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研究粗骨料平均粒径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MTS试验机进行了M40、M80和M110砂浆及对应不同粗骨料粒径混凝土的准静态压缩与劈裂试验,获得了各试件的准静态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和劈裂应力-时间曲线,分析了粗骨料粒径对不同等级混凝土的影响程度,并借助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砂浆抗压强度和骨料粒径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随着粗骨料粒径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杨氏模量和抗拉强度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即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粗骨料粒径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随着砂浆强度的增加而变大,对杨氏模量的影响却随着砂浆强度增大而减小;砂浆抗压强度对混凝土压缩强度的影响程度要大于骨料粒径. 相似文献
2.
骨料粒径对混凝土断裂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尺寸为450mm×450mm×450mm四组共16块不同骨料粒径的楔入劈拉试件进行了断裂试验,研究骨料最大粒径D_(max)对混凝土断裂韧度K_(IC)、断裂能G_F以及临界裂缝尖端张开位移CTOD_c的影响.结果表明,K_(IC)、G_F随骨料最大粒径D_(max)的变化而变化。当D_(max)≤40mm时,K_(IC)、G_F随D_(max)的增大而增大;当D_(max)>40mm时,K_(IC)、G_F随D_(max)的增大而减小且趋于稳定.而CTOD_c则与D_(max)无关. 相似文献
3.
郑惠珍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33-37
用废弃C30混凝土试块破碎的再生粗骨料以不同取代率置换天然粗骨料制备自密实再生混凝土,探讨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自密实再生混凝土工作性能以及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再生粗骨料的取代率分别为0%、50%、70%、100%。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变差;立方体抗压强度、弹性模量降低幅度分别在15%和20%左右。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面临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今天,再生骨料混凝土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研究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研究表明混泥土中用一定量的再生骨料取代天然骨料有能够改变混泥土的抗压强度的作用。为此有必要研究再生骨料取代率对混泥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骨料最大粒径对混凝土双K断裂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线弹性断裂理论与虚拟裂缝模型相合,利用契入劈拉试件在实验中测得的最大荷载Pmax及对应的裂缝口开位移umc、断裂能Gr等参数得到了混凝土裂缝亚临界扩展量△ac的解析解,据此计算了尺寸为450mm*450mm*450mm4组不同骨料最大粒径混凝土试件的起裂断裂韧度K^ini Ic失稳断裂韧度K^um Ic(即双K断裂参数)及临界裂缝尖端张开位移uIc、结果表明,K^ini Ic、K^unIc随骨料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温作用对混凝土强度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中砂资源匮乏的问题,将沙漠砂混凝土视为由粗骨料、沙漠砂砂浆及界面相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采用随机骨料模型建模,对高温后沙漠砂混凝土单轴受压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粗骨料体积含量及粒径大小对高温后沙漠砂混凝土单轴抗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后沙漠砂混凝土的破坏相继发生于界面相、界面相周边砂浆及外围砂浆,混凝土最终沿近对角线方向发生斜向破坏。随粗骨料体积含量增加,沙漠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体积含量45%时,抗压强度最大。相对于最小粒径与中间粒径,粗骨料最大粒径对高温后沙漠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更为显著。本研究可为沙漠砂混凝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骨料粒径对无腹筋梁抗剪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骨料粒径对无腹筋梁抗剪性能的影响,完成了集中荷载作用下16根无腹筋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抗剪性能试验.主要试验变量为最大骨料粒径和剪跨比.根据试验结果分析试验梁的破坏形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荷载-位移曲线、裂缝面间的相对位移等内容,比较试验数据与已有无腹筋梁受剪试验结果,并将试验结果与GB 50010-2010,ACI318-08,EC 2-02和CSA 23.3-04等规范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骨料咬合作用是无腹筋梁剪切破坏的重要传力机制,抗剪设计方法应建立在充分考虑骨料咬合作用对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影响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石墨尾矿对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工作性能、破坏形态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坍落度随石墨尾矿掺量的增加而降低,而且石墨尾矿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破坏形态与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相似.同时,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着石墨尾矿掺量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石墨尾矿替代率为20%、再生粗骨料替代率为30%时混...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蛇纹石粗骨料对生物屏蔽混凝土的影响,选用粒径为5~16 mm、5~20 mm、5~25 mm和5~31.5 mm的连续级配蛇纹石粗骨料配制4组生物屏蔽混凝土,开展了不同温度(25 ℃、200 ℃、300 ℃、400 ℃、500 ℃)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试验以及γ射线屏蔽性能、结晶水高温稳定性研究,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微观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当粗骨料粒径为5~31.5 mm时,蛇纹石混凝土的性能改善效果较好,其28 d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μ值较最小粒径组分别提高了26.36%、20.3%和7.1%;高温环境下,蛇纹石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均随粗骨料粒径的增大而提高;随着温度的升高,抗压强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始终高于28 d抗压强度值,而劈裂抗拉强度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5~25 mm和5~31.5 mm粒径混凝土内部结晶水的高温稳定性较另外两组更好,中子屏蔽性能更强;微观试验表明,粗骨料粒径的增大促进了水泥熟料的消耗,水化反应更彻底,内部孔隙被填充,结构变得致密,耐高温防辐射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再生保温混凝土(以下简称为RATIC)的抗压强度和抗压强度离散性的规律进行了介绍分析。通过改变RATIC中再生粗骨料的取代率,对比分析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RATIC的抗压强度和离散性的影响,并且探索出其相应的规律。以再生粗骨料不同取代率为基础的研究试验发现:当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30 %时,RATIC抗压强度相对于取代率为0 %的保温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当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在30 %以上时,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RATIC抗压强度值出现明显下降的现象;当再生粗骨料取代率达到70%时,相对应的RATIC抗压强度出现最低值;与此同时,RATIC在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应下的抗压强度标准差值的波动幅度也较为明显,当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在0 %~100 %时,RATIC的抗压强度标准差在0.97~1.71 MPa之间变化,并且当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50 %时,RATIC抗压强度标准差达到最大值1.71 MPa。 相似文献
11.
通过试验研究骨料含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自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在1d龄期时,受骨料含量的影响较小;骨料含量在55%~70%的范围内,混凝土3,7,14,28d龄期时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在随着骨料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骨料含量在70%增加到75%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随着骨料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混凝土的拉伸徐变的变形随骨料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混凝土的自收缩随着骨料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2.
基于离散元方法,采用三维扫描技术获得粗骨料真实形态,并通过黏结颗粒模型实现粗骨料破碎,构建混凝土粗骨料-砂浆-ITZ的三相离散元模型,从细观层次探究粗骨料破碎对混凝土变形和破坏特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含有不同可破碎粗骨料质量分数的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整体上随可破碎粗骨料质量分数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基于改进的光杠杆系统和护热平板法测定了水泥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和导热系数,分析了粗集料类型以及粗集料含量对二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粗集料类型不同时,集料本身的线膨胀系数越大,该种集料的混凝土线膨胀系数也越大,导热系数的变化规律也相同;粗集料类型相同时,线膨胀系数随粗集料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而导热系数在一定范围内随粗集料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此外,在10~50℃范围内逐级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混凝土膨胀量大致相同,膨胀量对不同温度区间的敏感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中对基层材料的要求,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弯拉强度的试验结果做了基本分析,并分析了用细观力学方法计算再生骨料增强混凝土材料有效力学性能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5.
建筑垃圾再生粗细骨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建筑垃圾制成的再生粗细骨料配制再生混凝土,研究不同水灰比和再生粗细骨料不同的取代掺量时,新拌再生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和7 d、28 d、90 d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新拌再生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与再生骨料掺量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水灰比为0.55时,再生混凝土各龄期的抗压强度值较低,其90 d的抗压强度最低,但...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分析了2组轻骨料陶粒混凝土的14个标准试件的极限受压承载力,将其极限受压承载力和相同水灰比普通混凝土标准构件的换算极限受压承载力进行对比分析;并将水灰比不同的两组标准构件受压极限承载力进行对比分析,给出水灰比对轻骨料混凝土抗压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再生粗骨料与新浇筑的水泥砂浆间界面的黏结性能,文章设计了界面黏结抗拉试验并考虑了水泥砂浆强度、再生粗骨料表面粗糙度以及苯乙烯/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胶乳的添加对界面黏结试件破坏形态及界面黏结抗拉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与水泥砂浆间界面的受拉破坏形态为两者于界面处脱黏,且界面黏结抗拉强度随着水泥砂浆强度的提...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workability,strength and durability of coal gangue coarse aggregate concrete with different steel fiber content levels have been studi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flexural strength and tensile splitting strength at the age of 28 days increase with the steel fiber content increasing,while cost and impermeability reduce with steel fiber content increasing.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workability of fresh concrete,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urability of hardened concrete,the concrete cost index system are established to evaluate and optimize the steel fiber content in coal gangue concrete by Efficacy Coefficient Method.The optimization result reveals that the maximum value of the system efficacy coefficient is up to0.87,the coal gangue concrete with steel fiber 1.5%(V︰V)performs better.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聚丙烯短纤维长度和掺量以及陶粒的掺量对混凝土砌块抗压强度的影响,制备了不同材料的57个立方体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实验数据及试件破坏形态表明,聚丙烯纤维轻骨料混凝土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压、抗裂强度,控制裂缝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