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浙江北山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据初步统计、按秦仁昌分类系统(1978)、北山蕨类植物有30科、56属、107种(包括亚种、变种和变型)。北山107种蕨类植物可分为陆生、附生、石生、藤本、水生5个类型。通过对我类植物区系成分手分析,可将其划分为12个类型,其中东亚类型和中国特有类型是该区最主要的类型。该区与邻近地区蕨类植物区系关系的密切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西南、华中、日本、华北、西北、东北。  相似文献   

2.
河南大别山蕨类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守斌  田文玉 《河南科学》1997,15(3):307-312
河南大别山蕨类植物共计29科63属137例。本文通过对其科,属,种的统计分析,总结出河南大别山蕨类植物区系的七个特征。  相似文献   

3.
河南蕨类植物区系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河南蕨类植物计有28科、69属、195种。通过对科、属、种分布类型的统计分析,论述了河南蕨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以温带性质为主,区系的古老性与第三纪古热带残遗性;以西南、华中、华北、华东成分为主,兼有东北、西北与华南成分,热带与温带、湿润与干旱多方交汇过渡的区系性质和特点。  相似文献   

4.
鄂西木林子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经典分析方法对木林子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属”进行了重点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系蕨类植物种类十分丰富,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分布交错,但以亚热带成分占主导地位,温带成分有不容忽视的比重,体现出优势性,过渡性,西南性等区系特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贵州与日本蕨类植物区系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筱英  王培善 《贵州科学》1997,15(2):142-150
中国贵州与日本基本上具有相同科、属的蕨类植物,两地的大科完全一致,日本比贵州有较多的热带与温带属,反映了其温和海洋性气候有南伸北延的岛屿跨越纬度范围较大,贵州则因地处大陆及亚热带气候而有不同的蕨类植物。  相似文献   

6.
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分析结果表明,梁野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40科、79属、147种,物种多样性丰富,区系起源古老.优势科为水龙骨科、鳞毛蕨科、金星蕨科和凤尾蕨科,优势属为凤尾蕨属、卷柏属、鳞毛蕨属、瘤足蕨属、铁角蕨属和复叶耳蕨属,科、属组成优势现象明显;分布区类型在科、属水平上以泛热带分布和世界分布为主,而种的地理成分则以热带亚洲分布、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为主,表现出明显的热带亲缘,具有由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大别山马鬃岭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鬃岭自然保护区地处大别山北坡,在安徽省金寨县境内。该区共有蕨类植物28科、55属、89种。本文对该区蕨类植物的科?属、种进行了统计,分析了该蕨类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可将其划分为13个类型。该区与邻近地区蕨类植物区系关系的密切程度依次为西南、华中、华北、华南、日本、西北、台湾和东北。将该区与我国12个山地的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区与天目山、黄山、庐山、北山、九华山、齐云山等六个山地区  相似文献   

8.
井冈山地处罗霄山脉中段,共有蕨类植物44科,101属,304种(含变种和变型).利用常规方法和区系存在度(VFP)对其科、属进行排序,所得结果相异甚远常规排序中的大、中型科,在区系存在度排序中并不处开优势地位,在VFP>50%的l7个科中,具有10种以上的科仅1科;VFP>30%的14个属中,含有5中以上的属均未进入,在这14个属中,热带性属和温带性属各7个,各占50%,且前者以热带亚洲分布为主,后者以东亚分布及中国特有成分为主.在本区系中,这两者是具标志性特征的重要类群,显然以区系存在度排序所得的结果能更好地反映该区系中科属的相对重要程度.两种排序结果都表明了本区系具有由热带向温带过度且以热带成分为主的性质.  相似文献   

9.
现知山东苔藓植物有56科155属433种(包括变种和亚种),约占全国苔藓植物科的47.86%,属的28.34%,种的13.57%。从区系成分上看,山东苔藓植物区系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温带成分比例高;二是东亚成分多;就地理分布而言,沿海地区种类多于内陆地区,山区多于平原的分布特点。可以说,山东苔藓植物区系与山东种子植物区系相类同,是相对简单的北温带类型的苔藓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   

10.
浙江磐安蕨类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野外调查和已有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浙江磐安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并与国内其他8个地区的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现知磐安有蕨类植物34科60属112种(包括各种变种和变型),优势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优势属为鳞毛蕨属、卷柏属、铁角蕨属、复叶耳蕨属.科的分布类型以世界分布和泛热带分布为主;属的分布以泛热带分布为主,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暖温带性质,无特有属;种的分布以东亚类型为主,特别是中国-日本分布类型最多,亚热带至暖温带性质显著,表明该区应置于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从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范围内.磐安的蕨类植物丰富程度不大,区系与天目山、庐山、黄山、金华北山等区系关系最密切,可以归入同一自然区,而与太白山、长白山等区系关系较为疏远.  相似文献   

11.
莫菲  杨龙  陈训 《贵州科学》2005,23(3):56-59,45
贵州喀斯特地区蕨类植物现已发现28科,73属,257种(包括7变种,3变型,1杂交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属划分为15个类型(变型)。本区系热带分布属占62.13%,温带分布属占10.61%,具有过渡性。以水龙骨科、鳞毛蕨和铁角蕨科为主体,仍属于耳蕨-鳞毛蕨区系。  相似文献   

12.
山东栎林的主要特征于第三纪时已基本形成,并深受第四纪气候变迁的影响,群落特征表现出古老性、残遗性、热带性和复杂性。栎林为演替上的顶极群落,是典型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它是由多个落叶阔叶树种组成的混交林,而人为营造的单优势栎林(纯栎林)不是最稳定的群落,为此,必须进行合理的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贵州主要药用蕨类植物的野外调查、资源搜集和引种栽培试验研究,介绍了贵州丰富的药用蕨类植物资源,阐明了其地理分布、形态特征、栽培特性等状况.采用植物分类法、物候观测法、资源调查和引种栽培等方法,探讨和试验研究贵州药用蕨类植物的保护与利用技术,为药用蕨类植物的资源保存以及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导了在湖南吉首德夯发现的蕨类植物分布的新资料.新资料包括湖南新记录9种,湘西地区新记录3个种,属湘西及湖南分布第二个分布点6个种,共18种,它们分别隶属于11科,16属.  相似文献   

15.
2010年山东省城镇化水平达到49.7%,城镇化进程正从高速增长期过渡到平稳增长期,城镇化质量全面提升,但山东省城镇化的进程中仍然存在着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发展、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区域差异显著、经济发展中的第三产业滞后、小城镇综合实力差,以及长期以来粗放型城镇化所带来的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笔者着重研究了这些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区域差异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综合运用吉尼系数、变易系数、加权变易系数全面分析了区域差异现状及变动特征,探讨了形成现状特征的内在机制,提出了协调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用人均GDP指标测度了山东省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同时建立了评价山东省区域经济综合差异的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山东省的区际差异,然后根据其综合评价值进行分类,将全省分为5大等级区。  相似文献   

18.
运用产业结构演进评价指标和偏离一份额分析法,定量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与全国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在O.98以上,产业结构趋同严重.就业产业结构系数呈下降趋势,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整体处于失衡状态.产业结构转换速度系数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产业结构转换方向基本合理.三次产业的发展水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相对增长率、结构效果指数、竞争效果指数趋势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与不同时段产业偏离一份额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将人口分布的传统分析方法和空间自相关模型相结合,借助GIS技术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10年山东省17个地级市之间人口数量差异明显;人口密度在地级市之间和不同县级行政单元之间都存在较大差异;人口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2)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各地市人口总量和人口密度的增长都十分明显;全省人口空间分布较均衡,但呈现出不断集中趋势;人口分布趋同趋势先减小后增强等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20.
山东断块地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境内网格状断裂发育,将山东地质体分割成相对独立的构造单元--断块。可以根据断块活动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及其反映的构造地貌特征划分为二级断块地貌系统。Ⅰ级断块地貌具有较大差异,并具有不同的地貌发育史。Ⅱ级断块由于中、新生代构造活动的方式不同面具有不同的构造地貌特征。断块地貌对地震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