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今日科技》2021,(10):36-37
"十四五"期间,温岭市将坚持创新发展理念,聚焦"2+2+2"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战略支撑,以推进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和争创"科技创新鼎"为重要抓手,持续拓展优化"一带一区"科创布局,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建设构筑科技动力引擎.到2025年,努力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制造业研发高地、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省级创新型城市,力争实现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3%,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3.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2%以上.  相似文献   

2.
一、合芜蚌试验区高新技术企业概况截至2011年底,安徽省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617家,其中2011年新认定企业429家。其中,合肥531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32.8%;芜湖309家,占19.1%;蚌埠100家,占6.2%。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合芜蚌试验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940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58.1%。合芜蚌试验区内亿元以上企业数共355家,占全省的56.9%;10亿元以上企业数共55家,占全省的64.7%(见表1)。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始终坚持"两化"并举(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工业立市"战略,全面推进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06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66家,从业人员约11万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为14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数为12家.2006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631亿元,约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3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7%;技工贸总收入达到613亿元,约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总收入3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6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6%;出口创汇8.9亿美元.合肥已成为安徽省乃至中部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合肥高新区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经济发展综合排名位居第16位.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嘉兴市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摆在核心位置,着力推进"两区一城一走廊"建设,全市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为经济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2017年,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7.1%;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1家,增长31%。嘉兴市在全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变化情况综合评价中列全省第2位,实现历史最好成绩;在全省  相似文献   

5.
《今日科技》2022,(2):38-40
2021年以来,临海市深入贯彻浙江省关于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部署,坚持"科创首位"战略,在产业转型、主体培育上持续攻坚,在平台升级、招才引智上持续深耕,着力打造县域创新发展样板.目前,临海已荣获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7次,获评次数居台州首位;全社会R&D经费支出连续十年位居台州首位;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经常性支出比重连续十年保持在11%以上,稳居全省前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连续四年保持在65%以上,其中2021年达70.61%,居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由安徽省社科院主编的《安徽经济蓝皮书:芜湖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2014~2015)》,芜湖市成为全省第一个出版创新型城市蓝皮书的地级市。《芜湖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2014~2015)》由总报告、区域篇、产业篇、企业篇、协同创新篇组成。该书分析了2014~2015年芜湖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特征及变化趋势,探索了芜湖科技创新的地方特色和发展模式,并通过与10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对比分析,提出了推进芜湖创新型城市发展的思路。在"一带一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以来,嘉兴市科技创新工作按照全省科技工作要求和部署,以创建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为动力,突出抓好"科技体制改革、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三大重点,着力优化创业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上半年,嘉兴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12.41亿元,同比增长9.0%,分列全省第3位和第5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3.9%,居全省第1位;战略性  相似文献   

8.
周轶 《今日科技》2021,(8):34-35
今年以来,嘉善县紧紧围绕"高质量""一体化""生态绿色"发展主题,探索以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创新路径,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科技力量.1-6月,全县规上工业R&D经费和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均列全市第1位,作为全省6个县市区之一获全省首批"科技创新鼎".  相似文献   

9.
一、明确科技创新目标 根据国家、省科技大会精神,深刻分析形势和机遇,结合马鞍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特点,中共马鞍山市委、市政府对"十一五"科技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和部署,明确提出:到2015年,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成为驱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首要力量,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第一经济增长点.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2.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科技综合实力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提前5年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市政府还颁布实施了<马鞍山市"十一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马鞍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科技创新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科技创新呈现出从"竞争"走向"竞合"的跨区域协同创新的新态势。长三角是国内经济最发达、科技创新要素最集中、区域协同合作起步最早的地区之一,是科技创新资源富集区,具有全域性创新的现实基础。芜湖市人口和面积占安徽省5%左右,但财政收入和GDP占安徽省10%以上,省部级及以上研发机构数、高新技术企业数及其增加值  相似文献   

11.
知己知彼,方能明确努力和进步的方向。厦门作为海西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科技创新水平在福建省处于领先地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到全省的一半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接近全省总数的一半,是全省高层次研发人才的集聚地。厦门作为全国第一批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确定的创新型试点城市之一,要建成国内一流的科技创新型强市,势必立足海西,放眼全国,认清厦门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的科技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12.
《安徽科技》2005,(10):17-19
芜湖盛力制动有限公司系由原芜湖市汽车制动阀厂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改制而成,是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产品涵盖了汽车及工程机械的气压控制、液压制动、空气助力制动等十几个系列300多种产品,其中国家级新产品、省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值占公司总产值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倪玉平 《安徽科技》2016,(12):16-18
正近年来,铜陵市深入贯彻国家、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步伐,高举创新大旗,汇聚创新力量,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开创了铜陵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新局面,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支撑铜陵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产业转型成效明显。"十二五"期间,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0家,高新技术企业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达48.9%,居全省第1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由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池州市科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强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池州段)、建设"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结构优化、群众生活优越"的"三优"池州努力提供科技支撑。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增长2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4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  相似文献   

15.
刘旭 《安徽科技》2008,(3):23-25
一、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 1.优势高新技术产业特色鲜明 按技术领域分,光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领域优势明显,2007年,光机电一体化领域实现总产值1076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42.7%,新材料领域实现总产值958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38%。在区域分布上,合肥市和芜湖、马鞍山、铜陵沿江产业带继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65%以上,优势十分明显,已成为两个增长极,带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合肥市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科技成果比较丰富.近年来,在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中,合肥市十分重视发挥科教优势,重视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重视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主动和有意识地采取了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措施,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目前,合肥市已有经省科技厅认定的各类高新技术企业270多家,2001年,高新技术产业年产值达177亿元,技工贸总收入166亿元,均比上年增长2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高新技术总产值和技工贸总收入均占全省的45%以上.2001年,合肥市的民营科技企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企业总数达1452家,年技工贸收入60.3亿元,100万元以上民营科技企业达102家.民营科技企业的迅速崛起,促进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有效地推动了合肥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标  宋琦 《安徽科技》2021,(11):11-13
"十三五"以来,天长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科教兴市、人才强市三大战略,积极推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同时不断拓展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天长模式",大力引入创新资源,实现产学研由单一项目合作向研发转化、科技孵化、成果产业化全链条合作转变,加快天长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全市高质量发展.经过"十三五"期间的快速发展,天长市的科技创新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大大增强,县域创新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为"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天长市连续7年位列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市、省首批创新型县(市)等.2020年,全市拥有省级以上创新研发平台68家;高新技术企业163家,占全市规上企业三分之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95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51.8%;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23%;企业吸纳技术合同额超10亿元,年登记省级科技成果45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6件.  相似文献   

18.
解读之一:力争到2010年,全省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发明专利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居全国先进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其中高技术产业产值超过5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5%左右。突破和掌握一批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核心关键技术,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提高全民的创新意识和科技素养;基本建成具有浙江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生…  相似文献   

19.
《合肥科技》2006,(8):3-4
近日,省委、省政府有关推进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工作的若干意见出台。《意见》指出,经过5年努力,把合肥建成全省科技创新辐射源、体制机制创新的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增长极。到2010年,合肥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以上,企业的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7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20.
<正>嘉兴市科技创新工作紧紧围绕建设"两区一城一走廊",全力推进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全力打好科技创新组合拳,着力补齐科技创新短板,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高新技术产业引领能力提升。上半年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203.4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82.4亿元,分列全省第2位、第3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5.8%,列全省第1位。高新园区建设力度加大。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