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软权力"或曰"软实力",是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者约瑟夫·奈在上世纪末提出的概念,一经提出便风靡世界,在我国的政治和社会领域也成为了耳熟能详的词汇。虽然中文语境中的软权力或软实力,已同奈的原初界定有了极大差别,但在学术研究中,若论及文化外交或人文交流的理论,却几乎言必溯及奈之软权力。奈的软权力说是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文化是否只有权力这一种维度?文化吸引力可以"变现"为国家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科技智囊》2014,(8):70-73
<正>以"加强文化软实力互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三届年会于6月18日、19日在上海召开。在本届论坛的年会上,中外嘉宾精彩对话,畅谈文化软实力提升和实现"和谐共存的世界梦"。实现共赢依赖软实力文化凝聚着过去,连结着未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化,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而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加强文化软实力互动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石和动力。  相似文献   

3.
正"信念有多大,未来之路就有多远。"2014年11月17日,第五届如新大师趋势论坛在上海大舞台隆重举行。今年,如新力邀全球艾滋病研究先驱、艾滋病鸡尾酒疗法发明人何大一教授作为此次论坛主讲人,为如新大中华两岸三地倾情奉上一场以"信念决定未来"为主题的演讲,分享他对于信念价值意义的思考与理解。此次论坛共设香港、上海、台北三站,在上海站,如新大中华区域副总裁暨华南总裁郑重代表主力方致开幕辞,在何大一教授的演讲后,如新大中华区域总裁范家辉、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零点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实现战略自主、维护"欧洲主权",已经成为当下欧盟战略转型的主要目标。欧盟希望成为国际社会的"地缘政治力量",但源于自身特性,软实力仍然是欧盟寻求战略自主的主要依托。近年来,欧盟日益希望使其软实力具备"硬"的一面,尤其是试图利用其庞大市场带来的权力维护欧盟的利益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看中国     
正1生活印媒:瑜伽在中国兴起男性练习者远少于女性瑜伽已经成为印度在中国推进其软实力的新先锋。2经济美媒:中国消费者正在飞快地变得成熟和现代变化中的中国消费者面孔正在改变中国及以外地区。据印度《印度教徒报》网站报道,在道教发源地之一都江堰,来自中国各地的数百名年轻人在一个学校的大厅里聆听一位真正的印度大师讲解瑜伽。瑜伽大师祖宾·扎托什蒂玛内什对着他的麦克风喊道:"这不是功夫,而是瑜伽。"他在责备一位到访的瑜伽爱好者,这位爱好者摆出了一个古老的印度瑜伽艺  相似文献   

6.
软实力与国家形象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实力是一种软权力,是一种影响他国意愿的能力与无形的权力资源,是通过吸引别人而不是强制他们来达到你想要的目的的能力.软权力是国家形象的基础,国家形象又能促进软实力的提高,在全球化与相互依存的时代,软权力变得越来越重要.软实力建设的增强必然要求国家形象的改善,国家形象的塑造与提升又是展现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和方式.目前全球的国家形象之争实际上是国家之间软权力的较量,中国的软实力建设要以改善和促进国家形象的提高为目的,进一步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7.
胡欣 《世界知识》2021,(3):75-75
经历了大选权力交接的混乱,世界对美国未来表现的担忧更甚。拜登上台后会如何表现,也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如果要对美国新政府可能的对外政策趋势做一个定性描述,显然应该是"止损"。这种"止损"既有全局性的调整,也有领域式的修补,但都可能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战略波动,更会直接影响重要战略区域的安全态势。  相似文献   

8.
<正>软实力(soft power)这一概念,于1990年诞生于美国,提出者是哈佛大学著名政治学者约瑟夫·奈。在中国,人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和翻译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有人译作"软权力",这显然是政治学的译法,因为权力是政治学的核心术语。有人译作"软力量",这是中国人对power一词的长期理解,即指强权。有人译作"软实力",目前大多数中国人都这样理解这个概念。还有人不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5月24日,第16届中国科协年会国际科学大师论坛在云南师范大学举办。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章良出席论坛。2000年图灵奖获得者、清华大学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姚期智教授主持论坛。199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德国哥廷根大学教授厄温·内尔,1982年菲尔兹奖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199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道格拉斯·奥谢罗夫出席论坛,分别做题为"脑研究与人类生活"、"现代数学和其他科学的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军队"软实力"的较量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较量的重要指数,各国军队都加快"软实力"建设的步伐。在这一过程中,国际舆论影响力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文中从提高国际舆论影响力对军队"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意义,提高国际舆论影响力提升我军"软实力"面临的主要挑战,提高国际舆论影响力推进我军"软实力"建设的新途径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严正 《科技信息》2007,(22):118-120
黄宗羲的个人经历和学术造诣使得他在面对明末清初的高度集权专制的政治法律制度时能够在反思中国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突破传统的观点,其代表作《明夷待访录》中的法治思想的渊源其实来自中国传统思想,但同时暗合了一些近代西方法治思想。在法治和人治的关系上,他明确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他认为善法是"天下之法",而"一家之法"非法,即恶法非法;然后又主张君与臣平等,"贵不在朝廷,贱不在草莽"的平等观,并设想了设置宰相和学校议政两个具体的制度。他的法治思想有时代进步性,认为必须限制权力、分散权力,制衡权力,这样的权力才能为"天下万民"服务,才不至于成为谋"一姓之私"的工具。但也体现了局限性。本文试图对黄宗羲的法治思想作别一解读。  相似文献   

12.
《上海信息化》2005,(9):10-10
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主办,微软(中国)、北京亿美软通公司协办的“中国软件产业移动商务趋势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信息产业部领导,移动、联通、网通、电信四大运营商代表以及国内外多家知名的软件企业高层领导、行业专家就未来软件产业的移动商务趋势进行了深人探讨。专家们一致认为,摆脱桌面与网线的束缚让功能随身而动,已成为新的软件消费趋势,移动信息化为软件产业的新一轮增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3.
约瑟夫·奈曾说他的"软实力"概念遭到了较多的误用。在国内相关研究中,人们对该概念及其奈的软实力思想的误解与滥用的现象十分普遍。解析其原因,一方面源于奈的软实力思想的内在缺陷性;另一方面源于人们无视软实力概念的国际政治属性,或忽视奈一再言明的软实力思想的核心观念,或在软实力价值判断上持二元取向。澄清国内研究中的一些误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中国软实力建设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福柯的权力思想为参照,分析《呼啸山庄》的男主人公希斯克厉夫,认为希斯克厉夫的一生体现了社会微观权力关系:他游走在权力关系之中,从权力边缘到权力中心,最后权力失落,逐步从权力的边缘人成为权力的角逐者,最终成为权力的失落者。  相似文献   

15.
正部长只有29岁俄罗斯的权力组成正在发生变化,自由派技术官员开始较多地出现在权力体系中。29岁的尼古拉·尼基福罗夫长着一张娃娃脸。两年前,这张"娃娃脸"出现在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的政府名单中,着实让外界吃了一惊。不久前,他又进入了俄总理梅德韦杰夫的政府内阁,成为信息与大众传播部部长。20多年来,他是俄罗斯唯一一位"80后"政府高级官员。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61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观与具体政策都受到当时社会政治气候与时代风尚的巨大影响。从目前的演变趋势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观的主导性理论已经明确无误地由"扩招"、"高教大众化"转变为"提高质量"和"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同时,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指导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理论。  相似文献   

17.
八戒整容后     
正八戒突发奇想要去整容。他来到了酷儿美容中心,整容大师看见他,吓得半死。八戒对整容师说:"我要一张明星脸。"于是,整容大师拿来了所有的明星脸照片供他挑选,八戒考虑了一下,指着周润发的照片说:"我就要这张脸。"整容大师让八戒坐到整容仪器上,开始了他的整容手术。八戒整成了天下最美的男子。他也不想去取经了,就去大城市长安闯荡,开了一家模特公司。唐  相似文献   

18.
正权健这样一个广阔的平台,成为资深销售大师彭钦武续写辉煌的舞台。2011年,彭钦武正式加入权健,一路走来,他带领伙伴创造了无数销售奇迹,市场发展迅猛。这一切与其资深销售大师的背景有着莫大的关系。2001年,不安分的彭钦武放弃了教师这一稳定的职业,下海创业,经历了数年的起起伏伏。2004年,凭借前期的积淀,他迅速成为一家企业的"一把  相似文献   

19.
罗桂生 《科技信息》2007,(23):193-193
解放前清华校长梅贻琦曾说:大学不是指的有大楼,而是有大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校监)杨福家认为:大学不仅仅是有大楼,有大师,还要加上有"大爱"。他还把"大爱"解释为一种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研究,国内尽管对话语权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中软实力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业已引起人们的深度关注。国内尚缺乏对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宏观性和系统性研究,更缺乏实践层面的深层次探索。国际话语权的强弱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在国际舞台上政治权力关系的直接反映,体现在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科技、体育、传媒等各个领域。当今体育运动早已超越自身特质成为国家公共外交的一种特有模式,业已异化为国家区域间软实力的象征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