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302矿床为产于花岗岩断裂破碎带中的大型热液铀矿床。沥青铀矿是矿石中唯一的原生铀矿物,其共生矿物主要有石英、萤石、赤铁矿和黄铁矿。本文主要探讨了矿床的矿质及热液来源问题。研究表明,矿床成矿作用过程中的矿质和矿液均具有多种来源,属复成因矿床,但以晚期花岗岩浆的分异热液成矿为主。  相似文献   

2.
阿斯喀尔特原生绿柱石(Be)矿床是─产于蚀变花岗岩体顶部、属高温气成热液成因的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它主要由中、粗粒似文象伟晶岩带、鲤云母-萤石结构带、条带状钠长石-石英-白云母结构带、石英-白云母-绿柱石结构带,石英核共5个内部结构带组成。它既是岩浆期后高温气成热液成因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一个典型实例,又是花岗岩浆结晶分异,即由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伟晶岩→石英脉整个演化过程的完整体现。  相似文献   

3.
新疆喀孜别克锡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新疆喀孜别克锡矿床的含矿岩休、矿床地质、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和成矿地球化学的流体包裹体、硫、氧、铅、铷-锶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特征,确定矿床成因是与花岗岩有关的高-中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4.
舒家店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舒家店铜矿位于繁昌火山盆地边缘,舒家店短轴背斜轴部脊轴转折部位;矿床主体主要赋存在靠北西接触带岩体中,地表没有出露;北东向破碎带为矿区主要控矿构造;主要金属矿物与岩石蚀变具有一定的关系;矿区采集的含黄铜矿、辉钼矿和黄铁矿石英脉均化法测温结果为280~373℃,属高、中温热液范围;黄铁矿、石膏中硫同位素的测试结果指示,硫主要来源于地壳下部深处;舒家店铜矿为高、中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5.
8411铀矿床的矿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的中-低温热液轴矿庆与一个多阶段复式石英正长岩体密切有关。它是我国新的一种轴矿床类型。本矿床的矿物组合不很复杂。沥青轴矿是主要工业矿物。主要伴生矿物有:硅钙铀矿、铀黑、钙铀云母、准钢铀云母、微晶石英、石英、铁白云石、方解石、萤石、水云母、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及黄铜矿等。矿化作用共可分为八个阶段,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矿床中的铀主要来自岩浆溶液,部分轴来自围岩——侏罗系长石石英砂岩。沥青铀矿的同位素年龄为108—109百万年。应当注意在邻区内寻找与上述类型相同的铀矿床。  相似文献   

6.
深冲矿区位于苗儿山铀矿富集区,是花岗岩型铀矿产地.本文从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矿物组成、围岩蚀变、包裹体特征、铅同位素组成、氢氧同位素组成等入手,系统阐明深冲矿区铀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初步认为该矿床类型为碎裂蚀变花岗岩型,铀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壳幔源混合特点,是低温低盐度岩浆热液成因铀矿床.  相似文献   

7.
吉林老岭大横路式热水沉积叠加改造型钴矿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横路式钴矿床位于辽吉元古库裂谷带中部的老岭金、多金属成矿带中,是国内近年来发现和查明的新类型钴矿床。该类矿床产于古元古代老岭群富硼、碳千枚岩夹石英岩(硅质岩)建造之中;矿体由含碳绢云千枚岩、含电气石绢云千枚岩、石英岩、电英岩组成,呈层状、鞍状产出,产状与国岩一致;矿石中钴呈独立矿物硫钴镍矿、辉钴矿、方钴矿和含钴黄铁矿等产出。通过对矿床层控特征、矿体产状与矿石组合、矿石沉积组构、容矿岩石地球化学、热水沉积岩、稀土元素及同位素组成等几方面的研究,证明该矿床具有明显的海底热水沉积成因特征,矿床受后期热液改造叠加强烈。从而提出大横路式钴矿床为海底热水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8.
XW铀矿床为产于花岗岩断裂破碎带中的大型热液铀矿床。沥青铀矿是矿石中唯一的原生铀矿物,其共生矿物主要有石英、萤石、赤铁矿和黄铁矿。该文主要用包体矿物学和热力学的方法,研究了矿床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结果表明,铀从迁移到沉淀的过程,实际上是热液HCO_3~-含量显著减少,热液温度、压力和pH值降低而氧化性增强的过程。铀沉淀发生在中低温(150—250℃)、弱酸性(pH≈4.69—5.09)、贫HCO_3~-、相对氧化性的低压介质中。  相似文献   

9.
河南桐柏大河黄铁矿型铜矿床成因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在讨论大河矿床容矿岩石、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矿床的形成环境和成因。根据容矿岩石一细碧角斑岩的碱度特征。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石结构和构造、硫和铅同位素组成等特征的讨论,作者认为细碧角斑岩系形成于弧后盆地优地槽环境,矿床成因与下古生代海底火山作用有关,为海底火山热液—沉积矿床。对矿体下伏火山岩中的成矿金属含量与矿床中的成矿金属含量的对比,以及对黄铁矿和重晶石的硫同位素组成两者关系的讨论,推测了成矿物质的来源。最后,与国内外同类矿床对比,大河矿床与我国白银厂、苏联南乌拉尔黄铁矿型铜矿床较为相似。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在日沟火山岩区地质概况;研究了花岗岩杂岩体的岩石特征和含矿性;认为成矿物质来源一是侵入岩浆带来的成矿物质;二是火山活动带来了含矿的气热液;三是热液与围岩交换来的成矿物质。矿化显示出石英钾长石—钼矿化、石英绢云母泥化—铜矿化、青盘岩—铅锌银砷矿化等三个分带,具有斑岩型矿床的矿化分带特征,深部找矿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11.
冷水坑矿田层状铅锌银矿稳定同位素特征与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赋存于火山岩地层层间破碎带中的层状铅锌银矿是冷水坑矿田重要的矿化类型之一。层状矿体内碳酸盐岩与矿石中金属硫化物碳氧硫铅同位素测定表明,铁锰碳酸盐矿物的δ13CV-PDB变化范围在-4.8‰~-5.5‰之间,δ18OV-SMOW为12.6‰~14.1‰,白云质灰岩分别为-3.3‰~-5.9‰,9.8‰~17.2‰。金属硫化物δ34S值为-3.9‰~+5.6‰,多集中在-1‰~6‰之间,与矿田斑岩型矿床硫同位素组成一致。矿石铅同位素组成比较一致,其中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分别为17.786~17.809,15.572~15.605,38.281~38.386。层状矿体矿石铅同位素组成位于矿田铅同位素分布范围内且比斑岩型矿石铅分布集中。矿石硫、铅同位素组成表明层状矿床成矿物质来自矿田火山(岩浆)系统。含矿地层内的碳酸盐岩层为火山喷发间歇局限陆相湖正常沉积而成,铁锰碳酸盐为火山(岩浆)热液成因而非喷流沉积。冷水坑层状铅锌银矿为火山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的打古寨和罗布里岩体是桃山复式花岗岩体内部两种不同成因类型的岩体,成岩时代均为燕山早期。根据Sr,Pb,O和S同位素资料,结合地质特征,笔者认为打古寨岩体是由上部地壳重熔改造形成,属陆壳改造型花岗岩;罗布里岩体是由壳幔混合岩浆形成,属同熔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3.
最近在新疆西天山西段靠近与哈萨克斯坦接界地区发现了一些金矿找矿新线索。值得特别关注的有两种矿化类型 ,有可能成为大型金矿 :即变质碳质碎屑岩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本区首次发现了一套黑色碳质片岩和石墨片岩 ,其中发育有黄铁矿 -石英细脉 ,含金量达 9×1 0 - 6 ,与产于乌孜别克斯坦的穆龙套型金矿地质情况相似。还发现了铜 -金高含量矿化 ,即水磨沟铜金矿 ,该矿床产于一套蚀变的中 -基性火山碎屑岩中 ,矿体赋存于近东西向的断裂中 ,矿石由黄铜矿、斑铜矿、孔雀石、黄铁矿、石英、绿泥石组成 ,具角砾状构造 ,平均铜含量 6.1 % ,金含量 3 .8× 1 0 - 6 。分析了本区金矿成矿的地质特征 ,指出矿化带呈近东西向展布 ,集中于分割本区三个地体的两条大断裂附近的韧性剪切带中 ,绿片岩相的变质条件和花岗岩浆活动对金矿的富集有促进作用。这些新发现表明 ,新疆天山西段的地质条件与金矿化特征与其西部邻国地区相似 ,中亚巨型成矿带可能已东延进中国新疆地区  相似文献   

14.
西藏雄村铜金矿是近年来在冈底斯成矿带新发现的大型斑岩型铜金矿床。通过对Ⅰ号矿体富矿围岩、成矿期前侵入岩、成矿期侵入岩的岩石学、常量与微量元素以及金属硫化物的硫、铅同位素研究表明,Ⅰ号矿体火山岩和侵入岩具有一致的微量元素组成,均强烈亏损Nb、Zr、Ti,相对富集Rb、Ta、Hf、Y。Mg#介于7.9~34.4,平均为19.8。黄铁矿的铅同位素具有地幔铅和地壳铅混合特征,金属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与地幔硫接近。Ⅰ号矿体形成于中侏罗世早期特提斯洋向北俯冲的岛弧环境,岩浆起源于部分熔融的地幔,并混染有壳源物质,成矿金属来源于岩浆。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北山地区金矿赋矿围岩——碳质板岩、浅变质含碳碎屑岩及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和石英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研究,认为北山地区金矿床是在含金建造的成矿物质基础上,经后期深源热液能量叠加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岭后矿床为大陆拗陷带中形成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产于中石炭统底部伴有少量火山岩、硅质岩和碧玉岩的白云岩中。整合块状矿体之下有一状矿化蚀变带,矿石具典型海底喷气沉积作用形成的结构构造和矿石相(带),矿床金属分带、黄铁矿的Co/Ni和S/Se比值。成矿温度以及硫。铅同位素特征表明,岭后矿床为海相火山热液沉积成因的。  相似文献   

17.
A combined study of zircon LA-ICP-MS U-Pb dating, trace elements and Hf isotope was carried out for gneissic granite from the Sanzhishu area in Jingning, SW Zhejiang Province. Nearly all the zircons separated from the granite exhibited oscillatory zoning and high Th/U ratios (>0.1). The REE profile showed a pronounced positive Ce anomaly, negative Eu anomaly and an enrichment of HREE, which ar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gmatic zircon. Thirteen concordant or nearly concordant analytical data yielded a weighted mean 207Pb/206Pb age of 1860±13 Ma (MSWD=0.084), representing the formation age of the granite. The magmatic zircons had negative εHf(t) values of −15.6 to −10.0 and two-stage Hf model ages of 3.1 to 3.4 Ga, indicating that the granites were formed by reworking of ancient crust. The major- and trace-element data indicate that the gneissic granites are metaluminous high-K calc-alkaline rocks and exhibit the sam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s aluminous A-type granites, implying the emplacement of the granite in a post-orogenic extensional tectonic setting. We conclude that the Paleoproterozoic crustal reworking event in the Cathaysia Block of South China marked the transition from assembly to break-up of the Columbia supercontinent.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 40873004), Special Funds for N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of Commonweal Industries, the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of China (Grant No. 2008110015), Opening Foundation of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ntinental Dynamics, Northwest University (Grant No. 06LCD12) and the Project of Land and Resources Bureau of Zhejiang Province (Grant No. 2004005)  相似文献   

18.
通过几年的工作,棉田矿区成为重要的找矿基地。该区成矿作用主要有与华力西期闪长岩、石英闪长岩、斜长花岗岩有关的产于侵入体内及接触带型金矿、产于中、新生代断陷盆地边缘与中晚期侏罗世中酸性火山岩有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岩金矿床归属于吉黑褶皱系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作用金、银、铜、铅、锌(钼)成矿系列。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十分优越。本文在分析该区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特征、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对华北克拉通与兴蒙造山带结合部位的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出露的一套原定为中?下侏罗统的流纹岩进行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 确定其岩石成因及地球动力学意义。新获得的流纹岩和流纹斑岩LA-ICP-MS锆石U-Pb 年龄分别为262±2和261±2 Ma, 表明流纹岩的时代应为中二叠世晚期。四子王旗地区流纹岩多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钾玄岩系列岩石, 具有高硅、高碱、富铝以及贫钙、贫镁的特征。稀土元素总量较大, 配分曲线明显右倾, 具有中度到重度Eu负异常, 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 Th和轻稀土元素, 亏损Nb, Ta, Sr和Ba等元素。火山岩的εHf(t)为负值(-25.97~-11.94), 可能主要来源于古老地壳熔融岩浆。该套火山岩具有高硅流纹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表明岩浆经历过结晶分异过程, 岩浆喷出与深部幔源岩浆的加热有关。结合相关构造判别图解, 判断该套火山岩可能形成于后碰撞伸展阶段。  相似文献   

20.
郭树银 《河南科学》2014,(9):1758-1762
班子沟锑矿床地处华北地台和扬子地台两大构造单元的过渡地带,北秦岭褶皱带东段,区域构造线呈NNW—SEE.其赋矿围岩为古元古界秦岭群(Pt1Q)雁岭沟组(Pt1y):主要岩性为白云大理岩、黑云斜长片岩、斜长角闪片岩、云母石英片岩等;本区秦岭群地层属Sb高背景区,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岩石中Sb、Pb、As等金属元素富集,为矿源层(矿源岩).区域上在双槐树—五里川一带Sb、Pb、As为高丰度值密集异常富集区,该区已查明锑矿床十余处.班子沟矿区位于锑异常富集区中部,目前所探明的矿石类型主要为角砾状矿石、浸染状矿石、脉状—网脉状矿石,通过进一步勘查可望发现大型块状等类型矿床,找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