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竹锈褐斑病由螨类为害引起,笔者于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对南京地区竹锈褐斑病发生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病主要危害3个属共12种竹种,病害的发生与竹林地被物、竹种生长状况、竹种和竹林环境状况有密切关系。7月上中旬发病达到高峰,7月下旬至8月上旬螨类种群数量下降;8至9月气温仍然较高,同时降雨量减少,虫口数量有所回升。螨类1年发生多代,世代重叠严重。  相似文献   

2.
竹类丛枝病为我国南方和北方竹子的常见病,患病竹种包括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sns)、刚竹(P.viridis)、淡竹(P.glauca)和花竹(P.nidularia)等。从几种竹子的丛枝病株中查见有类菌原体(MLOs)存在。病株细胞结构异常,过氧化物酶同功酶谱也与健株的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遭受丛枝病的危害,致使我县苦楝树大部植株陆续死亡,严重地影响“四旁”绿化的效果,是当前发展苦楝生产的严重障碍。为了摸索病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我们对该病进行研究。现将观察和试验情况整理如下。一、病害发生规律观察与分析1.病害发生时期:据观察,不同树令丛枝病发生时期是不一致的(见下表)。  相似文献   

4.
竹叶锈病是竹类主要病害之一,影响竹子生长。为了利用重寄生菌赭红枝顶孢(Acremoni-um salmoneum)防治竹叶锈病,笔者利用该重寄生菌对竹叶锈病进行了室内及野外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防治竹叶锈病时,重寄生菌接种量为(10×10倍显微镜视野下)100个左右孢子时较适宜,竹叶锈病的发生程度随着重寄生菌寄生率的增加而减轻,防治效果达64.8%。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6个观赏彩叶竹种/品种叶片结构差异,了解竹类植物叶片内部解剖结构的立体图像,构建6个竹种/品种叶片三维形态结构图。【方法】以‘七彩红竹’、靓竹、菲白竹、锦竹、‘黄条金刚竹’、花叶唐竹6个彩叶竹种/品种为材料,利用石蜡切片方法,制作叶片的3个切面(垂直于中脉的横切面、平行于中脉的纵切面、平行于叶表皮的平切面),通过光学显微镜成像系统对6个竹种/品种叶片各切面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和数据测量,并通过Photoshop拼构6个竹种/品种的叶片三维结构示意图。【结果】6个竹种/品种叶片表皮系统结构相似,泡状细胞多为2~5列交错排列,上表皮脉区短细胞集中分布;叶片基本组织系统细胞构成差异显著,叶肉细胞排列紧密有规律,不同竹种叶片叶肉细胞层数、细胞大小各不相同;梭型细胞为凋亡和具生活力两种形态,‘七彩红竹’叶片内梭型细胞全部凋亡,菲白竹、锦竹、花叶唐竹叶片内梭型细胞多数凋亡,靓竹、‘黄条金刚竹’叶片内梭型细胞极少凋亡;各竹种/品种维管系统由主脉、一级脉、二级脉和小横脉构成。【结论】6个竹种/品种叶片三维结构图的建立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竹叶内部结构,并为竹子系统演化以及分类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1989~1992年,作者对呼和浩特、包头地区的12科40种蔬菜(寄生植物)的病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生产上造成较大损失的蔬菜病害为12类57种。同时根据近几年呼和浩特、包头地区的蔬菜病害发生种类增多,且危害越来越严重的状况,提出一些综合防治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调查了孝感市及周边地区主要园林绿化树种病害发生情况,结果发现:危害园林树木病害种类有34种,包括樟科、木犀科、蔷薇科、芸香科等数十种植物,病害种类包括炭疽病类、溃疡病类、枯斑病类、褐斑病类、煤污病类、白粉病类、灰霉病类、疮痂病类、叶斑病类等十大类。其中褐斑病等病害在孝感市区频频发生,新疫点不断出现,并有继续向周边蔓延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为防控早竹秆褐色条斑病,减少该病害对早竹产业造成的损失,笔者主要针对早竹秆褐色条斑病发病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竹秆褐色条斑病发生的最适温度为20~25℃,温度低于5℃或高于30℃均不利于病害的发生;适宜的湿度和降水量利于病害的发生;病害流行的高峰期为5—7月。病原菌(芦苇节菱孢)孢子可在林地铺设的砻糠中越冬,通过气流或雨水飞溅传播,经过伤口侵染竹组织。铺设砻糠的林地病害率高于未铺设砻糠的林地;密林中早竹的感病指数比疏林中早竹的高;林缘早竹的感病指数高于林内早竹;早竹秆褐色条斑病在3年生和4年生早竹上发病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柑桔树脂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脂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针对其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摸索总结出防治时期、方法措施、控制和杜绝其发生范围,以促进柑橘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定点定期调查和室内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呼伦贝尔市人工草地病害、虫害及杂草的发生种类、危害程度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人工草地有病害15种,虫害38种,田间杂草有80种,并分析了有害生物发生的原因,为下一步开展防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杨树锈病抗性遗传特性及基因克隆策略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全基因组测序工作显示,抗病基因往往呈簇状分布,采用合理的策略克隆出物理上独立的抗病基因,可为抗病育种工作提供捷径。笔者从杨树锈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寄主对锈菌的抗性、抗锈病基因克隆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近年来关于杨树抗性遗传位点的确定,抗性基因克隆策略的发展及可能的应用,并对杨树抗病育种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泡桐丛枝病发生过程中物质变化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泡桐丛枝病是一种严重影泡桐生长 ,甚至存活的病害 ,给林业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本文对该病发生过程中树体内组织化学、生物化学方面的变化进行了归纳 ,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After living through tile winter, the conidium produced by the witches’ broom of bamboo had the aid of rainwater to disseminate and infect the growing point of current shoot. Then the current shoot disased or rhizome shoot of the earth’s surface infected, formed discaed plant in sharp of a thick growth of grass. According to survey in many years, We think this disease which results from local infection, it was not systemicly infeeted. Consequently, it is the best way to wipe out the disease twig thoroughly, in another way, it has a better effect to adopt sahzuotong on dieased twig, but it was not any improvement to adopt antibioctic such as tetracline and oxytcrtracyc-line and so on for this disease symptoms.  相似文献   

14.
泡桐丛枝病发生与叶片酚和氨基酸变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不同种泡桐叶片内总酚和氨基酸含量变化的研究 ,发现健康植株叶片的酚含量皆比感病植株叶片内的高 ,其变化水平随植物种类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 ;在所分析的台湾泡桐和楸叶泡桐氨基酸中 ,只有胱氨酸和苯丙氨酸表现出随叶片感病程度的加深 ,呈现出的变化趋势相同 ,即胱氨酸的含量随叶片感病程度的加深逐渐增多 ,而苯丙氨酸的含量则逐渐减少。这些变化可能与泡桐丛枝病的发生有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桑园种植面积的增加与种植密度的增大,桑园病害的发生越来越严重。桑赤锈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作为广西常见病害,严重影响桑叶的产量与质量。在介绍了桑赤锈病的症状表现与病原茵的基础上,分析了桑赤锈病在广西的发生与流行规律,总结了目前生产上常用的防治方法,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6.
通过形态观察、巢式PCR和SSR分析,研究了不同浓度硫酸二甲酯(DMS)处理对毛泡桐丛枝病幼苗植原体及泡桐DNA的SSR扩增位点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15 mg/L的硫酸二甲酯处理5 h或质量浓度大于25 mg/L的硫酸二甲酯处理3 h以上仍成活的幼苗其形态上可转变为健康幼苗,但15 mg/L硫酸二甲酯处理5 h时形态健康的幼苗仍有丛枝病植原体的存在,而其余浓度处理后存活的幼苗内则检测不到植原体;质量浓度大于150 mg/L的硫酸二甲酯处理3 h以上的幼苗全部死亡。此外,毛泡桐丛枝病幼苗、健康幼苗和DMS处理后形态健康幼苗DNA的SSR扩增位点相同。  相似文献   

17.
李海  李谊骏  陈诗果  杨谋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5):10639-10645
为提高苹果的产量和质量,防止病虫害对果实质量的影响,设计了一款基于机器视觉的苹果树病虫害智能识别系统。该系统采用交互式分割(GrabCut)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割,然后使用高斯拉普拉斯算子和拉普拉斯高斯(Laplacian-of-Gaussian, LOG)算法将苹果叶片中的病斑提取出来,最后将提取出的图像送入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s, DNN)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处理,能够实时、方便地识别出苹果树叶病害中较为常见、发病率高的花叶病,锈病,灰斑病,斑点落叶病以及褐斑病。经测试,该系统对苹果树5种常见病虫害识别率精度高达91.17%。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提升苹果树病虫害防治,优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特征的区域方法(regions with CNN features, R-CNN)、YOLO(you only look once)等单一病虫害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数年来在竹杆锈病的野外调查和人工接种试验中没有发现竹杆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