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月,随着雅芳、康宝莱、如新等企业相继发布年度财报,2009年度直销企业业绩逐渐明朗化,安利、完美、玫琳凯,稳坐国内直销业绩三强,而乖孩子雅芳的财报数据则有些差强人意,雅芳中国业绩出现8%的下滑,利润也从2008年同期的1900万美元下滑至1600万美元,降幅为16%。祸不单行的是,标准普尔下调了雅芳信任指数由A到A-,这让雅芳处境更为尴尬。直销转向的雅芳不可能放弃原有的专卖店系统,而专卖店经销商和直销员之间的竞争冲击着雅芳的进一步发展,雅芳似乎还未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如新中国区比去年营收相比有所增长,但却因为骨干经销商8%的流失量拖累了榜单分值;欧瑞莲一如既往地缓慢前行;唐宝莱的中国行越走越稳,从整个上市直销公司的业绩报告  相似文献   

2.
正旷日持久的贿赂门调查暂告一段落,持续低迷的雅芳能否重振?持续六年的雅芳"贿赂门"调査终于有了结果。2014年5月,雅芳在自己的第一季度财报中指出,已经与麵雕部以及证券交易委员会就海外V T|贿赂指控达成和解,雅芳公司将为此支付1.35亿美元(向司法部支付6800万美元,向证券交易委员会支付6700万美元)罚款。  相似文献   

3.
《当代地方科技》2006,(12):86-87
1、1990年,直销进入中国——标志性事件:广州雅芳公司成立 1990年1月23日,雅芳投资2795万美元,与广州化妆品厂合资成立“广州雅芳有限公司”,以雅芳在中国公司的成立为标志,直销模式正式进入中国内地。随后安利、攻琳凯、完美、仙妮蕾德等直销公司纷纷登陆中国,直销在中国开始大范围出现。  相似文献   

4.
在2008年全球直销10亿美元俱乐部排行中,康宝莱和如新分别以24亿美元和12.5亿美元排名第4位和第10位,站在他们身前的是雅芳、安利和玫琳凯这些在中国直销界叱咤风云的老面孔。2008年,康宝莱(中国)在业绩上为美国总部交上了一份非常满意的答卷,以几乎翻倍的成绩使康宝莱总部对于李延亮挂帅康宝莱和中国的广大市场刮目相看,康宝莱正试图在中国找到全球五大直销企业的荣光,虽然还需要时间来磨练。  相似文献   

5.
企业     
雅芳宣布第四季度总管收为26亿美元,增长9%;天狮宣布进军全球零售业;太阳神获第15张直销牌照;  相似文献   

6.
公司     
雅芳2004年业绩再创新高;如新营业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中山完美”更名为“完美(中国)”;天狮集团受颁博爱奖章;安利力挺直销多层次计酬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第一家直销试点企业"的盛名之下,雅芳已经不是自己的雅芳,它是直销企业的,也是监管部门的。--题记4月8日,北京东方君悦酒店。雅芳全球董事会主席钟彬娴面对媒体,高调宣布雅芳正式拿到中国第一块直销试点牌照。中国媒体对直销行业关注的目光,一下子全集中到了雅芳的身上。  相似文献   

8.
即使是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安利在全球的业绩依然稳步上升,而在中国,安利正在回到2004年的巅峰状态。相同的信息也来自雅芳。在2008年上半年.雅芳在中国的销售增幅达到24%,全球业绩突破100亿美元指日可待。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追寻这个漂亮成绩单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让中国直销企业能够在逆市中傲然前行?  相似文献   

9.
我们调查发现,除了我们所熟知的安利、雅芳、玫琳凯、康宝莱、如新等美国直销巨头,在全球还有很多的"隐形"直销巨头。巴西的自然(Natura)全球业绩高达15亿美元,美国的ACN公司会让你想起美亚等网络通话公司是如何起源,墨西哥的奥谐生(Omnilife)公司创始人在康宝莱偷学之后贷款1万美元起家的故事充满了传奇,日本的绿加利公司凭借一款产品在几年间取得了400亿日元的业绩……在这些全球直销巨头的发展路径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中国民族直销企业正走在一条熟悉的路上,如天狮的海外扩张,月朗的快速发展,完美的迁移,等等。直销行业在全球发展数十年,经历了全球所有不同的市场环境、种族文化、政治波折,但总的路径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创业、扩张、规范和发展。(注:企业排名未分先后)  相似文献   

10.
《当代地方科技》2005,(11):17-19
创立于1980年的康宝莱,和雅芳、安利、玫琳凯、如新同列美国五大直销公司,在全球拥有超过100万直销商,业务分布在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其全球业绩去年达到了20亿美元。康宝莱早在1999年就进入了中国市场,但由于1998年直销被禁后仅有10家企业获批转型,所以康宝莱选择了以传统方式经营。  相似文献   

11.
2009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直销品牌——Mark,在北美地区崭露头角,并获得年轻人的认可。提及Mark,国内直销人可能有些陌生,但相信没有直销人不知道雅芳。事实上,Mark正是直销巨头雅芳的一个下属品牌。  相似文献   

12.
《当代地方科技》2006,(12):34-35
No.1 雅芳 从雅芳获得试点牌照的那天起,围绕雅芳直销的质疑几乎就没有断过。争论焦点是——雅芳还是不是直销企业?而雅芳紧急出台的重返直销措施,又引来一片责难,这些责难中还包括了雅芳之前的专卖店店主,给业界落下厂话柄。同时,伴随的是雅芳业绩的下滑。而高寿康偏偏于2006年7月还高调宣布雅芳已经招募11.4万名直销员,似乎在向业界证明着什么,可业界似乎并不买高寿康的账,反而对雅芳专卖店转型为直销表示了担忧。  相似文献   

13.
盘点     
2005年4月19日,随着雅芳(中国)有限公司在广州将2000万元人民币的"直销点保证金"存入指定银行,中国直销开放的序幕正式拉开。之前,国家商务部和国家工商总局已经正式批准雅芳(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天津和广东省进行直销试点。据悉,试点期间,雅芳公司在保持店铺销售的同时,将招募不超过3000名推销员在其店铺之外将在中国境内生产的自  相似文献   

14.
《当代地方科技》2004,(10):16-17
2004年7月28日,父母均为中国人,1999年出任雅芳全球董事会主席兼首席行政长官、现年44岁的钟彬娴(Andrea Jung)通过电话告诉她的同仁:“中国相关部门有望在2005年年初的某一时候正式允许全面恢复直销,目前雅芳正等待着中国政府书面确认批准一项在中国开展直销试点的计划。”钟彬娴在行将结束电话会议时,说了一句颇能代表雅芳目前心思的话:“雅芳希望通过直销释放中国市场蕴藏的商机。”  相似文献   

15.
“每个好孩子都有糖吃。”那么作为中国直销业“好孩子”代表的雅芳公司吃到这颗“糖”了吗?2007年11月29日,雅芳中国区总裁高寿康在广州高调披露雅芳直销第二阶段新进展显示,雅芳中国的直销之路正行进在甜蜜之中。  相似文献   

16.
《当代地方科技》2008,(1):40-41
雅芳(中国) 雅芳这个中国直销市场上的“乖孩子”一直延续着“乖”的路线,始终坚持走单层次直销的策略。更难能可贵的是,雅芳把单层次直销走得有声有色,截至2007年年底,雅芳已经吸纳了近70万直销大军。  相似文献   

17.
自前南拉丁美洲地域总经理奥多内兹空降雅芳(中国)后,雅芳一系列转变也由此展开。种种迹象表明,雅芳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转型战略,实行多年的”店铺+直销员”模式将在中国大陆改变为全直销。这一转型战略的实施,将改变雅芳在中国大陆的整个直销格局,对雅芳的再度崛起无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抢占先机"经常被直销人奉为制胜第一步.近日,上海的经销商高先生称已抓住先机,所在的蒙纳维公司将在2013年9月正式进入中国大陆,成立分公司,开始一段新的发展历程. 美国直销新秀 蒙纳维公司成立时间并不长,但是却以快速崛起的姿态成为北美直销新秀之一.2005年1月,蒙纳维公司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注册成立,主要经营巴西莓果汁以及减重等保健食品.据美国直销新闻网发布的全球直销100强数据,蒙纳维曾在2009年和2010年分别以7.8亿美元和6亿美元的业绩位于全球直销企业的第18位和第21位,表现不俗.  相似文献   

19.
在跨过了一道道门之后,眼下摆在雅芳面前的最重要的命题是,下一步该怎么走?作为世界直销行业的No.1,雅芳一直是众多企业追赶的目标,其中安利凭借在中国市场的繁荣,正不断缩小着与雅芳的差距。雅芳想要创造更大的辉煌和在世界直销市场保持领先的优势,就必须深耕和壮大中国市场。目前的中国市场,对于雅芳而言,显然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就在业界  相似文献   

20.
“进行直销试点后的中国雅芳渠道经营更显多元化态势”,雅芳大中华区总裁高寿康胸有成竹地表示:“雅芳将充分利用专卖店、专柜以及直销试点三条有效渠道。专卖店仍是雅芳的根基所在,也是未来支撑直销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