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四川盆地地表水酸化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晓  康荣华  罗遥  马萧萧  叶芝祥  段雷 《科学通报》2012,(25):2419-2424
2009~2011年间对四川盆地地表水的酸化现状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调查.通过对采集的90多个地表水样的pH和主要阴阳离子浓度的分析发现,除了重庆铁山坪溪流的pH低于6.0,万州开县天蛾池、重庆铁山坪溪流和峨眉山金顶池塘等少数地表水的酸中和容量(ANC)低于0.200mmoleL1,从而表明这些地表水体可能已经发生严重酸化之外,其他水体均具有较高的pH和ANC,表明在四川盆地地表水酸化可能并非严重的区域环境问题.这里存在30多年的严重酸沉降污染,部分水体与20多年前的调查结果相比存在明显的酸化趋势,表现为ANC显著下降,同时SO42和NO3浓度显著升高.SO2和NOx排放的增长是地表水酸化的原因,其中SO2的贡献更明显.四川盆地广泛分布的紫色土具有较高的化学风化速率,是地表水具有较强的酸中和容量的原因.而在周边山地分布着黄壤等风化速率较低的土壤类型,严重的酸沉降可能导致个别地表水的酸化.  相似文献   

2.
地处亚热带的四川盆地,为扬子准地台的重要部分,是一典型的构造盆地,也是著名的“红色盆地”。它于元古代晚期晋宁运动后褶皱成陆,后几经海侵和海退、沉陷和回升,至燕山运动末期,基本完成其构造体系和地貌结构。盆地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具有常年湿重,多云雾、多阴雨和冬暖夏热的气候;盆地土壤和植被受外地带性因素影响极大,分布有大面积的紫色土,自然植被是湿性常绿阔叶林,有为数较多的子遗植物,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自然生产潜力大。  相似文献   

3.
四川盆地红层的农业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四川盆地位处我国西南腹心地区,介于东经102°30′—110°,北纬27°40′—32°40′之间,似斜菱形,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盆地的周边为高山峻岭环绕,其中为红色丘陵区。盆内地质构造较盆周简单,以北东—南西向构造为主;侏罗白垩纪红层分布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占80%以上,尚有部分早、中三叠世(飞仙关期、巴东期)及早第三纪红层。红层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孔隙裂隙水为特征;地球化学因子较复杂,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区内土壤除大江大河沿岸具少量多源类土壤外,全为单源类(仅一类母岩)的初育型紫(红)色土。由于正处于中亚热带气候区,雨量较充沛,但植被普遍遭受破坏,覆盖率较低,个别地区几乎完全  相似文献   

4.
盛朴 《科学通报》1958,3(16):483-483
红壤约占江西省土地面积46%,主要分布在河谷附近与盆地边缘的丘陵地带。低平处虽多已开发利用,产量一般较低,而绝大部分坡地只生着零星的马尾松和稀疏的野草,其中可农垦者约有1,300万亩,相当于全省现有耕地面积三分之一。这些颜色黄红或深红的土壤,解放前虽然有些土壤学家进行调查工作,但一般仅限于土壤形态的描述与某些性状的说明,至于红壤的利用与改造,这一根本性问题几乎没有研究。科学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得到迅速的发展,才具有人民性与创造性,因此,解放初期,江西省党政机关就注意到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龙门山,拔地而起,绵延千里,宛如一座天然屏风,座落在四川盆地西北边缘,位居川西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地带。这里地域辽阔,山河壮丽,既有崇高的山岭、起伏的丘陵;又有苍莽的林海、深邃的峡谷。加之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产丰富,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造就龙门山成为省内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类型齐全,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域。区内早已辟有蜚声中外  相似文献   

6.
龙门山地区的动物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门山地区是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区内自然环境复杂,生态类型多样,动物资源丰富,珍贵动物集中,在四川省动物资源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动物的分布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相似文献   

7.
一、历史的回顾自然垂直带的研究是一个古老而又不断深入的课题。早在公元前475~221年,我们的祖先就在《管子·地员篇》中作了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的记载。世界有关植被垂直带、土壤垂直带等方面的文献可说不可胜数。纵观以往的文献,绝大部分研究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地点植被垂直带、土壤垂直带的划分和植被类型、土壤类型的描述、记载上。由于划带缺乏标准,不同的研究者描述和记载同一山头的自然垂直带分布高度和带谱的数量常不一致。且过去多限于定  相似文献   

8.
正横亘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横断山脉,不仅以其广袤的原始森林、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江并流的河川地貌和多民族聚居的历史人文景观著称于世,还是一个多雪山冰川的"冰冻圈王国"。窗含西岭千秋雪"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在这句诗里,杜甫以居住在成都平原的人所特有的视角赞美了横断山绵延千里的雪山冰川。中国是一个山地冰川特别发育的国度,也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山岳冰川数量分布最多的国家。冰川不仅"  相似文献   

9.
《知识就是力量》2008,(7):F0003-F0003
羚牛有四个亚种(秦岭、四川、高黎贡、不丹),大部分生活在中国,是国内外的稀有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它独特的形态.在牛科动物系统演化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图中的是四川亚种.它们分布在四川的岷山山系.邛崃山系、相岭山系.凉山山系等地.甘肃南部也有部分分布。它们主要栖息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高山.亚高山森林、灌丛或草甸。  相似文献   

10.
以纵向岭谷区云南省境内的大理-保山高速公路沿线作为案例研究区,从土壤养分、土壤重金属、土壤水分、土壤酸碱性、植物养分、植物重金属和植物多样性等7个指标入手,分析公路对沿线不同土壤-植物系统的影响,利用样点与参照点的对比分析公路对单个指标的影响,利用相关性分析,分析公路与各类指标之间的联系,最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比较公路对3种土壤-植物系统影响范围和强度.分析结果表明:在高速公路的影响范围内,对于公路的干扰,各类指标的表现形式不同.公路建设造成了土壤和植物中的重金属积累,而且这种积累在农田系统中表现的最为明显,公路带来了土壤的微碱化,这种效应在灌草丛系统中表现的最为明显.对林地和灌草丛系统来说,公路是影响沿线土壤重金属、土壤水分、植物重金属、植物多样性这四类指标分布的主要因素,对农田系统来说,公路是影响农田的土壤重金属和植物重金属的分布的主要因素;与公路没有显著相关性的指标,公路通过土壤-植物系统内各指标形成的影响链间接起作用.总体对比3种土壤-植物系统,高速公路对林地和农田的影响多集中于距公路10m以内的地带,对灌草丛的影响多集中于距公路30m左右的地带.  相似文献   

11.
肖金凯 《科学通报》1983,28(17):1055-1055
要评价地物的微波辐射特征、散射特性和选择传感器的最佳波段,必须了解它们的介电性质的变化规律。岩石和土壤是分布最广的地物,研究其介电特性是微波遥感的一项重要内容。一、矿物、岩石、土壤的微波介电特征在三公分波段,利用谐振腔微扰法对近200种矿物,260多个岩石和150多个土壤样品的微波复介电常数(ε)的实部(ε′)和虚部(ε″)进行了系统的测量和研究,部分结果列于表1。  相似文献   

12.
《科学通报》1959,4(20):694-694
土壤普查鑑定是我国多、快、好、省的土壤調查研究方法。它是以耕地为中心,公社为基础,“領导、技术、羣众”三結合的羣众运动。不仅在生产实践上有重大意义,也是我国土壤科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1958年我所研究人員在广东省委領导下,积极参加了我国首次的土壤普查。1959年配合土壤普查运动在全国的开展,我們又分別参加了江苏、湖北、甘肃、云南、安徽、广西、江西等省的土壤普查,广泛地总結了耕作土壤的发生过程、羣众分类命名、土地合理利用,以及土壤改良的經驗。以江苏为重点,完成了江苏省土壤志和20万分之一、50万分之一的土壤图,以及50万分之一低产土壤分布图。在土壤志中闡明了土壤特性、分布規律和土壤耕作、土壤改良的經驗。土壤图的图例是运用发生学的观点,总結了羣众分类命名的經驗而編制的,反映了土壤的耕  相似文献   

13.
《科学通报》1974,19(8):341-341
大寨大队地处晋中地区太行山麓,是海拔1,000米的土石山区,全年无霜期为145天左右,年平均气温9.1℃,年降雨量500—700毫米,集中在7、8、9三个月,其余时间雨量稀少,春季干旱,夏季常遭受洪水和冰雹的威胁。全大队846亩地分布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现有耕地主要是从离石黄土和马兰黄土培肥的。解放前,由于水土流失严重,致使“沟深、坡陡、梁瘠薄,乱石满山坡”,亩产只有一百多斤。解放以后,在党和毛主席领导下,大寨贫下中农坚决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大抓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培养地力,兴修水利,蓄水保墒,改革耕作措施,实行科学种田,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菩奋斗。使大寨土地变  相似文献   

14.
土壤含水量的热惯量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张仁华 《科学通报》1991,36(12):924-924
土壤含水量的信息在农业、水利、气候等方面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土壤水分含量的区域分布非常不均匀。常规的点测量方法既费时间又没有代表性。遥感方法在估算区域土壤含水量分布方面有用武之地。特别是热红外波段的热惯量遥感是一种现实而有效的方法。 热惯量信息是由土壤热通量中获取的,土壤热通量只是地表热量平衡方程中的一部分。净  相似文献   

15.
为理解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土壤与环境的关系,同时提供青藏高原基础的土壤数据,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其2009~2011年的野外土壤调查数据,筛选了10种与土壤形成密切相关的数据作为环境因子,运用决策树See5.0分别建立了青藏高原西部和东部多年冻土区的土壤-景观模型,5折交叉验证的平均精度西部为65.4%,东部为63.5%,显示模型有较好的可靠性.基于此模型,对研究区进行了土壤分布制图.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以寒冻土(Gelisols)和雏形土(Inceptisols)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34%和28%.分区来看,在高原西部多年冻土区,土壤主要以寒冻土、雏形土和干旱土(Aridisols)为主,分别占多年冻土区西部总面积的43%,30%和17%;而在东部,土壤主要以寒冻土、均腐土(Mollisols)和雏形土为主,分别占多年冻土区东部总面积的27%,26%和25%,这主要是因为高原西部气候极端寒冷干旱,而东部相对较为温暖湿润;同一种土壤在东西部的分布有海拔上的差异,也有母质等方面相同的地方.多年冻土的存在也影响了土壤的分布规律,使得干旱土在西部分布在较低的海拔,而在东部却又分布在较高的海拔.从整个多年冻土区来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东部土壤发育要优于西部,土壤类型更多,且各土壤类型所占比例也更趋于均衡.  相似文献   

16.
《科学通报》1959,4(3):99-99
根根1958年10月召开的內蒙、新疆、甘肃、青海、陝西、宁夏六省(区)治沙規划会議的規定和精神,中国科学院治沙队在1月16日至23日举行了1969年的工作計划会議。会議遵照六省(区)治沙規划方案提出的治理沙漠的方針,把一支庞大的大协作的治沙队伍组织起来了,并确定了治沙队今年的工作任务。这些任务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我国沙漠达十六亿多亩,有十五亿九千万亩分布在上述六省(区),絕大部分尚未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7.
孙景信 《科学通报》1980,25(12):575-575
关于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分布和行为至今只有极少的了解.本文根据广州十个土壤样品的分析结果讨论了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分布.土壤样品包括四个母质为花岗岩的红壤;六个母质为沉积物及沉积岩的土壤,其中包括两个母质为河流近代沉积物的水稻土、两个母质为红色岩系的紫色土、一个母质为砂  相似文献   

18.
沈漢镛 《科学通报》1959,4(17):560-560
自从去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深耕改土的指示和农业部在广东召开了土壤普查鑑定現場会議以后,全国各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羣众性土壤普查鑑定和深耕改土运动。到目前为止,有19个省120个专区1257个县市已基本完成了普查工作,已普查的耕地面积約13.3亿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9%。土壤普查运动进行得好的地方,还推动了深耕改土、积肥和施肥等生产措施,对增产起了显著的作用。为了总結过去土壤普查鑑定和深耕改土的工作經驗,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和全国土壤普查鑑定办公室于8月8—20日在哈尔滨联合召开了“全国土壤普查鑑定深耕改土学术会議”。  相似文献   

19.
有些植物不但依靠根系从土壤中吸取养分,叶子还能变态成捕获昆虫的器官,专司捕捉昆虫补充养分.此类食肉的植物我们称为食虫植物.据统计,全世界共有500多种食虫植物,分布在世界各国.产于我国的食虫植物有猪笼草、毛毡苔等,多分布在亚热带地区.植物为何要捕捉昆虫?它们又是如何捕捉的?植物学家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发现了食虫植物捕获昆虫的机理,揭示出食虫植物食肉的奥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和英国的3个土壤剖面给出了非农耕地和农耕地土壤中210Pbex和137Cs的深度分布, 这两种核素的深度分布非常相似, 非农耕地核素的最大浓度出现在土壤表层, 向下浓度呈指数急剧降低; 农耕地核素基本均匀分布于犁耕层深度内. 中国黄土高原的210Pbex本底值为573 mBq/cm2, 略高于英国的520 mBq/cm2. 20世纪50~70年代核试验产生的137Cs在土壤中呈非稳定态分布, 而土壤中的天然核素210Pb在土壤环境和侵蚀过程长期不变的情况下, 呈稳定态分布. 因此, 土壤中210Pbex的质量平衡不同于137Cs. 根据210Pbex连续沉降、衰变和流失的过程, 推导出非农耕地和农耕地土壤中210Pbex稳定态分布的质量平衡模型, 用以计算土壤侵蚀速率. 此外, 还给出了通过无侵蚀草地土壤中210Pbex的深度分布, 求算农耕地210Pbex表层富集系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