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1年2月13日晚,日本福岛东部海域再次发生强烈地谣,震级达7.3级。据日本气象厅解释,此次地震为2011年3.11东日本大地震的余震。3.11大地震是日本地震观测史上最大级別地震,震级高达9级,同时引发大海啸和福岛核电站泄漏等严重灾害,成为罕见的复合型巨灾,给日本带来深重影响。十年之后再次发生强烈余震,让世人再次认识到自然的威力与可怕。  相似文献   

2.
最近,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了海啸,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力,又一次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日本3月11日14时46分(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发生里氏9.0级地震,地震引发了海啸。地震和随之而来的凶猛海啸对当地造成巨大打击。宫城县的仙台市紧邻海岸,面向太平洋,受灾最为严重、伤亡人数最多。电视直播画面显示,  相似文献   

3.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8级强地震并引发海啸,更为严重的是,此次地震同时引发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反应堆发生核泄漏,导致日本11座核电停运,这不仅使日本市民产生恐慌,而且会危及到日本沿岸国家,包括我国。自1954年6月27日前苏联世界第一座核电站在苏联建成,标志着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开始,时至今日已有56年。56年来核能的安全与核事故一至萦绕在人类的上空,人们不仅要问核能利用倒底安全吗?  相似文献   

4.
正2021年3月11日是东日本大地震10周年的日子。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从2023年起会将福岛核事故中累积的百万吨核废水向大海排放,预计需要30年。此言一出,再一次将灾后重建、复兴、除染等系列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14点46分,一场9级大地震席卷了东日本地区。紧接着到来的,是巨大的海啸、严重的火灾。更可怕的是震后1小时,高达14-15米的海啸袭击了福岛第一核电站,  相似文献   

5.
最近,日本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海啸袭击了日本北部沿岸数十座城市和乡村,高达10米的海浪将房屋、车辆、集装箱和居民卷走,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继印尼大海啸之后,海啸这种灾难性的海浪又一次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6.
《世界知识》2011,(13):33-35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亚洲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发生的灾难性地震、海啸与核事故具有很强的外溢性。有证据表明,3.1l特大地震灾害使日本处于历史的转折点上,也成为亚太国际关系格局进一步转型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高爽 《科技信息》2011,(33):281-282
东日本大地震冲击留学市场,引发日本语学校、餐饮业及贩卖行业危机,打破留学区域格局。日本政府支援留学生政策和中国留学生的动向,决定日本留学市场很快恢复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8.
《科技智囊》2011,(6):40-45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东北部工业区遭受重创。作为全球重要的资源消费国和高度依赖进口的国家,同时又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地震对日本这个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的冲击不可避免的会波及到世界和中国经济。中国经济面对这次强震,既看到了压力也看到了机遇。  相似文献   

9.
10月23日,日本新发生了1995年阪神大地震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地震,震级里氏6.8级。这次地震使日本损失严重,造成几十人死亡,两千多人受伤,多处山体滑坡,住房倒塌,交通瘫痪。为什么日本是地震的重灾区和频发区?让我们关注日本的地理构造及日本人面对可能发生地震时的心态。  相似文献   

10.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临海爆发了震惊世界的9.0级地震,并引发了海啸和福岛核电站泄漏,地震发生后日本各人寿保险公司相继发表声明将超越合同责任给予赔付。可以说完善的地震保险体系在稳定灾后秩序、促进灾后重建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分析日本和国际地震保险体系的基础上给出了我国建立地震保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并引发大规模海啸。虽然海啸在抵达美国西海岸时已可能是强弩之末,无法激起惊涛骇浪,但此次强震却实实在在地冲击了苹果iPad2等一系列美国IT产品。岛国日本与邻国的地理距离大多相隔千里,但对于全球产业链而言却又近在咫尺。而此次强震,对于快速发展的全球信息产业,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2.
张艳  吴凡 《华东科技》2011,(4):74-76
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里氏9.0级的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在为受灾人民祝愿祈福的同时,由于地震所引发的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的6座反应堆不同程度地受损,关于外放的物质引起了各国人们的积极关注,这些放射性物质是否会进一步地扩散至其他地区,带来更大范围的危害?上海科技馆承办的2011年3月20日科普大讲堂,特别邀请上海科学界的相关权威院士、专家向大家介绍有关核原理以及核防护的相关科学知识,一解疑惑。  相似文献   

13.
2011年3月11日下午14∶46发生在日本本州东北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的9.0级特大地震,地震特别是由此引起的海啸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极其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其导致的核电站泄漏事故的威胁至今仍未消除。另一方面,日本先进的建筑防震技术,以及较为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灾害的影响。作为一衣带水,也是地震多发的我国,我们无法抗拒灾难的发生,但需要从灾难的悸痛之中寻找启示,学会思考,思考如何与灾难保持距离,思考如何有效应对灾难。  相似文献   

14.
韩炎红 《科技信息》2011,(9):86-86,81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级特大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日本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这一事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在事故的处理过程中,政府对相关信息的公开是否到位、准确,直接影响到灾区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甚至波及周边各国。也凸显了政府信息公开在现代社会管理中,尤其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它所具有的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大地震不是任何地方都能发生的,大地震也不是任何时间都能发生的,大地震有其特定的时空结构。前期工作表明,条环交会、差异活动以及深震与“天外来客”事件等是制约发震时空窗口的主要因素。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海沟俯冲带的M9.0大地震,其震前地震活动全面、清晰地展现出了其可预测性特征:(1) 1925年开始出现的板间地震长期平静区;(2) 2003年开始出现的位于平静区中部,起始于深震的海沟垂向地震活动条带;(3) 2009年3月(海沟垂向地震活动条带形成后)开始出现的广义前震发震地方时的非随机显著聚集特征;(4) 2011年3月9日(主震前2天)发生在平静区内的前震。主震发生在平静区边缘,海沟垂向地震活动条带与日本海沟板间地震带的交会处的地震活动差异性较大的地方,其断层面与海沟垂向地震活动条带内另外两个板间地震(2005-08-16地震和前震)的断层面共面。主震发生于广义前震发震地方时非随机聚集时段的中位时辰。日本大地震的可预测性特征逐一印证了我们的前期研究。  相似文献   

16.
1999年9月21日凌晨1时47分,台湾中部发生里氏7.3级大地震,震中位于南投县集集镇。这次地震共造成2300余人死亡,万余人受伤,十余万人无家可归。是台湾百年来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次地震。“9·21”大地震为台湾中部近南北向的车笼埔断层逆冲活动的结果,地震所引发的地质现象非常明显,除地表产生一条长约80公里的断层外,并形成相当多的地裂缝、山崩、喷水喷沙现象。 10月5日,我们参加地质科学院与台北中央研究院关于“新疆地学断面合作研究”,赴台北进行数据及样品测试。亲身感受到“9·21”大地震余震的强烈震撼,  相似文献   

17.
强烈地震合并海啸,地震海啸又引发核危机,使日本经受严峻考验,也使这次大灾害具有世界性灾难的特征。观察整个事件进程,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相似文献   

18.
徐敏  刘淑  孙阳 《科技信息》2012,(18):88-89
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经济的打击是毋庸置疑的,而作为日本最大的邻国,中国经济又会因此受到怎样的影响呢?本文就某大学日语专业的就业情况,运用实地调查以及科学数据分析的方法,由点及面,阐述东日本大地震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几乎微乎其微,甚至从另一角度也可以说是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发展机遇。本文可为东日本大地震下如何应对中国经济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2010年2月28日,日本笼罩在一种紧张的氛围之中。前一天,在智利发生了一次20世纪以来的第五大地震。专家预测,将会有来自地球另一侧的最高达3米的海啸袭击日本。在一天多的时间里,气象厅不断发出海啸的警报或警告。海啸到来时,实际观测到的高度没有预测的那样高,但也严重影响了日本人民的生活,虽然中国发生这类海啸的几率并不大,但我们仍应提高警惕。本文描述了惊动了世界尤其是日本的这场地震所引发的海啸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相似文献   

20.
雨檐 《今日科技》2005,(1):49-52
2004年12月26日,圣诞节刚过,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面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海啸,席卷东南亚多个国家,造成了数十万人死亡、重大的经济损失。惨痛的损失令人心惊,海底地震的惊人破坏力令人心悸。陆地上的地震我们已经通过媒体见得多了,但是,地震能够发生在深海而且还有这么大的危害人们可能不太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