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珠江源头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建设是该地区经济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云南提出建立旅游经济强省的背景下,珠江源头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经济建设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条件,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为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1)实施“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点轴开发战略,构建珠江源头地区旅游圈;(2)以生态旅游业为主,其它旅游业为辅的发展格局;(3)以政府为主导,逐步健全旅游资源深开发机制;(4)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大旅游产品的科技和化投入;(5)培育特色旅游基地,加强区域内外合作,确保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6)把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同扶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旅游线路设计"三位一体"方法论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线路设计是旅游产品开发的具体形式.结合我国旅游开发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理论的指导下,提出旅游线路设计“三位一体”方法论.旨在指导我国区域旅游资源有机整合,形成具有主题特色和强势竞争力的旅游线路,全面提升区域旅游产品的整体形象和旅游综合效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深入研究区域旅游资源特征,合理设计主题旅游开发项目是区域资源开发中的关键课题之一.在分析莱州市云峰山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3个主题旅游开发项目,对研究区域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结合旅游学、体育学相关理论知识,以体育赛事旅游作为研究对象,对体育赛事旅游的概念、属性特征及资源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体育赛事属于旅游资源,具备旅游开发的价值;体育赛事旅游与传统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相比,凸显了“体育”与“旅游”的主题性,具有深厚的文化吸附性及效益高效性和组织的具体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5.
旅游客源市场SWOT分析与开发--以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为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旅游客源市场开发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基础 .对于一定旅游区 ,在客源市场开发中存在一定的优势 (Strength)、劣势 (Weakness)、开发机遇 (Opportunity)和威胁因素 (Threat) ,优势和劣势、机遇和威胁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 .在区域旅游客源市场调查的基础上 ,科学分析区域旅游客源市场开发中的SWOT因素 ,制定适宜的开发战略 ,可以变劣势为优势 ,化威胁为机遇 ,实现客源市场持续开发 .本文以区域旅游客源市场SWOT分析为基础 ,以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为例 ,阐述了该区旅游客源市场开发中的SWOT因素 ,提出了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原则、开发时序性、开发宏观战略和具体开发措施 .  相似文献   

6.
从旅游资源的整体性出发探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和建设内容,并以重庆市巴南区东温泉景区为例,实证分析“区域整体”之效应。认为在原有的“区域美”基础上创造新型市场条件下的“区域美”,将促进区域整体吸引功能形成或得到增强,并具有持久性。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环西宁地区区域背景、区域空间结构、城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景区-城镇”综合集成,“组团-环线”链式空间结构模式,对环西宁地区旅游开发的总体布局进行了初步研究,即强化一个旅游中心:西宁———中国夏都旅游中心;开辟两条旅游环线:青海湖环线与(黄)河湟(水)谷地环线;打造三大旅游片区:青海湖———梦幻天海旅游片区,(黄)河湟(水)谷地———碧水丹山、文化长廊旅游片区,祁连山———八宝祁连旅游片区;重点开发17个旅游组团的“1-2-3-17”总体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佛山市及邻近地区旅游条件的综合分析比较,指出佛山市今后的旅游功能应定位于作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中的小区旅游中心和三角洲旅游主线上的重要旅游点,“古城新貌”是佛山旅游特色的主题;提出对古遗址、古园林、古建筑、古火山、古遗风、古工艺等古城旅游资源的开发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三清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清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区域,对该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定量分析,认为三清山南清园游览区的旅游资源容量是三清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的“瓶颈”,并对扩大其旅游环境容量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永顺县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永顺县旅游资源的整体特征分析入手,针对永顺县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大旅游”战略、旅游精品战略、旅游市场战略及塑造猛洞河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新格局、整合优化旅游产品、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深化土家文化主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是我国的旅游资源大省,尤其是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虽然是旅游资源大省但却不是旅游大省.盲目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保护问题等等,导致了文化资源效益配置低,没有形成与资源相匹配的高产出.文章对数据统计分析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佛山市及邻近地区旅游条件的综合分析比较,指出佛山市今后的旅游功能应定位于作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中的小区旅游中心和三角洲旅游主线上的重要旅游点,“古城新貌”是佛山旅游特色的主题;提出对古遗址、古园林、古建筑、古火山、古遗风、古工艺等古城旅游资源的开发设计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嘉陵江是长江的重要支流,嘉陵江流域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干流沿岸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业发展相对落后,综合齐发该区域旅游资源,对于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嘉陵江干流沿岸旅游资源特点和优势,以及该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该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4.
开发河南专题旅游资源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就开发河南的“寻根Ji祖”与“觅迹-觅名人足迹,古战(役)场旅游”等专题旅游资源进行了初步探讨,我们认为,开发上述专题旅游,河南有丰富资源条件,只要认真研究,组织,规划,开发,就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小城镇的旅游开发规划作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其旅游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强,旅游主题形象设计是其重要的一项内容,它对整个区域的旅游开发和旅游经营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小城镇旅游规划中的主题形象定位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河南省淇县的旅游资源特点对整个区域的理念形象、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实例探讨,旨在为小城镇旅游规划中的主题形象设计问题提供全面、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旅游合作是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深度开发又是旅游合作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在分析泛珠三角区域旅游资源享赋的基础上,对江西旅游资源数量、类型、特色和价值作了评价与分析,得出江西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前景。提出了在泛珠背景下江西旅游资源开发应采取的措施是:整合泛珠三角区域内旅游资源;重点开发差异化旅游产品;规划区域旅游线路;引进新的开发主体实行多样化开发;做好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旅游经济竞争进入了区域竞争时代,以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形成合力,树立品牌为内容的合作竞争成为区域旅游竞争的主要形式.黄河沿线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区域位置优越.在遵循开发与保护、有序开发与协同发展、功能分区与整体推进、突出区域主题形象等原则下,实现黄河沿线旅游资源的整合,构建大黄河旅游走廊,是黄河沿线各省区旅游业发展参与区域竞争的必要选择.为此,黄河沿线各省区要加强合作,在编制全流域统一的旅游发展规划、组建跨区域旅游企业集团、建立制度化的旅游合作协调机制、加强旅游推广合作、共拓客源市场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8.
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开发研究——以全椒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国内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简单综述,以全椒县为实证研究对象,从类型效应、集聚效应和强度效应三方面分析了全椒县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表现,从资源潜力、交通区位和市场区位三方面进行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了旅游开发策略:优化大环境,培育旅游吸引因素、开发专题研究、定位旅游形象、开发“龙头”景区、加强区域旅游协作.  相似文献   

19.
洞庭湖区现有旅游资源的开发,大部分集中于以岳阳为中心的东洞庭湖风景区,而以益阳为中心的南洞庭湖和以常德为中心的东洞庭湖区域的旅游资源的开发非常有限。故从“大洞庭湖”的角度出发,应以整个洞庭湖区旅游资源为对象,综合考虑湖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对整个洞庭湖区旅游资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同时提出优化空间布局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区域旅游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区域旅游环境影响是通过旅游资源开发活动和旅游行为活动产生的,其环境效应正是这些活动具体内容的结果。据此,文章将区域旅游环境评价分为事先评价和事后评价两个必不可少的方面,并具体探讨了针对两部分评价的内容、评价因子识别和选择及评价的工程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