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是出血热的极期,急性肾衰及其并发症是出血热临床治疗中的难题,其病死率高达87%(1)。一般来说少尿期持续时间越长,肾损越严重,并发症越多,预后越差。出血热肾衰还有一定的自限性,但因肾脏病理损害严重,靠自身修复常需较长时间,不少病人往往尚未得到修复就死于并发症。自八六年以年我科应用腹膜透析疗法代替肾脏部分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等待肾脏功能恢复,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8例病人,男6例女2例,年龄在21至63岁之间。2例死亡(l例死于脑出血,1例死于多脏器感染)治…  相似文献   

2.
西北地区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特点及预防王志鹏,贺拴友,刘喜梅(兰州军区卫生防疫队730020)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是由出血热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由于改革开放,商品大流通,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西北地区出血热发病明显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延安市血透现状及透析效果。方法:2000年7月至2002年4月93例肾衰及中毒患者,采用费森尤斯4008-B血液透析机进行治疗。结果:2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16例行早期透析,1-2次痊愈。5例合并低血压者,在扩容、超大剂量多巴胺治疗下透析,杜绝了透析中低血压的危险性。毒物中毒、流行性出血热10例。以上除1例出血热自动放弃治疗外,余25例均痊愈。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66例经透析,水肿缓解率100%,高钾血症缓解率100%,心功能缓解率77.78%,肾功能好转率100%,酸中毒好转率100%,贫血好转率22.70%;透析最少1次,最多37次。结论:血液透析是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功能衰竭及药物、毒物中毒的有效措施。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及早透析,效果显著。对低血压患者急需透析,又无血滤条件者可在超大剂量升压药物维持下进行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4.
卢贤昭  卢静平 《甘肃科技》1996,(3):20-20,26
198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临床转归分析卢贤昭,卢静平,李自纲,董志辉(平凉地区医院传染科744000)平凉地区是甘肃省流行性出血热(EHF)新发病地区。疫区人群免疫状况与老发病地区人群有一定差异。因此,临床征候和结局也有所不同。笔者对1990~1993...  相似文献   

5.
用板兰根冲剂治疗流行性出血热40例,结果发现:发热期应用板兰根冲剂,能使出血热病人病情明显越期,可使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缩短、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正> 卫生部在1984年发出卫防急字132号文“关于进行流行性出血热(又名肾综合征出血热)实验动物带毒情况检查的通知”中提到: 国内1982年、1983年,西安医学院、山西医学院和1984年南京军区医学院都因由大白鼠感染了出血热而传给人,这是由南京中医学院提供的大鼠中分离出来的病毒。根据进一步了解,安徽省卫生防疫站调查,该省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3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分析,探讨了“流行性出血热、顽固性呃逆、低钙血症”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利用甘南藏族自治州内8个地区(夏河、碌曲、玛曲、合作、临潭、卓尼、迭部、舟曲)1985-2005年的逐日气温、降水资料和逐月传染病资料,分析了该区域内近20年出流行性出血热分布和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气象因素对疾病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甘南地区除合作、迭部、舟曲以外其他地区都有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报告,疾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秋、冬季节,尤其是12月份,发病人数达到最多,而春、夏季几乎没有发病报告.相关分析发现,大多数地区出血热发病人数与气温、降水都呈显著负相关,这可能与出血热传染源——鼠类的生活条件有一定关系,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出血热在黑龙江省流行已几十年,呈散发水平,海林市柴河镇散发病例不断,每年大约发病在3~6人,2005年病例骤然上升,发生病例34例。为深入研究海林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规律,掌握流行动态及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将上述34例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对  相似文献   

10.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病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0年代以来 ,发现了 10余种以“出血热”命名的一类病毒性出血热 :登革出血热、克里米亚 刚果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克什密尔出血热、阿根庭出血热、玻璃维亚出血热、可罗拉多蜱热、埃博拉出血热等。其中伴有肾脏损害综合征的一类出血热现统称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HFRS是由不同鼠种携带不同型别的汉坦病毒(HantaVirus、HV)引起的一组自然疫源性疾病。该病发生的初期 ,不同国家命名不同 ,如NE、HFRS、EHF、KHF、HPS等 ,国际学术交流的需要 ,WHO统一命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 ,1994年卫生部自然疫源性…  相似文献   

11.
我校协和医院博士生导师邓安国和他的研究生姚丽君等在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病机理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利用这种方法  只需检查尿液中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是否存在出血热病毒抗原  就可诊断是否患了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这一新的非创伤性检查与诊断方法  不久可望应用于临床.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出血热  其传播途径是由一种叫黑线姬鼠身上的螨虫叮咬人所致.此病多发于农村及城市周边  严重危害农村青壮年人群的健康和生命.  肾小管上皮细胞是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肾脏损伤最广泛最严重的组织.在此之前  出血热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9(5):79
我校协和医院博士生导师邓安国和他的研究生姚丽君等在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病机理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利用这种方法,只需检查尿液中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是否存在出血热病毒抗原,就可诊断是否患了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这一新的非创伤性检查与诊断方法,不久可望应用于临床.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出血热,其传播途径是由一种叫黑线姬鼠身上的螨虫叮咬人所致.此病多发于农村及城市周边,严重危害农村青壮年人群的健康和生命. 肾小管上皮细胞是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肾脏损伤最广泛、最严重的组织.在此之前,出血热病毒是否以单一因素直接损伤肾小管而致病,国内外未见报道.邓安国、姚丽君等从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尿液中收集到出血热病毒感染的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这一发现不仅为“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同时为建立只需检查患者尿中是否存在含出血热病毒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就能为诊断出血热的非创伤性检查与诊断方法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三肽(RGD)是整合素受体与细胞外基质配体或基膜成份配体相结合的识别位点,在急性缺血性肾衰时可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之间的粘附,从而预防肾小管阻塞,改善急性肾衰预后,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急性肾衰时整合素受体分布异常及其病理生理学意义,RGD肽结合位点的组织分布,RGD肽对急性肾衰的潜在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流行性出血热的病情观察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69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结果:治愈66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95.6%。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配合医生治疗,并给予相应的生理及心理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出血热在我国发病率高,分布地区广,是目前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本文从宿主动物地理组合的角度划分类型,为不同地区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地研究高分解代谢型急性肾功能衰竭,建立了此疾病的动物模型,SD大鼠分成A,B,C三组,分别建立败血症模型,急性缺血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和高分解代谢型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败血症模型由腹腔中注入大肠力而制成;急性缺血性肾衰模型采用一侧肾切除及对侧肾动脉夹闭60min而制成,高分解代谢急性肾衰模型则在造成大鼠急性肾衰同时,从腹腔中注入大肠杆菌而制成,结果表明,高分解代谢急性肾衰鼠在术后出现败血症的临床  相似文献   

16.
我国流行性出血热主要宿主动物地理组合类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行性出血热在我国发病率高,分布地区广,是目前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本文从宿主动物地理组合的角度划分娄型.为不同地区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甘露醇是临床上厂”泛应用的脱水剂.但是使用不当,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本文就5例急性脑血管病,大量应甘露醇后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例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在47~71岁,平均年龄64.7岁、其中脑出血4例,蛛民股下胜出血!例。全部病人经头部CT扫描证实。所有病例在治疗前检查肾功能正常。患者发病后立即给予20%甘露醇静点。20%甘露醇250毫升94h静滴后发生肾衰3列,其中48小时后发生肾衰1例,72小时后发生肾衰1例。20%甘露醇250毫升96h静滴发生肾衰2例,其中72h后发生肾衰1例,5天后发生明衰1例。出现肾衰的患…  相似文献   

18.
考虑到流行性出血热的季节性爆发,建立了一类具有周期系数的流行性出血热模型.利用积分算子的谱半径得到了模型的基本再生数R0,R0决定了疾病的灭绝和一致持久性.通过Poincare映射讨论了模型的一致持续生存,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当R0=0.168 5<1时,无病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说明疾病灭绝;当R0=8.797 1>1时,无病周期解不稳定,系统的解趋向于一个正周期解,说明疾病持续生存.  相似文献   

19.
流行性出血热属于中医温病范畴,病情变化随着昼夜阴阳交替而改变。我们自1988-1992年以来,通过对每2小时至少有一次病情记录的60例重症型出血热病人,作了临床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病情变化都符合”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自然规律,说明白天阳气盛机体代谢旺盛,抗病能力就强。而夜晚阴盛阳藏机能衰退,邪气容易侵犯,故易发病。为此,本文根据子午流注学说,按人体营卫,气血,阴阳走时盛衰的规律,把握时机进行护理。  相似文献   

20.
依据中医的病因病理,将流行性出血热的五期分为:疫毒侵袭与邪退正虚两大阶段,而后者相当于多尿期和恢复期,治以扶正为主,运用补法即养阴、益气、固肾等,对于缩短病程、预防变证、促进康复,疗效显著。出血热多尿期,虽疫毒已退祛,正气渐复,但主要是肾气亏虚,固摄失司,水不蓄藏,特点是尿频尿多,夜尿尤甚,治以益气补肾固摄为主,六味地黄汤和缩泉汤om成。古人明训:“保留一分津液,即有一分生机”。多尿期能否及时地运用补法,对病情的转归和愈后至关重要。出血热恢复期主要是肾虚未复,尤以肾阴虚突出。肾阴虚精血亏耗,一般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