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一部日本科幻片《我的机器人女友》在中国各大影院上映。影片中来自未来的女机器人和人类的外形都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它是个生化机器人,并不太懂人类的人情世故。当然,机器人女友也有不少超越常人的能力,常常能使男主角次郎化险为夷。这部影片再次让我们看到人类和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趋势。人类和机器人的明天将是什么样?  相似文献   

2.
“机器人”(Robot,音译为“罗伯特”)一词来源于捷克语,它在1924年的含义是“人造工人”。据调查,机器人从1981年到2000年间给美国创造了6000亿美元的财富,预计到2005年,全世界的机器人将超过百万。机器人专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约翰·菲尼克斯惊呼:“21世纪人类将真正进入机器人时代,人类创造的每一份财富都将包含着‘机器入’的功劳!”向人类“进化”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萨佩克写了一个名为《洛桑万能机器人公司》的剧本,“机器人”的名字正式产生。1959年美国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机器人的历史才真正开始。机器人大致…  相似文献   

3.
明月 《科学之友》2004,(4):27-27
一个硅片微型机器人不久前在美国洛杉矶一家试验室里实现了爬行突破,其所依靠的动力是活体心脏肌肉组织的脉搏动力。这个机器人体积非常小,宽度只有人类一根头发丝的一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利用肌肉组织驱动机器人前行。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对此次研究提供资金支持。该局希望未来有一天,这些靠肌肉力量驱动的微型机器人能在太空中帮助人类维护太空船,弥补太空船体上由于微小陨石撞击而产生的小漏洞。不管这种微型机器人最终将被应用在什么领域,负责此次研究的工程师卡洛斯·蒙特马哥诺(CarlosMontemagno)和他的研究小组成员对于它能实…  相似文献   

4.
"机器人"(Robot,音译为"罗伯特")一词来源于捷克语,它在1924年的含义是"人造工人".据调查,机器人从1981年到2000年间给美国创造了6000亿美元的财富,预计到2005年,全世界的机器人将超过百万.机器人专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约翰·菲尼克斯惊呼:"21世纪人类将真正进入机器人时代,人类创造的每一份财富都将包含着‘机器人'的功劳!"  相似文献   

5.
《科学24小时》2009,(3):50-51
机器人走入人类生活的日子就在眼前了。据台湾东森新闻网报道,日本发明一款最新型的医护机器人.手部灵活的程度已经和人类几乎一模一样,不管是从地上捡起吸管,还是挤番茄酱,这些动作都难不倒它。这款机器人预计2015年就会正式走入家庭,担负起照顾老人和病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坚守还是改变 在未来的3万年甚至10万年里,我们的身体和大脑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的样子会和现在一样吗?假若你相信某些未来学家的话,他们会告诉你,我们将最终变成机器人。当然,这是一种生物机器人,和纯粹的机器人不一样。这些科学家说,未来的人类有可能成为由微电子和生物体组成的结合体.它可以是具有人类大脑功能的机器。亦可以是具有电子大脑的肉身。事实上。在今天,这样的结构已经出现了某种雏形,例如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制造出了一种电子芯片.它可以替换人类大脑里负责控制短时记忆和空间知觉的海马体。在人类的大脑中,海马体经常会因老年痴呆症和中风受到损伤,而这种芯片就相当于一个人造的海马体。它可以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大脑机能。  相似文献   

7.
<正>在地球上,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万物生灵,除了能够从事劳动创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志——想象力。也正是有了人类丰富和奇妙的想象力,才有丰裕和繁荣的物质世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想象力是整个人类世界最原始的根基。人类的想象力,不但囊括了大千世界的林林总总,还涉及到人类的替身——机器人。而人类对于机器人的想象和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制作纯粹由机械和信息技术所构成的机器人;另一种是开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家用机器人成为全世界机器人工业的发展重心。不过,对于这种与人类近距离接触、长时间相处的机器人,大部分的讨论都聚焦在如何提高人们对于这类机器人的接受度,使机器人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伙伴,却鲜少思考当这个期盼成真之时,可能会有的副作用──人类在情感上对于机器人过于依赖与信任,以及相应而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在2001年的太空计划中,飞往木星的“发现号”宇宙飞船将由一个被称为HAL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控制。这个HAL人工智能机器人原定在1992年1月12日投入运行。但是,到了那一天,HAL人工智能机器人并没有完成。于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罗德尼·布鲁克斯教授决心创造一个更新一代的机器人,将类人的智力放进机器人的身体中。 这种代替HAL的新一代类人机器叫做Cog,它是集计算机芯片、电机、关节、杠杆、电缆、电线和摄像机于一体的组合体,装在一个黑色阳极化的铝制框架中。Cog现在已安装在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中的一个灰色的钢座上。 目前的Cog类人机器人还仅仅只有头、颈、肩、胸和腕,但它已经比其他机器人更接近于科学幻想中的类人机器人。一般,当我们想像机器人时,大多数人往往将机器人想像成一种机械动物,但Cog的创造者们将赋予Cog接近人类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锁境特区     
2020年,几乎整个世界都在为这个发明癫狂--纳米机器人疫苗。这种疫苗以人体生物电为动力,用纳米机器人将10000个单位的医疗用药注入人体,终生为其健康工作。理论上来说,它可以将医院这个名词从人类历史上彻底淘汰。  相似文献   

11.
<正>机器人技术是21世纪科技发展的热点之一。所谓"机器人",一般人们把它定义为"像人一样的机器"。所以有些人认为,机器人应该做的和人一模一样,其实非也。实际上,机器人是利用机械传动和现代微电子技术组合而成的一种能模仿人某种技能的机械电子设备,所以机器人的样子不一定必须像人,只要能自主完成人类所赋予它的任务与命令,就属于机器人大家族的成员。下面小编带大家来一起认识智能时代中最不像人的机器人。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探索》2007,(1):6-6
美国科学家最近制作了一个新颖的机器人,其外形像海星.但本质上它更像是一个人类新生儿.因为这个身为“可复原机器人”雏形的四脚机器不仅能识别自己所受的损伤.而且能据此调整自己的行走方式。  相似文献   

13.
机器人(英文Robot)是捷克作家查培克在20世纪20年代写的剧本《罗莎姆万能机器人公司》中的主角。它的出现,给人类大家庭增加了一个新的家族。机器人是科幻作家笔下最感兴趣的题材,对于未来的世界,机器人将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  相似文献   

14.
宇宙动态     
机器人太空手术机器人在太空中做手术将不再是科幻梦想,日前,美国斯坦福研究院国际公司在一架飞越墨西哥海湾上空10万m的美国宇航局C-9运输机上首次进行了零重力外科机器人手术。因为要快速而准确地进行开刀和伤口缝合,这项零重力手术因此而考虑到了人类和机器人外科医生的速度和精确度。由于重力场强度会出现动荡,斯坦福研究院开发的SRI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将帮助机器人外科大夫修复"环境错误",而真正的外科大夫则在地面上通过电信网络对多臂机器人外科大夫进行遥控。  相似文献   

15.
正利用生物学原理生产机器人,我们可以坐等智能行为的发生。这个珍珠白色人形的儿童机器人名叫"iCub",它平静地看着那个妇女移动摆在桌上的积木,但在它的内心,想象力却正如天马行空般一路狂奔……研究人员正在对iCub进行测试,评估它追踪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著名的心智理论描述过人类许多复杂的心理特征,比如移情和欺骗。在这次测试之前,许多机器人已经展示了在这些方面的不凡能力。但是儿童机器人iCub和它们截然  相似文献   

16.
章琪 《世界科学》2015,(1):57-58
<正>随着机器人在人类社会承担的角色逐渐变得重要,新的法律问题也逐渐浮现。是否应该允许无人驾驶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是否应该像对待人类一样给予机器人权利?华盛顿大学法学院的法学家瑞安·卡洛(Ryan Calo)提出了以上问题,并且还引用了将在《加利福尼亚法律评论》杂志上发表的名为《机器人和网络法的启示》的文章中的一些问题。在2014年布鲁金斯学会的报道中,他号召成立机器人技术联合委员会,以此监督美国机器人的合成技术。《科学》  相似文献   

17.
章琪 《世界科学》2015,(1):54-56
<正>一个强大的,被称为深度学习的新型计算技术,给机器人视觉领域带来了一场风暴。"如果你想感受机器人领域的艺术,"人工智能研究员斯科特·菲尼克斯(Scott Phoenix)说,"你就应该去You Tube上看机器人做三明治。"片中的机器人是一个四四方方的人形机器人,被叫做PR2。它刚在加利福利亚门洛帕克的威洛·格拉杰,一家全球最有影响力之一的机器人公司里被制造出来,视频录制时,它诞生还不到一小时。  相似文献   

18.
英国赫特福德郡大学的人类和机器人互动研究专家刚刚结束了为期1年的系列实验,以了解机器人最好拥有怎样的外观和性能,以确保在人类能够接受并感到舒适的前提下为人类提供服务。实验在英格兰哈特菲尔德附近的一幢有点像学生公寓的普通房屋里进行,研究对象是1个头部为银色、身高120cm、靠3个轮子移动的机器人。实验得出的初步结果表明,机器人做伴会导致人类出现明显的不安情绪。一个有代表性的实验是:让参加实验的人坐好,然后让机器人以事先设定好的路线靠近他,结果显示,人们普遍不喜欢机器人在他们身后移动。当机器人直接从正前方靠近时,大…  相似文献   

19.
《科学之友》2008,(3):14
机器人很早之前就进入了人类的生活,并且正不断向智能化迈进,可是你想过自己某一天会和机器人结婚吗?英国一位人工智能专家预测称,未来人类将和机器人结婚,而且这一天为时不远,可能就在2050年。  相似文献   

20.
人类是喜欢偷懒的,人类的这一毛病好多时候却成了人类进步的动力。人类为了满足自己好逸恶劳的特性,不断地创造着,使得各种各样的事情变得简单起来。人们一直幻想着发明一种机器人代替自己的劳动,人类就可以从一些机械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去从事更加高智力的劳动。随着电子技术的逐步发展,人类的梦想实现了,越来越高级、越来越智能化的机器人使得人类看见了光明的前景。但是,任何技术的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带来负面效应,机器人的发明也如此,机器人杀人事件的出现给出了一个血淋淋的注解。尽管著名的美国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