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桩极限承载力的Usher模型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化对桩承载性能的认识,选用生物领域的Usher生长曲线模型,对桩的桩顶荷载-桩顶沉降曲线(即Q-s曲线)进行拟合,并对其极限承载力进行预测.给出了Usher模型的建立与求解,并用于分析3根试桩(包括2根灌注桩、1根钢管桩)的实测资料.结果表明:Usher模型对3种类型的Q-s曲线有高的拟合精度;该模型拟合效果优于双曲线模型,特别是在曲线的末端;利用这些拟合方程式能对3种桩的极限承载力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
为深化对灌注桩承载性状的理解,对灌注桩的桩顶荷载—桩顶沉降曲线(即Q-s曲线)进行了描述。针对桩的承载特性,选用了生物领域的Gompertz生长曲线模型。对9根现场试验灌注桩的实测资料的拟合表明,Gompertz模型对灌注桩的桩顶荷载—桩顶沉降曲线有高的拟合精度,且该模型拟合效果比双曲线模型要好,特别是在曲线的尾部。结果表明,选用的Gompertz模型能对灌注桩的桩顶荷载—桩顶沉降曲线的拟合进行较好的描述,利用获得的拟合方程式能对灌注桩承载力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研究嵌岩PHC管桩竖向承载性能和变形特性,对青岛某商业住宅楼的3根PHC管桩进行竖向抗压静载荷破坏性试验,并采用双曲线函数及修正的双曲线模型预测嵌岩PHC管桩的荷载—沉降(Q-s)曲线。试验结果表明:3根试桩Q-s曲线均为陡降型,桩顶回弹量较低,桩顶沉降均超过40 mm,表现出端承型桩的特性;双曲线模型对桩体由弹性变形向塑性变形转变阶段预测较好,拟合曲线与实测曲线吻合度较高,但修正后的双曲线模型对桩体塑性变形阶段预测效果更为准确,并将修正后双曲线模型用实际工程加以验证,证实了修正后双曲线模型与双曲线模型相比精准度有所提升。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的桩基设计、施工与检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全螺旋灌注桩单桩极限承载力的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6根全螺旋灌注桩的实测桩顶载荷-桩顶沉降(Q-s)曲线,用双曲线法预测全螺旋灌注桩的极限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极限加载范围内,用双曲线法能较好地预测全螺旋灌注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拟合曲线与实测的曲线比较吻合且预测的结果偏于安全,预测结果的偏差与地层情况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5.
结合上海地区某工程项目开展2组钢管桩试桩现场试验.根据静载试验实测数据,分析Q-s曲线和桩身轴力分布曲线以研究承载变形特性.研究成果对该地区及类似地质条件下超长大直径桩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砂岩层中基桩的抗拔承载特性,分析了基桩嵌岩段的破坏机理,提出了嵌岩桩极限抗拔承载力的预测公式,将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和规范计算值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嵌岩桩的上拔荷载-桩顶位移曲线均为陡变型,增加桩长可以有效地增加承载力,但对桩顶位移的影响有限。试验得到桩岩相对位移为20~25 mm,中风化砂岩层侧阻力达到极限,极限抗拔侧阻力为925.4~961.3 kPa。当桩身强度高于桩周岩体时,基桩的抗拔承载力由桩周岩体的抗剪切强度提供,桩的极限侧阻力可以等效为桩周岩体的抗剪切强度。现行规范的计算值偏于保守,与本文试验值的比值为0.18~0.39。  相似文献   

7.
基于GTS对单桩静载试验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采用有限元对单桩极限承载力静载试验进行分析;该方法采用Drucker-Prager模型确定土体本构关系,在桩土之间设置Goodman接触单元;结合合肥地区的工程实例,利用GTS有限元分析工具,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基桩静载试验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地设定计算参数,基桩静载试验的Q-s曲线实测值和计算值吻合较好.分析结果对于深刻理解桩土相互作用的机理有重要的意义,为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结合青岛某大型桩基工程,通过静载荷试验分析了强风化泥岩地基3根嵌岩打入桩在极限荷载作用下的承载性能。试验结果表明:3根工程桩的Q-s曲线均表现为陡降型,且桩顶沉降量超过40 mm,桩基承载力未达到设计要求。同时,结合标准贯入试验及多根工程桩的静载试验结果,分析得出基桩承载力不足主要是地下水对强风化泥岩的崩解软化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9.
加劲水泥土搅拌桩承载力性状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加劲水泥土搅拌桩现场试桩静载试验,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加劲水泥土搅拌桩模型和灌注桩模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参数设定和接触模拟,试验和模拟的Q-s曲线吻合较好;加劲水泥土搅拌桩的承载力大于相同尺寸的灌注桩.分析结果为进一步揭示加劲水泥土搅拌桩的荷载传递机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以严寒地带的哈齐客运专线T J-3标段为背景,对CFG桩单桩静载试验的方法、加载、卸载情况进行论述,根据试验数据绘制单桩Q-s曲线,对桩的承载力特性进行分析,并利用FLAC 3D软件根据单桩静载试验建立数值模型,与试验对比分析.该工程对严寒地段的其他工程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