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研究了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内红霉素发酵的动力学行为,根据所归纳出的动力学方程,调整发酵过程中的补料策略,得出了比较优化的工艺和工程参数,如发酵液的C/N(碳源/氮源)比、氧摄取速度(OUR)等。根据此动力学模型,调整的优化发酵工艺使得菌体代谢周期缩短了13%,而红霉素发酵水平提高了10%。  相似文献   

2.
一株产纤维素酶绿色木霉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性的绿色木霉,对其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含量0.75%,(NH4)2SO4为氮源,含量0.4%,250mL三角瓶20%装量,5%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为4,28℃,180r/min培养96h,优化后发酵液中Cx酶活达到277.7U/mL发酵液.  相似文献   

3.
钼对红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利用糖多孢红色链霉菌HB发酵生产红霉素的过程中,于48 h向发酵液中加入钼酸钠,通过对代谢途径关键调控酶活力的测定以及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发酵液中相关有机酸含量的测定,结论显示:当发酵液中钼酸钠的加入量为0.056 g/100 mL时,部分代谢流向有利于红霉素生物合成的方向迁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红霉素的生产速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4.
对红霉素发酵过程前期调控策略进行了研究,从宏观代谢流的变化着手,对表征细胞代谢特征的参数进行了相关分析,对发酵前期的摄氧率(OUR)、二氧化碳释放率(CER)及呼吸商(RQ)相关变化及红霉素发酵前期CER与pH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合适的调控方式,在工业规模发酵罐上通过控制发酵过程前期补糖速率等措施,使发酵平均水平从原来的4500u/mL提高到了6000u/mL。  相似文献   

5.
通过紫外诱变和优化培养基来提高发酵产品硫酸粘杆菌素的生物效价.结果表明,培养基进行优化后,硫酸粘杆菌素发酵液的生物效价可达6.03×104U/mL,较未优化的2.49×104U/mL提高1.42倍;将诱变后获得的斜面突变菌株在已优化的发酵培养基上培养后,硫酸粘杆菌素发酵液的生物效价提高至8.10×104U/mL,分别是诱变前未优化与优化的3.25倍与1.34倍,提高率分别为225%和34%.  相似文献   

6.
重组肠激酶在甲醇酵母中高效表达的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重组肠激酶在甲醇酵母中高效表达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在BiofloⅢ发酵罐中实现了高密度培养和高效表达。结果表明;温度30C,培养基pH6.0,当酵母密度达到200A600mm以上时,加入无水甲醇,控制甲醇的流加体积,使其终体积分数为1.0%~3.O%,继续诱导培养72h左右,酵母菌密度可达到150g/L,重组肠激酶总活性可达58kIU/L发酵液。  相似文献   

7.
正丙醇、铜离子、烟酰胺对红霉素合成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摇瓶培养过程中,发酵初期加入正丙醇可使红霉素的效价提高49.31%,正丙醇提高了丙酸激酶的比活力,表现出对该酶诱导作用,而对丙酰CoA合成酶比活力无影响。加入铜离子和烟酰胺可使红霉素效价分别提高24%和179/5。用HPLC测定发酵液中有机酸含量,分析测定结果认为发酵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积累期、转折期和生产期。  相似文献   

8.
桔青霉生产核酸酶P1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莫晓燕  宋威  张芹  廖红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37(10):1083-1085,1093
选用经紫外线诱变的桔青霉茵株ZM-48,采用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对生产核酸酶P1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筛选得到最佳培养基组分为(除麸皮浸出汁为体积分数外,其余均为质量分数):葡萄糖和麸皮浸出液各3%,蛋白胨和酵母膏各0.3%,K2HPO4和KH2PO4各0.05%,CaCl2 0.08%,MgSO4和MnSO4各0.049/6,ZnSO4 0.02%;发酵条件为:起始pH值5.69,接种量10%,温度34℃,摇床转速180r/min,发酵时间72h。在此优化条件下,桔青霉发酵液的核酸酶P1活力从实验初的140U/ml提高到240U/m1.  相似文献   

9.
采用华东理工大学国家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生产的全自动多参数FUS-50L(A)生物反应器,在不同的控制方式下,研究了溶解氧水平对菌体代谢活力及鸟苷发酵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用调节转速的方式控制发酵液中溶氧水平的效果比用空气流量好;发酵液中氧中溶氧水平控制在10%-20%时鸟苷积累量高,发酵液中溶氧水平低(5%)和高(30%)均不利于发酵液中的鸟苷积累。  相似文献   

10.
以酒精糟、白酒糟、碎玉米、啤酒糟等为原料,添加尿素、(NH4)2SO4及营养液F,采用“液体种子培养,多菌种混合固态发酵技术”生产奶牛生物(活菌)饲料。饲料粗蛋白平均含量36.55%、提高率1635%;酵母菌、有效细菌总数及活菌率分别为:7.85×10^8个g、7.11×10^9个,g和82.2%;β-淀粉酶1356mg/(g.h)、纤维素酶168um/(g.h)、中性蛋白酶1088ug/(g.min)、碱性蛋白酶372ug/(g·min)、糖化酶110u/(g.h);VA80IU/(100g)、VB:2.35mg/(100g)、VD2945IU/(100g)、VC1.1mg/(100g)、烟酸10.7mg/(100g)。  相似文献   

11.
以稻草秸秆原料,利用曲霉sp.HX-1固态发酵生产纤维素酶,研究了不同发酵时间、不同氮源和氮源浓度对曲霉sp.HX-1纤维素酶系的影响,并最终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和低温冷冻干燥的方法得到混合纤维素酶干品.结果表明,发酵6 d后稻草秸秆产生的纤维素酶活力单位最大,分别为CMC酶307 U/mL,C1酶841 U/mL、β-葡萄糖苷酶205 U/mL.以不同氮源优化发酵条件时发现,NH4NO3质量浓度为1 g/L时CMC酶活力达到1 652 U/mL,且失重率也到达最大值17.42%;NH4Cl质量浓度为0.5 g/L时,C1酶活力达到1 807 U/mL;尿素(UREA)质量浓度为2.0 g/L时,β-葡萄糖苷酶活力为2 033 U/mL,这表明氮源对曲霉sp.HX-1纤维素酶系的影响很大.最后在NH4NO3质量浓度为1.0 g/L的条件下,将120 g稻草秸秆发酵6 d,从发酵液中提取得到8.851 7 g混合纤维素酶的干品.此实验为以后探讨碳源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提供方法借鉴,也可以为获得纤维素酶混合酶干品的获得提供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研究得到在蒲棒浸提液基质下黑木耳发酵的最适碳、氮源及其最优配方.取其发酵最佳菌龄的发酵醪液做匀浆处理,用于培养供试黑腹果蝇,进行果蝇寿命实验,观察记录其对果蝇生存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发酵配方各组分质量分数分别为葡萄糖3%,玉米粉3%,豆饼粉2%,酵母膏0.5%,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1%;在发酵至120 h时,鲜菌丝质量达到最大,为32.57 g.在果蝇基础培养基内添加体积分数为30%的发酵醪液匀浆时,果蝇的半数死亡期延长率、平均延寿率和最高延寿率最大,且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黑曲霉S13液体发酵产木聚糖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 2 0株细菌和霉菌中筛选出一株木聚糖酶高产菌株黑曲霉 S1 3.它的最适产酶培养基为 :半纤维素 1 % ,NH4NO3 0 .3% ,微量元素液 0 .0 0 5 % ,吐温 0 .2 % ,Vogel's母液 4% ,麸皮 0 .2 5 % ,起始 p H为 6.0 .种龄 36h,接种量 5 % ,装液量 60 m L( 2 5 0 m L三角瓶 ) ,摇床转速 1 2 0 r/min,发酵温度 2 8℃ ,发酵时间 48h,液体酶活可达 40 0 .0 IU/m L.  相似文献   

14.
补料分批发酵提高耐高温α-淀粉酶发酵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耀军 《河南科学》2010,28(2):172-175
对耐高温α-淀粉酶分批发酵与补料分批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5t发酵罐生产条件下,初糖淀粉质量浓度为200g/L,当发酵液中还原糖DE值降至25mg/mL以下时,开始3~5L/min流速流加复合营养盐培养基,使发酵液中DE值维持在20~25mg/mL水平,控制总糖质量浓度为245g/L,在最佳补料分批发酵工艺条件下,放罐酶活力为15600U/mL,较分批发酵的9649U/mL提高61.7%,同时每标吨酶耗淀粉量可降低20%.  相似文献   

15.
通过PCR技术对r-PA重组酿酒酵母进行了鉴定,并对该基因工程菌株生物合成r-PA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其生物合成r-PA的最适发酵条件为:半乳糖诱导浓度为1.5%,诱导培养基起始OD600为0.3、起始pH7.0,250mL三角瓶最适装液量为60mL,诱导时间60h。优化前最高酶活为1926U/L,优化后最高酶活为5932U/L,较之提高了2倍。  相似文献   

16.
以香菇发酵滤液、豆浆和脱脂奶为原料,探讨了香菇酸豆奶的优化配方和发酵工艺.根据单因素实验,选择香菇发酵液添加量、豆浆添加比例和明胶添加量作为优化因素,以感官评分和持水力为响应值,设计响应面分析试验,确定合理的配方和生产工艺,并对产品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菇酸豆奶的优化工艺参数:香菇发酵液添加量为20.15%(体积比),豆浆添加比例为3/11(体积比),脱脂奶添加比例为8/11(体积比),明胶添加量为0.17%(质量比),蔗糖添加量为6%(质量比),发酵剂添加量0.1%(质量比),42℃发酵5 h,产品酸甜爽口、营养丰富.香菇酸豆奶中的乳酸菌含量较高,持水力略高于对照酸豆奶,稳定性较好;产品中蛋白降解更充分,氨基酸含量较高,乙醛和丁二酮含量略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采用铜绿假单胞菌AB91095自制鼠李糖脂发酵液,并将其运用到含油废水的微生物处理中,考察其对戈登氏菌降解石油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浓度为12CMC的鼠李糖脂发酵液,在添加量分别为3mL、5mL、7mL条件下,戈登氏菌对石油烃的降解率相应提高了11.97%、16.11%、18.88%.可见,鼠李糖脂发酵液可以明显促进戈登氏菌对石油烃的降解作用.实验过程同时发现鼠李糖脂发酵液本身对石油烃无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