡诱发机制,结果表明:围豹滑坡形成原因为特定的环境条件及人类活动,雨水入渗软化滑动面及静水压力相互作用诱发滑坡。  相似文献   

10.
飞鹅山Ⅲ号滑坡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医大良街道办大门社区飞鹅山西南侧山坡中部,在暴雨的作用下.于2008年6月下旬开始产生剧烈下滑,对坡脚厂房产生很大威胁,经应急治理后,滑体处于暂时稳定状态,为后续的永久治理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本文对Ⅲ号滑坡的特征及其形成机理连行研究,并提出防治措施,为该类滑坡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铜川烈-柴公路收费站滑坡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以铜川烈-柴公路收费站滑坡为例,研究黄土滑坡机理,为黄土滑坡预报和工程治理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现场勘察及室内试验,对黄土滑坡的形成机理及运动学机理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分析了地下水对黄土滑坡形成的影响。结果在考虑孔隙水压力情况下,分别统计出了孔压系数与饱和度及孔隙比之间的关系,并对滑坡的滑距、滑速进行了计算分析。结论本滑坡符合黄土蠕滑动液化机理模型及滑坡运动学机理模型,提出的滑坡运动轨迹方程、滑体质心速度曲线方程、滑距公式在实际工程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人工坡脚开挖引发不少滑坡地质灾害,当含有水平软弱夹层时将会进一步加快坡体失稳.为了研究具有此类地层结构黄土边坡在坡脚开挖后变形破坏形成机制和失稳破坏启动角度,以山西省吕梁市临县5·3大型黄土滑坡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实际滑坡主要由坡脚工程开挖导致关键阻滑块体缺失所...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结合湟水流域地貌、地质,气候以及人类活动等致灾因子的特点,对流域内河流阶地滑坡灾害的形成条件、诱发因素及成灾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科学治理流域内黄土滑坡的对策,旨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1920年的海原大地震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地震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并诱发大量山体滑坡.选取其中较为典型的黄土滑坡群开展调查,通过地质测绘、测量、现场勘探与数据分析等综合手段,对连拱状后壁滑坡群的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将此类滑坡的运动特征分解为4个阶段进行分析,总结出此类滑坡的一般发育规律和运动特征.  相似文献   

15.
黄土滑坡是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且滑动突然,规模巨大.针对黄土滑坡特点,在探讨滑坡滑动机理时,提出根据降雨入渗深度为界限,上部土体采用饱和土体的相应计算参数,下部土体采用天然土体的相应计算参数分段赋值的新思路.应用上述思路,在对甘肃某黄土滑坡现场勘察、确定利用遗传算法反演边坡稳定分析的重要参数--降雨入渗深度的基础上,结合数值分析软件FLAC2D和FLAC/SLOPE对该滑坡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遗传算法反演岩土力学参数是可行的;该滑坡滑动时的降雨入渗深度为5.3m;滑动机理为降雨入渗导致黄土坡体上部推动下部滑动的推移式滑坡.图5,表1,参12.  相似文献   

16.
吕向红  闫明媛 《科技信息》2011,(20):293-293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滑坡对建坝危害较大,必须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根据相关降雨-滑坡关系文献,对我国不同地区滑坡发生的季节与降雨特征、滑坡的降雨阈值与模拟模型以及降雨型滑坡的发生机理等方面进行系统整理.结果显示:(1)国内滑坡灾害集中发生在每年5月至9月间且与降雨同步发生(1~2 d内),降雨诱发比例大于80%;(2)降雨诱发型滑坡在孕灾环境条件和致灾因子共同影响下发生,受坡内雨水入渗的渗流作用和地下水作用,其过程主要包括坡肩侵蚀→裂隙发展与贯通→斜坡整体滑动三个阶段;(3)滑坡降雨阈值研究方法包括经验性阈值研究和建立物理力学模型两类.前者存在明显空间差异;后者可以很好地模拟局地滑坡动态,但难以在大范围内推广.总体上看,降雨诱发型滑坡研究已取得大量成果,但由于滑坡产生条件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使得所得到的降雨阈值精度不高,导致实际预测预报困难,未来应继续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8.
桐子园滑坡为大型岩质滑坡,通过桐子园实地地质调查,深入研究了桐子园的地质特征,对该滑坡的形成过程和机理进行分析。在强雨水的作用下滑坡上砂质泥岩层与砂岩接触面成为潜在软弱带。滑体呈现出后厚前薄的特点,砂岩从后缘到前缘发生了尖灭,前缘没有较好的临空条件而发生隆起。  相似文献   

19.
冻区融雪降雨导致的滑坡对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养造成了巨大威胁,本研究以新疆伊犁地区某公路工程为依托,为此进行现场勘察,建立了新疆某公路6#滑坡监测站,通过建立监测站,对该边坡的位移、水分、温度等信息开展监测,利用该监测站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整个冻结融化期的监测数据,同时基于geostudio软件的非饱和土分析,将数值模拟土壤含水率变化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拟合,建立了有效的数值方法,并对融雪期该边坡在季节性冻土冻融影响下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融雪期表层边坡土的含水率变化与边坡稳定性的关系,并根据建立模型分析了该滑坡的初始滑动。结果表明:融雪水对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融雪水及冻结滞水沿着裂缝优势入渗,在融雪期初期增大土体含水率,增大土体自重;在融雪期维持土体较高含水率,随着连续降雨发生,湿润锋下移,土体孔压增大,形成暂态饱和区,边坡失稳。融雪期长时降雨是该滑坡发生的重要原因。将数值模拟土壤含水率变化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拟合,在此基础上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具有较高可信度,可为该地区之后滑坡预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摩岗岭滑坡位于泸定县境内的大渡河右岸一级支流磨西河口,为18世纪四川西部强震诱发的巨型地震高位滑坡.研究揭示,该滑坡发育于高烈度区的康定杂岩中,河谷走向与区域最大主应力方向垂直,河谷下切过程中斜坡经历了强烈的浅表生卸荷回弹,形成高陡斜坡后,谷坡在河谷应力场(重力场)的长期作用下坡体浅表层沿与缓倾坡外的结构面、走向北北西的陡倾结构面(与坡面走向一致)分别发生滑移和拉裂,当河谷切穿得妥断裂后,断裂带塑性变形,牵动上部坡体表层发生压缩-剪胀错动变形;周期性强震的反复作用,滑移和拉裂成脉动式和累进性式发展,最终使上述两组结构面接近贯通状态,上下游北东和北向侧裂面的切割,为坡体大规模失稳奠定了基本条件.1786年强烈的地震、高位地形放大效应、背坡效应等因素叠加最终触发摩岗岭滑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