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纳米科学与技术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研究纳米科技的科学家数不胜数,纳米物理学、纳米化学、纳米生物学、纳米电子学等各个领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本书选取的文章是关于纳米粒子毒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科学家们已经破解了与300多种人类疾病有关的女性X染色体的基因密码,这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男女差别如此之大。  相似文献   

3.
剑桥大学的科学家们用立体银河星系图首次测量出宇宙最轻的粒子——微中子的重量,这项研究成果将有助于人类解开宇宙最大的密秘——黑暗之谜。科学家此次计算所得的微中子重量为1.8×10-35公斤。今年4月,英国王家天文社会学院在年度研讨大会上公布了这一最新发现。  相似文献   

4.
解密暗物质     
正"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已经升空了,此后它将踏上寻找暗物质的漫漫征途。那么,暗物质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科学家们都想要找到它?"  相似文献   

5.
《科技潮》2008,(9)
据《新科学家网站》8月15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已经开始着手绘制一幅宇宙的3D地图。如果绘制成功,它将是迄今为止最大也是最为详细的地图。这将有助于人们了解宇宙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暗能量在宇宙的形成过程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  相似文献   

6.
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报告称,他们已发现了一种完全无法用现有理论来解释的新粒子.这个新发现的粒子称为Y(4140),它的质量为4140兆电子伏特.这一发现向那些深谙夸克如何结合形成物质的粒子物理学家发出了挑战.加上不久前刚刚宣布发现罕见的单顶夸克,费米实验室离寻获希格斯玻色子实际上已越来越近了.相关论文已经提交给<物理评论快报>.  相似文献   

7.
佩尔、莱因斯荣获199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佩尔、莱因斯两位科学家对轻粒子物理学研究做出了开拓性实验的贡献,因发现了v轻子和中微子这两种自然界中的亚原子粒子。这是自然界中两个最小的粒子。为止b,授予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马丁·佩...  相似文献   

8.
视点     
《科技潮》2008,(10)
聚焦 大型强子对撞机撞开发现之门 9月10日,科学家在靠近法国和瑞士的地下室开启了大型强子对撞机,由此开始了高速粒子对撞系列实验。  相似文献   

9.
《世界博览》2009,(23):15-16
在因电火花爆炸、烟尘和液氦泄露而关闭达一年之久后,世界上最大也最昂贵的物理实验设备——著名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已经准备好再次启动。如果一切顺利,今年12月,质子将会在日内瓦城外的地下轨道中进行撞击,来帮助科学家寻找宇宙大爆炸开始后一万亿分之一秒内占据主导地位的力与粒子。  相似文献   

10.
英国和瑞士科学家利用粒子的运动特性,设计出一种方法,成功使固体物质变得透明。  相似文献   

11.
有助于减肥和控制糖尿病的新药就要面市了。根据2003年6月份美国糖尿病协会第63届年会上讨论的研究成果,可以利用消化道中的荷尔蒙研制药物来抵制和降低血糖浓度。科学家们已经鉴别出20多种可以用作药物的荷尔蒙。  相似文献   

12.
人类离不开太阳,而太阳又时时威胁着人类。太阳每年都规律性地以它的能粒子“轰炸”地球。地球大气层与粒子的冲突产生了北极光。北极光如同美女蛇,对人类的危害是决不容轻视的。欧洲的科学家已经行动起来了,他们相继在北欧的极地建立了科研站,目的是通过对极光的观察和研究,实现对宇宙空间的“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13.
数学从纯理论研究到重视技术应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20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作为一种技术服务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已经成为科学家的共识;其中,数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起了重要作用.探讨由此而产生的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兴起与发展,将有助于加深对该专业的理解,培养出有时代特征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4.
谜团一:基本粒子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粒子有几百种.它们当中绝大多数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是在高能实验室里“生产”出来的。通过对这数百种粒子性质的研究.科学家认为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不再是原子.而是夸克和轻子.它们是更基本的粒子。人们对微观世界认识的尺度一下子深入到原来的十亿分之一。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目前还存在着非常多的困难。首先,粒子都非常小,渺小的程度上面已经  相似文献   

15.
在化工生产中,许多过程是以固、液、气群粒子在液休介质中运动的方式进行的。为了对群粒子的规律有一定的了解,许多研究者进行了单粒子运动的研究。本文试图对固、液、气单群粒子在液体介质中运动的规律进行探讨。首先推导了这类运动的准数议程,并在分析文献中有关单粒子及群粒子运动方程式的基础上,概括了对单粒子及群粒子运动的准数议程,比较这些方程中的一些指数,有助于研究这些运动的共性和特性。  相似文献   

16.
贵金属纳米粒子因其特有的光学以及化学和催化性能,正引起科技界越来越浓厚的兴趣。通常这些特性决定于这些金属粒子的粒径和形态。由于非球形粒子比各向同性的球形粒子具有更优越的性能,它们已经成为研究的焦点,人们正在努力寻找粒子形状如何影响粒子理化性能的答案。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形状可控合成技术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本文就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形状可控合成及其应用研究的当前进展进行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7.
《广西科学》2006,13(3):171-171
中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中子散射技术是用高能质子等快速粒子轰击重原子核,使其中部分中子“散裂”出来,然后用中子束流瞄准样品,探测、计算得到散射中子的能量、散射角度及位置,进而得到固体位置、运动、特性等信息。在国际上,中子散射技术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较好的阶段。中子散射技术已成为当前研究物质微观结构及其动力学过程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中子散射可帮助科学家了解从液态晶体到超导陶瓷、从蛋白质到塑料、从金属到胶粒等各种物质特性的详细情况,在诸如凝聚态物理、化学、生物工程等领域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8.
据报道,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2012年7月4日表示,他们在寻找希格斯粒子、也就是所谓的“上帝粒子”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新型亚原子粒子,该粒子符合希格斯粒子的属性。而美国能源部下属的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项目发言人罗布·罗泽说:“我们的数据有力地显示希格斯粒子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家通过实验,成功使一定空间范围内的5个光子之间存在了“感应”效应,从而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五粒子纠缠态以及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的实验,这标志着中国在量子纠缠领域进入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20.
<正>"瞬间传送"在物理学上并非不可能。如果我们能够对构成物体的每一个粒子进行测量,然后在目的地用同样的粒子完全复制其状态,就可以得到一模一样的物体。如今,中国科学家在这项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由于光子(构成光的粒子)太小,又"一触而溃",测量会让它面目全非。科学家曾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