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本文通过发掘天文学历史上未被关注到的大量文献,对19世纪末一些科学人士尝试探索假想火星文明,以及这样的尝试在当时科学界所引发的争论,对科幻作品创作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和分析。这些考察除了具有科学编史学的意义之外,也是对科幻作品的科学史意义进行探索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科幻文学的调查研究是中国科普研究所开展的一个调研课题。根据此次调研的情况看,不管是在科学(科普)界还是在文学界,对于科幻文学的定位一直是非常模糊的,主流文学界一直将科幻文学排斥在文学的大门外姑且不谈,甚至科学(科普)界也曾经将科幻文学定论为资产阶级精神污染的重灾区,将科幻作品中的“科”斥为“伪科学”,但是,科幻对社会的发展是有利的,庞大的科幻读者群有这样的阅读需求。目前,我国科幻文学发展的主要存在问题是:1.出版阵地问题。刊物只有《科幻世界》和山西的《科幻大王》二家,中国和科幻图书在年出版种类和数量上都相…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12,(11):8-10
科学幻想并不是无中生有的代名词,更不是胡说八道。科幻作品之所以吸引人,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在科学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所以,人们在若干年后发现,科幻作品中的很多新奇的玩意儿竟然变成了现实。比如,手  相似文献   

4.
中国早期科幻小说的科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了两部发表于1904~1905年间的中国科幻小说创始作,通过探讨中国早期科幻创作中的诸多现象,对其中科学观的复杂表现做了重点分析。一方面,不能抹杀早期科幻小说的启蒙意义;另一方面,早期科幻作品与文化精英在科学观方面的认知差距,导致精英们最终放弃了对科幻小说的推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预示了中国科幻的未来命运。  相似文献   

5.
正看科幻、武侠等作品长大——问:能谈谈您的创作经历吗?超侠:正式发表科幻作品是在高一的时候,但其实小学就开始写科幻武侠的作品。那时候的作品有科幻武侠的感觉,后来我的作品大都带着科幻、武侠的色彩。高中的时候,我才开始写发明类的科幻作品,也写科幻小说,写完投给《科幻大王》等杂志,第一篇发表的科幻作品是《决斗》。高三那年,学习压力很大,每晚的娱乐就是写科幻小说。当时就写了好几十万字投给了某杂志。大学的时候也出了两  相似文献   

6.
命殒天涯     
开篇语幻想是人类的天性;正是这种天性,一直激励着人类不断进取和探索。而科幻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将科学与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展现出一种特别的美丽。这种美丽已绵延了近两个世纪,洋洋洒洒,长盛不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数的憧憬与愉悦。自本期起,我们开设“科幻时空”栏目,刊登科幻作品和评论。无论您有什么创作译作,或者只是小小的建议意见,都请寄到zhangxinghe@263.net或杂志社“科幻时空”栏目。谢谢您的参与。  相似文献   

7.
科幻小说是科学传播不可或缺的研究内容之一。在科学文化的视野里,刘慈欣的科学观是科幻小说生命力的重要部分,科学观直接影响着其对科学形象的塑造,并能够渗透到作品感染受众。刘慈欣及其科幻作品的独特魅力扎根于其自身具有内在矛盾性的科学观,本文将以《三体》系列为立足点,深入研究刘慈欣科学观的内在矛盾性。  相似文献   

8.
电影《沙丘》近期热播,引发公众对科幻大作的新一轮关注潮流.我惊喜地发现,在学生交上来的随笔里,有不止一位提出了更高阶的问题:作为一个原著党,我要不要去看电影?——不少学生已经啃完了《沙丘》原书六部,他们对科幻作品的兴趣和热忱让我感到欣慰.当科幻作品邂逅教育,碰撞出了不同寻常的绚丽火花. 虚构和想象是科幻作品的基本特征,这恰恰是当前中学生本该拥有却通常欠缺的基本能力.科幻电影中宏大浩瀚的宇宙场景,科幻小说里浩渺无极的想象触角,都会让学生自觉自愿、充满兴趣地进入一个与日常生活迥异的世界,让他们开放心灵,拓展视野——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脑洞大开".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科幻教父"艾萨克·阿西莫夫说过,"儿童应该尽早阅读科幻作品,在9岁或10岁,不能晚于11岁。"而他本人更是从小就对科幻作品充满兴趣,并一生为此奋斗不息。当代美国最杰出科幻小说作家的桂冠,无疑应属艾萨克·阿西莫夫。他是20世纪顶尖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他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定律"被称为"现代机器人学的基石",他作品中的《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  相似文献   

10.
正杨鹏,笔名雪孩,中国少儿科幻的旗手,出版的作品有100多部,计1000多万字。目前,杨鹏是迪士尼在中国迄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被授权创作米老鼠故事的签约作家。在杨鹏看来,科幻作品对一个孩子人生的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国内孩子能看到的本土少年科幻作品却太少了,"科幻可以留住孩子的好奇心。为什么说留住,而不是培养?因为孩子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如果没有合理的引导,在他长大的过程中也许就会慢慢消失。孩子的好奇心如此珍贵,这也是促使我一直创作少年科幻作品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