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Ag/SiO2复合纳米粒子的超声化学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中首先利用正硅酸乙酯(TEOS)的碱性水解制备了均匀分散的S iO2微球(粒径约70 nm),然后采用超声辐射与红外辐射结合的方法在其表面包覆了一层分布均匀的Ag纳米粒子(粒径约8 nm).研究了实验条件对产物的影响,并通过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红外吸收光谱(FT-IR)对产物的形貌及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PSSS基质及温度对碳酸钙结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生物矿化原理,以PSSS(聚苯乙烯磺酸钠)为基质,采用碳酸氢铵挥发CO2,扩散至CaCl2溶液中合成碳酸钙晶体,讨论了反应时间、pH值、温度、PSSS质量浓度和CaCO3浓度对产物晶型及形貌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红外吸收光谱等手段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文章合成了不同形貌的碳酸钙晶体,而且发现相对于其他因素,反应时间和温度对碳酸钙晶型和形貌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寻甘氨酸-硝酸盐燃烧法中对钙钛矿型BaCeO3(BCO)粒径大小的影响,以甘氨酸和金属硝酸盐为原料,合成了BaCeO3纳米粉末,并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技术对产物的物相结构、形貌及粒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燃烧后的前驱体在900℃下煅烧2 h后可获得纯正交晶系的BaCeO3相。甘氨酸和硝酸盐的物质的量比(G/n比)对产物结构及形貌有重要的影响。当G/n比为0.5时,产物纯度最高,颗粒的形貌为类球形,粒径大小约为50nm。  相似文献   

4.
采用聚乙二醇对异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正戊醇/环己烷/水溶液所形成的微乳液体系,控制合成出了四方晶系BaMoO4微晶,考察了微乳液中水与表面活性剂物质的量之比和反应物浓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分别对产物的结构、粒度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微乳液体系中,控制不同的实验条件,可以成功地合成蝴蝶结状以及不同长度树枝状的BaMoO4微晶,并且粒径分布集中,无团聚现象。论文还对不同形貌BaMoO4微晶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以碱式草酸铜和氢氧化钠为反应原料,聚乙烯醇为辅助试剂,采用超声法合成了具有颗粒次级结构的纳米线状CuO,并研究了水热、微波、超声法三种合成方法对CuO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合成方法对样品的形貌影响很大,并且超声处理对于制备纳米线状氧化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辅助试剂有助于形成形貌更加均一的产物.分别采用XRD、SEM、TEM及HRTEM研究产物的结构与形貌,以FT-IR观察产物的表面结构与成键特性,通过UV-Vis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PL)研究产物在紫外-可见光区的光捕获能力及荧光发射情况.测试结果表明氧化铜纳米线的直径约为10~15 nm,长度约为2~4 um,组成纳米线的颗粒次级结构的计算平均粒径为14.6 nm.与体相CuO材料相比,CuO纳米线的吸收带边出现了明显的蓝移现象,其带隙能为2.67 eV,这可归于量子尺寸效应.光谱研究结果表明样品在紫外光区具有较强的光捕获能力,并能发出蓝紫光.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热法在一定条件下合成K0.5Na0.5(TaxNb1-x)O3 (x=0.09,0.23,0.49,0.69,0.89)纳米粉体,利用XRD、SEM和UV-vis吸收光谱等手段分别对产物的物相、形貌和光吸收等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Ta含量的增加,产物由正交相结构转变为四方相结构,再由四方相结构转变为立方相结...  相似文献   

7.
以Bi(NO_3)_3·5H_2O和Al(NO_3)_3·9H_2O为原料,溶解在乙二醇中形成乙二醇铋配合物前驱体,在不同的温度下微波加热合成不同形貌的纳米铝酸铋凝胶.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粉末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ZATA电位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并且考察反应温度和微波辐照时间对产物成分与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物为密集球状颗粒,在微波加热4min条件下粒径平均为30nm.实验得到的纳米颗粒对大肠杆菌表现出明显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8.
在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条件和超声波作用下,利用不同的镧盐分别与草酸进行低热固相化学反应,合成了稀土金属配合物草酸镧纳米晶体,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及电子衍射法(ED)分析了固相产物的物相,用透射电镜(TEM)观测粒子的大小、形貌、粒径及粒径分布.结果表明,产物为颗粒,大小均匀,平均粒径约为30nm的纳米晶,产率为92.8%.改变反应物、反应物配比、掺入惰性物质、加入微量溶剂或表面活性剂、研磨不同的时间等固相反应条件对合成纳米晶颗粒的形貌、粒度和粒径分布等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无需表面活性剂作为模板,制备出了一维纳米γ-AlOOH材料,并研究了水热反应时间和温度对产物形貌和结构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谱(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HSTEM),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反应温度为200℃、时间为20h时,得到了形貌为纳米棒状的产物一维纳米γ-AlOOH材料.产物直径为20nm左右,长度在100~200nm范围内,粒径均匀,分散良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简单的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三维树枝结构的PbTe/PbSe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分析手段进行材料结构和形貌表征.研究反应过程的影响因素及晶体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产物的形貌受反应时间、反应温度、NaOH浓度的控制.基于不同反应时间产物的分析,推测产物的结构可能是一种包覆结构(PbTe被PbSe包覆),并分析了形成这种结构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用简单两步法制备ZnS/PbS核壳结构复合微球,采用SEM、EDS、TEM、XRD、FT-IR和固体紫外等测试手段对核壳结构复合微球样品进行性能表征,发现所得复合微球由ZnS核和PbS壳构成,其平均粒径约为8μm;而且具有中空结构的ZnS微球表面被很多细小的PbS颗粒包覆形成核壳结构。UV-vis表明ZnS/PbS核壳结构复合微球在紫外-可见光区都有良好的吸收,说明其在光电器件领域中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另外,还探讨了复合微球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
溶胶凝胶法制备PbS/SiO2量子点玻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溶胶凝胶转变过程制备了硫化铅/二氧化硅(PbS/SiO2)量子点复合玻璃材料,利用高分辨透射电镜、可见紫外吸收光谱、比表面分析、热分析等手段对这一类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复合体系的溶胶凝胶转变点可通过对复合溶胶粘度随时间变化的观测而确定。高分辨电镜观察表明 PbS/SiO2 复合材料中PbS颗粒基本为nm级的球形粒子。由于复合材料中纳米级PbS颗粒的存在,其吸收光谱中的吸收边界与常规尺寸PbS颗粒的吸收光谱边界相比有明显的蓝移,体现出显著的量子效应。  相似文献   

13.
Flowerlike, spherical and cubic PbS nanoparticle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by refluxing cysteine and lead nitrate in an alkaline solu- tion. The influences of the cysteine to Pb2 molar ratio, the pH value of the reaction mixture as well as the refluxing time on the shape of PbS nanoparticles were investigated. Detailed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a higher molar ratio of cysteine to Pb2 (5.2:1) and shorter refluxing time favor the for- mation of flowerlike PbS nanoparticles at pH 9.0. While lower pH value (8.0) favors the formation of spherical PbS nanoparticles, and higher pH value (10.0), however, favors the formation of cubic PbS nanoparticles. The mechanism for the shape control of PbS nanoparticle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研究采用外观、色泽、再分散性、胶体性、粒径变化及其粒度分布作为指标综合评定,考察PEG-PLGA嵌段共聚物纳米粒冷冻干燥工艺,并研究工艺中冻干保护剂的使用对冻干效果的影响,筛选出适合的冻干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麦芽糖作为冻干保护剂,并在浓度为4%条件下所制备得到的纳米粒质量较优良,复水合后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粒径大小及其分布,平均粒径为255.5±55nm,PDI范围为0.221±0.085.上述实验结果提示,PEG-PLGA空白纳米粒冷冻干燥工艺可以成功制备出质量稳定的冻干纳米粒,为进一步载药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依据水泥种类、水灰比、配合比和骨料级配等信息,在微观尺度上引入CEMHYD3D水化模型重构了水泥浆模型、在细观尺度上发展硬核/软壳模型构建了混凝土模型;研究基于Rankine准则和损伤模型的适用于混凝土微-细观模型的数值均匀化方法,从而提出混凝土力学性能递进分析和预测方法。算例分析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较好地分析和预测混凝土的宏观力学性能;通过老化病害过程微观尺度的模拟,可实现混凝土老化病害机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采用Mie理论,对球形纳米金属颗粒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了金属纳米颗粒在发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时表现出的散射效应.改变金属材料类型或者颗粒尺寸大小,金属纳米球的散射效率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一现象表明:金属纳米颗粒的散射效应受材料类型和尺寸大小的影响显著.计算结果表明,半径为100nm的Ag纳米颗粒在发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时,散射效率最高,吸收效应最弱.  相似文献   

17.
用3种不同的加料方法和2种不同的加料顺序,制备了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MAA)复合聚合物乳液.测定了聚合物乳胶粒子的大小和分布,观测了粒子的形态,测定了羧酸基团在乳胶粒子中的分布及乳液的碱增稠性,还测定了胶膜的溶胀性.探讨了在复合乳化剂下聚合方法-成核机理-粒子微观结构-乳胶性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利用均相共沉淀法, 通过调节前驱体溶液的pH值和尿素浓度, 经700 ℃烧结后合成一系列Y2O3∶Er3+,Yb3+上转换微纳米晶颗粒. 用X射线衍射(XRD)、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ITR)和荧光光谱对样品的物相结构、 微观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 并分析上转换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 前驱体溶液中的pH值对Y2O3∶Er3+,Yb3+粒径影响较大, 随着pH值的升高, 粒径明显增大, 样品在绿色(500~600 nm)和红色(650~700 nm)的上转换荧光强度明显增强, 红绿比逐渐减小; 尿素浓度对Y2O3∶Er3+,Yb3+纳米颗粒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粒径对半导体聚合物量子点(Pdots)的光谱性质的影响, 采用9,9-二辛芴基鄄2,7-二基鄄1,4-苯并-(2,1,3)-噻二唑共聚物(PFBT)为原材料, 利用共沉淀的方法, 制备了不同粒径的Pdots, 并用动态光散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吸收和发射光谱仪对PFBT Pdots 的粒径、形貌、光谱性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 溶剂纯度会影响高分子链的构象, 进而影响Pdots 的粒径尺寸, 并且随着Pdots 粒径的增大, 其吸收光谱发生红移,发射光谱发生蓝移。  相似文献   

20.
TiO2纳米薄膜和TiO2/ZnFe2O4纳米复合薄膜的光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TiO2 纳米薄膜和TiO2/ZnFe2O4 纳米复合薄膜,研究了不同温度热处理和不同含量纳米铁酸锌对纳米TiO2 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的纳米薄膜的厚度和晶粒尺寸均匀,并且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掺杂纳米ZnFe2 O4后TiO2 纳米薄膜的晶粒尺寸略有减小。XRD 研究发现TiO2/ZnFe2O4 纳米复合薄膜由非晶相向锐态矿相转变的温度高于纳米TiO2 薄膜。TiO2 纳米薄膜和TiO2/ZnFe2 O4 纳米复合薄膜的光吸收边都随着晶粒尺寸的降低而发生蓝移,在相同热处理条件下,掺杂纳米ZnFe2 O4 后,纳米TiO2薄膜的光吸收边发生了较大范围的红移,红移量随着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大。通过热处理和掺杂纳米ZnFe2O4 可以实现对纳米TiO2 薄膜光吸收边大范围的调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