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在分析手机媒体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及个体心理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引导大学生合理正确使用手机的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2.
采用交往焦虑量表、大学生手机移动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问卷和大学生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问卷对1 488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与手机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差异显著高(P0.01),高社交焦虑大学生的手机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均显著高于低社交焦虑的大学生;社交焦虑、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和手机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3者间呈显著正相关(r=0.097~0.761,P0.01),社交焦虑和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均能显著正向预测手机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在社交焦虑与手机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6.0%。可见社交焦虑既可直接又可间接通过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对大学生手机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描玲 《龙岩学院学报》2011,29(Z1):101-106
随着科技发展,手机功能不断更新,手机上网正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手机上网像一把"双刃剑",给大学生带来的便利的时候同时也隐藏着许多不利影响。本研究从大学生对手机上网的使用情况(接触程度、使用时长、流量等)、手机上网与大学生学习课堂、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动机和态度三个方面展开调查,较全面的了解大学生手机上网的现状,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科学管理研究》2017,(3):98-101
高校是为社会培养创新型高级人才的主要阵地,在当今新媒体时代,手机使用已经普及,很多大学生对于手机新媒体的使用处于失范或混乱状态,针对大学生手机媒体使用现状,探讨手机媒体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包括对学习、创造性思维、情感、人际交流,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创业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为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从大学生、家庭、学校、社会、通讯企业等方面规范大学生手机媒体使用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我校镇江三个校区的大学生随机抽样发放调查问卷,对大学生手机的使用时间、手机的功能、个人的交际能力、老师上课对手机的约束等相关性因素的分析,探讨分析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通过规则获取,提取影响手机依赖的重要因素,为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减少手机对于大学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手机问题使用量表》和《正负性情绪量表》对7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探讨大学生人格特征、情绪与问题性手机使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精神质、外倾、负性情绪与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存在显著相关,负性情绪与精神质和外倾呈显著相关;(2)中介效应分析显示,精神质、外倾和负性情绪对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有直接影响,负性情绪在精神质、外倾与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当中介变量负性情绪出现时,精神质对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的变异解释量由原来的39%下降到25%,外倾对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的变异解释量由原来的25%下降到9%.因此,负性情绪在人格特质的精神质与外倾与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精神质与外倾既可以直接影响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也可以通过负性情绪间接影响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因此,通过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并通过管理情绪等减少大学生的负面情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河南科技大学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实施现场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情况,采用MATLAB和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深入研究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情况,分析影响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因素,探究手机依赖给大学生本人带来的正负面影响,为引导大学生科学使用手机提供一手数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编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MPRQ)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86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⑴手机依赖问卷包括事实行为、行为倾向、认知、情绪和意志五个维度。⑵是否为学生干部和使用手机时间分别在手机依赖上差异显著。⑶被试在内外向、精神质上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在神经质上与常模持平,在掩饰性上低于常模;不同性别及是否独生子女在人格特征上差异显著;是否学生干部在精神质上有显著差异;使用手机时间在内外向上差异极其显著。⑷手机依赖与人格特质存在相关性。⑸人格特质对手机依赖有回归效应。这说明不同身份(学生干部/非学生干部)与不同手机使用时间的大学生在手机依赖上存在差异,不同类型(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不同手机使用时间)被试有不同人格特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人格特质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人格特质的神经质、精神质对手机依赖有正向预测作用,掩饰性对手机依赖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大学生羞怯、人际交往困扰与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之间的关系,采用《羞怯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大学生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量表》对148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羞怯、人际交往困扰总分及各因子与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羞怯与人际交往困扰总分及各因子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羞怯、人际交往困扰以及交谈交流困扰、交际交友困扰和异性交往困扰均对大学生的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3)人际交往困扰在羞怯与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之间起到完全中介效应.因此,羞怯对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的影响是通过人际交往困扰的完全中介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手机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必需品,其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所占据的时间和影响不容忽视。手机中各类型软件的使用频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生活学习现状。通过对山西能源学院297份大学生手机软件使用情况的调查得出:学生对手机依赖程度过高,其中社交、音乐、游戏、购物、视频等软件使用频率高,学习、出行、健身等软件为使用频率最低的软件。这一结果折射出社会的多元化、信息的多样化和学生心智、判断能力、独立性等的不和谐,解决这种不和谐既需要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努力,更需要大学生对本身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基础,对大学生手机媒介使用需求与满足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可知,大学生的手机媒介使用需求以社会整合和信息资讯为主,教育学习与自我表达需求有待提高;手机媒介使用满足度较高,依赖程度适中,社会整合、信息资讯、娱乐休闲的使用需求与媒介依赖共同对手机媒介的使用满足产生显著影响;手机媒介依赖强度越大,使用动机与满意程度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通过手机媒介进行教育学习的需求也会越高,但手机使用时间与学习动机呈显著负相关;手机媒介依赖区别于传统媒介依赖,呈现出实用性依赖特点,过度依赖容易导致个体异化,提高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是避免过度依赖的对策之一.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发展,3G手机在大学生中开始普及,大学生构成了3G手机上网用户的主力军,他们对手机的依赖性也日益增强。手机对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都因手机发生了改变,从而也对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剖析在3G时代背景下手机对大学生带来的影响,以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值得探讨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手机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通讯工具已遍布高校校园,手机短信在大学生群体中备受欢迎,无论在教室、寝室、食堂,还是在上课、自习、休息时,都可以看到大学生使用手机的场景。高校学生党支部应借助手机短信平台,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形势政策教育,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充分发挥他们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政治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智能手机的出现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的同时,也给同学们的身心健康、沟通方式和教学秩序等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当前教育工作者必须抢占手机网络阵地、倡导合理使用手机、形成严格的手机管理制度,以化解智能手机对当代大学生的不利影响,形成正确的手机使用观。  相似文献   

15.
王玉  胡弢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28(3):93-94,98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已成为高校大学生生活必备品,其功能不再是传统单一的通话、信息,手机QQ、微信、微博等充斥人们的生活,手机网民已经成为当今第一大网民量。在新时期,手机对高校思政工作存在着诸多影响和挑战:有社会因素,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有家庭因素,也有高校的因素。因此,正确引导大学生使用手机,建设高校大学生手机思政工作平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齐抓共管,构建社会、家庭、高校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工作新途径和新平台。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大学生手机使用时长与言语量及焦虑间的关系,引导大学生科学合理使用手机;通过问卷调查搜集数据,并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手机使用时长与焦虑水平、言语充沛、言语枯竭、言语积极性呈显著相关;焦虑与言语充沛及言语积极性呈显著性相关,与言语枯竭相关不显著;大学生使用手机时间越长,其焦虑水平越高,言语充沛性越低,言语枯竭越严重,表达的欲求越强烈。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微型移动学习的基本概念进行了分析,针对大学生学习主动性、专业性、广泛性、创造性等特点,同时基于大学生中以手机为主移动设备使用率较高的现实情况,对3G网络时代微型移动学习模式在高等教育中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其中的应用模式进行了探索,旨在提出符合现实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大学生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某高校护理专业大学生手机使用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为高校开展相关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北省某高校护理学院在校的每个年级中均随机抽取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筛检,对无效问卷进行校正后逐一录入,使用SPSS19.0软件分别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χ2检验,规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护理专业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3小时以下、3~5小时、5小时以上的人数及比例分别为70(27.9%)、83(33.1%)、98(39.0%),其主要影响因素主要为生源地、每周体育锻炼次数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结论高校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应当从多方面关注护理专业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状况,通过灵活有效地措施减少手机依赖现象。  相似文献   

19.
浅谈手机上网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明  闫淑楠 《科技信息》2009,(14):51-51
当今,随着手机互联网功能的不断开发,手机上网在大学校园已呈逐渐普及之势。手机上网在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日益威胁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但目前手机上网对大学生的影响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浅析了手机上网给大学生带来的正、反面影响及其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前,随着智能手机逐渐普及,APP应用软件已成为智能手机时代的潮流。知识管理也正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个人知识管理逐渐受到重视。该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利用手机APP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全面的了解了大学生使用手机APP的基本现状,并且对大学生利用手机APP进行知识获取、知识保存、知识分享和知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一定的统计分析,从而发现并总结出了大学生在充分利用智能手机APP应用进行个人知识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