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吴克 《天津科技》2003,30(5):42-43
论述了新经济与信息产业的关系,信息产业对新经济的拉动作用,指出信息产业发展需要由国民经济信息化拉动,认为在信息经济中,合作比竞争更重要,服务变得越来越重要,创新显得越来越重要,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2.
7月22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日本冲绳发表“IT宪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认为西方发达国家在瓜分未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批评。但显得苍白无力。 信息产业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人把新经济比作新型火箭,信息产业则是这枚火箭的推进器。在西方国家,信息产业已成为其经济支柱,为了能够占领全球市场,八国首脑们抛出了这部“IT宪章”。  相似文献   

3.
因为信息产业的长足发展而使经济一路上扬的美国,去年以来却出乎世人意料地放缓了新经济的脚步。看不见的手正在操纵着这个恃财傲物的大国的经济命脉,也给全球人类以警示。  相似文献   

4.
孟远 《科技信息》2009,(27):107-108
信息产业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亮点,研究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经济发展工作的一部分。重视信息化.发展信息产业,对加速经济增长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信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介绍了信息产业在安徽省区域经济的影响力,和在区域经济发展工作中,安徽省加速经济快速增长发展信息产业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经济与传统经济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经济是收益递减型的经济 ;新经济是收益递增型的经济。收益递增规律是指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增加经济中某个要素 (如技术或信息等 )的投入量 ,会使边际收益率持续递增。在现代经济世界里 ,新经济和传统经济是对立统一体。对立性表现在 :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发展 ,传统经济正逐渐被新经济所取代 ;若固守传统经济 ,势必将影响新经济的发展 ,将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处于竞争劣势。统一性表现在 :传统经济中包含着新经济的因素 ;新经济中包含着传统经济的成分。新经济是传统经济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高度发展。只有传统经济的高度发展才能促使新经济形成和发展 ;新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又有力地拉动传统经济中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是由传统经济通向新经济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其作为一个新经济增长点的战略新兴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和应用潜力。物联网与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融合,催生出新业态和新应用,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社会民生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及天津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对天津市物联网产业技术发展共性关键技术的重点研究,探寻产业发展方向,以促进天津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当前,关于新经济一词众说纷纭,如有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智能(力)经济、后工业经济等称谓。当然,这些称谓都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反映了新经济的显著特征。新经济主要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是一个相对的动态概念。因为任何经济在本质上仍是人类创造财富的一种经济活动,仍然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部过程。所以,新经济与传统产业升级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新经济的发展为传统产业的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而传统产业的升级又为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  相似文献   

8.
经济的全球化势不可挡,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方兴未艾、快速发展形成了当今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时代对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财务管理应进行改革、创新。本文分析了新经济时代对理财环境的影响,阐明了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手段、财务风险管理、财务制度和财务评价体系等方面在新经济时代的创新方法,总结了新经济时代如何加强财务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正>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5月2日出席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为其新书《解密中国经济》举行的研讨会。林毅夫说,如果中国能够深化改革,以中国拥有的增长空间和资源,其经济再维持每年8%左右的较快增长20年不成问题。林毅夫总结了中国过去30多年改革的成功经验与不足,指出中国所以能取得其他转型国家没能取得的成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完全追随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新经济倍受各国政府、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增长点。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科技优势,抢占了新经济的发展先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新经济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应顺应新经济的发展趋势,作出自己的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11.
面对新经济的挑战,中国经济怎样发展,如何处理好新经济与传统经济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所谓新经济,主要是指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新生的经济概念,它首先是建立在发达的传统经济基础之上。而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现阶段,在处理新经济、传统经济与信息技术三者之间的关系上,我们应该把握以下三个原则: 适当发展新经济着重发展传统经济 现阶段我国大力发展传统经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主要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在线     
“21世纪中国信息产业发展展望”课题通过鉴定  日前,21世纪中国信息产业发展展望课题在北京通过鉴定。鉴定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该课题对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1世纪中国信息产业发展展望课题组由信息产业部曲维枝副部长任领导小组组长,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周子学副司长担任课题组长,由9位博士生、6位硕士生、11位本科生组成。  “21世纪中国信息产业发展展望”课题透彻地分析了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并介绍了信息产业相关知识和运行规律,创新地讨论了物流、资金流、信…  相似文献   

13.
信息产业形成于20世纪60~70年代,目前正步入高速发展阶段。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产业已成为跨世纪的支柱产业,其兴衰决定着整个经济的走向,信息产业作为经济的一部分,对经济增长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信息已成为经济建设的战略资源。各国都在竞相发展信息产业,以抢占政治、军事、经济和贸易的制高点和控制权。据统计,在一些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工业国,信息产业以每年30%-40%的增长率不断扩大。目前产业发展趋势表现为:1.向全球化发展所谓世界信息产业的全球化就是社会信息产业、物能产业、金融和技术等与世界各地融为一体,每一个地方信息产业构成要素都具有全球性配置的意义。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外向型经济增长的推动下,信息产业国际间合资合作、跨国联营、协作发展等取得了长足进步。各国信息机构与企业都在个断完善…  相似文献   

15.
对新经济时代的经济管理发展趋势进行探析,首先从新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的矛盾化以及调和矛盾方面入手进行简要分析;随后从无形产品的量化问题、经济行为被赋予社会意义以及经济体投资分析细化等五个方面,对新经济时代的经济行为特征进行重新思考与关注;然后分别从创新与核心的构建,以及人才的结构重新整合两个方面对新经济时代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提出思考和分析,最终对新经济时代下经济管理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目前,美国的新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并冲击着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包括劳动就业市场。 “新经济”指的是由电脑和网络发展带动的经济,包括电脑软件、技术支持、金融服务、咨询、媒体和网上零售以及高技术设备等部门。它不同于传统概念上的建筑、交通、公用事业、批发零售、医疗和教育等部门,又被称为“因特网经济”或“信息经济”。 “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对劳工需求的迅速上升。据美国《商业周刊》报道,从1990年1月到1999年7月,美国“新经济”部门人员  相似文献   

17.
柳成荫 《广东科技》2001,(10):46-47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日趋重要。从信息产业创造的价值来看,在发达国家信息产业创造的价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高达  相似文献   

18.
世界经济正迈向新经济时代,未来的经济竞争将主要集中在新经济层面上。新经济的产业核心是高技术产业,它将成为一国经济的火车头。高技术产业发展有四大关键因素——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其要害是人才。因此,争夺一流的人才就成了世界各国发展高技术产业、发展新经济的核心环节和前哨战。从发展中国家看,人才一靠国内培养;二靠吸引留学人员归国创业。国内培养一般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缺陷:难以获得世界一流的技术、管理知识和经验,不能较快与世界新经济接轨。从出国留学人员中获得人  相似文献   

19.
新闻资讯     
“2002国家信息化发展论坛”在天津举行由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和天津市人民政府信息化办公室共同主办的“2002国家信息化发展论坛”于近日在天津会堂隆重举行。在这次为期两天的会议中,20个省市政府办公厅和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国内外信息化知名专家,IT业界精英近200人汇聚津门,围绕电子政务、数字城市、企业信息化、信息安全、信息化与新经济等信息化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的  相似文献   

20.
《创新科技》2012,(7):6-7
<正>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北大国际创始人林毅夫6月25日参加第十四届CCER-NBER中国与世界经济年会时指出,中国经济将主要面临增加内需、改善收入分配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三大挑战。林毅夫认为,外部环境逐步恶化,特别是发达经济体增长放缓以及欧债危机的蔓延,使得中国必须尽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