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天水、秦安新近系红土、湖相沉积物的碳酸钙含量均随岩性变化而变化,红色层的CaCO3平均含量维持在6%~7%之间,钙质层的CaCO3平均含量多在20%~40%之间,高值可达60%以上。对比分析表明,黄土的碳酸钙含量高值仅在20%左右,两者相差悬殊。因此,红土与黄土应是不同气候环境下的产物。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周围地区红土的部分沉积学证据对中国北方新近系红土的风成成因提出质疑并明确今后可能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弄清楚中国北方新近系红土的沉积环境,从古生物的角度出发,针对天水-秦安一带新近系沉积地层中发现的大量古脊椎动物化石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化石组合的典型特征是大量三趾马的存在,同时伴有大量的犀类及长鼻类化石,这一特点与临夏地区极为一致,表明至少在晚中世以前该地区气候还是相当湿润的,无法产生类似黄土的新近系风成红土沉积,这也同时得到邻近其它地区相关古生物证据的支持,古脊椎动物化石证据并不支持红土唯一风成的推论.图2,表1,参13.  相似文献   

3.
贵州岩溶地区红土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贵州岩溶地区具有典型亚热带岩溶地貌和生态环境特征,发育完整的白云岩和灰岩红土剖面,依据12个剖面72件样品的常量和微量元素化学分析资料,研究了岩溶地区经土的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碳酸盐岩红土成土地球化学的三个主要过程:富硅铝脱钙镁过程,富铁锰过程和富铝脱硅过程,在碳到盐红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Cu,Pb,Zn,Ni,Co,Cr,Rb,F,Cl和As等微量元素也发生了明显的富集和分异。  相似文献   

4.
南方红土磁化率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南方红土,由于沉积环境的复杂性和物质来源的多样性,其磁化率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对南方红土磁化率的研究表明,母岩和磁性颗粒物的粒度是控制红土磁化率变化的主导因素,而有机质和风化过程的存在使这种控制过程更加复杂.利用南方红土磁化率来进行古环境的重建和恢复目前争议较大,对红土形成机制及此过程中磁性矿物变化过程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解决这一争议.南方红土磁化率研究的系统化、定量化及标准剖面的建立是磁化率在南方古环境演化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高梯度磁选法分离红土中氧化铁矿物基础上,运用穆斯堡尔谱学方法对红土中氧化铁矿物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建立起红土中氧化铁矿物分析流程和研究方法体系。研究表明,红土中氧化铁矿物主要有针铁矿、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氧化铁矿物沿红土剖面分布的规律性,记录了成土环境和古气候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具有重要的环境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南方红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南方的红土是晚新生代以来重要堆积物,为特定的气候环境下的产物,蕴藏着丰富的环境演化信息,为全球变化的 良好信息载体,作者对红土的成因、发育期次、年代学、古气候学、生物学、磁学性质等方面的不同观点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从而提出了目前红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内不同成土母质红土粒度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省内7个典型红土剖面红土粒度测试表明:(1)浙江省内红土发育母质多样,沉积环境和母岩性状对红土粒度特征的控制意义较为显著,粒度组成能够有效区分不同成因的红土类型.(2)金华汤溪(TX)、浦江上山西南(SSSW)、安吉(AJ)、金华湖海塘(HHT)剖面红土以粉砂粒组占优势,粘粒含量次之,但TX、SSSW、AJ剖面砂含量很小,均值0.13%~1.18%;HHT剖面125~2000μm之间粗粒组分明显.前者显示风成特性,后者受风动力以外其他近源动力改造.风成特性加积型红土的存在对于认识第四纪期间风尘沉积物在长江以南地区的分布和季风演化信息具有重要意义.(3)基岩风化壳型红土的粒度组成因母岩性质而不同.相比较,众数峰值以砂岩红土最粗(30—63μm),花岗岩红土次之(15—30μm),玄武岩红土最细(4—6μm).此外,花岗岩红土在125~2000μm之间有明显的中粗砂组分;玄武岩红土在0.2—1.0μm之间有明显的粘粒组分;砂岩红土除众数粒度峰外,在2—4μm以及0.2—1.0μm之间还存在多个分量.玄武岩红土比砂岩和花岗岩红土更均化.  相似文献   

8.
论述4种化学分散剂对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砂页岩(∈_2d)块状红土粒度成分的分散作用,分析比较不同分散剂分别在不同浓度条件下对红土颗粒分析试验的作用规律,获得了最佳分散剂浓度及相应的粒度曲线和粒度成分,并确定了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砂页岩(∈_2d)块状红土粒度成分特征值,为长水国际机场对红土成因、红土粒度成分分析测试、红土综合性质研究应用提供了一种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网纹红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网纹红土研究的事实成果。结果表明:网纹红土的强酸、富铝化特征明显;其形成是百万年以来的事,发育盛期在中更新世;其形成过程是先红土化,再网纹化,成因有风成和水成的说法;关于对网纹化机制、红土化是否仍在进行、网纹红土对古气候事件的指示意义等问题仍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重塑三趾马红土的长期强度,首先利用改进的直剪蠕变仪,对甘肃陇东地区三趾马红土进行了剪切蠕变试验,得到了三组固结压力下蠕变曲线。在对各级固结压力蠕变曲线的Burgers模型拟合参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Burgers模型参数中的Maxwell体的黏滞系数与相应的剪应力加载等级之间曲线的最大曲率点确定三趾马红土的长期强度的方法,得到了三趾马红土的长期强度。通过与过渡蠕变法及等时曲线法确定的长期强度值对比,表明基于Burgers拟合参数分析的三趾马红土的长期强度确定方法较为合理。提出的长期强度确定方法及试验结果可对黄土地区受三趾马红土层控制的滑坡的稳定性评价及工程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