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场勘查是侦察工作的第一道工序。是获取犯罪物证,发现线索的重要来源,是发挥刑侦技术作用的前提,是配合侦察破案的开端。现场勘查得好坏,直接影响着破案的进度和质量。不论发生什么样的案件,必然会在现场留下这样或那样的犯罪痕迹物证,这些痕迹物证,反映了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特点和规律,它是研究分析案情和罪犯特征,  相似文献   

2.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微量物证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带有智能型犯罪的交通肇事案件如伪造现场、销毁证据,甚至移尸灭迹的案件明显增多,加大了案件侦破的难度。交通肇事逃逸案具有现场开放的特点,微量物证的分布复杂,常见的微量物证有油漆物证、塑料和合成树脂物证、纤维物证、橡胶和轮胎物证、油斑物证、玻璃物证、人体微量物证等。明确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微量物证的存在与分布,准确勘查、提取现场微量物证,正确运用检验技术,能准确分析交通肇事案件的始发过程,确定事故责任;能识破案件真伪,为准确定案、及时破案提供充分有效的证据材料;能为法庭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磊  李波 《科技资讯》2010,(32):228-229
微量物证因具有广泛性、多发性、依附性、检测手段的先进等特点,罪犯容易将它留于现场,并且不容易销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痕迹检验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微量证物在痕迹检验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微量证物在痕迹检验中的运用方法,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微量物证分析技术是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人才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微量物证分析学课程是培养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人才现场勘查和检验鉴定等职业核心能力的主干课程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分析仪器的发展,微量物证及其分析技术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作为应对智能化犯罪挑战的重要物证及其侦查技术,将在侦破案件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仪器分析技术的发展,使得微量物证对案件侦破的作用愈来愈大,但由于其体积小、质量轻、不易察觉、易污染等特点,现场勘查时较难发现、提取和保存。鉴于此,本文系统的阐述了微量物证现场存在的重点部位、不同案件中勘查的重点吐及爆炸残留物、射击残留物、纤维等常见微量物证的提取、保存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十多年以来,随着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在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同时,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另外犯罪分子也向智能化、集团化、专业化方面发展。因此,随着犯罪分子作案水平的提高,反侦察意识的增强,罪犯在作案现场留下的痕迹物证也就相对减少。在如此形势下,我们在勘查现场,检验鉴定中,不能再局限常规的痕迹物证,必须全面、综合利用各种浪迹物征,从而准确无误地揭露犯罪分子。做到稳、准、狠地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分子。微量物证因具有广…  相似文献   

7.
在交通事故案件处理中,微量物证在认定肇事逃逸车辆,确定车与车、车与人、车与物等是否发生接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交通事故的复杂性、瞬时性和紧急性,在现场施救、保护、勘查、微量物证提取、检验等诸多环节任何一处处置不当都会影响检验结论的客观准确。通过从勘查前、勘查过程中、检验过程以及对检验结论的运用等方面对微量物证检验...  相似文献   

8.
现场物证的分布规律在破获案件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人们对现场物证分布规律的深入研究,发现只要是有犯罪活动发生,一般就会引起案件现场的客观环境和物品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理论上是存在关联性的.分析不同性质案件现场物证的分布规律,不仅能证明犯罪事实,更能为侦查破案提供信息和线索.  相似文献   

9.
作案人在作案过程中除了留下各种各样的物质痕迹以外,还会留下潜在的心理痕迹,通过现场勘查,提取遗留在现场中的各种痕迹物证,来分析作案人实施犯罪的心理过程,对于推断作案人的犯罪行为动机和目的,认定案件性质,明确侦查方向和范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现场勘查是侦查机关对犯罪场所及其遗留痕迹和其他物证场所进行的勘验和调查。目的是发现、收取犯罪痕迹和其他物证,了解和研究罪犯实施犯罪的情况和案件性质,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为侦查和审判案件提供线索和证据。在案件侦破越发重视犯罪证据的情况下,现场勘查对于案件的侦破将产生决定性影响。上级部门对现场勘查工作要求不断地提高。公安部推行"一长四必"刑事案件现场勘查新机制。但由于各种原因,当前的勘查体系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刑侦工作。如何提高基层公安机关的现场勘查工作,是急需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微量物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从事微量物证技术的实际工作证明,在一些重大和特大刑事案件的侦查破案过程中,往往都离不开微量物证这门技术。每当这类案件发生以后,通过仔细勘查现场,提取犯罪分子留在现场上的微量物质,或者提取到犯罪嫌疑工具上的微量附着物,经过技术人员的精心处理和鉴定,认定物质成分,并同犯罪嫌疑人那里提取到的物质相比对,得到科学证实,从而弄清案件的性质。这方面的案例很多,如在某凶杀案件中,通过对死者颈部遗留的细短纤维,提取并鉴定,认定为勒死绳索,找到了犯罪分子而破案。在一些重大盗窃案件中,通过对作案工具上遗留微…  相似文献   

12.
探索FPF物证在交通事故现场重建中的证据作用。该文论述了FPF及相关物证的形成,现场物证的发现、采集和实验室检验,分析了FPF在交通事故中应用的案例。结果表明,交通事故现场勘查中准确采集具有较高证据价值的FPF物证,能够简单、快捷、准确地进行现场重建。  相似文献   

13.
原噬菌体诱导试验研究及法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遗传毒理学中有很多报道,应用原噬菌体诱导试验,对生活环境、工作场地中存在的某些可疑物质进行检测,尤其是待测物质种类多、含量少时,用原噬菌体诱导试验进行筛选,快速、敏感、可靠。试将该方法应用于法医微量物证的检验,会为法医物证分析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微量物证检验是法医工作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而极微量物证检材的检验又是某些重大疑难案例的难点,也是侦察破案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同时能为侦察破案提供有力的证据和线索。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在作微量物证检验前,首先要确定:(1)试验方法的选择。根据检材条件的实际情况去选作ABO、MN、酶型或血清型如GM23因子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对纵火犯罪嫌疑人衣服上所残留汽油、柴油的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的检测技术。把微量的汽油(10μL)、柴油注在棉布上,在室内外各种气候条件下自然挥发不等的时间,然后针对汽油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法富集、浓缩、进样,针对柴油采用溶剂提取、检测,以寻找其成分挥发规律。结果表明:第一,汽油易挥发,所以对犯罪嫌疑人衣服及其他可能洒有助燃剂的物证,应早发现、早提取、早检验,为侦破案件提供重要证据资料。第二,柴油难挥发,易残留现场多日,甚至几年而挥发不去。因此在火案调查中,如果检测出柴油残留物,检验结论要慎用。应考虑柴油是犯罪嫌疑人所使用,还是现场以前所残留。  相似文献   

16.
微量物证的检验作为一种现代侦查手段,已成为揭露和证实犯罪的锐利武器。因为任何一种犯罪活动都是一种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微量物证检验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微量物证在犯罪现场的存在规律,科学地提取包装-以及应用现代仪器对其检验和同一认定,为侦查破案服务。  相似文献   

17.
根据法医物证学实践性和实战性强的学科特点,为了把"学"与"用"有机融合,培养实战性和实用型的高级法医学人才,我们对传统的《法医物证》实验教学进行了大胆改革,探索一种以《刑事科学技术学》的现场勘查为主导,通过"模拟现场"将《法医物证学》实验教学贯穿于其中的教学模式。经过五年的教学实践,在推动《法医物证学》教学和提升教学质量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物证鉴定需要比较物证与相应比对样本之间的相似性,进而判断物证与比对样本有无共同的来源。因此,检材及比对样本的采集与物证鉴定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土壤物证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一个非均质、多相、分散、多空的系统。通过对现场土壤的分析检验,可以查找犯罪现场,判断出其出自区域或来源,提供很多有关受害者及犯罪嫌疑人的信息。土壤物证按其存在的状态可分为承载着形象痕迹的泥土物证,室内现场的灰尘形象痕迹,嫌疑交通工具、纺织品上泥土物证,室外尸体现场的泥土物证,实践中可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进行采集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塑料在汽车车身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塑料物证在交通肇事案件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在交通事故现场,塑料物证是除油漆、纤维以外最为常见的物证。通过分析塑料物证的提取和检验方法,旨在为交通肇事案件中塑料物证的规范化检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智能生物痕迹荧光显现仪在现场接触类生物物证发现的应用效果。方法实验选取现场常见的接触类物证,经过智能生物痕迹荧光显现仪显现处理,利用激光照射,观察显现效果,最后进行DNA提取与检验。结果对于常见现场接触类物证,经智能生物痕迹荧光显现仪处理后能够有效显现出生物物证,荧光强度大,灵敏度较高,并不影响后续DNA检验。结论智能生物痕迹荧光显现仪对常见渗透性、非渗透性等多种客体上生物物证具有良好的显现效果,荧光显现后不影响后续DNA提取,对现场生物物证发现与提取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