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阳系家族     
浑天如鸡子地如鸡中黄 你知道天坛的建筑群为什么是圆形的?而地坛的建筑群为什么又是方形的?原来,这是因为我国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天圆地方说”也就是“盖天说”。后来,“浑天说”于汉代形成,并最终取代了盖天说。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有很多著名的山,比如"三山"—雁荡山、庐山、黄山,比如"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关于西岳华山之险,南岳衡山之秀,北岳恒山之奇,中岳嵩山之峻,古往今来描绘其风貌的作品很多。但也有一些景色壮美且富有文化内涵的山,很少进入大家的视野,比如位于我国西部高原地区,被誉为"万山之祖"的昆仑山脉中的玉珠峰和玉虚峰。  相似文献   

3.
<正>自人类诞生之日起,我们就从未停止过对地球的探索和认知。从古代人认为"天圆地方",到航海家麦哲伦通过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从古希腊科学家埃拉托色尼测量了地球周长,到地球物理学家莫霍洛维奇发现了地幔和地壳的分界层,再到地震学家古登堡发现了地核与地幔的分界层,这一次次的进步都让我们对脚下的  相似文献   

4.
西贝 《科学之友》2005,(15):80-83
"汉语热"是中国文化的魅力使然 前不久,欧洲第一所孔子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大学挂牌成立.这是中国在海外成立的第三所孔子学院.据了解,中国将陆续在世界各地开办100所中外合作的孔子学院,以推广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是《2001:太空漫游》(2001:Space Odyssey,1968)上映50周年。这部影片给我们的最大教益之一,就是让我们认识到:"影评"这种东西,至少到现在为止,还完全没有客观标准。《2001:太空漫游》如今已被尊奉为"无上经典",被公认为科幻影片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影片所展示的想象力被认为极度超前,直到今天仍然毫不过时;然而影片上映之初,却是恶评如潮。《纽约客》上的影评竟认为它"极度缺乏想象力",《自然》杂志(Nature)上发表的影评在今天看来也只能沦为笑柄——影评认为故事"进入人类阶段就走向了失败",情节"含糊其辞、轻描淡写",甚至嘲讽它"好在两小时  相似文献   

6.
星巴克在故宫开了6年,6年来两者相安无事。现在,央视名嘴芮成钢突然站出来说,故宫里的星巴克是对中国文化的糟蹋。突然间两者就不合适起来了,赞成者甚至无限上纲,认为这样有损国格。这就好比一个中国人身上穿件西服,谁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突然有一个人说你,看他一个中国人竟然穿洋装,真是糟蹋中国文化啊,于是众人都指着西服大骂。这对一件衣服或者一个咖啡店来说,真是有点无法承受之重。因而笔者认为,与其说这是一个根本的文化冲突,不如说是一件人为制造的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7.
正关于"从显微镜到望远镜"的系列综述。从"格拉肖蛇"的尾部开讲,经过"基本粒子"、原子核和原子与分子层次.现在来到"蛇"的头部,就要"接"尾了。作为系列综述的结尾,本期介绍地球和天文层次的大型科学设施。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在历史上.曾有"天圆地方"和"地圆天方"之争,又有"地球中心"与"太阳中心"之辩。现代科学告诉我们,太阳只是宇宙中无数恒星中的一颗,而  相似文献   

8.
星巴克在故宫开了6年,6年来两者相安无事.现在,央视名嘴芮成钢突然站出来说,故宫里的星巴克是对中国文化的糟蹋.突然间两者就不合适起来了,赞成者甚至无限上纲,认为这样有损国格.这就好比一个中国人身上穿件西服,谁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突然有一个人说你,看他一个中国人竟然穿洋装,真是糟蹋中国文化啊,于是众人都指着西服大骂.这对一件衣服或者一个咖啡店来说,真是有点无法承受之重.因而笔者认为,与其说这是一个根本的文化冲突,不如说是一件人为制造的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9.
李响 《科学之友》2004,(4):83-83
不久前,十多名全国政协委员一致呼吁:救救传统节日。他们认为,现在中国人对西方节日有种崇拜心理,几乎每节必过。而与之相反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气氛越来越淡,这样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非常不利。目前,传统节日不是法定节假日,让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人们根本没有时间考虑过节,因此西方节日挟着年轻人的崇洋心态“乘虚而入”。因此,要改变目前人们热衷过西方节日的心理,就应该让传统节日在法定节假日中占一席之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院长陈勇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是人们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时间的一种方式。如果将一些公众认同感较强、…  相似文献   

10.
《科学之友》2014,(4):30
<正>瓷器是展示中国形象的名片,是代表民族文化的符号,承载着5000年的灿烂华夏文明。在中国长达数千余年的陶瓷文化史上,汝官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汝瓷在北宋被列为五大名瓷(汝、官、钧、哥、定)之首,并钦定为宫廷御用瓷;其烧瓷时间较短,南宋时已有"近尤难得"之叹,并有"青瓷之首,汝瓷为魁""宋瓷为贵,汝瓷之最"的美誉;民间更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的传说。汝窑的工匠,以名贵的玛瑙入釉,烧成了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  相似文献   

11.
说起搞发明,很多人会 认为那是件高不可攀 的事。也有人妄自菲薄,认为自己的文化程度太低,不适合搞发明。 其实,发明是一种创造性工作,它所需要的是智慧和灵感,文化程度的高低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并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他却给世人留下了无数的发明成果。世界上没有一所大学开设发明课程,这正说明了发明是一种无法言说的艺术,它没有按步就班的一套模式可循,也没有固定不变的一套理论可依,唯有不拘一格、出奇致胜才是发明的诀窍。据统计,有许多生活日用品类的实用新型发明者都是文化程度甚低的人,或是学文科的非专业人员。因为这些人的头脑里没有那么多条条框  相似文献   

12.
正1964年,李约瑟在《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中提出"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没有在中国文明(或印度文明)中产生?"这就是所谓的"李约瑟问题"。其实,对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近代科学,远在明末西方科学输入中国时就有讨论。当时,未被"挨打"的中国人没有以仰视的姿态看待这一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西方文化.而是以对等的心态探寻中西之间的不同与差距,寻求中西会通,并开始反思中国科学落后  相似文献   

13.
几乎所有灾难的发生都是由于我们没有老老实实地待在自己的屋子里. --帕斯卡 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成就被认为是"费马大定理"的证明,任何一个知道毕达哥拉斯定理的人都能理解这个定理的含义,简而言之,如同费马(P.de Fermat)本人所表述的,"不可能将一个高于二次的幂写成两个同次幂之和."费马如今被誉为"业余数学家之王".  相似文献   

14.
1915年1月创刊的《科学》,开创了科学在中国传播的新纪元,也留下了不少超越先贤、启迪后学的文字。今天重温这些文字仍是颇受教益的。本刊特从中选择少量重新发表,作为迎接创刊百年献给读者的礼物。本期重新发表的是任鸿隽的《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原发表在《科学》创刊号上。任鸿隽是《科学》和中国科学社的主要创始人,他这篇文章提出的问题,学术界多称为"李约瑟问题",并时有讨论。由于任氏的这篇文章用文言写成,这次特别配发了文言的译文。还请译者专门撰文对这篇文字进行了解说.梳理了近现代中国学人探讨"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文明中产生"这一问题的脉络。任氏撰文时恐怕没有想到,后人会对"李约瑟问题"展开争论并把它叫做"难题",他自己的答案其实是清楚的。他行文时。也没有在"中国无科学之原因"上着墨太多。在创刊号上,他这篇文字最想表达的,是他们为什么要创办《科学》的心声。所以,他着重说了科学是什么,以及在中国传播科学最要紧的事是什么,并在最后强调:"要之科学之本质不在物质,而在方法","不然,虽尽贩他人之所有,亦所谓邯郸学步,终身为人厮隶,安能有独立进步之日耶"!不难发现,作者所说的"方法",不只是方法论意义上的,更多是认识论意义上的。联系到作者后来所撰的《科学精神论》,以及《科学》前辈作者的其他有关论述.他们当时用"方法"、"科学精神"、"科学种子"等字眼所指称的,其实就是"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科学思维方式"。抓住了科学思维方式的培育,就抓住了在中国发展科学的"种子"和传播普及科学的"渔"。不然尽贩他人之"鱼".怎么会有我们民族文化的独立进步!关于"科学思维方式",本刊近年来正组织思维方式:人类认识活动的前提》、《科学思维方式:结构和生成》、《科学哲学视野中的科学思维方式》、《科学思维方式中的本体论预设》等系列文章进行论述。读者可以参阅。  相似文献   

15.
<正>众所周知,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他不仅是20世纪初新文学史上"新月社的巨擘"、"新月诗派的祭酒",在新文学创作上所散发的光芒如日中天、久而不晦,而且他风流浪漫的人生同样传奇瑰丽,富有诗情画意。无庸讳言,徐志摩一生最受社会责难的莫过于他所追求与实践的"不是罪"的"浪漫真爱",但人们却常常忽略了他为把各类具有不同价值的西方思想和科学文化知识引入到封闭已久的中国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6.
<正>丹霞地貌多岩穴,这不足为奇。但是,中国700多处丹霞地貌区,像泰宁丹霞岩穴这般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造型组合之奇特的,再难找出第二处,实为中国丹霞地貌区所罕见。因此,泰宁丹霞岩穴被誉为"丹霞岩穴博物馆"。正是这座上天惠赐、时间雕刻的"丹霞岩穴博物馆",让泰宁丹霞在众多丹霞地貌区笑傲群雄、茕茕独立。  相似文献   

17.
视点     
世界遗产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不管是文化遗产还是自然遗产,都带有显著的民族特性。文化遗产是从文化意义上标识出一个民族的个性和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自然遗产则是文化遗产的本源,因为文化本身是适应自然的过程、自然的现象和自然的格局所发展而成的,没有自然多样性就不存在文化多样性,正因为中国多样化的自然环境,才造就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学、艺术和社会格局。———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环境中心主任谢凝高视点  相似文献   

18.
江世亮 《世界科学》2011,(8):45-47,41
在中国,"两弹一星"一直是表征民族意志和国家科技工程实力的代名词,与此相关的航天能力也是这十几年来最拿得出手的"中国名片",而载人航天和导航技术则被认为是这张"中国名片"的两大亮点。借启明星采访之机,我有幸和2010年启明星  相似文献   

19.
关于"国学热"的产生 学者们认为,时下"国学热"是中国经济强势在文化领域的表现,是社会动向和文化需求的反映,也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学者们强调,与20世纪的两次"国学热"不同,这一次国学热是源自民间自下而上的运动,并得到大学的响应和政府的支持,反映了民众文化意识的转变与诉求.  相似文献   

20.
<正>和昆虫的"尖牙利齿"以及随时漂移相比,没有爪牙,甚至不会运动的植物似乎是处处受气,时时挨打,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可时间证明,植物仍然是地球上的绝对主角。原来,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种种为防御昆虫进行绝地反击的"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