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贵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电子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建筑科学、采矿、冶金、机械、电力、化工、轻工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发表有关基础理论研究、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新材料、新设备研制等方面的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简讯)及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动态,对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论文、著作的介绍和评论,主要反映我校理工科各单位的科研、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2.
南方主要绿化树种对重金属的积累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南方主要绿化树种对重金属的积累特性,结果表明:同一树种中Pb、Cd、Hg、As的含量差异较大,相同元素在不同树种中的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树种的重金属含量一般随环境污染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即从高至低依次为市区、近郊、远郊,市区树种中Pb、Cd、Hg、As的平均含量分别比远郊的增加62%、103%、187%、104%.垂枝榕(Ficus beniamina 'Exotica')、菩提树(F.religiosa)、凤凰木(Delonix regia)、南洋杉(Araucaria cunninghamii)分别对Pb、Cd、Hg、As的积累作用较大,宜用这些树木进行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和修复,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南洋杉、高山榕(F.altissima)、小叶榕(F.microcarpa)分别对Pb、Cd、Hg、As的抗性最小、即敏感性最强,可用于重金属污染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正1《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贵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电子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建筑科学、采矿、冶金、机械、电力、化工、轻工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发表有关基础理论研究、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新材料、新设备研制等方面的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简讯)及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动态,对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论文、著作的介绍和评论,在教学  相似文献   

4.
1《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贵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电子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建筑科学、采矿、冶金、机械、电力、化工、轻工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发表有关基础理论研究、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新材料、新设备研制等方面的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简讯)及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动态,对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论文、著作的介绍和评论,在教学科研上有一得之见的札记、短评和综述等,主要反映我校理工科各单位的科研、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5.
白檀果肉红色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初步研究了光、温度、6种金属离子(K 、Zn2 、Na 、Ca2 、Mn2 、Fe3 )、5种食品添加剂(蔗糖、麦芽糖、柠檬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对白檀果肉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色素对光和温度具有较好的耐受性,但室外强光直射和100℃的高温对色素有一定降解作用;K 、Ca2 、Na 、Zn2 对色素没有不良的影响,Mn2 、Fe3 对色素有明显破坏作用;蔗糖、麦芽糖、柠檬酸、苯甲酸钠对色素均无不良影响,其中蔗糖和高浓度的麦芽糖、柠檬酸具有护色作用,高浓度山梨酸有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6.
1《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贵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电子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建筑科学、采矿、冶金、机械、电力、化工、轻工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发表有关基础理论研究、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新材料、新设备研制等方面的论文、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新型城镇化,而新型的城镇化实质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集约节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新型城镇一定是智慧的、绿色的、低碳的、生态的、宜居的。在河南省,济源市正在将智慧、绿色、低碳、生态、宜居新型城市建设的梦想一步一步变成现实。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曾是夏王朝的都城,中华民族许多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如愚公移山、黄帝祭天、女娲补天、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均产生在这里。  相似文献   

8.
正五谷杂粮是日常生活饮食的基石。在精制食品盛行的当下,重拾营养健康的粗杂粮大有必要也很重要粗粮是相对我们平时吃的精米白面等细粮而言的。我们现在所说的"五谷杂粮"其实是个大家庭,泛指粮食作物,包括多种谷类和豆类食物,如稻米、小米、黑米、薏米、玉米、高粱、大麦、小麦、燕麦、荞麦、黑豆、黄豆、赤豆、蚕豆、绿豆、豌豆及甘薯等。  相似文献   

9.
1《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贵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电子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建筑科学、采矿、冶金、机械、电力、化工、轻工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发表有关基础理论研究、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新材料、新设备研制等方面的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简讯)及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动态,对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论文、著作的介绍和评论,在教学科研上有一得之见的札记、短评和综述等,主要反映我校理工科各单位的科研、教学成果。本刊为双月刊,  相似文献   

10.
1《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贵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电子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建筑科学、采矿、冶金、机械、电力、化工、轻工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发表有关基础理论研究、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新材料、新设备研制等方面的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简讯)及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动态,对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论文、著作的介绍和评论,在教学科研上有一得之见的札记、短评和综述等,主要反映我校理工科各单位的科研、教学成果。本刊为双月刊,  相似文献   

11.
法律推理常处于一个由外部推理和内部推理织就的复杂网络中。法律推理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必须以法律事实为逻辑起点、以法律规范为准则、以法律价值为衡平,要求具备客观性、可预见性和一致性。法律事实认定、法律规范识别、法律价值论证是一个系统化的进程,价值原则始终作为主线贯串其中,不仅制约着推理体系的内在结构和逻辑关联,而且事关法律方法的活力与法治技术的发展。法律推理体系重心应定位于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对法律规范的选择以及在合法性与合理性张力下对法律价值的追寻。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法学是以心理现象来解释法律特征的总称,它对法学的推进是功不可没的,法律现实主义得以诞生大多是由于法学中使用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尽管如此,但心理学法学并没有因为自身对法学推进的功绩而获得相应的名声,甚至在法学发展的潮流中有着湮没的迹象。经过对这一议题的历史考察,可以发现,这并非法学不再需要进行心理现象的解释了,而是这一研究取向已既成范式且融人到其他法学流派之中了。  相似文献   

13.
法律素质是大学生的重要的综合素质之一。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对《法律基础》的学习重视不够,不会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法律的权威不够信任,对法律认识存在偏差。单纯依靠一般的法制宣传教育难以改变现状。必须改革教育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有效地进行法律意识、法律心理和法律道德教育,建立良好的法律...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等院校法学教育的发展总体上促进了法律职业发展,但还存在着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脱节、国家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不协调等问题。应当进一步改革法学教育培养模式,使法学教育与国家司法考试形成良性互动,并逐步改革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录用制度,促进法官、检察官录用制度与国家公务员录用制度分离,使中国法治建设人才素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5.
法的确定性是法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它作为规则的总称,却具有许多不确定性。通过对法的不确定性问题的表现形式、存在原因、如何克服及其相对性等方面的分析初步研究这一问题,并就此问题探讨法的不确定性问题的提出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法定代表人制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一种法人代表权制度。这一制度来源于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其主要弊端在于对董事长的权力缺乏制约性规定。因此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公司法定代表人由公司章程加以规定,实行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建立对公司代表人的资格审查制度;完善法定代表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7.
法律逻辑作为法律实践中极其重要的法学方法论,我国的理论与实务界对其定位与研究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争论。回顾了西方近现代法哲学界对法律与逻辑关系的探讨,这些探讨,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法哲学界所兴起的法律论证理论,为中国法律逻辑的定位提供了新的视角与维度,中国的法律逻辑应定位为法律论证的逻辑;20世纪中后期在西方逻辑学界所兴起的非形式逻辑思想,为中国法律逻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新的方法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法制精神培育与法治环境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建设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有利的法治社会环境,更有赖于法治精神对社会的渗透程度。当前我国法治建设最缺撼的是法治精神。法治精神培育,必须构建法治精神的三大要素。法治环境优化,必须健全民主政治、完善市场经济、培育理性文化,改善法律运行环境,并始终坚持以法治精神培育为内在灵魂。法治精神培育与法治环境优化是相互促进、包容共生的关系,在法治建设中,两者必须紧密结合、协同作战,不可有须臾的分离。  相似文献   

19.
虽然在近百年的西方法学中,逻辑的功能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判,但必须看到,法律与逻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法律方法论的角度看,逻辑规则在解释法律、论证法律的时候有固定法律意义的功能。所以,法律学人必须认真地对待逻辑尤其是形式逻辑。这对法律思维方式的形成、法制建设、法学教育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关于法律确定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确定性可以保证法律的权威性和可预测性,可以控制权力,保障权利。但是,法律的确定性又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在介绍这些理论争论的基础上我们展现法律确定性的困境与出路,在中国法制建设中实现法律的确定性上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