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头山古城遗址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动集规模大、水平高、形制复杂、祭天与祭祖相结合以及持续时间久远于一身,形成了独特的新石器时期原始宗教祭祀模式。其对后世的各种宗教祭祀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较之我国新石器时代同期的其他文化遗址,城头山古城遗址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动处于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2.
城头山遗址从大溪文化到石家河文化,历经两千多年风雨。根据城头山遗址的最新考古资料,从墓葬习俗和生产工具等方面加以分析判断,初步证明了大溪文化时期的城头山住民,经历了从母系氏族繁荣末期向父系氏族的过渡,并在大溪文化后期率先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阶段。这对大溪文化属于母系氏族公社的传统观点是个冲击。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怎样科学发展,怎样与环境和谐相处,这是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不仅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也可从我国古代城市建设中吸取营养。作为我国最早的城市,城头山古城在选址筑城、水利建设、各种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堪称是与环境协调的典范。城头山古城在因地制宜、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多个方面能为我国的小城镇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人类只能顺应和主动地适应其周边环境,力求与环境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4.
将我国北方、南方母系氏族文化遗址房屋建筑的特征与大溪文化时期的城头山遗址房屋建筑的特征相比。后者在房屋的面积、形状、墙面、地面、基槽、柱洞、建筑构件以及灰沟等方面,与前者均有明显不同,而且生产力水平高于前者,父系氏族特征显著。由此表明:大溪文化一期时城头山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末期,二期时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三期时开始进入父系氏族公社。大溪文化时期的城头山地区,已经早于我国史前任何文化遗址率先进入父系氏族公社。  相似文献   

5.
湖南澧县城头山稻作农耕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世界和中国史前最早的水稻田和最完整的夯土古城,把中筚民族的龙易文化和太阳崇拜、远古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向了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6.
常德澧县在六千年前已形成了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城头山古城,至少在春秋后期常德的中心城市已移向沅水流域,前523年楚平王在西郊白马湖畔所筑的采菱城是常德最早的古城,并在实际上起着楚国陪都的作用。隋代樊子盖因善卷改枉山为德山,决定了德山、常德的名称内涵。发展至明清的砖城,常德城又在改革开放的德治中获得了飞跃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常德地方文化深受本土傩文化、城头山文化以及善卷文化的影响,其文化基因具有和合性、开放性、创新性的特征。在当代传承常德地方文化基因,应该以和谐的理念、开放的视野和创新的动力来推动常德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海德堡市,位于内卡河畔,紧靠奥登林山,是一座风景秀丽的文化古城。始建于中世纪的海德堡城堡位于河边的王座山上,青山绿水、石桥古堡,充满浪漫色彩。这座城堡集古老文化和现代科技为一体,成为欧洲历史、艺术、科学和  相似文献   

9.
地球公园     
公元11世纪,英国军队奉命攻打耶路撒冷古城圣让达克。连着攻了几天都失败了,主帅急得心里像着了火似的。吃完午饭,他走出营帐,苦苦思索着。忽然,他看见田野里一群群蜜蜂在飞舞,紧锁的眉头不禁松开了。第二天,攻城又开始了。城头的士兵  相似文献   

10.
古代玛雅文化,与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同为拉美三大印第安文化,也是最早发展到较高水平的印第安文化。而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则可以称为玛雅文化最典型的代表作,能与古代埃及的胡夫金字塔相媲美。笔者曾访问过这两座金字塔的所在地——特奥蒂瓦坎(在古印第安语中意为“众神之地”)。这座古城位于墨西哥城东北  相似文献   

11.
独特的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丽江古城的文化则是由纳西族先民创造并一直延续至今的独特文化,是支撑丽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和灵魂,更是丽江古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蜚声海内外的重要原因。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丽江的商业化气息日渐浓厚,古城文化面临着巨大危机。保护和传承古城文化,可以从制度建设、政策保障、市场监督、培养传承人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实现旅游业和古城文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顾卫东  张澍  李晗 《科技资讯》2009,(11):246-247
苏州古城是江南水乡文化和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历经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延续至今。目前,古城仍是苏州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中心,大量的出行集中于此,然而,古城路网的先天不足和难以扩容的缺点制约了古城交通系统的发展。本文旨在从交通拥挤收费的角度探讨如何减轻古城的交通压力,保护古城风貌。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平遥古城保护和旅游发展现状,论述了平遥古城文化结构,探讨了平遥古城持续发展的文化经济策略。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平遥古城保护和旅游发展现状,论述了平遥古城文化结构,探讨了平遥古城持续发展的文化经济策略。  相似文献   

15.
旅游发展与丽江古城命运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丽江古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深邃、古朴、奇特的文化及自然优势,赢得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美誉,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然而旅游业迅猛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文化后果是利弊并存的。为使丽江古城保持永久的生命力,就要让古城居民尽快参与到对古城生态和文化的开发和保护中,并建立适合当地特点的文化行为及管理模式;各级政府应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扶持;认真研究和探索使旅游业与古城保护协调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历史文化名城阆中的可持续发展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阆中古城的自然人文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作了剖析,提出在经济与社会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古城的保护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提出要实现古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古城的历史文化为依托,发展文化经济。  相似文献   

17.
荆州文化旅游资源的多元性特征分析与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科技资讯》2009,(23):248-248
荆州古城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兼具古城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和治水文化等多重文化特性。尽管如此,在荆州旅游业的发展中,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却面临资源和景点分散,多元文化缺乏中心与主题;古城形象破坏严重等问题。针对以上现状,荆州市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主要包括突出荆州旅游特色和内涵,打造精品文化品牌;发展旅游节庆活动,组建特色旅游线路;与其他城市联合经营,逐步拓展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18.
生态伦理视野下的大理古城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理古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典范,展示出丰富的生态智慧。然而利益驱动的开发行为已严重危及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大理古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我们有必要构造一种有力的文化支持系统,建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树立科学的古城保护意识;尊重古城文化生态,构建古城生态文明;优选最佳建设模式,贯彻落实“生态为本,文化为魂”的发展观念。为大理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丽江古城旅游、居住、商业、环境、意识、文化等方面的研究,阐述了祁县古城保护开发的现状,提出了祁县古城保护开发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0.
老街老巷是古城开封的根基,街巷文化是古城文化的缩影。开封街巷文化是多方面的,它包括街巷名称、街巷传说、街巷民俗和街巷建筑等。对街巷文化的认识要全面而深入,对街巷文化的开发需要多方面、多角度的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