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乡村非农化看乡村旅游的兴起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乡村非农化是我国农村发展的一个客观的必然过程,乡村旅游可通过影响对农资金积累、非农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户增收与生态保护等方面来促进乡村城市化,不失为一条加速乡村非农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益途径,乡村旅游开发应端正认识,搞好规划,合理布局,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市场运作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2.
试论"乡村旅游"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乡村旅游"的概念出发,主要论述了"乡村旅游"的内容,认为它应该包括:第一、农业旅游;第二、民俗民情与乡村建筑旅游;第三、乡村文化旅游.并对每个内容进行了细分.最后指出了"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关系,认为"乡村旅游"最终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生态旅游",即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进行的旅游.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发展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探讨了乡村旅游概念、乡村旅游地类型和乡村旅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认为乡村旅游是发生在乡村、以具有乡村特点的旅游资源为主要客体,融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购物、餐饮、修学于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按照旅游内容或旅游者行为,乡村旅游地可分为观光型、休闲度假型和综合型,按照空间位置,乡村旅游地可分为都市郊区型、景区边缘型和老少边贫地区型;乡村旅游开发迫切需要突出乡村性,旅游产品多样性,注重文物型乡村旅游地的保护问题等.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是推进资源型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典型资源型城市临汾为例,阐释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优化发展的产业、空间、管理和旅游4种转向,并对旅游业驱动乡村振兴的过程和实践模式进行分析,探讨资源型城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和机制。结果表明:(1)临汾市产业由第二产业向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转型,空间上农业用地适度向旅游建设用地转化,管理由传统粗放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旅游由单一要素向多元要素转变;(2)临汾市探索出乡村旅游实践模式,即明确定位,重塑旅游形象,发挥龙头景区带动作用,探索发展工业旅游,重建乡村生态环境,协调推进城乡融合,实现乡村振兴;(3)乡村旅游从农业、农村和农民3个维度推动了乡村振兴的进程。资源型城市乡村发展亟需转型,资源型城市乡村应注重旅游形象的重塑,明确自身定位,开发新型特色旅游资源,构建本地完整旅游产业链条,以谋求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品牌是同质产品竞争的关键,随着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走品牌化营销之路是乡村旅游地的必然选择。在分析了安徽乡村旅游资源及乡村旅游营销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旅游品牌建设的理论,提出了安徽乡村旅游品牌营销的策略,认为安徽乡村旅游地应从品牌定位、品牌文化、品牌联合和品牌传播和保护等方面入手,打造出特色化、有竞争力的品牌,推动安徽乡村旅游向更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6.
全球“低碳经济”背景下,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依托延平区的资源和生态优势,坚持低碳旅游理念,从低碳乡村旅游吸引物、低碳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低碳乡村旅游消费方式、低碳乡村旅游教育示范四个方面构建延平区低碳乡村旅游模式,为延平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途径和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全域旅游内涵特征、乡村旅游发展阶段,梳理安徽大别山乡村旅游发展状况,剖析存在的公共服务设施、乡村特色、开发主体等障碍因素,提出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原则,从产品、景区、开发主体、示范区、智慧旅游平台等方面提出创新发展路径,促进安徽大别山乡村旅游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文化传承、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通过分析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及发展现状,从提炼乡村文化内核、丰富文旅表现、创新主题形象营销三个层面提出融合策略,并以凉泉乡旅游发展规划为例,分析其乡村旅游存在问题,运用融合策略解决问题。为推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9.
分析文化生态型乡村在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发展过程中,不可规避经济发展与文化、自然生态保护的矛盾.文章认为文化生态型乡村顺应休闲旅游经济时代的要求,以乡村旅游发展为动力,以自然、人文生态保护为前提,进行乡村物质文化空间和内涵文化空间规划;契合旅游市场需求变化的规律,文化生态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品牌化模式为:品牌核心价值不变--品牌主体整合重组--品牌形象不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丁力  杨晶 《甘肃科技》2022,(14):1-3+7
乡村旅游不仅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措施之一,也是作为旅游产业链的延伸,对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发展有效融合提供了方向。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也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及挑战。文章以平凉市崆峒区为例,在研究崆峒区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和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崆峒区乡村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乡村文化意境与乡村旅游产品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忽视文化、忽视文化意境的乡村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乡村旅游。本文通过对乡村文化意境的内涵、元素及其对乡村旅游重要性的阐述,结合乡村文化意境的影响对乡村旅游产品的营销进行分析,指出造就富有美感的乡村文化意境是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应该尽力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产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两者间存在交互耦合协调关系.该文选取山东省济南、青岛等8个地区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应用协调发展度模型计算了乡村旅游产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发展度.研究结果表明,济南、青岛、烟台属于良好协调发展类;日照和淄博属于中度协调发展类;潍坊、泰安和枣庄属于勉强协调发展类.因此,济南、青岛和烟台应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向高级化方向发展;日照和淄博地区应同步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而潍坊、泰安和枣庄等地区应进一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价值,在缩小乡村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差距的基础上大力提高乡村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3.
乡村旅游作为农村地区新兴的旅游形式,是农村发展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是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发展加速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推动了城乡经济的有机结合;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逐步消除,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又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而乡村旅游因为具有良好的经济带动作用和社会效益,使其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手段.可见,二者是互惠互利的关系.以此为出发点,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分析,并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推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是湖州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深入分析湖州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模式与发展态势、探讨制约湖州乡村旅游发展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应从加强科学规划、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探寻湖州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回归乡野自然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在全国迅速发展,其旅游影响已凸显出来。以四川三圣乡农家乐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及其态度。  相似文献   

16.
海南乡村旅游备受关注,农村居民作为乡村旅游发展获益者,其旅游影响态度对未来乡村旅游发展方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经济、社会文化及环境影响三方面探讨了乡村旅游影响,结果显示:居民对乡村旅游影响评估整体比较消极,认为经济影响与社会文化影响不显著,而环境的正面影响是比较显著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乡村旅游营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德林 《科技信息》2009,(3):248-248,228
加强乡村旅游市场研究、创新乡村旅游营销策略是实现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探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乡村旅游产品、目标市场的分析,以现代旅游营销理论为指导,对我国乡村旅游营销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观光、度假、休闲养生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大。婺源全县是个大森林公园,是全国最美的乡村,婺源旅游业的综合收入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递增。2013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 007.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2亿元[1],占全县GDP的70.14%,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已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但是,每个旅游地域都存在所能容纳的旅游生态承载量,而生态承载量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对于旅游污染物的净化与吸收能力。在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旅游业中某些问题加以分析探讨,从而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循环经济是一种崭新的环保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推进河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河北省环京津地区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突出,但其发展缺乏自身特色。因此,河北省应以景区推进、农业基地、特色经济和特色民居四种发展模式,积极培育乡村旅游产业聚集区,有效整合环京津乡村旅游资源,加大投资与宣传力度,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并对其科学引导,打造环京津乡村旅游的特色产品。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与农村社会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是农村社会变迁的加速器,而社会变迁反过来会对乡村旅游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对乡村旅游发展地区的人口变迁、经济变迁、社会结构变迁、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生活方式变迁以及风俗文化变迁等社会变迁的方方面进行阐述,来分析乡村旅游对农村社会变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