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水溶液体系中,用苯羟乙酸直接与碳酸稀土作用,合成了十四种苯羟乙酸稀土配合物。并通过化学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了所有配合物的化学组成,试验了配合物的溶解性,测定了配合物在二甲亚砜溶剂中的摩尔电导值。利用红外、核磁共振、紫外以及荧光光谱等对配合物的性质和结构进行了讨论,详细研究了配合物的热行为以及配合物中稀土离子与配位原子的成键性质。  相似文献   

2.
采用常规方法合成双Schiff碱配体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缩邻香草醛,再与Yb(ClO4)3·9H2O以溶剂扩散法合成稀土配合物。分别对双Schiff碱配体及镱配合物进行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及近红外光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缩邻香草醛配体及镱配合物,镱配合物的固态近红外发光性能良好。此合成方法简便可行,为其进一步研究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室温下以N-(5-溴-2-羟基苄基)氨基酸及其希夫碱为配体,水和甲醇为溶剂,采用分步法,将配体与金属离子按1:1的摩尔比在弱碱性条件下络合,合成了24种N-(5-溴-2-羟基苄基)氨基酸类金属配合物,并用核磁、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配合物中配体N-(5-溴-2-羟基苄基)氨基酸的羟基、氨基和羧基均参与了配位.抑菌测试表明,N-(5-溴-2-羟基苄基)氨基酸衍生物金属配合物的抑菌活性普遍高于其配体,并且还原型配合物活性要高于希夫碱型,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更为明显,均高达100%.  相似文献   

4.
糠醛甘氨酸Schiff碱及其稀土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糠醛甘氨酸Schiff碱及其稀土配合物,并用IR,UV,XRD对它们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结果与理论结构相符。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由氨基酸钾盐和香兰素衍生物合成了两种新的席夫碱及它们的铜和锌的配合物.所合成的席夫碱是在氨基酸和香兰素衍生物投料的量为等物质的量的情况下,用乙醇溶液作溶剂,溶液的pH=7 ̄8,反应温度50 ̄60℃条件下进行反应,产率均高于37%.用紫外光谱对产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稀土硝酸盐与大环四胺配体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7种稀土硝酸盐与大环四胺配合物的合成,并对金属离子的含量,紫外及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对配合物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性和电导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7.
稀土三元混配型配合物的合成实验条件苛刻 ,方法的重现性较差 ,本文合成的两种三元异配体配合物Na3[La(C7H3O6 S) 2 (C2 H5NO2 ) ]·4H2 O和 [La(C6 H7O7) (C2 H5NO2 ) (NO3) 2 (H2 O) ],文献尚未见报道。近年来 ,人们对于稀土离子与各种类型的螯合剂及中性配体的配合倾向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从软硬酸碱的观点看 ,稀土元素属于硬酸 ,而氧原子属于硬碱 ,所以稀土配合物中 ,含氧配体占的比例最大。各类蛋白质是生物体内各种微量元素的重要配体 ,而各种蛋白质[1] 又是由 2 0种天然的α -氨基酸所组成的。因此 ,稀土…  相似文献   

8.
以水杨醛缩L-苯丙氨基酸Schiff碱和2,2'-联吡啶为配体的非水溶剂中,用金属Cu、Zn、Ni为"牺牲"阳极,用电化学方法电解合成了Cu(Ⅱ)、Zn(Ⅱ)、Nj(Ⅱ)配合物.讨论了电化学合成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分析等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组成,同时测定了Ni(Ⅱ)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9.
在乙醇溶液中以苯甲酸(BA)和1,10-邻菲罗啉(phen)为配体,合成了镧和钇的三元配合物.通过EDTA配位滴定和元素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La(BA)3phen和Y(BA)3phen.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配合物中苯甲酸根的羧基氧原子和邻菲罗啉的氮原子均参与了配位.热分析表明,2种配合物均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系统地研究了pH值、不同配比(水和乙醇)的溶剂对2种配合物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对配合物的产率影响较大,而溶剂对配合物的产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在氯仿溶剂中,利用环糊精聚合物(β-CDP)经超分子催化合成四种茂锆衍生物.先合成配合物,然后通过元素分析、IR光谱对它们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根据紫外可见光谱设计出合成配合物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表明,合成配合物所使用的方法、溶液的pH值及反应的时间等对反应的产率及配合物的结构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希夫碱钼(Ⅵ)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用一步法制备了N-氧化吡啶-2-甲醛缩氨基酸系列希夫碱及其钼(Ⅵ)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IR、差热、热重分析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钼(Ⅵ)通过与希夫碱的O(N-氧化吡啶)、N(希夫碱)、O(羧基)原子配位形成稳定的配合物。生物活性试验表明:希夫碱对植物发芽有抑制作用,配合物则有促进作用,亦证明钼(Ⅵ)为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香兰素(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对甲苯胺希夫(Schiff)碱硝酸稀土配合物。该配合物由一个中心稀土离子,二个单齿配位希夫碱,二个双齿配位硝酸根和一个外界硝酸根组成,中心稀土离子的配位数是6,其一般式为[LnL_2(NO_3)_2]NO_3(Ln=La, Ce, Pr, Nd, Sm, Eu; L=希夫碱配体)。  相似文献   

13.
以稀土氯化物、席夫碱水杨醛缩苯丙氨酸和邻菲咯啉为配体,在无水乙醇溶液中反应,制备了一类新型稀土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热重一差热分析,确定了该配合物的化学组成:RE(L)(Phen)Cl(H2O)(RE=Pr^3+,Nd^3+,Er^3+;L=席夫碱水杨醛缩苯丙氨酸).通过抗菌实验对其抑菌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抗菌谱广.  相似文献   

14.
陈芳  胡珍珠 《河南科学》2009,27(1):31-33
探索了稀土氨基酸咪唑三元配合物的合成条件,合成了稀土高氯酸盐与甘氨酸及咪唑的三元配合物,用化学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RE(Gly),Im](ClO4)y·2H2O(RE=La,x=3,y=3;RE=Nd,x=2,y=3).  相似文献   

15.
氨基酸Schiff碱配体(对羟基苯甲醛缩(牛磺酸、苏氨酸)Schiff碱、香草醛缩苏氨酸Schiff碱、对二甲氨基笨甲醛缩甲硫氨酸Schiff碱)与苄基锡反应,合成了5种新的氨基酸Schiff碱苄基锡配合物。对产物的生物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类配合物对草酸杆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饱和溶液法制备了脱氢枞胺(4 羟基)水杨醛Schiff碱β 环糊精包合物,通过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以及紫外光谱对包合物进行鉴定,并对脱氢枞胺(4 羟基)水杨醛Schiff碱及其包合物的抗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脱氢枞胺(4 羟基)水杨醛Schiff碱和环糊精可形成摩尔比为1∶1的包合物; β 环糊精可以将脱氢枞胺(4 羟基)水杨醛Schiff碱在混合溶剂(V(DMSO)∶V(H2O)=1∶1)中的溶解度提高34倍; 在质量浓度为10 μg/mL时,脱氢枞胺(4 羟基)水杨醛Schiff碱及其包合物对卵巢癌细胞株(Hey 1B)的抑制率分别达到5034 %和4165 %。  相似文献   

17.
在pH=6~7的乙醇-水溶液中,合成了9个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乙醛酸稀土配合物。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Ln_2A_3·H_2O(Ln=La,Pr,Nd,Sm,Eu,Tb,Er,Yb和Y,A为配体)。通过摩尔电导,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以及差热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认为配体为四齿配体,配合物具有双核结构。  相似文献   

18.
为考查稀土配合物的特殊性能,合成了间溴苯甲酸与钪(Ⅲ)、钇(Ⅲ)、镧(Ⅲ)、钆(Ⅲ)的四种配合物.确定其组成为LnL_3(Ln=Sc,Y,La,Gd;L=3-BrC_6H_4COO).这些化合物均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可溶于二甲基亚砜.摩尔电导数据表明它们是非电解质.通过紫外和红外光谱研究,确定稀土离子与羧基为对称的双齿配位.这些配合物的荧光为L~*-L型荧光,不是稀土离子的特征跃迁,而是稀土离子微扰的配体的电子跃迁.差热—热重分析表明配合物热稳定性较好,并给出了熔点.氧化分解失重与计算值相符.  相似文献   

19.
用无水重稀土氯化物与2-甲基烯丙基氯化镁在四氢呋喃(THF)中于低温下反应,合成了对空气和湿气极为敏感的四个未见报道的化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及电导的测定,确定化合物的组成为(C4H7)2LnCl3Mg(DME)2(Ln=Y,Ho,Er和Yb;式中DME为1,2-二甲氧基乙烷).以同样方法采用轻稀土化合物进行合成,则可得到一组轻稀土化合物(C4H7)2LnCl5Mg2(DME)2(Ln=La,Pr,Nd,Sm和Gd).  相似文献   

20.
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两种稀土离子(Eu3+和Tb3+)的樟脑酸盐,用荧光分析、热重分析进行了表征。通过荧光光谱图,可以看出两种稀土离子的特征谱线,其中Eu3+最强跃迁峰是615.54 nm,Tb3+最强跃迁峰是543.58 nm。通过失重-热重光谱,可以看出两种稀土离子的失重谱线,通过图谱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化合物不断分解,特别是在200℃以后,两种樟脑酸稀土配合物都有较大失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