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关注许俊德,就如关注我自己的命运一样。九十年代初,许俊德在大庆成为一种现象,大小报刊总是有他的散文、随笔、诗歌出现,20年世纪90年代的最后一年,许俊德把他的部分散文、随笔作品结集成《梦里花落》,似乎是对自己一个时期的创作进行了一次小结。当他把这本书送到我手中时,是个初春的日子,我就在办公室里翻阅了整个下午。当时读了几篇,我哭了,《遥远的石榴花》,《被时间碰伤》,《梦里花落》、《夜凉如水》……这些篇章也碰疼了我怀  相似文献   

2.
唐乾 《创新科技》2007,(3):35-35
<正>有一个富翁病入膏肓,唯一的独生子又远在异乡。他知道自己死期将近,又害怕贪婪的仆人侵占财产,便立下了一份令人不解的遗嘱:“我的儿子仅可从财产中先选择一项,其余的皆送给我的仆人。”富翁死后,仆人便欢欢喜喜地拿着遗嘱去寻找主人的儿子。富翁的儿子看  相似文献   

3.
郁达夫创作于1932年的《她是一个弱女子》(以下简称《弱女子》)在他的小说中算不上佳作。作者自己是这样评价的:“这一篇小说,大约也将变作我作品之中的最恶劣的一篇。”后来,他在《沪战中的生活》中又对创作《弱女子》的意图作了说明:“我的意思,是在造出三个意识志趣不同的女性来,如实地描写出她们所走的路径和所有的结果,好叫读者自己去选择应该走那一条路。”因此,理论界对《弱女子》的评论和研究,大多取  相似文献   

4.
近读谢道弋老师以他的家乡江口为背景写出的长篇小说《躁动》,倍感亲切。打开小说,扑面而来的是我非常熟悉的场景氛围——我曾经在那个地方出生并且读书到高中毕业。小说里那些商人,教师,居民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尤其是地理地貌,民风民俗,人情事故,都给我一种很深的感触。而这么近距离地来审视我的故乡,特别是我出生以前的小镇的一段历史——1945年日本人投降到解放前夕,又使我获得了很多新鲜和意想不到的认知。  相似文献   

5.
“美国梦”是20世纪美国文学的主题,而舍伍德·安德森的优秀短篇小说《鸡蛋》就是表现这一主题的力作。小说运用象征主义手法成功塑造了“我”的父亲这样一个屡遭失败和挫折的人物形象,生动刻画了他既悲惨又滑稽的生活处境,从而深刻地揭露了“美国梦”的虚妄和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美国梦”破灭的残酷性。  相似文献   

6.
一鲁迅接受金心异(钱玄同)的“劝驾”,为《新青年》写小说,其间的经过见于《呐喊》的《自序》;后来他又叙及为什么是写小说而不是以论文、翻译文字交卷,则归因于小说创作有所“仰仗”、有所“准备”。这情形,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是这样说的:我的来做小说,也并非自以为有做小说的才能,只因为那时是住在北京的会馆里的,要做论文罢,没有参考书,要翻译罢,没有底本,就只好做一点小说模样的东西塞责,这就是《狂人日记》。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此外的准备,一点也没有。  相似文献   

7.
 今天开始动笔的时候,我想到了我早年的一位博士后。作为青年学者,他并不特别,一样的优秀,一样的富有朝气。日常,我做我的科研,他做他的科研。有一小段时期,我突然意识到他好像有些天不来学校了,找,也没有找到,这有大约一个月,真的有点急了。到谜底揭开的时候,我才知道在这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在看金庸的武侠小说。“都看完了”,他对我说。看起来他是白天晚上地在看。他挨了批评,但也在我心头留下了谜——金庸小说有这么大的力量?我虽然还没看过他的小说,但我知道他的小说很受欢迎。  相似文献   

8.
苏童的短篇小说创作在当代文学中堪称经典,而这种经典地位的获得与其在小说创作中对"人性"的深入挖掘与阐释、对小说审美形式的高度自觉是分不开的。对苏童而言,小说是"灵魂的逆光",他将自己的灵魂--"人性"--注入小说空间,使小说具有深广的叙述张力;同时他又擅于在小说中营造诗意的审美氛围,通过意象的选取、童年的回忆姿态、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使小说呈现出诗意焕发、韵味遥深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9.
袁汉  Sophie 《世界博览》2023,(7):72-75
<正>他曾经身为间谍,游走四方,周旋于不同势力之间,深度参与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不同凡响的奇迹。待到风云暂歇,他拿起笔,在小说中重温种种经历,写下一部又一部惊艳世界的故事。通常认为伊恩·弗莱明的作家生涯始于1952年。那一年他44岁,本来抱定终身不婚的主意,但情人罗瑟米尔子爵夫人的意外怀孕,迫使他结婚。人生计划被打乱,他无处发泄怨气,于是投身书斋,忘我地写起小说来。这部小说的主角就是大名鼎鼎的间谍詹姆斯·邦德。  相似文献   

10.
正我有一个朋友,我开心,他开心;我伤心,他伤心;我笑,他笑;我哭,他哭。我们从来没有分开过,他便是我,我便是他。小时候,我就有一个想法,要找一个永远不会背叛我并且和我一样的人。于是,我的身边又多了一个"我",我和"我"立下了一个约定。清晨,我从鸟鸣声中醒来,看着一个崭新的"我",精神抖擞地为我打  相似文献   

11.
英国著名小说家哈代的成熟作品中往往笼罩着一种沉郁的悲剧命运氛围.神秘悲凉的环境渲染有力地衬托了哈代的悲剧故事;他小说中屡见不鲜的巧合事件更写尽了命运对人的播弄.哈代小说极富于戏剧性.在西方悲剧发展史上,他将古希腊“命运悲剧”和莎士比亚式“性格悲剧”精神注入了“威塞克斯小说”之中,别具一格地表现了英国工业革命后,现代文明侵蚀古老淳朴的宗法制乡村的社会悲剧.因此,哈代小说既有对现代文明阴暗面的抨击和莎士比亚式的对人性的深层挖掘,又有一种类同于古希腊悲剧的恢宏博大的宇宙意识,涵括着对人类不幸命运的哲理剖析和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2.
巴金,作为闻名于世的一位现代语言艺术大师,在小说创作上,其突出特点之一是擅长第一人称手法的运用。他运用这一具有特殊艺术属性的创作手法,写就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小说佳品,包括长、中、短篇在内,总数超过80部(篇)之多。在这些小说中,有的是一个“我”一贯到底,有的则是第一个“我”又引出第二个“我”、第三个“我”……形成“我”中包容着“我”的多层次第一人称手法。有的从始至终都是第一人称的一般形式,或书信体,或日记体;有的则是第一人称的一般形式与日记体、书信体交叉使用,活泼多变,  相似文献   

13.
作家阿来小说写得很好,他的小说《尘埃落定》能获得茅盾文学奖,足以说明他是称职的作家了。他当编辑也干得不错。他曾向我约稿,使我这个编辑领教过他当编辑的厉害。后来,他当了《科幻世界》杂志的总编辑。他所在的杂志社是一个很企业化的机构,他又兼了广告、发行公司总经理,现在大家都称他为“阿总”。  相似文献   

14.
班维尔的布克奖获奖小说《海》的中心议题就是主人公莫顿通过叙述对自我身份进行建构。从温尼科特提出的"真我""假我"的概念出发,分析班维尔小说《海》的主人公莫顿"假我"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可以发现,莫顿对自己出身和不完美的肉体以及肉体的消亡的羞耻感导致了"假我"的出现,但他创造的"假我"又不够独立、完整,无法完全替代"真我"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自我,于是小说中"真我""假我"同时存在表现出了自我分裂的特质。缺乏一个独立统一的自我让莫顿无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因此给小说主人公带来人际灾难。  相似文献   

15.
读汪曾祺的小说,给我最直接的感受是小说中所渗透出的通俗与平淡。从汪曾祺的很多小说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他的小说写人写事,其实是在写生活。于是我们读汪曾祺的小说,就如同在品味着生活的酸甜苦辣。他的小说表现出的是平和淡远,与世无争,就算是那些浓烈的、激动的、过于悲伤的东西,也在他的作品的娓娓叙述中变得淡而又淡。  相似文献   

16.
<正>雨天,外面的雨丝透过窗,落在我正翻看的书上,这是我最喜欢的小说——《骆驼祥子》。这部长篇小说的作者是老舍,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没爸没妈、单纯质朴的年轻人祥子,小说讲述了祥子从农村到城市谋生的故事。祥子的愿望很简单,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黄包车。他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坚韧的精神,为了实现梦想不断努力,省吃俭  相似文献   

17.
<正> 《初恋》是屠格涅夫写的一部爱情心理小说。小说写了四十余岁的中年人——符拉基米尔·彼德罗维奇对他十六岁初恋生活的回忆,并细致而独特地描写了少年“我”的心理活动。这些独特的心理活动主要表现为特殊的父子关系,特殊的爱情心理,而这些恰恰又源于一个特殊的现象——恋母情结的反对。下面就这种情况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8.
鲁迅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是鲁迅研究中较少涉及的一个论题.但这并不能掩盖"我"的重要性从叙事意义上而言,"我"承担了叙事功能的角色并使作品与读者之间产生间隔这一特殊效果;从人物塑造意义上面言,"我"又与作品中的其他人物构成精神同构的关系.这不仅增强了鲁迅小说的复杂性与深刻性,并赋予其作品文化内涵与现代性.  相似文献   

19.
宋成魏 《科技咨询导报》2007,(16):112-112,114
一惯的神秘气氛,略带诡异的景物,这些是林白小说的最爱,让你恐惧而又犹豫,犹豫而又兴奋,变出一个女人特有的色彩记忆的幻界。她在展示一个这样的内在逻辑:女人的生命是从男人开始的,到男人结束,又从男人延续。男人和女人都永远逃不出爱的巫术场。  相似文献   

20.
<正>艾格去牛津大学推销,听见学生们谈论着一起刚刚发生的凶案。喜欢刨根问底的他,又一次开始寻找真相。“我虽然为你带来的消息感到震惊,但不想讨论你的信仰。而且,不要再说什么大学生之类的话了,就像一个无知的推销员一样跳舞吧!”拉德科特对同伴说。拉德科特是一个年轻人,长着亚麻色头发,穿着法兰绒衣服。他的同伴抗议了一声,露出害怕的表情。拉德科特继续说:“他就倒在宿舍区?我之前还打断过他的演讲。谢天谢地,我下学期就搬出去了。再喝杯咖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