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赵晓阳  王建农 《科学之友》2008,(10):37-37,39
文章在对嵌入式系统多线程编程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嵌入式LINUX构建了温度场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存储与中继单元,进而提出利用嵌入式LINUX进行数据中继可以实现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前沿     
正我国成功发射第二代数据中继卫星系统首星2019年3月31日23时5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天链二号01星送入太空,卫星成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天链二号01星是我国第二代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第一颗卫星,将为载人航天器、卫星、运载火箭以及非航天器用户提供数据中继、测控和传输等服务。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01次  相似文献   

3.
2008年9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七号(SZ-7)载人飞船,此次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主要任务是实施我国航天员第一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4.
文章讨论了华为CC08交换机七号电路状态异常的处理步骤,并对七号中继电路的状态做了详细的说明.总结了常见几种中继状态异常的处理思路.  相似文献   

5.
由量子力学基本原理保证无条件安全的量子密码技术以及网络架构和应用模式研究是其实用化进程中的关键环节. 以“法拉第-迈克尔逊”量子密钥分配系统作为基础设备, 构造了一个多层级量子密码网络. 该网络应用了量子路由器、光开关和可信中继技术3种主流组网技术, 通过芜湖市电信商用光纤, 连接了包含5个政府部门在内的7个用户节点. 该网络可以满足电子政务所需的视频、音频、文字、文件等多种数据的量子保密传输, 向量子密码实际应用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6.
用于LCOS微显示的折射-衍射目视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一种用于计算机娱乐和3-D虚拟现实的头盔目视系统,该系统由一个折射-衍射混杂目镜和一个中继反射镜构成,适用于规格为18mm的微电子硅芯片液晶(LCOS)显示.整个系统在满足60°大视场、10mm出瞳直径和23mm出瞳距离的前提下,有效地减小了重量和尺寸,并且像差优良.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影响接通率的原因有交换机自身原因和人为原因。影响接通率的常见因素有用户停机、欠费、空号、锁定;被叫用户忙;振铃早释;设备拥塞等。提出提高接通率的方法:保证信道、中继、设备完好率;规范局数据、缩短接续时延;录音通知提示要准确、合理;分析七号信令消息;保证信令链路良好。  相似文献   

8.
纳米飞行器(NAV)指尺寸7.5cm以内、携带载荷2g以上、具有悬停和低速前飞等多种飞行模式的新概念可控无人飞行器,是无人飞行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在狭窄空间中探测、侦察、数据中继和释放载荷,具有重要的军事和民用价值.本文阐述了NAV的设计要求、概念研究的最新进展.同时就设计中关键理论和技术进行了评述,主要为:NAV外形选择方法的提出;极低雷诺数空气动力学机理、极低雷诺数下旋翼外形和扑翼外形流场特征的分析;当前极低雷诺数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新材料在NAV设计中应用前景及微推进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研究进展的综述.  相似文献   

9.
2012年7月25日。我国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从西吕卫星发射中心起飞,成功地发射了天链一号03星,把卫星送人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数日后该星顺利定点于静止轨道预设位置。这标志着天链一号3颗卫星将实现全球组网运行,我国第一代中继卫星系统正式建成,并有力地拓展了中国航天测控通信网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航天飞行之展望宇航飞行事业在1983年里开创了一系列空前未有的先例:一名美国女性和一名黑人首次飞上太空;宇航员们第一次从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工具里出来,走进太空,并且在夜间登上航天飞机。隔热瓦片以及宇航服循环系统中存在的一些老问题已经解决,可是另外一些令人头痛的新问题又接踊而来:由航天飞机运载的跟踪及数据中继卫星发射以后不能进入正确的轨道。更加严重的是,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