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为提高光散射扬尘监测仪对环境空气中颗粒物PM10及PM2.5的测量的稳定性及精度,通过对光散射扬尘监测仪的关键设计,提供一种温湿度传感器以及动态控制系统,消除环境湿度对采样气路的影响;设计零气校准及自动吹扫系统防止高浓度颗粒物对光学气室的污染,提高本底测量精度,从而实现光散射法扬尘监测仪测量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2.
以重庆市沙坪坝区国控空气自动监测点为例,研究了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污染现状和相关性.结果表明:颗粒物,尤其是细颗粒物(PM2.5),是影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尤其是在春、冬季节易导致污染天气.大气扩散条件不佳,颗粒物质量浓度越高,细颗粒物(PM2.5)在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的比重也越高.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具有较好的统计相关性,两者可能具有同源性,在环境空气污染中的变化规律相似,有可能遵循相同的迁移转化规律,可以进行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3.
颗粒物污染已成为我国的首要大气污染物,颗粒物污染的来源复杂、危害较大,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颗粒物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的研究情况,以及所研制的、基于滤膜 称重法的、可同时测量PM10和PM2.5的DJ3-1型六工位自循环式大气颗粒物浓度自动监测仪。利用具有无限远光学系统的微分干涉相衬显微技术对该系统所采集到的颗粒物进行了显微观察,得到粗颗粒和细颗粒的粒径分布,与Andersen公司240型双通道采样器的切割性能十分 接近。与国内外部分监测仪器进行了同步的颗粒物质量浓度监测的比对测试,结果表明其性能已基本达到国外同类监测仪器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分别于2010年1月和3月在南宁市城中心区的市监测站、文教区的区农校、工业区的英华嘉园、城市郊区的仙葫,应用自动监测仪器监测空气颗粒物的浓度,并分析监测站点位细颗粒物浓度随季节的变化及其与日平均气温、风速和降雨量等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发现,1月份和3月份南宁市城市中心区域的细颗粒物浓度高于郊区的,城市区域范围内则以下风...  相似文献   

5.
以重庆市沙坪坝区国控空气自动监测点为例,研究了细颗粒物(PM_(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_(10))污染现状和相关性.结果表明:颗粒物,尤其是细颗粒物(PM_(2.5)),是影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尤其是在春、冬季节易导致污染天气.大气扩散条件不佳,颗粒物质量浓度越高,细颗粒物(PM_(2.5))在可吸入颗粒物(PM_(10))中的比重也越高.细颗粒物(PM_(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_(10))具有较好的统计相关性,两者可能具有同源性,在环境空气污染中的变化规律相似,有可能遵循相同的迁移转化规律,可以进行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6.
β射线式PM2.5测量仪的挥发性颗粒物补偿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β射线法加动态加热系统的PM2.5连续监测仪缺少挥发性颗粒物补偿措施,造成挥发性颗粒物在采样加热过程中丢失,从而导致测量结果存在偏差.针对这一问题,利用冲击采样原理,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挥发性颗粒物连续补偿测量装置.该补偿测量装置设计为A、B双通道的三级冲击式采样器,可实现颗粒物粒径为10μm、5μm和2.5μm的冲击采样,采集的挥发性颗粒物由石英晶体微天平直接测量,并采用加热的方式结合双通道的设计实现连续的采样测量功能.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大气颗粒物浓度与重金属元素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大气颗粒物的界定、来源和组成、途径和危害、检测仪器和方法、相关技术标准等,比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检测仪器等的发展情况,指出中国在法律法规、监测标准、测量仪器开发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开发自动、在线、连续监测大气颗粒物的浓度及所含重金属元素的种类、含量等一体化仪器是检测仪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颗粒物污染已成为我国的首要大气污染物,颗粒物污染的来源复杂、危害较大,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颗粒物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的研究情况,以及所研制的、基于滤膜称重法的、可同时测量PM10和PM2.5的DJ3-1型六工位自循环式大气颗粒物浓度自动监测仪。利用具有无限远光学系统的微分干涉相衬显微技术对该系统所采集到的颗粒物进行了显微观察,得到粗颗粒和细颗粒的粒径分布,与Andersen公司240型双通道采样器的切割性能十分接近。与国内外部分监测仪器进行了同步的颗粒物质量浓度监测的比对测试,结果表明其性能已基本达到国外同类监测仪器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大气中的重金属极易富集在细颗粒物上,而富集了重金属的颗粒物对人体呼吸健康、心血管、癌症等的影响十分严重,针对大气中重金属的监测,详细介绍了大气中重金属富集采样和预处理消解系统,以便应用于大气中重金属在线自动监测领域,从而更好地为大气中重金属的监测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装有等离子体装置的柴油机颗粒物的氧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电晕放电原理设计了针板式低温等离子体(NTP)发生器,降低柴油机颗粒物的排放.柴油机满负荷工况下,采集了不同采样点位置的颗粒物样品,利用热重分析仪对经过预处理的颗粒物的氧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利用热重试验结果计算了颗粒物的活化能.结果表明,预处理过程中,颗粒物的微分热重曲线呈双峰状,与原始颗粒物相比,经过NTP发生器后逃逸到大气中的颗粒物的峰值点向温度升高方向偏移.与原始颗粒物相比,微粒聚集体在空气氛围中氧化所需的温度较高,逃逸到大气中的颗粒物的氧化温度较低.经过NTP后逃逸到大气中的颗粒物的活化能显著提高,采用KAS法求得的活化能比单一升温速率法求得的活化能小,且升温速率越大,两种方法求得的活化能差别越大.   相似文献   

11.
只茂群 《科技信息》2007,(25):45-46
本文针对可吸入颗粒物PM10连续自动监测仪器所采用TEOM微量震荡天平和Beta射线这两种测量方法在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浓度测量的应用,首先就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概念,自动监测的发展及技术特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特别是在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自动监测上做了分析与说明,详细阐述了可吸入颗粒物PM10连续自动监测仪器的工作原理和监测方法。同时,结合可吸入颗粒物PM10连续自动监测仪对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两种测量方法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在对扬尘及颗粒物的影响、研究现状及监测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基于光散射测量技术的某便携式颗粒物监测仪,利用广州、深圳两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中所配备且满足国家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的在线监测设备,对其测量PM_(10)和PM_(2.5)结果的可靠性进行比对试验,分析了获得的监测数据,完成其性能评估。  相似文献   

13.
颗粒物的运动沉积对核电正常及事故工况的运行特性有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颗粒物对核电安全影响的背景、内涵及重要性;概括了颗粒物和介质的基本特性、受力及受力模型、运动沉积模型;给出了核电在正常运行、设计基准事故及严重事故工况下颗粒物类型的分布.对比了国内外分析颗粒物运动特性的数值模拟方法、程序计算方法及实验分析方法;数值模拟和程序计算方法周期短、成本低;实验分析方法则更加接近真实情况;三者可相互补充、相互验证;数值模拟和程序计算的分析结果与实验方法的实验结果趋势符合较好.得出对核电系统颗粒物运动特性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了解其运动特性,尽量降低颗粒物的危害.指出了未来核电颗粒物运动沉积的研究方向,为核电运行及事故下颗粒物运动沉积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CEMS)[1]的检测评价中,颗粒物测量准确度的评价方法推荐有两种,其中置信区间评价法可以量化和形象地描绘测定误差是否处于评价指标控制中,较为直观.但由于这种评价方法涉及到大量数据处理和复杂繁琐的曲线绘制,因此常规的计算方法和处理过程就显得相当繁琐、费时,而且容易出错.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作者利用EXCEL电子表格中强大的函数功能和图表处理能力制作了一个颗粒物测量准确度评价的"自动表格".该自动表格能有效地解决了常规方法中计算繁琐、绘图耗时、容易出错的缺点.  相似文献   

15.
田丽娟 《科技资讯》2008,(34):114-115
应用皮托管等速采样法测定固定源排气中颗粒物,以及应用定电位电解法测定有害气体时,需要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以保证测得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用3012型皮托管自动烟尘(气)采样仪(08)进行测定比以往更加方便和准确。  相似文献   

16.
张雷 《科技信息》2012,(18):457-458
可凝结颗粒物是微细颗粒物,对环境的影响主要缘自其物理形态和化学组成。本文论述了可凝结颗粒物的定义和国内外颗粒物的测定方法,并就可凝结颗粒物的量级和危害进行了初步讨论,提出可凝结颗粒物是被忽略的固定源颗粒状污染物,揭示出中国现存颗粒物采样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对此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刘风云  张秀娟 《科技信息》2011,(20):393-394
可凝结颗粒物是微细颗粒物,对环境的影响主要缘自其物理形态和化学组成。本文论述了可凝结颗粒物的定义和国内外颗粒物的测定方法。并就可凝结颗粒物的量级和危害进行了初步讨论,提出可凝结颗粒物是被忽略的固定源颗粒状污染物,揭示出中国现存颗粒物采样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对此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应用DMS500型快速颗粒分析仪对一台自然吸气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排放的颗粒物粒径分布进行试验研究,考察了运行工况(负荷、冷却水温和点火时刻)以及喷油策略(喷油时刻、喷油压力)对颗粒物粒径分布特性及其微粒数量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不同工况下颗粒物的氧化活化能.结果表明: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排放的颗粒物粒径呈现出双峰变化特征,在30℃水温时,低负荷下以生成积聚模态颗粒物为主,高负荷下以生成核模态颗粒物为主;较低的冷却水温会增加排放的颗粒物数量;点火时刻的推迟能够减少颗粒物的生成;在不同负荷的喷油时刻都存在一个最佳的颗粒物排放点;喷油压力越高,生成的颗粒物数量越少,核模态颗粒物的比例越高;随着负荷增加和冷却水温降低,颗粒物的起燃温度升高,颗粒物的氧化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9.
采暖季室内外细颗粒物关系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4 年2-3 月和11-12 月对室内外环境中细颗粒物进行采集和分析, 研究通风条件、大气污染水平以及温、湿度等因素对细颗粒物室内外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 通风条件和大气污染水平是影响细颗粒物室内外关系的重要因素, 对细颗粒物的 I/O、室内外相关系数、细颗粒物的渗透因子以及大气细颗粒物对室内的贡献率均有影响, 通风条件越好, I/O 越高, 室内外相关系数和室外贡献率也越大; 随着大气细颗粒物浓度的升高, 细颗粒物 I/O 比值有升高的趋势, 且其波动范围逐渐减小, 室内外细颗粒物之间的相关性逐渐增强, 室外贡献率逐渐增大, 但增速逐渐减缓。温、湿度均对细颗粒物室内外关系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用反渗透法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时,海水中悬浮颗粒物会对反渗透膜造成污染,进而损伤膜元件.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电脉冲处理实验装置,研究了海水中悬浮颗粒物在脉冲电场作用下的沉降效率,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海水中悬浮颗粒物沉降效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脉冲电压、脉冲时间、脉冲处理次数和脉冲频率;且在各因素较佳的水平条件下,沉降效率可达86.4%,比未施加脉冲电场时提高近30%.TEM分析结果表明:在脉冲电场的作用下,海水中难沉降的带电荷悬浮颗粒物重新分布其所带电荷并导致偶极化,从而促进了颗粒物之间的凝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