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液淬和SEM观察证明,蠕墨的形成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由片状转变成,另一种是由球状畸变长成蠕虫状。提出了两种蠕墨的形态、结构规模,两种蠕墨的形成和生长模型。蠕墨在生长过程中经常产生a向生长和c向生长的转变。由于变质元素的作用,蠕墨扭曲多变,不断改变生长方向,不断分枝。分枝的生长方向既有c向,也有a向,其端部有的圆钝,有的尖锐,其整体结构中有大量厚片状部分。提出变质元素的再分配在蠕墨的形成和生长过程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合金元素(磷、硼)和蠕化剂(稀土硅铁合金)对蠕虫状石墨铸铁机械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选定了最佳化学成分。对共晶团的大小、壁厚敏感性和蠕化衰退进行了检验。试验表明磷硼稀土蠕铁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是制作糖机压榨辊的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3.
稀土铸铁中蠕虫状石墨空间组织的基本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定向凝固方法研究了蠕虫状石墨空间组织的基本形态。结果表明,蠕墨的主杆部分是一个以棱柱为基础且在其四周有花瓣形或星影分叉的复合柱体。由偏光金相显微镜对蠕墨主杆横截面的分析并结合透射电镜的分析结果,对蠕墨在偏振光下不时出现的“中脊线”现象作出了初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通过扫描电镜对富含Sn、As、Ti、Pb等微量元素生铁制取蠕墨铸铁的蠕虫状石墨形貌进行观察,分析了这些石墨的形态及变异石墨的具体形貌,从中比较不同微量元素含量对变异石墨形貌的影响.试验选取REMgCaA l合金作蠕化剂处理该蠕墨铸铁.结果表明,合适的蠕化剂加入能有效改善微量元素对石墨形貌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蠕虫状灰岩的岩石分类学特征、沉积特征和沉积组合特征,分析了蠕虫状灰岩的形成机理,提出与前人不同的成因观点.认为蠕虫状灰岩的形成与风暴浊流作用有关,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风暴岩.  相似文献   

6.
四川渠县龙门峡三叠系嘉陵江组蠕虫状灰岩是多成因的,它们具有不同的构造外貌,形成于不同的沉积环境,反映不同的水体能量。一部分属物理和物理化学成因,一部分属生物成因,一部分则是这二者的复合产物,可能正是由于生物对于原生沉积构造的改造作用,造成了蠕虫状灰岩类型的多样性及研究的困难性。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蠕虫状链DNA分子的随机模型,利用强一阶收敛的傅里叶级数方法,导出了针对该模型的数值算法,模拟了分子的末段距以及相位空间的代表点,并对末段距的分布做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8.
重庆地区早三叠世沉积中广泛发育一种"错时相"灰岩———蠕虫状灰岩。通过对重庆地区十余条典型剖面飞仙关组及嘉陵江组进行野外观察、采样及室内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研究,认为蠕虫状灰岩由形似蠕虫的"蠕体"和浅色基质组成,其中蠕体形态多样,常呈条带状、粒状、不规则状发育于基质中,蠕体的主要成分为方解石(质量分数高达95%以上),基质中相对含有较多黏土,但方解石的质量分数依然可达到85%~90%。蠕虫状灰岩中几乎见不到大的生物化石,镜下可观察到黄铁矿颗粒及藻类痕迹。按形态可将蠕虫状灰岩分为顺层线纹状、断续点状和异形杂乱状3类,其形成主要和菌藻类活动有关,并且在其形成过程中风暴作用影响明显,后生动物(如腕足、腹足及双壳类)的扰动会抑制蠕虫状灰岩的发育,因此蠕虫状灰岩的成因是(低等)生物与水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二叠纪末-三叠纪初特提斯洋海水温度高,大气CO2含量极高而O2含量却极低,相应的古海洋是停滞的、缺氧的并且伴随有频繁的风暴,这些都为蠕虫状灰岩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蠕虫状链是一种适用于从柔性到刚性的大分子链模型,尤其适合半刚性和刚性高分子链,因此运用此模型分析多肽与DNA等生物大分子链构象的研究越来越多.在简单介绍蠕虫状链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运用蠕虫状链模型推导均方末端距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采取自由旋转链模型处理的解决方法,有助于正确理解与应用蠕虫状链模型.  相似文献   

10.
用LMC定向凝固技术研究铸铁石墨形态的控制,探讨了凝固速度、变质、衰退对石墨形态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获得了反映过共晶铸铁凝固速度和变质剂加入量与石墨形态关系的定量数据。对石墨形态连续衰变过程的观察研究,发现了蠕虫状石墨向过冷石墨转变的分界线。这表明石墨生长机制在分界线处发生了突变,在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索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石墨生长模型,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石墨形态可以相互转变。在经历球状石墨(?)蠕虫状石墨(?)过冷石墨(?)A 型片状石墨的变迁中,石墨生长机制发生了渐变(?)突变(?)再渐变的过程。其中球状石墨(?)蠕虫状石墨的转变是渐变,蠕虫状石墨(?)过冷石墨的转变是突变,过冷石墨(?)A 型片状石墨的转变是再一次渐变。  相似文献   

11.
祖石道 《安徽科技》1997,(5):38-39,41
自球铁问世以来,人们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努力探讨石墨球化机理,出现了许多解释球化现象的学说。尽管对球化机理至今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但有几个方面的研究结论已为人们普遍接受:一是球内部石墨基面(0001)平行于圆围按年轮  相似文献   

12.
铸铁中开花状石墨的微观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射透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铸铁中开花状石墨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开花状石墨是石墨沿(0001)方向生长速率增大的过程,因而它是1种过球化石墨,而不是铸铁过程中球化不良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电磁场对铸铁石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交替换向的行波磁场,研究在铸铁凝固过程中,施加换向行波电磁场产生的脉冲作用对铸铁石墨生长及其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脉冲电磁场的作用下,灰铸铁凝固组织中奥氏体枝晶数量明显减少,石墨粗化;球化处理后,凝固组织中球状石墨数量减少,蠕虫状石墨增多,蠕化率显著提高,为稳定蠕墨铸铁的蠕化率提出一个新途径·讨论了电磁场对石墨生长影响的机理,认为脉冲磁场的电磁搅拌作用和感生电流的热效应破坏了石墨核心周围奥氏体壳的稳定性,促进石墨的分枝生长,形成蠕虫状石墨·只有在残留镁量和残留稀土量足够或残留量较高时,脉冲磁场的干扰能够稳定蠕化率;蠕化剂加入量不足时,磁场干扰只能促进形成片状石墨,不能形成蠕虫状石墨...  相似文献   

14.
评述了近几年来富勒烯的发现过程,论述了纳米洋葱状富勒烯的几种制备方法,并对其生长机理进行了探讨性研究。同时指出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为富勒烯的宏量制备和应用研究指明了方向。简述了本课题组采用真空热处理方法,石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变为洋葱状富勒烯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早寒武世西大山组蠕虫状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早寒武世西大山组发现大量蠕虫状化石和少量海绵动物化石.蠕虫状化石一般长为50 mm以上,宽为0.3-1.4 mm,皱节微细,每毫米长度内有3-10条不等,被认为是Sabellidites cambriensis Yanichevsky,1926化石,是目前报道的Sabellidites化石产出最高层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分析用铈、镧处理工业铁水得到的各种石墨形态,初步查明了铈、镧对石墨的球化能力和孕育硅对石墨的球化作用。实验指出:工业铁水中加入球化元素是形成球状石墨的必要条件,而充分条件是加入球化剂和孕育剂,孕育硅有促进石墨球化的能力。 文中提出:石墨微晶(0001)面螺旋生长和(1012)或(1013)面事晶分枝是球状石墨的生长模式。初生球状石墨的变异是孪晶分枝发展的结果,共晶结晶时,球状石墨的变异与石墨结晶的前沿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7.
笼状锗结构的一维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笼状锗结构预测,本文以Ge10为基本结构单元,通过径向和轴向生长两种方式优化了Ge20~Ge40的一维结构。计算所得锗团簇的轴径比和结合能与离子注入漂移管试验结果较好吻合,为中等尺寸锗团簇的一维结构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蒋卫国  魏寿祥 《甘肃科技》2006,22(5):60-61,84
在分析蠕虫病毒的特点和传播方式的基础上,从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两个方面探讨蠕虫病毒的一些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石墨衬底生长高质量金刚石膜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墨衬底上可以沉积出晶体取向性较强的(220)织构的金刚石膜,这种金刚石膜的热导率高、断裂强度大;石墨衬底上沉积金刚石形核致密、速度快;石墨上沉积的金刚石膜纹理缺陷少。对石墨衬底的这些优势做了比较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刘姣  李斯婷  修莎  吴长安 《科技资讯》2014,12(20):86-86
本文探讨了供水管网中生长环的形成原因及其对水质的影响,并对其防空提出建议.分析结果表明管网材质、水中物理化学况淀反应吸微生物对供水管网中生长环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生长环的形成在减小管道输水能力的同时会严重影响水质卫生状况,实际过程中可从管材替代、管道修复及加强维护管理等方面出发,控制生长环的形成,保护供水水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