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学是研究有生命的东西的一門特殊科学。当然,它与研究非生物的物理学完全不同。这种不同是自然界的反映,它来源于对象的历史过程的不同。用两种特殊科学所具有的知識来彼此互相帮助,不用说是很好的事情,就是在技术方面也可以直接利用另一种特殊科学所用的方法。然而,生物在实质上不同于非生物,所以生物学首先应該好好认清生物学的方法。在自然界中,只有生物学规律和物理学规律,而没有“中间规律”。生物所以部分地遵从物理学规律,那是因为生物是以非生物为基础而产生出来的緣故。也就是,支配生物的规律,确切地說,就是以物理学规律为基础的生物学规律,而不是它们的“中间”的规律。如果把生物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放在生物学和物理学的中间,想在这里开辟一门新的特殊科学,那么这  相似文献   

2.
在全校紀念“五四”的学术活动中,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四年級全体同学和老师共一百余人,在五月七日晚上举行了量子力学中的哲學問题的討論会。虽然到现在为止,量子力学已經发展成为一門独立的科學,但是三十几年来,辯証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間在量子力學的哲学問題上,一直进行着激烈的  相似文献   

3.
今年6月,广东自然辯証法研究会筹委会物理学哲学問题组宣讀了古文捷、廖宇衡、邢实之三同志合写的《物理学哲学問題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一文。論文首先指出,现代物理学正处于一个革命变革的前夕,要使物理学进一步順利发展,物理学工作者就必須自觉地运用辯証唯物主义。而哲学工作者也必須在深入地分析和概括现代物理学的新成就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地丰富辯証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接着論文提出了物理学哲学問題研究内容的几个方面:(1)物理学发展的外部和内部规律,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物理学史分期原则问题;(2)物理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辯証法和形而上学的斗爭,以及这两軍对战  相似文献   

4.
“合二而一”論者企图把自然界的各种事物、过程都說成是“合二而一”的。本文把近年来天文学的一些研究結果拿来說明,在宇宙的发展、天体的演化中自始至終貫串着矛盾双方的斗爭和互相轉化,天体演化过程是一分为二,而不是“合二而一”的。虽然康德于二百年前即已指出太阳系有它的发生发展的历史,是由一群小质点凝聚形成的,但在十九世紀,仍有天文工作者认为天体是不变的、是創造出来的。天体演化的概念为每一个天文工作者所接受,这仅仅是几十年来的事情。今天天体的演化已作为科学問題被研究着,这一点本身就說明了辯証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是正确的。同无机界其他的物质过程一样,在天体演化过程中主要的矛盾是吸引和排斥之間的矛盾。吸引和排斥这两种对立的趋势、傾向、作用的互相斗爭和互相統一,促使了各类天体和各类天体系統的产生和发展。下面举出三个例子来說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一今年4月22日,是我們伟大革命导师列宁誕生的90週年紀念。伟大的列宁給我們遺留下的遺产是极丰富的、多方面的。这里我只想就物理学的发展来談一下这个問題,更具体的說,主要是涉及学习他的伟大著作“唯物主义和經驗批判主义”的第五章以及他的“論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一文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員、伦敦皇家医学会会长布兰(W.Russell Brain)在1951年发表了一本从神經学的角度探討认識論基本問题的书,书名叫《精神、知觉和科学》(《Mind, Perceptien and Science》, Blackwell, 1951),全书分七章:知觉問题的神經学研究,語言和思想,意識的大脑基础,两个“世界”,符号和模式,精神的地位,讀者和作者之間的一場对話;前面有一簡短的序。  相似文献   

7.
目前,形式系統(演算)理論已經引起了科学界的注意,这是因为它在邏輯学、数学、計算机理論、控制論和語言学等科学部門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些科学又是計算技术、通訊技术、自动控制和机器翻譯等領域的理論基础。所以,人們对于形式系統理論的兴趣主要是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引起的。唯心主义者片面地夸大了形式系統理論的抽象性,抹煞了它同客观世界的联系,从而束縛了它的順利发展。  相似文献   

8.
問題的提出社会制度、阶級及其思想体系对自然科学的影响問題,是我国自然科学界科学工作兩条道路的大辯論中有关自然科学与政治的关系的一个重要問題,也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科学这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質和特点的理論中的一个重要問題。  相似文献   

9.
1964年10月20日,北京市自然辯証法学会筹委会和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自然辯証法組在科学会堂召开了一次座談会,討論了有关物理、化学中若干矛盾問題的六个材料(见本刊本期所刊載的《关于自然界中若干矛盾問題的材料》)。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的一些科学工作者和自然辯証法工作者出席了会議。会上环繞上述六个材料进行了热烈的討論。大家都表示,运用自然科学的具体材料,大力宣传一分为二的唯物辯証法思想、开展对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在我国历史上一个很长时期內,农业生产始終佔着整个物質生产領域的首要地位。过去这几千年,劳动农民一代一代地从事耕稼,他們供养了自己以及寄生在他們劳动之上的剝削阶級,也哺育了中国自己的古典农业科学的成长。历史記载告訴我們,远在紀元前5—3世紀,我国就开始了农业生产經驗的整理工作,出現了农書,繼而在战国、西汉、后醜以迄元明清,都有比較完整的書籍归納了各該历史时期农业生产技术經驗。这些农書尽管在朴素的唯物論中間夹杂有如阳阴五行之类的唯心论色彩,尽管在思維形式上,形而上学佔着統治地位,可是剔除这些糟粕,除去这些翳障,依然可以看出当时广大劳动农民向自然界斗爭的惊  相似文献   

11.
1963年9月26日,北京自然辯証法学会筹委会和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自然辯証法组联合召开了控制論哲学問题座談会。到会的有北京有关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等十多个单位的四十九位同志。龔育之同志首先发言,说明了开会的目的。他说:馬克思列宁主义和自然科学是一致的。自然科学的新发展为馬克思列宁主义提供了新材料,新論据。控制論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在技术上已有巨大成就,对科学有很大影响,提出了許多新的問題。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工作者应当很好地了解它,研究它,吸取和概括其中的科学成就来丰富哲学的研究,并且通过同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共同探討,为这門科学的发展指出正确方向,提供正确的方法論的帮助。列宁說过:“现在的任务就是要注意自然科学领域里最新革命所提出的种种問题,并吸收自然科学家参加哲学杂志所  相似文献   

12.
科学数据资源与共享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一、科学数据资源 1.几个基本概念 (1)数据:数据是人类为了生存,而与自然界进行斗争的产物,是人们为了认识和改造世界,而用于记录世界的一种符号。它借助于“数字”或其它符号去勾画和记录现实世界客体的本质、特征以及运动  相似文献   

13.
本刊今年第一期發表了陆叁同志的《圍繞控制论科学成就的思想斗争》这一討论提綱,希望讀者注意这方面的問題。为了使讀者能較多地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本期又刊載了有关控制论哲学問題的六篇材料。今后本刊还將繼續选登这方面的材料。有关控制论哲学問題的材料,近年来在《科学通报》、《哲学譯丛》、《外国学术資料》、《生理科学进展》、《心理学譯丛》等刊物中,也都有所反映。对控制论哲学問题有兴趣的讀者还可以从这些刊物中查阅这方面的材料。从这些材料看来,控制论的發展确实提出了許多有意义的哲学問題。关于这些問題,不少国外学者进行了严肅認真的探討和研究。对于他們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討論我們应当注意和研究,吸取他們的正确的内容。另一方面,也确实有一些国外学者,利用控制论的科学成就,进行种种歪曲,作出許多反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結论和社会政治結论。对于这方面的情况,我們也应当注意了解,进行分析、研究和批判。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当前我国哲学界正在进行着一場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問題的大論战。馬克思列宁主义者认为:“世界上无論什么事物,总是一分为二。”而楊献珍等同志却說什么:“从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到人类社会、思維等等,沒有一种事物不是合二而一的。”而他們的所謂“合二而一”,指的是“对立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是矛盾的对立面双方的“求同存异”、“共同要求”。因此“合二而一”論的实质是否认矛盾的斗爭和轉化,企图調和矛盾。用这种观点来研究社会现象,就必然会得出阶級調和的結論,用这种观点来研究自然现象,也必然会歪曲自然界的本来面目,从而引导出錯誤的結論。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究竟是一分为二还是“合二而一”’本文以信息过程作为例子,来談談对这个問題的几点看法。信息过程是自然界中一种相当普遍的过程,它不仅与很多自然科学有較密切的联系,而且与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过程有关。为了使討論比較具体起见,不妨从几个典型的信息过程的例子开始。  相似文献   

15.
康德(1724—1804)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唯心主义哲学家。康德在其科学活动的初期,即所謂“前批判时期”,对自然科学作了許多研究。写过不少具有辯証法观点的自然科学論文和专著,主要的有:《关于活力的正确評价的思想》,《关于地球自轉問題的研究》(即潮汐摩擦的假說),《自然通史与天体理論》(其中包括星云假说),《将負的力概念引入自然科学中的研究》等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潮汐摩擦假说和星云假说,它們的问世,不仅轰动了当时德国自然科学界,而且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恩格斯认为这两个假说打开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第一个缺口”,第一次动搖了认为自然界在时间上沒有任何历史的观念等等。  相似文献   

16.
一百五十多年以前,原子論同当时积累的关于元素、物质始原和它的組成的經驗知識相結合,成了化学科学理論的集中点和中心。最初,化学原子論被归結为只存在着一种物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的观念。但是不久就发现了,关于物质不連續結构的“二級”(原子——物体)观念对解释許多现象說来是不够的。道尔頓已經不得不区分簡单原子和复杂原子了。在前一世紀最初几十年化学观点中产生的一切混乱,在关于分子的假設中得到了解决。关于存在着分子的思想,早在17—18世紀伽桑狄、罗蒙諾索夫的著作中就得到了发展。化学在确立分子概念中起了很大作用,特别是在1860年卡尔斯卢埃化学家代表大会以后,在这个大会上原子和分子的质的区别的观念被明确规定了。  相似文献   

17.
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是基于某种实体为立足点来解释这整个自然界,进而又将组成这个自然界的实体还原为物质实体或精神实体。"实体本体论"的范式构成了以往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内在症结。马克思与怀特海都不约而同地批判了"传统本体论"诠释存在的静态思维,并且转向动态的角度将自然阐述为一种系统的、整体的、过程的观点。马克思运用实践范畴扬弃了传统唯物主义及唯心主义对自然的片面认识,在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中阐发了他的有机自然观;怀特海将整个自然界阐释为一个活动的有机体,从而实体也就被理解为一个功能与结构。由此,马克思与怀特海的有机自然观生动诠释了主体与客体、现象与本质、主观与客观辩证关系的过程原理。整个世界因而能够被视为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生成、灭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哲学的核心是本体论,即形而上学,它是人们的一种世界观,即人们对整个客观世界终极原因的一种看法或解释。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作为第一本纯粹意义上的哲学著作,其核心内容就是试图通过人类的理性思维揭示出客观世界的原因。在他看来,这是人类最高、最大的"智慧"。而自然科学的本质是人类对自然界具体的、精确的、分门别类的看法或解释,只不过这种看法或解释必须受人类经验的严格检验。因此,哲学或形而上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是抽象与具体、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作为人的思想观念它们两者是一致的。这就意味着,自然科学必须以形而上学为前提、为基础,没有形而上学作前提或基础,自然科学将成为空中楼阁。康德之所以写《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原因也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理论物理学经历了急剧的发展,可以说,它在这半世纪里所获得的成果确实超过了它过去几世纪的发展。曾经被认为不可动摇的牛顿、麦克斯韦的物理学世界,由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已经被推翻了。以不变的元素和不可分的原子为基础的形而上学的物质观,也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在大多数的物理学家还没有把新理论充分消化的期间,物理学的尖端又深入到原子核的内部,而且展开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作为研究生命——自然界最大的奥秘——和与人类最根本的福利——吃饭、穿衣、健康、长寿等——关系最为密切的科学,在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总体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近二三十年来,由于物理学和化学广泛而深刻的渗透,在生物学中发生了一系列“爆炸性”的进展(主要发生在分子生物学领域),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