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重要载体,是连接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纽带。对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外部性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根据中国2008~2012年科技企业孵化器及所在省会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σ收敛和β收敛方法探讨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对区域经济和创新收敛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是全国范围还是东中西分区域考虑,中国区域经济都呈现收敛性,且西部地区的收敛程度要明显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但科技企业孵化器对区域经济收敛的作用并不显著.同样,无论是全国范围还是东中西分区域,中国区域创新水平都呈现收敛性,且中部地区的收敛程度要明显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同时,科技企业孵化器进一步加速了区域创新的收敛性,这一作用在西部地区尤其显著.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从"零"起步,在二十多年蓬勃发展过程中实现了梦幻般的跨越,从亦步亦趋地向发达国家蹒跚学步,到充满自信地向国外输出中国孵化器发展模式,从政府投资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单一发展模式,到各种投资主体积极参与、百花齐放的多元化发展业态,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孵化器大国。自1987年我国第一家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创业服务中心创立以来,国内各省市孵化器事业如火如荼般展开,各类孵化器也犹如雨后春笋般成 相似文献
6.
阎明宇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180-186
由于科技企业孵化器主要是通过组织网络来为在孵企业提供支持的,因此,基于组织网络角度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网络主体功能、外部创新驱动机制等的研究,近年来备受重视.认为依托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孵化功能,初创的科技企业能够更加容易地构建创业网络,其主体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相关企业、金融机构、大学、科研机构以及中介机构.基于这些网络主体构成的创业网络则可以发挥协同作用,形成一个从技术支持、资金支持到机会支持的三大机制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科技企业外部创新驱动机制,从新创科技企业外部寻求驱动其创新的因素.并最终结合企业自身的内部创新驱动机制进行技术创新,培养出具有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使其具备必要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与后疫情时代复工复产的新形势下,2020年开始推行的“科技专员”新政策旨在将“传统的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上升为符合新形势的“科技专员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机制”。通过分析近三年来(2020-2022年底)广东、内蒙古、贵州、四川、湖南等全国不同区域各省市科技专员发展实际情况,总结得到当前科技专员在一线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基本模式与成功经验,同时也发现在生产技术对接、科技专员遴选、企业积极性激发、政府引导方式上仍有待完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以科技专员为主体,能够激发市场活力,由政府部门、地方企业、科技专员、高校院所组成的“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共同体”,最终形成科技专员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协同机制。研究结果对于“科技人员”升级为“科技专员”“服务地方企业”升级为“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最终实现以区域科技创新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双创新形势下,对孵化器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完善孵化器的功能。基于此,本文分析双创背景下江苏省孵化器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促进江苏省孵化器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提升江苏省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苏天恩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3,(5):54-59
近年来,福建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得以快速增长.但是,与东部其它地区相比,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福建经济发展速度.本文通过横向比较,主要指标采用人均的方式,分析福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通过分析沈阳辉山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对我国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要以建在农业技术开发区、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为宜,二是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初期和发展初期应以政府投入为主,按照事业单位制模式运行,三是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要建立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四是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对技术创新的需求,建设相应的公共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区域创新与科技服务业之间的协调情况,推动科技同经济深度融合,首先在厘清区域创新与科技服务业耦合机理的基础上,构建区域创新水平与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两大系统指标体系;然后基于2011—2020年华东地区各省(直辖市)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对华东地区两大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并分别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分析华东地区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化情况及其驱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10年来华东地区创新水平与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耦合度保持在较高水平;协调度呈上升趋势,各地区之间差异明显,表现为西低东高的空间格局;创新环境、服务平台、资本投入、科技服务业集聚对两大系统协调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为此,各地区应强化各省(直辖市)间的联系,积极打造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立足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地采取针对性措施,以促进区域创新水平和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两大系统的均衡发展。本研究结果可为华东地区及其他地区提升创新水平和高效发展科技服务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南京市2001—2011城市竞争力及其一级指标的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分析科技创新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增长极之间出现的“空心化”区域发展动力严重不足,是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现实的问题。营口市处于五点一线的经济发展辐射带动边缘地带,经济发展陷入动能不足、环保约束大的困境,亟需寻找新的路径解决发展难题。为避免这些欠发达集中连片区域失去创新发展动能,陷入发展滞长陷阱,拉大区域发展差距。该文提出通过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思路,扶持一个新的有一定辐射能力的次增长极,与主要增长极呼应驱动,增补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和新动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协调推动区域发展。通过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共三级包括20项指标),应用熵权法对营口市及周边六地级市进行定量分析,分析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同时应用定性分析,论证营口市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可行性及路径并提出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18.
区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系统,其构成要素及运行环境按照一定的方式实现状态之间的不断转移,表征出一定的发展轨迹和趋势.在分析区域支撑能力与区域压力之间交互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借助于系统科学理论建立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演进模型.并通过耦合度的大小,划分了区域发展耦合演进阶段.并以江苏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0年~2005年江苏省区域支撑能力与压力水平均呈上升态势;江苏省区域支撑能力和区域压力的演进速度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其中区域支撑能力的演进速度呈现不断下降的态势,而区域压力子系统的演进速度则呈逐年快速上升的态势;在选取的研究时段内,江苏省区域发展的耦合度呈快速增长的态势,由1990年的22.37°增长到了2005年的76.05°,根据区域发展耦合演进阶段的划分,江苏省区域发展的耦合状态经历了由区域可持续发展阶段过度到区域不可持续发展阶段,如不加以控制可能进入极限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19.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专业化孵化器数量不多、建设主体相对单一、服务能力亟待提高、中介服务机构相对不发达等问题,需加大政府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扶持力度,加强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依托科技创新资源;加强科技与产业资源的结合,促进构建完整的创新体系;加强与创业投资的结合,实现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和旅游业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两大热点,也是区域实现产业升级的重大举措,以江苏省为例分析旅游发展和城镇化现状和特征,并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及VAR模型动态分析江苏省旅游业发展与城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机制。VAR模型研究结果显示:脉冲响应函数表明旅游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之间具有相互促进作用;方差分解研究说明江苏省城镇化建设对旅游业的影响比旅游业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更大。以上研究结论可为江苏省城镇化建设和旅游业发展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