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椎1600新型高效铀水冶固定床离子交换装置主要用于从铀矿石的浸出液中分离提取含铀化合物。该装置主要结构---离子交换塔底部的出液结构的使用,在保证液体顺畅流过的前提下,减少了离子交换树脂的磨损,防止了树脂的泄露,确保了树脂在两个塔间的转移。经现场试验,该装置独特的工作方式有效解决了原固定床树脂板结、中毒等难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现有铀水冶密实固定床离子交换塔的反冲出水装置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新型反冲出水装置,可有效降低塔内和反冲出水装置所承受压力,达到减少装置泄漏和树脂破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规格为Φ40 mm×1200 mm的吸附装置模拟实际铀水冶过程工业生产过程,测得了在固定床离子交换吸附的穿透曲线,并进行了静态吸附实验,测得了不同浓度条件下的平衡吸附量.应用Freundlich与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两者都适合描述离子交换树脂对铀的吸附,说明铀的吸附过程受到液膜扩散和孔内扩散共同控制,同时得到了动态吸附容量是静态吸附容量的1.87倍左右.应用Bohart-Adams模型、Wolborska模型对穿透曲线进行拟合,相关系数均在0.92以上,模型得到的树脂吸附容量与液计吸附容量误差较小.对静态吸附与动态吸附的区别,本文提出了观点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4.
离子交换吸附回收地浸采铀浸出液中的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国某地浸采铀矿山铀矿石浸出液的成分特点,采用离子交换吸附工艺对浸出液中的铀进行回收试验研究.通过对多种条件试验,对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吸附、淋洗工艺参数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和TSF-2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和淋洗效果比较理想,确认采用固定床离子交换吸附工艺比较合适.六种淋洗剂的淋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NH_4NO_3+HNO_3适合作为本工艺的淋洗剂.  相似文献   

5.
电吸引再生离子交换树脂中性电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描述了采用直流电场再生离子交换树脂的实验装置,初步探讨了设置中性电极为参比电位的电再生离子交换实验装置的结构.该装置利用电场对异性电荷的吸引作用、使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分别向阴阳树脂迁移,从而取代强酸强碱再生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作用.该再生方法与传统的酸碱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技术相比有污染低,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费用低,容易实现自动化控制,特别是可以完全避免由于强酸、强碱再生试剂不纯而造成树脂中毒报废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针对离子交换装置的泥沙及成本问题,设计制造试验装置.进行试验测试对比三种方案中树脂在装置中转移时的水流量和转移时间,得到最优方案.液体在装置中能较好地形成湍流,有效地冲散了树脂层,解决了泥沙问题,防止了因树脂结块而影响吸附效率.还能兼顾固定床投资成本、运行成本低和移动床操作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对穿流式筛板塔流化床逆流离子交换在铀矿山废水和铀矿石浸出液中回收铀的应用进行论述.(1)论述塔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表征正常操作条件下连续流化区与液泛区流体力学基本规律的表达式.(2)实际生产运行表明,该塔具有处理能力大、效率高、节约能源和化工原料、操作性能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含醚键离子交换树脂对Cu2+和Pb2+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含醚键的离子交换树脂对重金属离子Cu2 和Pb2 的吸附性能,分析了该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动力学,对吸附时间、Cu2 离子和Pb2 离子浓度及pH值等因素对该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作了系统考察,并对该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机理及再生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pH值为4.5的条件下,该离子交换树脂对Cu2 和Pb2 离子的吸附容量可达到2.3 mol/kg左右,去除率均可达到97.5%以上,并适合处理含低浓度Cu2 离子或Pb2 离子的废水.吸附了重金属离子的离子交换树脂可用5%~10%的盐酸再生并回收重金属离子.图2,表4,参10.  相似文献   

9.
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装置(专利号Z102282069.8) 北京市双峰纯水设备厂是高纯水工程设备专业制造厂,为攻关18M(M表示MΩ.cm,25℃)高纯水,独立自主研制出一套全新的离子交换树脂(以下简称“树脂”)再生装置。这是由六个子系统组成的树脂专业再生系统,率先把我国树脂再生处理带上了产业化道路,突破了在我国已沿用了50年的传统方式,为改变落后面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开辟了一条新途径。2005年3月该装置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国内针对PVB树脂水洗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进展,开发出了一种PVB树脂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新方法.通过调节废弃物pH、对废弃物加热后将其输送至脱丁醛塔处理,脱丁醛塔蒸出的气体经冷凝、分相处理获得油相丁醛、水相废弃物,水相废弃物返回脱丁醛塔继续处理,脱丁醛塔的釜液经浓缩、蒸发和结晶,获得氯化钠固体.该技术实现了废弃物的全利用和废水的零排放,减轻了污水处理场污水处理装置运行负荷.研究结果可为PVB树脂水洗废水的综合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负载树脂上Fe(CN)64-难以解吸的问题,运用Boyd和范山鹰提出的扩散模型,考察了碱性溶液中Fe(CN)64-在201×7树脂上的扩散行为;结合能谱分析吸附以及解吸前后树脂上元素含量的变化,研究Fe(CN)64-在201×7树脂上的扩散机理.实验结果表明,201×7树脂对Fe(CN)64-的吸附在反应初期,以液膜扩散为主控制步骤,离子交换主要发生在双电层结构中的扩散层;反应后期,以空隙扩散为主控制步骤,离子交换主要发生在双电层结构中的固定层,交换到固定层中八面体结构的Fe(CN)64-和树脂的功能基团紧密结合,很难被解吸.  相似文献   

12.
0.引言目前电厂水处理离子交换设备,一般采用逆流再生的固定床、双层床和双室浮动床。双层床的特点是空气顶压,但是操作不好树脂容易混层;浮动床最大特点是制水量大,但是运行不能间断,否则酸、碱耗大大增加。八十年代末,部分电厂开始使用双室床,双室床属于固定床类型,又称双室固定床,双室床的阀门只有6个,操作程序只有进酸  相似文献   

13.
根据牛磺酸的两性电离特性和氨基酸与离子交换树脂之间的反应,建立了一个新的离子交换平衡模型.使用该模型对不同离子强度下的牛磺酸在D290树脂上的相平衡数据进行回归,并考察了实验条件下相平衡数据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准确地描述牛磺酸在碱性D290树脂上的相平衡;在不同离子强度的氨基酸相平衡条件下,模型中的两个参数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4.
现在从铀矿,特别是从低品位铀矿提取铀广泛采用离子交换法,(1—5)而所用的树脂多为Ⅰ型强碱树脂,例如Amberite IRA400,Dowex1×8及717树脂等。这是因为铀在酸性溶液中可以与SO_4=络合而呈阴离子UO_2(SO_4)3~(-4)或在碱性溶液中与CO_3=络合而呈UO_2(CO_3)_3~(-4)离子,皆可被Ⅰ型强碱树脂良好吸附,从而可以与其他杂质阳离子分开,达到浓缩,纯化的目的。过去有一些报导(1,4)认为磺酸树脂虽可吸附铀,但也会同时吸附铁等杂质离子而弱碱树脂对铀吸附量小,且对杂质如铁等吸附多,同样都不适用。  相似文献   

15.
NDA-100树脂对苯酚的吸附性能与数学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超高交联吸附树脂NDA-100对水中苯酚的吸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NDA-100对苯酚具有良好的吸附特性,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吸附为放热的物理吸附过程.采用理论数学模型对NDA-100树脂固定床吸附水杨酸生产废水过程中苯酚质量浓度的变化情况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能很好地用来对固定床吸附穿透曲线进行模拟.该固定床吸附数学模型的建立为预测NDA-100树脂固定床吸附水杨酸废水中苯酚达到安全泄漏点的时间以及树脂固定床吸附容量提供了一个方便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何勇 《广东科技》2011,20(12):115-115
阳、阴离子交换树脂按一定比例混合装填于同一交换柱内的离子交换装置称为混合离子交换柱,简称混床.现结合某电厂混床除盐水处理系统混床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作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7.
以磺化酞菁钴为催化剂的催化氧化法脱除汽油中的硫醇前已报导。所采用的方法是液—液法,脱臭效果是满意的。对于煤油镏份,用液—液法难以将其中的硫醇除去,一般采用固定床法。固定床所用的吸附剂(或催化剂)有分子筛,离子交换树脂,磺化酞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涉及到的时应用在聚乙二醇回收行业中的离子交换树脂污染,指出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并且选择不同的复苏液进行复苏处理,复苏后树脂交换量大幅度提高。为离子交换树脂在聚乙二醇回收液中的使用和复苏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国外离子交换树脂研究动态国外离子交换树脂自五十年代起,即以苯乙烯—二乙烯苯为骨架的树脂为主要产品,其它有丙烯酸、酚醛和环氧等系均属少数。近年来,美国、日本、西欧等离子交换树脂的发展都十分迅速,而且对各种类型离子交换树脂的改进,做了很多工作,得到了一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内容梗概 二乙烯苯是生产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原料,其质量的优劣是影响树脂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内各大树脂厂家对二乙烯苯需求逐年增加,因国内二乙烯苯的质量难以保证,已成为制约树脂发展的主要问题。 该产品是由原料二乙烯苯在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