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据悉,现代生活的精细化和精致化,成为诸多营养疾病的诱因。富含维生素和食物纤维的粗粮,如今已成为都市流行的一种“新食尚”。但医学专家指出,如果“矫枉过正”摄入过多的粗粮,也并不利于身体健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营养科临床营养中心主任蔡东联教授认为,由于粗粮本身营养价值不高,不容易消化,吸收率低,加之粗粮里富含食物纤维可影响人体对钙、铁等营养素的吸收,因此,有5类人群不宜多吃粗粮:①老年人和小孩,②体力活动比较重的人群,③生长发育期青少年,④缺钙、铁等元素的人群,⑤患消化系统疾病的人群。五类人群不宜多吃粗粮…  相似文献   

2.
随着健康理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粗粮食品,并将吃粗粮视为不可或缺的健康生活方式.各大超市货架上,一袋袋包装精美的粗粮成了人们选购的热点;饭馆里专门设有"粗粮食谱",什么菜根、高梁馒头、小米粥、玉米黑窝窝头等,应有尽有……  相似文献   

3.
随着健康理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粗粮食品,并将吃粗粮视为不可或缺的健康生活方式。各大超市货架上,一袋袋包装精美的粗粮成了人们选购的热点;饭馆里专门设有“粗粮食谱“,什么菜根、高梁馒头、小米粥、玉米黑窝窝头等,应有尽有……  相似文献   

4.
<正>1善调养通气血立夏过后,温度逐渐攀升,人自然会烦躁上火,食欲也会有所下降。夏季的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调养身心的作用。饮食应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维生素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清晨可食葱头少许,晚饭宜饮红酒少量,以畅通气血。  相似文献   

5.
在节日期间,亲人团聚,亲友来访,丰盛的家宴为喜庆节日增光添彩。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佳节饮食也应追求吃得科学,吃得卫生,吃得健康。那么,怎样安排才科学合理,有益健康呢?营养学家认为:一要品种巧搭配。在节日期间,市场上各式菜肴品种繁多。因此选购时,应在注意色、香、味、形的前提下,力求荤素、冷热、粗精、干稀巧搭配。荤素搭配可以激发人的食欲,保持营养、酸碱平衡。冷热菜肴的口味,要甜、咸巧调理,麻、辣巧配比,达到五味俱全,胃口大开。精粗搭配,是要适当吃些粗粮、粗纤维食物,帮助消化。干稀搭配,是主食花样要多,有馒头、水…  相似文献   

6.
很多人都喜欢吃烤得焦黄的馒头,因为它香脆可口,而且略带甜味。倘若从医疗角度讲,它还是一种很好的医疗食品。这还得从淀粉的构造说起。我们所吃的粮食,不论是细粮还是粗粮,其中所含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分子十分巨大,大约由200~6000个葡萄糖分子像链条那样一个接一个地联结而成。这样巨大的分子,人当然是不可能直接吸收  相似文献   

7.
马端 《科学》2012,64(6)
俗话云:人吃五谷杂粮,哪能不生病?人生病了,就得看病吃药。也有人过于自信自己身体的康复能力,或出于经济原因.或是怕麻烦,硬扛着不就医。有些小毛病.比如感冒或轻度腹泻,的确能硬扛过去。但对大多数疾病而言,不及时诊断和治疗,会让病情发展,或转为慢性病变.到头来仍然不得不使用药物;而等到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再使用药物,疗效会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8.
江崇峰 《科学之友》2007,(15):62-63
要了解中国人的饮食结构首先要了解我们每天都在吃什么.早餐是我们一天中最早摄入的营养,通过早餐我们能更直观地了解中国人的饮食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人们对早餐的认识也有所提高。俗话说,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这是有科学根据的。于是大家在早餐桌上多加了一杯牛奶或是一只鸡蛋。但仅仅这样,很多人就认为早餐吃好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其实,这里有一定的误区。早餐要吃好,但是到底需要吃什么?恐怕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一份具有科学营养的早餐应该是由四大类的食品组成:第一类是粥、面包、面条等主食;第二类是鸡蛋和肉类等;第三类是豆腐脑、豆腐干、豆浆等;第四类是蔬菜和水果。早餐的份量多少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10.
现代人吃得越来越好,但是食物中营养的不均衡一直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营养协会最新发布的《膳食指南》指出,大多数人对7种十分关键的微量营养物质摄取不足,它们是钙、钾、纤维素、镁、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美国营养协会的专家建议,人们应该注意一下自己的饮食习惯.不要让这些保障身体健康的物质游离在你的食谱之外。  相似文献   

11.
美国人对学者们建议他们吃鸡蛋,特别是从某个年龄开始多吃鸡蛋,感到有点惊奇。这个惊人的营养学起源于1925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发明:与营养一起被人体吸收的胆硷直接进入脑子。它在脑中与醋酸盐结合,生成乙酰胆硷。研究表明,或多或少含有胆硷的食物能影响我们的精神状态。乍一看,  相似文献   

12.
正日常生活中听到或看到的营养误区很多,近几年经过专家们的大力科普,像"豆浆和鸡蛋不能同吃""菠菜和豆腐不能同吃"这样食物相克的误区基本被破除,但还有一些大家不太了解的营养误区。高血脂的人不能吃鸡蛋每枚鸡蛋中胆固醇的含量大约是290毫克,可是对蛋黄中脂类进行分析发现,胆固醇占4%~5%,磷脂占30%~33%,磷脂具有降低胆固醇沉积血管壁的作用,而蛋黄中的甜菜碱具有降低血脂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美国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相似文献   

13.
营养过剩     
常吃快餐、挑食偏食、吃得油腻是导致营养失衡的主要因素.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葛可佑教授分析说,这种状况在青少年中尤为突出,我国7岁~18岁的男女学生营养失衡率分别为26.9%和28.3%,而营养过剩导致的营养失衡成为危及健康的罪魁祸首,且发病年龄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4.
要了解中国人的饮食结构首先要了解我们每天都在吃什么。早餐是我们一天中最早摄入的营养,通过早餐我们能更直观地了解中国人的饮食结构问题。一般来说,早餐中必须含两大类食物,即碳水化合物(如粥、馒头、面包等)和蛋白质类食物(如鸡蛋、牛奶、豆腐等),  相似文献   

15.
谁都想拥有一头秀发,那么,怎样得到呢?增加营养。一般来说,要想使头发乌黑秀美,需多吃些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质的食物。头发细黄的人应多吃鲜奶、豆类、海带、紫菜、菠菜等,少吃糖与脂肪;脱发明显的人应多吃花生、黄豆、海带、芝麻、鸡蛋等。经常梳头。经常梳理头发,能刺激头发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头发生长期的延长,避免头发的过早脱落。其顺序是先由里向外,再从后脑向前,最后再理顺发型;早晚各轻巧梳理1次,注意不要用力过猛,否则会扯断头发。经常按摩。按摩是保养头发的重要环节。按摩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生活中,当一个人得知自己患有冠心病或高血压时,会非常紧张,可得知血脂异常时却往往不会在意.而实际上,这种异常是冠心病、心梗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是潜在的健康"杀手".因为高脂血症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它所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它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梗、脑中风等疾病.那么,如何科学地防范血脂异常? 一要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平时尽量控制食用高脂食品,即富含胆固醇的食品,如蛋黄、鱼籽、动物油脂、动物内脏、奶油、油炸食品等,应多吃低脂食品,如蔬菜、水果、豆制品、粗粮等.  相似文献   

17.
<正>吃饭喝汤是很多人的习惯,这汤到底是饭前还是饭后喝,很多人对此感到纠结。在消化专家和营养专家看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饭前还是饭后喝汤,并没有严格限制,关键在于喝多少汤、喝什么汤。不管是饭前还是饭后,对于正常人来说,喝一小碗影响都不大。如果想减肥,那就选择在饭前20分钟内喝汤。只是不要大量喝,否则难免影响消化,甚至饭前大量喝还会导致主食吃不了太多,总这样身体会缺少营养,得不偿失。对于胃下垂和胃动力不足的人来说,不管饭前饭后都要少喝。  相似文献   

18.
有些人食欲不振,不想吃任何食物,尤其厌烦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如肉、蛋、奶、鱼等。他们吃饭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象征性地吃一点,检查时,又没有器质性病变,这样的情形医学上叫神经性厌食症。由于患者摄入营养素过少,日渐消瘦,腹部凹陷。初时,精神状态尚可,以后由于长期营养不足,出现精神疲倦、皮肤干燥、便秘、脸色苍白、四肢无力等症状。  相似文献   

19.
现在,大家知道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早餐吃得好”是健康的保证。然而很多上班族早晨起来,喝一大杯牛奶,煎一个鸡蛋,吃一些肉片,拿上一个水果便匆匆离开了家门,认为这样的早餐已是很理想了。但营养专家指出,如此搭配,蛋白质、脂肪摄入量是够的,但却忽略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膳食结构中,合理的早餐营养结构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产热值比例应该在12∶25~30∶60。由此可以看出,碳水化合物在其中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而谷类食物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营养搭配基本要求是:主副相辅、干稀平衡、荤素搭配。早餐…  相似文献   

20.
“民以食为天”。每天一睁眼,人就要吃饭。但仔细想想,我们现在的一日三餐好像有点单调,主食就是米饭、馒头等,荤菜不外乎鸡鱼肉蛋,蔬菜就青菜、白菜、萝卜、芹菜、韭菜、辣椒等。科学技术在发展,为什么人的吃食还是几千年来的老一套?难道就不能改一改,来一点新变化,在吃上多一点科技成分?科学家们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的吃饭问题也会科学化,不但营养全面,可满足人体需要,而且花色品种还得多种多样。那么,再过几十年,人将吃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