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凡民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9(Z1):34-37
根据广西池塘底质偏酸、水浅等特殊养殖条件,进行一次性进水消毒、肥塘放苗,利用添加淡水进行养殖水体的排换,避免从外海直接进排水,有效利用沸石粉、生石灰、CIO2等进行水质的改善及消毒,使养殖水体的交换与外海相对隔绝,养殖过程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切断由外海带来的病害水平感染途径,减少病害的危害.在1999年4月15日~10月16日进行的低产池塘、旧塘改造健康养殖生产实验中,养殖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的面积7hm2共3口池,第1茬收虾6683kg,平均每1/15hm2产虾61.3kg,第2茬收虾7469kg,平均每1/15hm2产虾68.5kg. 相似文献
2.
斑节对虾高位池高密度高产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7年1月至1998年9月,在海南省三亚市林旺镇开发高位池5.56hm2,对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进行高密度高产养殖,总投苗830万尾,总产量56813kg,最高单产602.5kg,总产值322万元.并对放养密度、高盐度海区养殖、饲养管理、虾病防治等养殖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斑节对虾肝胰腺和血淋巴组织细胞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的肝胰腺组织及血淋巴细胞进行了体外培养,结果表明肝胰腺细胞培养共传3代,促肝细胞生长因子效果不明显.血淋巴细胞原代培养很成功,血淋巴细胞90%多为贴壁生长,其中圆形悬浮生长细胞可见分裂相,少数瓶细胞传代6次,生长时间达半年之久,加入PHA后,对细胞没有明显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4.
斑节对虾与黑斑口虾蛄血相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和黑斑口虾蛄(Oratosquillakempi)的血相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斑节对虾及黑斑口虾蛄的血细胞有三种类型①无颗粒细胞,②小颗粒细胞,③颗粒细胞.斑节对虾的无颗粒细胞、小颗粒细胞、颗粒细胞分别占循环血细胞总数的47.3%、13.1%和39.6%;而在黑斑口虾蛄无颗粒细胞、小颗粒细胞、颗粒细胞则分别占循环血细胞总数的29.6%、31.7%和38.7%. 相似文献
5.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感染率与感染度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石蜡切片法调查了不同龄期养殖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的斑节对虾杆状病毒(Penaeus monodon baculovirus,MBV)感染率和感染度.结果表明各龄期养殖斑节对虾的MBV感染率达100%或接近100%.MBV感染度以养殖早期较高(最高可达142.317‰),养殖中期下降(最低为11.334‰),养殖后期又呈上升趋势.这与对虾的免疫状况及环境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6.
白斑综合症病毒对斑节对虾幼体和仔虾的致病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的蚤状幼体和糠虾幼体经人工感染WSSV后,部分幼体的发育变态受到影响,其死亡率略高于对照组,但PCR二步法检测的结果为WSSV阴性.仔虾经人工感染WSSV后,部分个体的游动方式异常,感染60h后的死亡率达100%,样品经PCR二步法检测呈WSSV阳性. 相似文献
7.
斑节对虾仔虾对低盐度海水耐受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条件下,对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仔虾耐受低盐海水能力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全长12mm的仔虾在每天递减盐度10%,20%和30%3种条件下,其LC50下限盐度为3‰~4‰,存活时间分别为11,5和2.5d.较大个体(全长17mm)的仔虾其耐受低盐的能力更强.文中讨论了对虾仔虾对低盐度海水耐受力的机制以及在对虾养殖中意义. 相似文献
8.
不同剂型维生素C对中国对虾的营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不同剂型维生素C对中国对虾生长及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重率以维生素C磷酸酯镁和维生素C硫酸酯钾为最好,其次为多聚磷酸酯,结晶维生素C最差,分别较对照组增重14.7%、11.4%、8.9%及2.7%;存活率以维生素C多聚磷酸酯为最佳,其他剂型的维生素C的存活率皆相差不大。不同剂型维生素C在对虾组织中以游离态维生素C和磷酸酯形式存在,其在肝胰脏中的含量大于在肌肉中的含量。在肝胰脏中的含量以维生 相似文献
9.
为开发渤海滩涂对虾养殖业,研究盐度(30‰和45‰)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和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仔虾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0周的室内养殖,除斑节对虾外,凡纳滨对虾和中国明对虾在不同盐度下生长无显著差异(P>0.05).凡纳滨对虾无论是在盐度30‰或45‰,其生长和成活率均显著高于中国明对虾和斑节对虾(P<0.05),表明凡纳滨对虾更适于高盐环境养殖. 相似文献
10.
研究β-葡聚糖酶对β-1,3-葡聚糖酶解的最佳条件.采用DNS显色法分别测定底物质量浓度、酶质量浓度、酶解的温度、pH值对酶解产物还原性糖质量分数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上做正交优化试验,再对酶解时间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糖质量浓度1.4 mg/mL,酶质量浓度14 mg/mL,温度55℃,反应pH值为5.5,... 相似文献
11.
水体理化因子对斑节对虾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检测和比较了3口虾池部分水体理化因子含量的变化及斑节对虾稚虾的生长情况.水体理化因子含量的变动范围为水温25℃~33℃;盐度5‰~20‰;pH值6.6~9.2;氨氮0.797~78.496μg/L;亚硝酸氮0~212.344μg/L;硫化物33.920~318.000μg/L.各池之间的水温无显著性差别.盐度以2号池最高,3号池最低.pH值以1号池最高,2号池最低.氨氮变化较大,以2号池的平均含量最高,1号池最低.3号池的亚硝酸氮平均含量远高于1号池和2号池.硫化物的平均含量也以3号池最高,l号池最低.对虾生长速度以1号池最快,3号池最慢.经相关分析,影响对虾生长的水体理化因子有盐度、pH值、氨氮和亚硝酸氮,其中以亚硝酸氮的影响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2.
北部湾墨吉明对虾和斑节对虾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机抽取北部湾野生墨吉明对虾和斑节对虾各80尾,对其体长、头胸甲长、胸高、胸宽、尾长、额剑上刺数、额剑下刺数和体质量等8个性状进行测量.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体质量与形态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墨吉明对虾5个性状、斑节对虾3个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它们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指标.墨吉明对虾的体长、头胸甲长、胸宽、额剑上刺数和额剑下刺数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而斑节对虾则为体长、尾长和胸宽.在墨吉明对虾的上述5性状中,胸宽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0.388)最大,其次为体长、头胸甲长、额剑下刺数影响相对较小,而额剑上刺数则为负效应;但在斑节对虾的上述3个性状中,体长(1.020)是影响体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胸宽,尾长为负效应.通过分析,建立最优多元回归方程,从而为墨吉明对虾和斑节对虾的选育种提供理想的测度指标. 相似文献
13.
14.
酸性环境对斑节对虾的危害及酸化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演海虾场和文科虾场池水返酸过程,池养斑节对虾对酸性环境反应,池水慢性返酸使斑节对虾发生软壳,维生素C缺乏症,蜕壳不完全等症状,急性返酸到pH值6.11以下时引起对虾突然蜕壳而大量死亡通过对比实验,认为施用石灰提高pH值,施肥繁殖浮游藻类,利用藻类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降低酸性,大潮时加大换水量,小潮时抽水提高水位,能有效地防止池水返酸,控制斑节对虾酸性环境综合症。 相似文献
15.
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对斑节对虾生长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虾青素以不同质量分数(0,10,20,40,80,160 mg·kg-1)添加到斑节对虾 Penaeus monodon 的饲料中投喂30 d,研究虾青素对斑节对虾[初始体质量(1.32±0.03 )g]生长、存活和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虾青素可提高斑节对虾的存活率,但无明显规律性;而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就终末均质量而言,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实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虾青素可提高斑节对虾酚氧化酶(PO)的活力,除10 mg·kg-1和20 mg·kg-1 组外,其余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对碱性磷酸酶(ALP)、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力无显著影响。以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酚氧化酶(PO)活力为参考指标,虾青素适宜添加量为40~80 mg·kg-1。 相似文献
16.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感染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探究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MBV)感染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指导虾病的防治 .方法 :利用索氏 (Soxhlet)提取法对养殖健康斑节对虾和MBV感染斑节对虾的中肠腺脂肪含量进行了检测 .结果 :健康对虾中肠腺脂肪占干重平均 34 2 8% ,占湿重平均 9 60 % ,含水率平均 71 0 6% .MBV轻度感染的中肠腺脂肪占干重平均 31 52 % ,占湿重平均 9 58% ,含水率平均 69 31% ,三者与健康对虾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30、P >0 90和P >0 4 0 ) .MBV重度感染的中肠腺脂肪占干重平均 56 4 2 % ,占湿重平均 2 4 14% ,两者均明显高于健康虾和MBV轻度感染虾 (均为P <0 0 0 1) ;含水率平均 57 2 2 % ,明显低于健康虾和MBV轻度感染虾 (均为P <0 0 0 1) .结论 :严重感染MBV的斑节对虾可出现脂肪代谢紊乱 ,造成脂肪堆积 ,进而影响中肠腺的消化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17.
用正交设计法对斑节对虾幼虾期饲料油脂源中六种不饱和脂肪酸进行六因素二水平的设计,分成八组进行对比饲养试验。结果表明,C_(16:n)、C_(22~24)、C_(18:2n)对对虾的增长率影响比较大,C_(16:n)、C_(22~24)、C_(20:1~5n)和C_(18:n)对对虾的存活率影响比较大。饲料中各不饱和脂肪酸C_(16:n)、C_(18:n)、C_(18:2n)、C_(18:3n)、C_(20:1~5n)和C_(22~24)最适含量分别为0.41%、1.92%、1.80%、0.31%、1.05%、2.58%。C_(18:2n)、C_(18:3n)的比值在5.81~6.70之间。 相似文献
18.
白斑综合症病毒对斑节对虾亲虾的感染及垂直传播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对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an)亲虾的致病力强,其致病性特征与对未成熟个体的致病性特征相同;经WSSV感染的斑节对虾亲虾的死亡率为100%.感染了WSSV的亲虾的PCR检测结果均呈阳性,组织切片观察可见到明显的组织病变,电镜观察发现病变组织(包括卵巢)的细胞内有大量病毒粒子;原位杂交结果证明,患白斑综合症的斑节对虾亲虾的卵巢中不仅卵母细胞感染上病毒,卵细胞也感染上了病毒.这些结果表明,WSSV在斑节对虾中具备垂直传播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多因子对斑节对虾氮磷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斑节对虾在不同温度、盐度、pH和摄食状态条件下的无机磷、亚硝酸氮、硝酸氮和氨氮的释放率.结果表明,温度、体重、盐度、pH和摄食状态对其代谢存在影响.随体重的增加,斑节对虾磷、硝酸氮的释放率下降,而亚硝酸氮、氨氮的释放率上升.在20~30℃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上升,斑节对虾磷的释放率降低,亚硝酸氮、氨氮的释放率有所提高,硝酸氮的释放率在25℃时最高.在10~31的盐度范围内,随着盐度的升高,斑节对虾(6.723±0.035g)磷、亚硝酸氮的释放率提高,而硝酸氮、氨氮的释放率均降低.在7.5~9.0的pH范围内,随着pH的升高,斑节对虾(6.730±0.032g)磷的释放率明显下降,亚硝酸氮、氨氮的释放率在pH为8.5时达到最大,硝酸氮的释放率在pH为8.0时达到最小.斑节对虾(6.719±0.033g)摄食配合饲料,饱食状态下磷、亚硝酸氮、硝酸氮、氨氮的释放率比饥饿状态下分别提高了143.07%、420.0%、78.55%、71.74%,表明摄食时蛋白质代谢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20.
斑节对虾病原菌河流弧菌(I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患"红体综合症"的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体内分离到一株细菌6101号,回归感染证实了其致病性,经形态观察以及生理生化特性检测,鉴定为河流弧菌(I型).提取河流弧菌6101号胞外产物,分析其酶成分,定量检测了胞外产物中蛋白酶、酸性磷酸酯酶和碱性磷酸酯酶的活性,将提取的河流弧菌6101号胞外产物对健康斑节对虾进行致死试验,证实其胞外产物所具有的毒性甚于该菌的菌悬液.电镜观察致死对虾肝组织细胞严重受损,从细胞病理方面进一步证实了病原菌胞外产物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