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我们党总是能够因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将阶段性的任务同党的指导思想统一起来,明确提出具体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它既表现为一种理论形态,又表现为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和具体的目标体系,它是三者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
陈学红 《海峡科学》2005,(12):47-48
优秀校园文化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凝聚作用和创新作用,它引导大学人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具体形式表现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为人民服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致性。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是一贯的,永恒的。但它的具体内容则在不同时期随着党的中心任务的变化而不同。在战争年代,党的宗旨的具体内容表现在一切服从和服务于战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则表现为一切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践证明,我们已经利用市场经济的法术呼唤出迅速发展的生产力,市场经  相似文献   

4.
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同时又是时代的。判断一个政党是否先进,不仅要看它的历史,更要看它的现在和未来;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不断发展的,贯穿党的生命的全过程。党的先进性寓于时代性之中。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必须牢牢把握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时代内涵,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使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和坚强的凝聚力、战斗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技术市场起步于1978年,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全国工作重心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条件下蓬勃兴起的。党的十三大又进一步明确了它是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生产要素市场。十三大以后,每次党的代表大会都把技术市场作为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要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并把历史唯物主义直接运用于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把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统一起来,升华为指导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理论,实现了唯物史观与建党学说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这是我们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借鉴历史和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表明了党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其内在要求是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改称为邓小平理论,并且把它称为旗帜和方向,确定为我党新时期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质的飞跃,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根据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总结社会主义阵营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集全党智慧之结晶,应时代需要做出的一个伟大创举。本文拟就邓小平理论的产生背景作以探讨。一、和平与发展———一个时代的主旋律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以科技为先导的世界经济迅猛发展,日新月异。世界矛盾、国家纠纷的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9.
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有一个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对我国的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胜利有着十分重大的推动作用。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反对了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使全党逐渐对实事求是、联系群众等作风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是我们党同其他任何政党区别的显著标志,从而向全党指明了三大作风是党的统一作风。把三大作风作为党的统一的作风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革命斗争发展的产物,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集中中国无产  相似文献   

10.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正式开创的。它如同党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一样,是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果。1956年前后,  相似文献   

1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民族差异性、历史的批判性、发展中的继承性在中国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邓小平理论是关于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主义理论,它属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集合体。  相似文献   

12.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51—1348。它是我院畜牧兽医和理科各学科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其宗旨是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党的教育、科技和“双百”方针,立足西南,面向民族地区,面向全国,开展学术讨论和交流,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为提高我院畜牧兽医和理科各专业的教学、科研学术水平、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服务。主要报导我院畜牧、兽医、食品科学、数学、物理、化学  相似文献   

13.
党的基层组织文化建设是加强党的建设中的一项战略任务和系统工程。本文从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学生党支部发展的现状出发,以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党组织文化建设的内涵为前提,以发展学生党支部、实现学生党员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期达到增强学生党支部凝聚力和提升学生党员竞争力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干部的道德建设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领导干部在整个社会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决定了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有很强的政治性,事关我们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具有时代的先进性,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方向和水准;具有鲜明的示范性,事关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因此,要明确新时期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核心,教育干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做到甘当公仆,恪尽职守,清正廉明,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洁身自重,努力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化为具体的自觉的行动。搞好新时期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新途径。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做好“四个统一”,即认知与践行的统一,自律与他律的统一,扬善与惩恶的统一,德治与法治的统一。强化干部自身道德修养,增强干部道德建设软约束与硬约束的力度,以推动整个社会精神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彭刚 《科技信息》2004,(9):50-51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与物质文明建设统一于我们的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中。为此,它必须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探索新规律,做出新成绩,以卓有成效的工作业绩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一、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1、一部分领导对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党、立国之本,是全面建设和发展小康社会的根本,同时,它是构建谐社会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性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础,本文对此作一些具体举措方面的探析。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民生工作作为社会建设的两大根本任务之一。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中包含着大量有关改善民生的论述,这些论述从不同方面坚持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方法: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强调改善民生,坚持了变化发展的观点,包含着对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特征的深刻指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坚持发展了对立统一的观点;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辩证思维在新时期的具体运用和实践拓展。  相似文献   

18.
人类文明是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组成的有机整体,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具体体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已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三大基本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重要内容。强调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的牢固树立,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把思想高度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科技等各项工作,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更好地完成新世纪新阶段肩负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视角,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科学地探索了社会主义一系列理论问题。其特点有三个:对科学社会主义态度坚持、继承与发展创新的统一;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条上的批判与学习的统一;在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上做到特征与本质、手段与目的的统一。这三个突出特点是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理论问题上辩证性、批判性和革命性的表现。同时,它也集中地表现了小平同志求真、求实和求新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