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双翅目长角亚目(Diptera:Nematocera)的眼蕈蚊科(Sciaridae)为小型昆虫,触角分16节,复眼的内侧尖突并在背面相接形成眼桥,故有尖眼蕈蚊之称。幼虫多生活在蕈茵中,常为蘑菇的重要害虫。眼蕈蚊科的种类多,分布广,贵州省过去没有记录;本文初次报道梵净山的十一个新种。标本是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的昆虫分类研究生吴鸿和王象贤参加贵州科学院梵净山昆虫考察所采集的,插图蒙杨春清复墨,对以上三  相似文献   

2.
双翅目大蚊科(Tipulidae)的棘膝大蚊属(Holorusia Loew)包括本科体型最大的种类(翅展可达100mm左右),世界已知近百种,主要分布在东洋区,有63种及2亚种。我国四川5种,广东1种。海峡两岸各3种;广西此属为新记录,在此记述2新种,模式标本收藏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棘膝大蚊属很长时期均采用Ctenacroscelis Enderlein属名,Vane-Wright(1967)证明是Holorusia的异名,Alexander(1971)也讨论了此属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记述大蚊科Tipulidae中国一新记录属,锯大蚊属Prionocera Loew,1844,以及该属中国一新记录种Prionocera subserricornis(Zetterstedt,1851)。讨论了锯大蚊属的属征、地理分布以及中国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研究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  相似文献   

4.
大蚊科(Tipulidae)为双翅目(Diptera)昆虫中大型而原始的类群,种类非常多。奇栉大蚊属(Tanyptera Latreille,1805)的雄性触角奇特,鞭节呈栉状,且侧支为奇数,一对长的位于节的基部、近端部则为单一的,因此而称之为奇栉大蚊,不按属名原意(tany-伸长,ptera-翅)来译。本文记述了六个新种,有半数是湖北省的。全部模式标本均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的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5.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是我国十五个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查清梵净山的兽类,对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我们于1974、1975年先后两次对梵净山兽类(主要是大、中型兽类)进行了调查,共得53号标本,分属六目十三科二十二种和亚种。与云南动物所、贵阳医学院以往调查所得资料,一起共有八目二十一科五十七种,现一并录出,以供参考。其中黔金丝猴最为珍贵,按《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条例》(草案)规定,属于我国第一类保护动物。调查中  相似文献   

6.
贵州生物研究所杨臣瑾同志委托我们鉴定一批采自梵净山的广翅目(Megaloptera)昆虫标本,经鉴定均为齿蛉科(Corydalidae),计4属5种,代表齿蛉亚科(Corydalinae)与鱼蛉亚科(Chauliodinae)两类。其中有3种为贵州省的新记录种,下面加以简述,研究用的标本保存在贵州生物所。 1、越中巨齿蛉 Acanthacorydalis fruhstor feri Weele(贵州省新记录) 体长78mm;前翅长91mm,后翅长80mm。  相似文献   

7.
在南靖和溪亚热带雨林中分布有数种大蚊,美刺亮大蚊(Limonia (Euglochina) sp.)是雨林中唯一观察到在圆蛛科蜘蛛网上栖息的大蚊.因此我们对美刺亮大蚊和圆蛛科蜘蛛在蜘蛛网上的同现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借助扫描电镜技术,在比较了其他大蚊、蜘蛛等节肢动物前跗节超微结构的基础上,对美刺亮大蚊栖息于蜘蛛网行为学的形态学机制进行了初步解析.文中也对美刺亮大蚊的聚集行为与雨林温湿度的关系进行了记录.  相似文献   

8.
双翅目的大蚊科(Tipulidae)属种繁多,而短柄大蚊属(Nephrotoma)又是常见的大属,体多中型,胸背黄色有3条褐色纵斑,翅透明具明显的翅痣,径分脉(Rs)很短为简易识别特征。幼虫记载为害麦类、亚麻、甜菜、蔬菜及针叶树苗等地下部分,常为重要的农业害虫。  相似文献   

9.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是我国十五个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查清梵净山的兽类,对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我们于1974、1975年先后两次对梵净山兽类(主要是大、中型兽类)进行了调查,共得53号标本,分属六目十三科二十二种和亚种。与云南动物所、贵阳医学院以往调查所得资料,一起共有八目二十一科五十七种,现一并录出,以供参考。其中黔金丝猴最为珍贵,按《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条例》(草案)规定,属于我国第一类保护动物。调查中得到两具完整的黔金丝猴骨架及两张完整皮张,并对其在梵净山地区的分布、习性做了初步了解,另查看了松桃、江口、印江三县收购的皮张及资料,走访了当地贫下中农,现将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0.
双翅目(Diptera)舞虻科(Empididae)的成虫和幼虫均为捕食性的有益昆虫,贵州省的种类较多,作者1988年报道过梵净山的三新种,1989年记载了贵阳的四新种及一贵州省新记录种。现根据1990年采自茂兰自然保护区的标本又增加一个贵州省新记录种和一个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1.
贵州腔蚓属蚯蚓一新种及一新亚种记述(单向蚓目:巨蚓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发现于贵州的腔蚓属蚯蚓一新种和一新亚种,即叠管腔蚓Metaphire ptychosiphona sp.nov.和秉前腔蚓江口新亚种Metaphirepraepinguis jiangkouensis subsp.nov.。新种及新亚种的模式标本分别采于绥阳宽阔水和江口梵净山。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秆蝇科分类之一“贵州新记录的秆蝇及一新种”发表在《贵州科学》7(2):83—85(1989)。本文为第二篇,包括颜脊秆蝇属(Eurina)一新种、距秆蝇属(Cadrema)一新亚种,及粗腿秆蝇属(Pachylophus)的二个贵州省新记录种;除种记外,对三个属的情况也予概述。新种和新记录种的模式标本与研究用标本,均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1.贵州颜脊秆蝇,新种Eurina guizhouensis Yang et Yang, sp. nov.(图1—2) 体长4.2—4.3mm,前翅长3.7—3.8mm。  相似文献   

13.
大劣按蚊(Anopheles dirus Peyton &Harrison,1980)过去称为巴拉巴按蚊(Ano-pheles balabacensis Balsas,1936),是我国海南岛及东南亚山林地区的重要传疟媒介.由于它是一种野牺性的蚊种,常用杀虫剂滞留喷洒防制,效果很不理想。而人们对它的生物学特性知之不多,种的分类还存在争议.Peyton and Harrison 认为大劣按蚊是属于白踝种团的一个新种.另一些学者如Kanda,P.等却认为它不是独立的一个种,仍叫它为巴拉巴按蚊。  相似文献   

14.
“不祥蚊”是热带雨林区的特有蚊种,也就是通称的大劣按蚊 Anopheles(Cellia)dirus Peytonet Harrison,1979。“dirus”这个词是拉丁文,其含义是不吉祥,危险可怕。此蚊也确是热带地区疟疾,尤其是恶性疟的传播媒介中重要的成员,广布于东南亚等热带地区,在我国见于海南岛和云南的热带雨林地区。这种大劣按蚊是1979年才正式命名予以科学记述的,是白踝按蚊群(An.leucosphyrus group)中的新成员。以往曾将此种误认为是白踝按蚊,也曾一度将海南岛此蚊种订为巴拉巴按蚊(An.bal-  相似文献   

15.
原产于中国海南岛的大劣按蚊是新近从美国引进的食蟹猴疟原虫巴氏亚种的适宜媒介;该虫对大劣按蚊的最佳感染时机是在原虫血症高峰后的一段时间;实验结果说明按蚊的感染性与保存这种原虫的方法无关。提出以原虫血症高峰后的天数作为按蚊最佳感染时机选择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福建武夷山的菌蚊属Mycetphila Meigen 2新种:赵氏菌蚊M.chaoi、长尾菌蚊M.dolichocenta。模式标本保存在浙江林学院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7.
周文豹 《武夷科学》2003,19(1):88-94
记述中国长翅目新蝎蛉属3新种,蚊蛉属1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浙江自然博物馆昆虫标本室.赵氏新蝎蛉Neopanorpa chaoi sp.nov图1-7.正模♂,贵州梵净山,2001-Ⅶ-26.配摸♀,副模7♂,19♀采地,采期同正模.淡瓣新蝎蛉Neopanorpa pallivalva sp.nov图1-6.正模♂,贵州梵净山,2001-Ⅶ-27.配摸♀,副模4♂,16♀采地与采期同正模.锚形新蝎蛉Neopanorpa anchoroides sp.nov图1-8.正模♂,贵州梵净山,2001-Ⅶ-30.配摸♀,副模4♂,13♀采地与采期同正模.李氏蚊蛉正模♂,Bittacus lii图1-3.贵州梵净山,2001-Ⅶ-28.配摸♀,副模4♂,采期与采地同正模.  相似文献   

18.
按蚊属昆虫包括疟疾和丝虫病的传播媒介,具有特别的医学重要性。本文根据近10年来的研究及国内外按蚊属的研究文献和专著,订正了中国按蚊属名录,共2亚属62种。新的名录中增加了许氏按蚊(Anopheles(Anopheles)xui)和哈里森按蚊(Anopheles(Cellia)harrisoni)2种,删除了瓦容按蚊(Anopheles(Cellia)varuna),把阔麟按蚊(An.ramsayi)更名为伪詹氏按蚊(An.pseudojamesi);并暂保留存疑种斯氏按蚊(Anophele(Cellia)stephensi),确认库态按蚊复合体(Culicifacies Complex)在中国存在种A和种B。新的名录及其分布地的记载可以为蚊虫分类和防治提供基础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9.
双翅目(Diptera)短角亚目(Brachycera)的舞虻科(Empididae)种类较多,成虫和幼虫多为捕食性的,对一些害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贵州省的舞虻我们在另外一篇论文中首次记述了6种,其中有4新种。梵净山的舞虻则过去无任何记录,但从我们采到的标本看来还有不算太少的种类。本文只研究了驼舞虻亚科(Hybotinae)的标本,共计2属4种;除一种为贵州省的新记录种并初次描述其雄性外;其余均为新种。  相似文献   

20.
人工感染实验证明:中华按蚊为马来丝虫良好的中间宿主,其马来丝蚴自然感染率仅低于雷氏按蚊嗜人亚种,而密度则远较后者高。虽然它偏嗜牛血,但仍被认为是马来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中华按蚊遍布福建各地,尤其是在水稻种植区。福建马来丝虫病则仅流行于有孳生雷氏按蚊嗜人亚种条件的山区。为澄清这两种蚊在福建流行马来丝虫病中的作用,选定原马来丝虫病区中目前还有和已经没有雷氏按蚊嗜人亚种的、曾给予防制和不防制的四类社会条件较相似的观察点,进行对照观察;并对这两种蚊的吸血活动习性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