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预聚物法合成了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聚氧化丙烯二醇(PPG)、1, 5-萘二异氰酸酯(NDI)、1,4-丁二醇(BDO)、三羟甲基丙烷(TMP)等为主要原料的双组分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通过红外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对NDI型聚氨酯弹性体中存在的氢键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NDI型聚氨酯弹性体的亚氨基(N—H)完全氢键化,羰基(C=O)氢键化程度高,微相分离严重;随着预聚物中异氰酸根含量的增加,硬段微区氢键化程度逐渐提高,其中有序氢键化程度逐渐升高,而无序氢键化程度随之下降;PTMG2000-NDI系聚氨酯弹性体的软段容易产生结晶,而DL2000-NDI系聚氨酯弹性体和PTMG1000-NDI系聚氨酯弹性体的软段无结晶行为;低聚物多元醇的种类及其分子量也是聚氨酯弹性体的氢键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硬段含量对嵌段聚脲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端氨基聚醚、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 I)、二乙基甲苯二胺(DETDA)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组硬段含量不同的IPD I基聚脲。通过FT-IR、DSC、SEM以及拉伸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硬段含量对聚脲羰基氢键化程度、微观结构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硬段含量的增加,脲羰基氢键化程度增加;软段相的微相分离率降低,硬段有序程度增大。硬段含量为35%时材料的力学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半稀溶液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壳聚糖乙酸半稀溶液的性质,结果表明,壳聚糖乙酸半稀溶液的零粘度η0随乙酸含量的增加,壳聚糖含量的减少,温度的升高,放置时间的延长而减小,流动活化能ΔEq和结构粘度指数Δη随壳聚糖含量的增加、乙酸含量的减少而增大,在溶液中添加NaCl将使溶液粘粘大,添加脲将使溶液粘度减小,溶液的稳定性随放置时间的延长而降低,NaCl和脲对溶液稳定性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热塑性聚氨酯(TPU) /凹凸棒土(AT)纳米复合材料,研究AT的加入对TPU基体滞后、拉伸应力软化行为和松弛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着AT的加入,纳米复合材料的滞后圈增大,拉伸应力软化效应增强,应力松弛速率和程度降低.TPU/AT体系分子链运动模型表明纳米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改变,可能是因为AT和TPU基体间形成了氢键,阻碍了分子链的运动。  相似文献   

5.
胡卢巴胶粗粉的流变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测定和分析浓度、温度、剪切力、酸碱、冻融等变化对胡卢巴胶粗粉溶液粘度的影响及与黄原胶的协效性, 对胡卢巴胶粗粉的流变性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胡卢巴胶粗粉的粘度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 胡卢巴胶粗粉可分为冷水溶和热水溶两部分; 胶粘度随pH 值的降低而有所降低,随pH 值的升高呈跳跃式变化; 冷冻解冻变化使胶粘度稍有下降; 胡卢巴胶粗粉溶液为非牛顿流体,胡卢巴胶粗粉与黄源胶没有协效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研究了硬脂酰胺对热塑性聚氨酯(TPU)氢键化程度的影响。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硬脂酰胺对TPU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采用Avrami方程分析了TPU等温结晶过程,并计算出其结晶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加入硬脂酰胺后的TPU氢键化程度显著增大,结晶时间缩短,结晶速率提高。  相似文献   

7.
林宝凤  封欣  郑安雄 《广西科学》2006,13(4):293-296
以双氧水为氧化剂制备氧化淀粉,研究F eSO4、CuSO4和N iC l2的催化作用,分析比较重金属离子催化作用下所制备的氧化淀粉的特性,探讨残留的重金属离子对氧化淀粉凝沉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范围中,F eSO4的催化作用最强,其催化制得的氧化淀粉羧基含量最大,CuSO4催化作用次之,N iC l2不起催化作用。铁、铜离子一方面通过催化作用提高了氧化淀粉的透明度降低了粘度;另一方面残留的铁、铜离子对氧化淀粉的凝沉性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木质素氢键的作用力,以尿素为氢键破坏剂研究了氢键对碱木质素溶液行为和吸附特征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尿素的不断加入,碱木质素的氢键破坏程度增大,羟基的红外吸收光谱往高波数方向移动;当在碱木质素中添加少量尿素时,尿素主要破坏碱木质素-水分子之间的氢键,导致碱木质素溶液粒径减小,比浓黏度降低,吸附量增大且吸附膜粗糙度增大;当添加尿素较多时,尿素以破坏碱木质素分子内部的氢键为主,导致溶液粒径增大,比浓黏度增大,吸附量减小且吸附膜粗糙度变小.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粉末在矿物油及矿物油与煤油的混合溶剂中的溶胀、溶解,并测定所得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落球粘度。结果表明:聚乙烯的最佳溶胀温度随混合溶剂中煤油质量分数的增大而降低;溶液粘度随聚乙烯质量分数的升高而升高,随溶液温度的降低而升高;溶液粘流活化能随聚乙烯质量分数的升高而升高;采用混合溶剂时,溶液粘度随溶剂中煤油质量分数的升高而降低,且煤油质量分数越高,其溶液的粘流活化能越小。  相似文献   

10.
聚氨酯的退火、淬火及共混体系的差谱表明,样品处于无定形态时,软段的羰基主要和硬段的NH 键之间形成氢键.结晶时,则在硬段中间形成更多的氢键.在共混体系中,随着聚氯乙烯含量增加,羰基和酰胺Ⅱ吸收峰都向低频位移.然而,聚氨酯仍然具有相当程度的有序.  相似文献   

11.
阳离子型聚氨酯-脲水溶液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聚醚二元醇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预聚后,经二乙烯三胺扩链,冰乙酸中和而制备了阳离子型聚氨酯-脲(PUU)水溶液,Ubbelohde毛细管粘度计测得PUU水溶液在不同浓度下的粘度,用Huggins和Kraemer方程及Fox和Flory等效圆球理论计算可知,PUU在水溶液中的分子尺寸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加;加入小分子电解质后,PUU分子链尺寸变小,说明其构象由舒展变为卷曲,有效体系分数变小,粘度下降。研究表明,分子链中的空间位阻效应是决定聚氨酯-脲在水溶液中分子尺寸的主要因素,水溶液中PUU分子尺寸与真溶液中溶质分子尺寸(10^-10m-10^-9m)相近,水溶性PUU的流变特性说明,不同浓度的水溶性PUU都为牛顿流体,表观粘度不随剪切速率而变;水溶性PUU稀溶液的粘度都相近,与乌氏毛细管粘度计法测得的结果也相近,且与相对分子质量基本无关;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其粘度也随之增加,而水溶性PUU浓溶液的粘度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减小,PUU水溶液的牛顿型流变行为也说明该分子链在水中的形态是稳定的,不受外界剪切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氯化锂对静电纺PVA纳米纤维的拉伸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静电纺丝过程中,如果纺丝液完全绝缘或者使用的电压不够高,静电力就不能克服表面张力,这时无法纺制纤维.在纺丝液中加入适量的盐,可以增加射流的表面电荷,射流在电场中的受力发生改变,使得纤维容易纺出.在聚乙烯醇(PVA)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无机盐氯化锂后,对静电纺丝过程中的纤维形态产生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氯化锂显著降低了PVA溶液的表面张力,纺丝过程变得容易,纤维拉伸更显著.实验结果与理论研究的结果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13.
利用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偶氮二异丁腈及其它助剂组成的复合引发体系,研究了在30℃下,丙烯酰胺(AM)与N,N-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胺(DMDAAC)在水溶液中的共聚合,得到了溶解性能好的阳离子共聚物(PDA).考察了pH值、引发剂用量和单体加料方式对阳离子共聚物粘度和阳离子度的影响.继而进一步研究了PDA作为絮凝剂在污泥脱水中的应用,其污泥脱水效果比目前市售的阳离子絮凝剂要好.  相似文献   

14.
室温下,在Sr(OH)2溶液中采用原电池方法直接制备了高晶态SrMoO4薄膜.通过XRD和SEM技术系统探讨了反应时间、溶液pH值和外加氧化剂等工艺条件对制备的SrMoO4薄膜的结晶性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化学反应时间、溶液pH值和外加氧化剂对SrMoO4薄膜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薄膜的结晶性和形貌会改善;在较高的溶液pH值条件下,SrMoO4晶粒沿c轴择优生长;当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氧化剂时,可加快SrMoO4晶粒的生长,但会产生团聚现象.  相似文献   

15.
本文测定了LiCI、NaCl、KCl、KBr、K_2SO_4和Na2SO_4在PEG水溶液中20℃和30℃的粘度B系数,计算出了单个离子的B值。发现Li~+和Na~+起结构促进作用,而其它离子起破坏作用。并讨论了离子-溶剂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用宽角X-ray衍射(WAXD)研究了嵌段聚酯脲氨酯(PUU)弹性体在不同退火条件下的结晶行为,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这些材料断面上的结晶形态。结果表明:PUU中存在着软、硬段结晶,软段结晶对退火温度较敏感,升高退火温度可以增加软段结晶,改善软、硬段两相分离的程度。从SEM照片上看到;在PUU的断面上存在着球晶、棒晶和无定形的连续相,晶体的尺寸和分布依赖于硬段含量和软段分子量的变化。我们认为晶相和硬段无定形相起着物理交联作用,使材料表现出橡胶状的弹性性质。  相似文献   

17.
大豆分离蛋白接枝甲基丙烯酸的溶液流变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2-巯基乙醇为蛋白质变性剂,在浓度为8mol/L的尿素溶液中进行了大豆分离蛋白接枝甲基丙烯酸的反应,并通过比较其^13C核磁共振谱图证明了甲基丙烯酸成功地接枝到大豆分离蛋白上,研究了大豆分离蛋白及其接枝产物溶液的流变学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在尿素体系中表现为牛顿型流体,而其接枝产物在该体系中表现为典型的非牛顿型流体,外加盐以及调节pH值将影响溶液的流变学性质。  相似文献   

18.
具有缓释肥功能超强吸水树脂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丙烯酸待聚合液中加入磷酸氢二钠和尿素,制得了既具有吸水、保水能力,又具有肥效性且可缓释的超强吸水树脂,系统地研究了反应温度、引发剂及交联剂质量分数、丙烯酸中和度以及磷酸氢二钠加入量等对该超强吸水树脂吸水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制得了在室温下30min吸蒸馏水约为325倍,含P2O3约为9.2%、含N约为15.0%的具有缓释肥功能的超强吸水树脂.利用FTIR,SEM和元素分析等表征和分析了产物结构、表面形态和成分,并对其保水性和缓释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通过自制的狭缝式在线流变仪,实时测定了文题的动态流变特性,测得了反应注射成型过程中物料的粘度,第一、二法向应力差随剪切速率,反应程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该系统随反尖的进行,逐步表现出非牛顿流体特征,粘度呈现剪切变稀效应,并表现出明显的法向应力差,而且随反应时间延长,其粘度,法向应力差均呈现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