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更好发挥博物馆自身功能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与信息采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了改进这些问题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谭羡 《科技信息》2008,(2):21-21
数字博物馆既是建立在网络上的虚拟博物馆,是传统博物馆面向新世纪,适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的产物;又是现代博物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利用信息时代的诸多先进科学技术作为对博物馆业务的有益探索和尝试。本文概述了建设数字化博物馆的基本条件,分析了数字化博物馆应用信息系统,论述了数字博物馆与实体博物馆的关系,并对建设数字博物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对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津春 《天津科技》2006,33(4):50-51
根据对博物馆数字化概念及现状的剖析,指出我国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存在的不足与难点,提出我国各类博物馆在信息化大潮中应抓住机遇与挑战,使我国博物馆数字化顺利发展,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相似文献   

4.
原野 《创新科技》2016,(9):45-47
本文通过探讨数字人文研究的发展,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从数字化的概念出发,阐述数字认为研究和博物馆融合的种种优点,并对未来博物馆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数字化博物馆是数字化技术及网络技术在博物馆中深入应用的结果,是一种新生的博物馆类型。本文阐述了多媒体与网络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并对现代化博物馆的多媒体与网络数字化建设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王裕昌 《甘肃科技》2007,23(6):225-227
博物馆作为一个国家科学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人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场所,博物馆的发展对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就是利用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将其所累积的知识宝库及文化资产传送到世界各地,成为人们取得信息的主要来源,这是今后博物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浅谈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裕昌 《甘肃科技》2010,26(10):67-68,71
数字化博物馆能充分地展示馆藏文物资料,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作用,扩大博物馆的对外宣传力度,提高博物馆的社会地位。就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谈些浅见。  相似文献   

8.
西北大学考古数字博物馆的设计与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开发西北大学数字考古博物馆,对数字博物馆尤其是考古类数字博物馆涉及的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和展望。方法 介绍建设数字化博物馆的意义和发展现状,从系统结构、网络建设、信息采集、数字化存储和展品展示5个方面讲述西北大学考古数字博物馆的设计和实现。结果 用先进的技术开发建成西北大学数字考古博物馆。结论 考古数字博物馆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典型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忠生  何挺 《科技资讯》2013,(17):255-256
数字化农村博物馆规划建设的目的就在于以三维的形式来永久性地保存传统农具和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地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对我国的农具文明、农耕文明进行了解,本文首先分析了数字化农村博物馆规划建设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数字化农村博物馆规划建设的非功能性需求,同时,探讨了数字化农村博物馆系统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博物馆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裕昌 《甘肃科技》2006,22(3):192-193
数字化博物馆的任务和使命是什么?数字化博物馆给人们提供什么便利?这是数字化博物馆建设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此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字科技的高速发展与商业化应用的普及,数字化生活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对公共文化设施的科技含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新时期,传统博物馆的陈列方式很难再有较强的吸引力,其社会功能很难得以充分展现,如果不谋求与科技同步发展,前路必然越走越窄。因此,对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不应采取观望的态度,在资金短缺的普遍状况下,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去思考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也许能探讨出一条互利共赢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王裕昌 《甘肃科技》2005,21(5):83-84
数字化博物馆是利用数字化技术、现代化信息手段和网络技术将传统博物馆所具备的职能以数字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博物馆的职能得以充分实现。本文就现代博物馆如何利用信息时代的诸多先进科学技术来促进实体博物馆的发展作一些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5.12汶川大地震的角度,对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认识.认为尽快从基础设施、馆藏资源和管理三个方面加强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并从思想上实现五个转变,可以更好地促进博物馆服务社会的功能,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减少地震等不可控因素给博物馆和人类文明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文物数字化和数字博物馆建设,数字文物的保护问题已成为数字化博物馆的核心问题之一。以数字版权管理为基础,就数字化文物的安全技术与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针对数字文物版权保护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博物馆的核心内容就是众多的文物藏品及图片资料,其传统方式的管理是利用手工操作,所以无论是日常保管,还是展览、研究的利用都存在着繁琐以及不利于藏品安全的各种不良因素。因此,数字化的管理方式,成了博物馆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是这项工作富含有各种高新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含量。这就需要,寻求更多更好的方法去加速数字化、信息化博物馆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互联网时代资源数字化,对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模式进行了探讨,指出未来我国资源共建共享发展的必然趋势,并结合当前我国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发展现状,对博物馆、图书馆、教学、课程等资源的共建共享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多个建成的博物馆建筑实力的分析,从博物馆选址、建筑设计、室内环境控制以及数字化进程中的博物馆功能、展示理念、人性化设计等几个方面剖析了现代博物馆的设计变化和对策,为今后的博物馆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博物馆的数字化之路"主题下,以北京数字博物馆和北京联合大学数字博物馆研究为例,回顾了博物馆数字化的发展进程,分析了文化遗产数字化和应用的根本驱动力。近年来,"互联网+数字文化遗产"产生了数字博物馆,伴随出现了大量数字资源;面向未来,大数据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它有别于物质遗产数据资源的价值发现和价值转换,通过大数据时代的文化遗产数据挖掘,与云计算相结合催生出智慧博物馆。阐述了智慧博物馆的基本特征是要有感知、认知和决策三个功能。  相似文献   

19.
元数据是数据的数据,可为各种形态的数字化信息单元和资源集合提供规范、普遍的描述方法和检索工具。数字博物馆的元数据对于数字博物馆实体性藏品及其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生成、描述、标引、检索、管理、利用、复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国内外,尚未形成相对统一的博物馆元数据标准规范。采用文献调查法,探讨元数据对于数字博物馆的意义,考察国际上较为成熟的数字博物馆元数据标准,包括都柏林核心,CDWA,VRA Core等元数据,介绍了元数据与XML语言之间的转换机制,并提出我国数字博物馆建设中发展元数据标准的几点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博物馆作为国家文物局首批智慧博物馆建设试点单位,通过两年的建设,逐步形成了以文物三维数据为基础结合展厅多媒体展示以及后台综合管理为一体的智慧博物馆平台.本论述以笔者多年的博物馆信息化工作为基础,结合最新的网络技术,对博物馆的有线网络建设、无线网络建设、机房建设、网站建设、移动终端应用等进行系统化的阐述,并对相关注意事项进行描述;尤其对中小型博物馆在网络建设及后期展览数字化提升、智慧平台建设、利用新媒体宣传等方面应该考虑的问题进行重点论述,以期对博物馆网络建设及应用标准化探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