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传统音乐中民歌的剖析,论述了它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及影响,从民歌的演变过程来阐述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并运用了大量的实例来进一步说明作者其观点。通过对各地方不同的民歌形式的比较,进一步阐明了民歌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民歌作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展现,有着多方面、多层次的社会功能,在其流传中体现了人们对民歌强烈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3.
川端康成和沈从文以其特殊而又相近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对女性生活作了大量细致深入的描述,并通过对女性的描写来着力刻画一种对他们生活产生过影响并积淀在其思想和心灵深处的女性美,表现出他们对女性和女性美的偏爱和崇拜.  相似文献   

4.
常春 《安徽科技》2005,(7):55-56
21世纪的到来使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进入到信息时代.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而且全面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维方式,致使全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体制、社会关系、生活方式的以至思想观念,都将在这次变革面前经受巨大冲击.多媒体先驱的代表人物尼葛洛庞底在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中所作的一切,标志着新世纪的人类生活将在"数"的新技术影响下,发生彻底的变革.任何一段时期的建筑内容与其所处的科技时代是密不可分的.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建筑师们开始思考并探索在新科技冲击下的"未来建筑"的形态,从而创造出符合未来时代精神的建筑,并以此来回应新世纪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文化生态保护与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化生态视域下的土家族民歌研究主要拟在生态学及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土家族地区民歌的史实来进行实证研究.其一,围绕土家族民歌生态生成环境的内容与特征,用文化生态保护的立场和民族志方法来进行个案描述和理论分析,全面探讨文化生态视域下土家族民歌的内容、特征、形式、发展等等,研究土家族民歌在发展创新及基于文化生态视域下的发展策略.其二,针对土家族民歌所表达的方式、特点及对音乐文化研究的影响,采取历时态和共时态相结合的研究思路来组织材料与分析问题,通过时态性的文化把握,考察土家族民歌研究的重要意义.其三,对土家族民歌进行规律性的提炼和理论创新,在认真研究、鉴别运用现有文献资料的同时,丰富对土家族民歌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云南水族民歌充满了民族民间色彩,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生活哲理.民歌是历史的沉淀和记录,是各族人民在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的产物,是特定民族特定时代的文化反映.民歌充分表达了水族独特的审美与判断、心灵与思想.通过借助美学思想和理论,对民歌进行解读,目的在于了解这个民族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更好的挖掘民族民歌的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发展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7.
巴尔虎是蒙古族古老的游牧部族之一.巴尔虎人创造了大量具有浓郁民族韵味的巴尔虎民间文化艺术.巴尔虎民歌即是其中最富特色的内容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草原文化呈现衰退趋势.民歌的传承与发展面临危机.通过对其历史与现代传承方式的分析,探讨巴尔虎民歌保护与发展应采取的策略,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学校"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学校的性质,经历了从"取士机构"(古代)、"教育机构"(近代)到"社会机构"的演变过程,从这一考察结果来分析流行已久的"学校即社会"(杜威)、"社会即学校"(陶行知)等学说,有其进一步澄清、检讨之必要.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教育研究中"生活世界"的分析,发现在不同研究者的论述中,"生活世界"的解释处于游移中,但总体上是一个不被触动的,不被质疑的想象性存在.实事上生活世界是一个社会建构的产物,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这其中尤其是社会机制和意识形态对生活世界的形塑,真实的教育研究不应对此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10.
南宁国际民歌节的审美价值是通过它的审美需要、审美交流和审美修复功能表现出来的.审美人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透过它的视野来研究南宁国际民歌节,不仅是审美人类学实践自己学术主张和丰富自身理论的需要,也是南宁国际民歌节继续发展的需要.同时,在当代社会,民歌也面临着发展的新契机,我们应该根据社会的现代需要在保存其人民性、民族性的基础上凸现出民歌的现代美.  相似文献   

11.
明代民歌出现了繁荣的景象,数量剧增,曲调众多,反映生活的内容十分丰富,艺术感染力强.明代民歌不仅流布于民间,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也波及文坛,对明代文人的诗歌、散文、戏曲等文学体裁的创作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对明代散文创作有巨大的推动力.民歌给明代散文创作理论与实践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南朝民歌对南朝文人诗有较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南朝文人诗的通俗化倾向。文人大量拟作民歌,诗作中注入民歌化因素,在诗歌的主题、语言、情调上向民歌靠拢。其成因主要在于当时统治阶级的好尚、及时行乐的社会思想观念以及当时的文学观念影响。正因为如此,文学史上才出现了一种新体诗——宫体诗,且成为绝句形成的标志,推动了文学进步的潮流。  相似文献   

13.
以上平调式为研究视角,以民歌体裁为分类方式,对朝鲜族民歌进行研究.朝鲜族民歌是朝鲜族音乐文化研究的一个窗口,透过对朝鲜族民歌的研究,可以探求朝鲜族音乐文化的一部分特征.并以此作为朝鲜族音乐文化系列研究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广西民歌浩如烟海,研究和探讨广西民歌在于继承、创新和发展.广西民歌有着其丰富的历史传承性,其艺术特色主要概括为绘声绘色的群众语言,维妙维肖的形象比喻,灵活多变的艺术手法.广西民歌要推陈出新,才能在新的起点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粮食.  相似文献   

15.
一方面民歌是融含在生活中的艺术,歌唱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凡是有生活经验的,只要找到与民歌交谈的切入点,都会被其真善美所感动,包括幼儿.另一方面,民歌又是有声人类史的一部分,涵蓄量丰厚,没有一定阅历,不用心体悟,则无法触到民歌文化底层和把握民歌整体.再从技艺角度看,民歌在文学、音乐上都累积了丰富的表达情感的手法,令专业工作者望尘莫及.因此民歌作为一门高深的学问也能吸引各层次人.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发现材懂得材.谦虚方可学习前人、同行、学生,荟萃集体才智,改进教学.  相似文献   

16.
汉乐府民歌来自民间,源于生活,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社会问题及风土人情;其广泛传唱客观上起到了传播新闻的作用;同时由于最高统治者的喜爱和倡导,又以其权威性起到了引导舆论导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安德森是美国一位具有重大影响的作家。艺术风格独特,并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其文学地位和历史影响值得研究。本文通过对安德森所生活的美国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的深刻剖析,论证了安德森独特艺术风格形成的真正原因以及对当时以及后来的美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影响。同时揭示出了美国社会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扭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共产党宣言》诸多汉译本中,mit ihrem gesellschaftlichen Dasein或译作社会生活,或译作社会存在,1958年起中央编译局译本统一译作社会存在.依照较为权威的辞书,社会存在概念乃是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其核心在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这一定义的直接依据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对社会存在概念认识逐步深化的成果,而教科书体系的概念界定可追溯到《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而其最初源头是《共产党宣言》.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术界围绕教科书和辞典的概念界定,出现了把社会存在的概念外延扩大化的新解读,实质上是把经典作家的"物质生活"放大为整个"社会生活"来解读,忽略了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即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9.
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的红色歌谣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右江革命根据地建设时期,右江军民通过音乐手段来推广革命道理,创作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的红色歌谣.他们用流行的革命歌曲、民歌、民谣等形式在圩场、会议、学校通过教唱、对歌、演唱、传唱的方式控拆黑暗社会、发动民众,讴歌农民运动及战斗生活,赞美苏维埃建设,表达了右江民众热爱党、热爱红军和积极参加革命的朴素情感,具有明显的革命教育和文化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20.
山西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山西人民的淳朴生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形式的变化以及多种文化的繁荣,山西民歌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主要体现的是演唱人数的缩小、听众人数的减少、老一代歌唱者的去世,故山西民歌正逐步衰亡。这与其所处的时代及其内部的存在问题密不可分。就这些问题来看,山西民歌的传承问题亟待解决。结合山西民歌的艺术特征和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对山西民歌的传承应采取政府大力支持、加大师资培训力度等措施,并树立继承与汲取、探索与鼓励的基本理念,使山西民歌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