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家们以前认为,由于缺乏太阳光线,海洋植物不能够在超过180米水深的地方生存。美国史密森学院的生物学家在研究靠近巴哈马群岛的水下山脉之一时,在268米的深处发现了一种谁也不认得的海洋植物。这是一种具有不同寻常构造的非常美丽的水草。  相似文献   

2.
朱武生 《科学通报》1992,37(3):285-285
在量子散射的变分计算中,为了提高一级近似,又不加倍机时,二次变分法提供了一种技巧,它是只用一组试探函数基联合两种变分泛函实现的,下面阐述一种构造。  相似文献   

3.
忽然发现我们中国人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往自己家门前贴对联的,一种是不贴的.不贴对联的人,大概是因为不喜欢贴,不习惯贴等等,其中大概也有不愿意把内心想法外泄者.而贴对联的人,则多数爱把内心的愿望公之于众,或自期,或自勉,或自慰,或自道. 传说从前有一位富豪自撰春联曰:  相似文献   

4.
天然气中的硫化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气是埋藏在地层中,以碳氢化合物为主的气体。当然自然界中一切现存的气体,都可以称为天然气。所以对天然气的命名,即不严格也不科学,然而人们一直沿用下来。天然气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油田气;另外一种是气田气。油田气,在一个完整的油气藏地质构造中,顶部为天然气,中部为石油,底部为水。这是在油气藏地质构造中油,气,水,的分布规律。在油气藏顶部打的井为气井,开采天然气。当然在油层中打的油井开采石油,也能从石油中分离出来一部分伴生气,这部分伴生气,也称之为天然气。当然这部分气量是很少的。另一种气田气,在一个气藏地质构造中,主…  相似文献   

5.
潘生根 《科学通报》1985,30(4):308-308
一、引言并矢Green函数(简称DGF)是求解电磁理论中边值问题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我们知道,文献[1]仅用无散矢量本征函数和展开的常规电型DGF在有源区域内不满足电流连续性原理,需要一项具有奇异特性的附加项,其通常由并矢运算求出。目前文献中处理并矢运算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由矢量恒等式和不连续变量的二阶广义导数产生的具有δ函数的附加项得到运算结果,另一种是互换微分算子和展开式中的积分号进行并矢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不太长的演讲中,不可能把我们对于广义相对论的理解方面所获得的全部进展阐述清楚,也不可能把那些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人名包含无遗.我仅仅选择一些我认为是最精采的论题,对于我个人选择上的偏见我预先表示歉意. 广义相对论一诞生,就被公认为是观念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把我们的时空观从一种固定的框架变为一种动力学的实体,而  相似文献   

7.
<正>对于成年人而言,纹身被一些人视为一种文化、一种行为艺术或一种喜好,算是一种个性的体现。但对还在发育生长的青少年而言,纹身不该成为他们的自由选项。大家可能知道,在我国有纹身就不能参军。一是为保护他们,因为当军人会接受持久且强烈的训练,很容易造成纹身的疤痕破裂;二是特种兵如果身上有明显标志,不利于执行特殊任务;三是传统观念的束缚,认为纹身会影响军队的正气。纹身非但不可以参军,现今许多大中型企业对于有纹身的青年也坚决不招。由此可见,青少年纹身有可能影响到他们求学、参军、就业等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引言在科学技术预测和经济预测中,特尔斐法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实用方法,但在本质上是一种十分直观的方法,因而有许多缺点。类比法虽然不象特尔斐法那样直观,但也不甚精确。因为无法断定一些事件一旦引起一种特定的后果,同样一些事件是否会再次引起同一种后果。即使考虑到历史的特殊性和历史条件的局限性,类比法最多也只能是一种可接受的论据,而不是可靠的证明。  相似文献   

9.
张思远 《科学通报》1989,34(24):1868-1868
一、引言 稀土离子4f轨道是否参与成键是一个引入注目的课题,多年来一直存在不同见解。一种认为不参与成键,理由是由于5s,5p壳层的屏蔽,4f轨道位于内壳层,并且到目前为止,分子轨道理论计算结果表明4f轨道不参与成键。另一种认为可以形成较弱的共价键,并发展了一种角重迭模型利角参数来研究共价行为,但是具体共价行为的数量级尚未有明确结论。我们在  相似文献   

10.
镁,原子量24.305,是一种质量轻,机械性能、物理、化学性能均好的一种物质.人们都知道金属镁作为轻金属合金材料应用于航天航空事业,却不知道它也是一种新型的能源材料,在当今世界石油严重短缺之时,金属镁悄然跨入了新能源的行列.  相似文献   

11.
人类皮纹,是人类的一种特殊而神秘的遗传性状。它是人体内涵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它的构型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人体的本质。每个人的皮纹是不相同的,它可能是认识人体自身的一种密码,所以,它吸引着众多科学家去探索它的秘密。  相似文献   

12.
最近美国马塞诸塞州学院罗伯特·韦伯格博士通过对基因的研究,找到了细胞突变的“钥匙”,并在实验室里第一次将一个正常的人类细胞转变成了癌细胞。同行们称韦伯格博士的这一研究成果是人类战胜癌症的一个里程碑。因为这一实践上的突破,可使人类深入了解基因和细胞深层次奥秘,有助于开发治疗癌症的药物,彻底消除癌症。研究人员知道,癌症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所以人们尝试发明一种药物来制止基因突变。但在长时间里,人们只是在黑暗中摸索,不知道哪一种突变引起哪一种癌症,也不知道哪一种药物可以修补受损害的基因。现在有了基因技术,科学家…  相似文献   

13.
制造导电塑料的成本即将降低。Parma大学有机化学研究所利用廉价化学过程已获得了高电导聚吡咯薄膜。聚吡咯是一种新的导电聚合物,在电子工业中很有前途。但聚吡咯的机械性能较差,这个问题已用制成聚吡咯和其他传统聚合物(如PVC)的复合物部分地加以克服。目前很多工作已脱离实验室进入大规模生产,但现在用于聚吡咯膜的精密电化学工艺不太容易从实验室转移到大规模生产,而且至今生产聚吡咯的纯化学方法亦不是电化学方法的一种合适的替代方法。新方法保证聚合反应仅在两种不混合溶液的界面上发生而克服了这些问题:一种溶液是含有10%吡咯的苯或甲苯;另一种是含30%  相似文献   

14.
心灵缺陷     
认识能力的缺陷要么是心灵软弱,要么是心灵病态。就认识能力而言,灵魂的疾病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类:一是忧郁症(疑病),一是精神失常(躁狂症)。前一种病人似乎意识到,他的思想活动进行得不正常是因为他的理性不具有足够的力量控制自己去调节思路。在他心里一会儿是高兴,一会儿是忧伤,脾气的变幻就像他不得不忍受的天气一样。后一种疾病是思想的一种任意活动,它有自己的(主观的)规则,但这个规则却与那些和经验法则相符合的(客观的)规则背道而驰。头脑简单的人、不聪明的人、笨伯、愚妄之徒、傻瓜和呆子,他们不仅在程度上,而且在心灵紊乱的质上也…  相似文献   

15.
万能鞋     
制造一种万能鞋,能适应各种天气。它可保证穿着者的脚舒适,应具有防水、防寒、防雷、防暑的作用。这是一种能适应任何地形、任何气候的产品。下雨时,此鞋能如一般雨鞋抗湿;晴天时,鞋气孔自然开启,穿着不闷不热;打伏时在野外的露天行  相似文献   

16.
叶雷 《科学之友》2008,(1):87-87
"×××到此一游",不能简单斥责为"素质不高的表现",我们应该正视它,因为它是一种民族心理.正因为它是一种民族心理,所以很多人并不认为刻上这几个字就是素质差,反而会为之感到自豪.虽然在世界范围内,这种行为被认为是不文明的行为,但对已经在民族文化上打上烙印的东西,要改变起来需要耐心,需要引导.  相似文献   

17.
保护善良     
杨多多 《科学之友》2006,(11):60-60
100年前,人们在亚马逊河两岸砍伐树木时,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在电锯的轰鸣声中,所有的动物都逃离了,惟有一种叫做树虎的动物没有走。树虎是非常怕人的,因此工人们深感奇怪,为什么树虎不走呢?  相似文献   

18.
稀有金属     
钟焕邦 《科学通报》1958,3(5):134-134
在已发现的101种元素中,除16种非金属元素(内有一人造元素砹)和6种稀有气体外,其他均为金属元素。在79种金属元素中约有三分之二属稀有金属,其中有12种人造放射性金属元素(锝、钷、钫和九种超铀元素)。稀有金属这名词首先是由苏联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来的。当时他认为,这样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含量不多,用途不广。但在19世纪以来,由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的进展,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有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有些元素以前被认为是稀少的,而现在不再是稀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科学史,只写某人取得成功……这是不公平的。——爱因斯坦科学史家在描述科学发展的历史或撰写科学家传记时,往往抱着一种善良的愿望,即为了维护科学家的光辉形象,只提及其成就,不涉及其失败。这样就给人造成一种假象,似乎科学家的成功是一帆风顺的,科学的发展是一条通往胜利的康庄大道,而科学史就是科学成就的博物馆。这种做法显然不符合历史的本来面目,当然也不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教益。其实,在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成功和失败都是获取真理所必需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失败的教训比成功更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为什么氩和钾、铂和镍、(?)和碘这三对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排列不符合原子量递增的顺序?在  相似文献   

20.
用常规方法传输热能,比如蒸气、热水等,在传输过程中热能散失很大。所以一般情况下传输热能只能是短距离的,而且输送管外面还要包上厚厚的保温层。美国桑地亚(Sandia)国家实验室正在研究一种能远距离传输热能的新技术。这种技术可使热能在传输过程中几乎不损耗,并且不需要保温层。该技术是一种利用化学物质,交替传输热能的方法。桑地亚国家实验室利用该技术已建立了一套传热系统,并准备在1987年开始进行较大规模的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